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 第12章 大明人不懂经济学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第12章 大明人不懂经济学

簡繁轉換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01 22:31:1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此刻的玉熙宫里。

张居正那张脸,如同万花筒一样精彩。

他心知这是严绍庭和严家,要让自己说出丝绸更赚钱这句话。

可皇帝面前,他也不可能说假话。

张居正躬身回道:“回陛下,确实是丝绸买卖更赚钱。一匹上等的丝绸,在我大明民间能卖到六两银子。若是销往西洋诸国,便能卖到十两白银以上。

只是现如今南直隶有一万架织机,浙江有八千架织机。若要与西洋通商,做成丝绸买卖,便要增加织机,增产丝绸。”

被严绍庭突然的袭击,让张居正此刻只能是匆忙应答,目光不停转动,思考着这桩事的后果。

而嘉靖已经是身子向前一倾:“那就增加织机,增产丝绸。”

张居正目光一闪,终于是被自己找到机会,扳回局面:“陛下,如今最要紧的便是如何增加桑田,多产蚕丝,从而用织机产出更多的丝绸。”

虽然张居正现在还不清楚,严党提出这件事目的为何,但只要是严党想做的事情,那肯定就是有猫腻的。

至于严绍庭说这事是自己提出来的。

张居正看了一眼老师的背影,觉得自己稍晚些还是要去解释一下才好。

先前搀扶老严头坐下,而站在其身后的严绍庭,立马手臂杵了一下老头子。

严嵩便抬起头开口道:“陛下,臣与张居正商议,可在江浙两地,改稻为桑。如此,便可增加桑田,多产蚕丝,增加织机,增产丝绸售往海外西洋诸国。”

严绍庭没有阻止改稻为桑的事情继续发生,却将地区从浙江一地,变成了江浙两地。

随着老严头开口,严绍庭眼角余光也瞥向了张居正。

果然。

老张的脸色,在这时候已经变得无比凝重。

而徐阶呢。

依旧是面无表情,好似大明朝的天塌了,他还是这样的表情。

嘉靖却是点点头:“如此操办,每岁能进账多少?”

张居正再次抢过话,连忙开口道:“回禀陛下,如今朝廷亏空高达八百万两,若是为了填补这项亏空。则南直隶、浙江两地,需要增加不下五十万亩的田地改为桑田,才有可能弥补此项亏空。”

随着张居正开口。

一直没有说话的徐阶,也终于是开口道:“陛下,改稻为桑,或许可以填补朝廷亏空,行销海外。可江浙两地的稻田都变成桑田,百姓吃什么?朝廷对此,又要多费心神,耗费钱粮。”

严绍庭在一旁默默的听着。

其实站在这玉熙宫里,很多事情都不是真正为了民生社稷去商酌的。

一切,都不过是为了各自的利益。

就如同此刻,徐阶反对改稻为桑,也不过是因为这项提议是严家提出来的罢了。

严绍庭抬头,看了眼嘉靖。

嘉靖微微眯眼,说道:“江浙两地改稻为桑,严绍庭你既然说当时在场,你是怎么想的。”

严绍庭立马颔首,回答道:“回禀陛下,徐阁老、张阁老所思顾虑,其实是杞人忧天了。”

这话说的有些重了。

也是严绍庭今天在这玉熙宫里,第一次直面清流说出的重话。

高拱当即不乐意了。

他呵呵冷笑一声:“严大少当真是语出惊人,徐阁老和张居正二人,在朝为官多年,思量之间皆是顾虑各方。难道严大少以为,自己能比徐阁老、张居正二人更为周全?”

严绍庭对这位喷子,直接选择了无视。

他反问道:“高阁老的意思是,不办这改稻为桑的事情了?”

高拱哼哼一声,硬嘴道:“我没这样说。”

严绍庭又问:“那高阁老可有法子,填补朝廷现如今的亏空?”

高拱没再说话了。

严绍庭微微一笑,而后看向嘉靖:“陛下,其实自张阁老与严阁老商议此事后,微臣便琢磨了一阵子。”

他现在是死扣,这改稻为桑的事情,张居正就是实实在在参与了的。

张居正对此,已经麻木了。

皇帝面前,他哪里有机会辩解。

这时候越是辩解,越是可能坐实了自己和严党有往来的事实。

嘉靖却是好奇道:“你都琢磨出什么了?”

严绍庭颔首,在场的这些人都是大明朝最顶尖的聪明人,可这些人的脑子似乎都是往政治斗争上发展的。

整个大明朝,真正明白金钱和经济的,就没几个人。

他开口道:“张阁老说需要五十万亩稻田改为桑田,才能满足海外商人的采买,填补朝廷亏空。徐阁老说需要顾虑地方百姓口粮,防止百姓因为改稻为桑一事,从而吃不上饭。”

嘉靖点点头,这确实是需要考虑的事情。

严绍庭继续道:“其实,为何我们不换个角度去思考?”

此言一出,玉熙宫里众人脸色各异。

严绍庭却是不管,而是开口道:“世人皆是,天下间唯有我大明能产丝绸。虽说在我大明,一匹丝绸只能卖六两银子,出去便能卖十两以上的银子。

可为何,我们不能将这卖出去的价格,提到二十两?三十两?

陛下和各位阁老,或许会担心我大明若是提高售价,西洋诸国商人便不会采买。但他们若是不从我大明采买,还能从何处采买?”

这帮人,根本就不懂这个时候,中原在诸如丝绸、瓷器等上面的垄断地位。

张居正眉峰皱紧,他觉得这话有些歪理,但却又好像有些道理。

徐阶恢复了沉默。

高拱则是高声开口:“二十两?三十两?严大少当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啊。若是朝廷当真定价这么高,那帮西洋诸国商人也不是傻子,大可自己在民间采买。”

严绍庭当即回道:“所以,朝廷要专办此事,命专人去东南盯着这件事情,严禁民间商人对外售卖丝绸。”

专卖制度,从秦汉便有之。

高拱哼哼着,转口道:“即便如此,那也需要至少二十万亩的稻田改为桑田。”

严绍庭笑了笑,回过头,在看向高拱的时候,掠过沉默着的徐阶。

听说,徐阁老老家在松江府,数十万亩的地,多半栽种棉花。

连带着,苏州府也多有大户人家追随。

他缓缓开口道:“浙江山多地少,可改杭州府周边五万亩地为桑田,余下十五万亩,可从苏州府、松江府本有之棉田改为桑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