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阳神朋克 > 第二百七十章 三年有成(四)

阳神朋克 第二百七十章 三年有成(四)

簡繁轉換
作者:生煎包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01 22:31:1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把你们这新出的杂菜,炒几个下饭的!比如那个葱爆腰花,油炒猪肝,红烧肥肠,再来个蕃茄炒鸡蛋!温一坛米酒……”

乔银边说,小赵边拿着一支铅笔在纸上记着。

“这个笔,倒是方便。”

郎先生看着赵掌柜用的铅笔,当真感慨现在的日新月异。

这种笔是乔银从游太沉船上找出来的,如今洋务衙门也仿制成功,当真是方便实用。不光学校,就连这里的餐馆老板,街边小贩都在拿它记帐。

特别从是东瀛进口来的橡胶,炼制之后居然能擦掉铅笔写的字!这简直就是书写神器。

等小赵记下了乔银点的菜,却说道:“乔大人,今年冬天有点儿冷,蕃茄是打暖棚里栽出来的,口硬!要不给做成鸡蛋蕃茄汤怎么样,免得不好吃。”

“唉,行吧。”

乔银也没挑剔,不过多少有些遗憾。自打蕃茄引种成功,源州就多了一道名菜:蕃茄炒鸡蛋。乔银十分喜欢这道菜,结果今天偏没吃上。

不过,菜端上来后,他依然很香的吃了起来。各种下水杂货,被葱,姜,蒜,料酒处理后,配合着适当的大料炒熟,当真是下饭神菜。

“哇,辣!”

郎先生更是吃得鼻涕眼泪齐流,全然没有了风流书生的模样,一个劲的拿纸擦脸。

从东瀛引进的辣椒,简直比乔银带回的香料还要劲爆。用它炒的菜,能辣得人口鼻冒火,但吃习惯了又着实的带劲,简直妙不可言。

也正因为这些新兴的作料,让原本难以入喉的下水开始成为了美味。乔银作为洋务衙门的代表人物,圣贤之后,自然也带头吃下水货。

早上吃杂粮,中午吃下水,晚上才吃精粮。这不光缓解了粮食的短缺,还让老百姓又多了不少补充营养的路子,当真是新政之后的又一成就。

吃饱肚子,永远是最重要的。

从赵记饭馆出来,乔银和郎先生都是脸上通红,脑袋全是汗。不知道的,还以为乔银浣血不彻底,需要继续修炼再来一次。

“嘶……呵!爽!”

不过看他们的德性,却是辣得很痛快。

“听说孙长老的钻研又有了新突破,要不咱们去瞧瞧?”

“走!”

吃饱喝足,乔银雇了一辆四轮马车,和郎先生一同乘上车向市区而去。

……

四轮马车,也是从尼多兰带回的新鲜玩意。

如今的马车轴承润滑,座椅减震,设计越来越合理,工艺也越来越精良。每当耳边响起轻脆的马蹄声,拉着车吱悠悠穿过街道时,都能呈现一种惬意的美感。

路上还有穿着号褂,拉着人力车的车夫卖力的跑动着。车上坐着翘着二郎腿的绅士,或者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少奶奶们,正准备去城中的酒店赴约。

源州府现在有一千多辆四轮马车,五千多人力车,成立了几十处专门的车行。从车夫到行长,至少有一万多新的工作岗位又凭空诞生了出来。

不过乔银看见车轮上的胶圈,心中未免有些遗憾。这些车全都是源州造车场自行生产的,唯独橡胶现在依赖从东瀛进口,当真是美中不足。

“郎先生,您说我要是祭炼一下橡胶树的谷神一窍,它能稍微长快点吗?”

“这个我怎么可能知道,到时候试试呗?”

郎先生笑了笑,不置可否。

“不过据藤野先生说,炼制橡胶污染很严重,比造纸场和印刷场还要严重!至于具体是怎么个情况,只能先承接一个橡胶厂过来看看了。”

乔银听了,不由得望了远处黑沉沉的湖面一眼,心中未免还有一丝犹豫。

马车走出新桥区后,眼前已经是街道错落,房舍密集。再想和神行候比试脚力,那就得到更远的郊区才行,因为沿湖大道早没落脚的位置了。

新桥区作为圣地,又离源州较远,所以有保护政策。而沿湖大道就不一样了。

新成立的造纸场,颜料场,印刷场,文具场,炉具场,还有风车制造所,水轮制造所,机器制造局,马车制造场,人力车制造场,加上新成立的后湖区蒙学,源州日报社……基本上都在这里。

因为沿湖大道地段好,居民少,加上土地贫瘠不适耕作,却又背靠太平湖,一年四季风力充足。近几年来,新成立的工场基本上都在这一带选址落户。

放眼望去,大道周边全是中午出来吃饭的各式工人,乌泱泱一大片。

大道深处,是一座座高大的塔楼,还有一座座巨人般的风车。繁忙,却又冷漠的氛围充满在空气中,混合着污水从水沟流进了太平湖。

曾经清绿透亮的牛轭湖早已没有了当年的生气,各个造纸场,印刷场的废水排得满处都是。乔银把这一切都看在眼中,也在纠结工场的环境问题。

这就是现在的沿湖大道,俨然成为了又一个新城区,叫做“后湖区”。原本从乡下进城的荒凉古道,如今已是不输于湖阳的产业园,与之隔湖相忘。

不过再往前走,就能看到了一所净水场。

随着道术普及,以及衙门招募的大量修士,炼化净水终于不是远航才有的遇待了。净水场每天有专人当职,负责炼化出净水存进水箱,以供生产生活。

这座炼水场主要负责新桥区用水。其他的城区也都有一座或几座这样的水场,源州基本上解决了用水卫生。这也是新政推行之后的又一举措。

“既然净水场运营顺利,那应该不成问题。”

乔银很快想通了许多事情。如果要发展,难免会有负面影响,但不能因噎废食。

马车再往前走,就到了后湖区的蒙学了。

在这里上学的,大多是当地工人的子弟。中午时分,同样是一片乌泱泱的孩子们涌出来吃饭,不过和大人们比起来,小孩却是透露着欢笑和活力。

庶民体操已经推行到第五个年头了,蒙学的开办也完全步入了正轨。曾经的孩童已然长成了少年,曾经的少年也成长为了青年。

新一代的孩子正是在新的环境下拙壮成长着。

如今的源州基本上解决了温饱,加上小孩个个修身练武,所以学校的很多年轻人,大多比他们的父辈要高半个脑袋,呈现出全新的气象。

蒙学的学制是五年。从蒙学毕业的年轻人,只要修炼到了武士,就能通过洋务衙门的考试,到讲武堂服兵役。

在源州服兵役,是非常光荣的选择。因为进讲武堂就是升学,能够学到炼骨,炼脏这样更高等的庶民体操,真正成为可用之材。

讲武堂是洋务衙门培养人材的摇篮。

除了操练武艺,这里还教授国文,数学,天文,地理,兵法,军器制造,机械原理,财经政治……总之,但凡是儒家大夫不让学的东西,这里全有。

若问洋务衙门培养出了哪些人,乔银,宁远,丘小珍,祁小怜这些名字过于高大上;那么方皓,杨树这些骨干,也足以让年轻人趋之若鹜。

乔银在出洋之后,还将军衔制带回了大肃。服过军役的人将拥有终身荣誉。

兵役一般为五年,和讲武堂学制匹配。

新人入伍军衔为列兵,服役一年后升上等兵,再服役两年。这是义务兵阶段。

转士官后,编入预备役,同时完成讲武堂最后两年学业。

从讲武堂毕业,一般人即可升为上士军衔,不光有退伍费,还转业安排工作。拥有军衔的人和官员一样,拥有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其中优秀的毕业生,能授予“少领”军衔,作为军队的贮备干部培养,前途无量。

泯南人口已超过两千万,源州人口接近三百万。因此在蒙学成功运营之后,让海军兵源如此优越而充足,最普通的勤杂兵都是武士高手。

……

“看,这就是今年新出版的课本。”

路过学校的时候,郎先生正好买来了一套刚刚印刷完成的课本,交给乔银。

“好漂亮的课本!”

乔银坐在车座上,抚磨着课本精美的封面,闻到淡淡的油墨香味,心中不由得一阵喜爱。

课本的印刷可不比报纸那样廉价,从纸张到油墨都是上品,图案美观,字迹清晰。

封面的铜板纸仿制于游太沉船上的一部《天经》,是一种类似于陶瓷,用高岭土加工而成的光滑而结实的纸。它非常适合做书本的封面,或者印刷地图。

课本的内容更是由诸多洋务理论大家,幕僚,还有开明绅士,基层干部出谋划策,将知识分门别类,汇编成卷。

特别是地理,数学,制造这些学科,近几年受到西洋机械,东洋产业,还有游太造船图纸的启发,将许多新的知识研究验算,补充进了大肃的课本中。

从蒙学升到中学,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就开始复杂了。

士大夫的学堂只收男孩,不教女孩。洋务学堂却男孩女孩全有,你行你就上。

士大夫讲的是父子君臣,忠孝节义。洋务教的是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士大夫说两小童辩日,地上的事整不明白还整天上的?

洋务衙门却已经测算出太阳和大地的距离,甚至大地的直径都有了数据,只是还差最后一步的验证而已。

“等把新政完全安排妥当,我一定要进行一次环地航行!让那些老货统统闭嘴!”

合上如此优秀的课本,乔银不由得心潮澎湃。

他已经能想象出,在不久的将来,新一代的年轻人将有许多新秀脱颖而出,而且必然会超过现在的成就!当下的许多观点,或许会成为落伍的标记,成为社会再次进步的蹬脚石。

抬眼望向窗外,乔银的瞳孔中闪烁着如圣地一般的五彩光芒,仿佛宇宙星辰都印衬在其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