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 第13章 坏了!冲我来的!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第13章 坏了!冲我来的!

簡繁轉換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01 22:31:1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在内阁之中,向来以老好人著称的徐阶,终于是脸色微微一变。

他心中大呼不好。

今天自严绍庭前来玉熙宫,原以为是奔着给皇帝送银子,让严家继续稳固朝堂地位来的。

却不想。

这位严大少,竟然是冲着自己来的!

徐阶不由的侧目回头,斜觎了张居正一眼。

这位好学生,是不是真的和严嵩有过此般商议?

怀疑的种子,开始在徐阶的心中滋生。

正在这时。

思量许久的张居正,也顺口说道:“陛下,严千户此言或可一试。提高我朝售往海外丝绸价格,改南直隶、浙江棉田为桑田,避免全部改稻为桑导致百姓无粮可吃。此举若是操办妥当,或可填补朝廷亏空,每年为朝廷开源不下千万两白银。”

当张居正说完之后,高拱则是连连咳嗽。

好一阵后,高拱停止了咳嗽。

玉熙宫里则是陷入了一阵寂静,众人沉默。

张居正这时候才反应过来。

在严绍庭的注视下,这位大明朝的老帅哥,眼底闪过一丝错乱,继而脸色微变,显得有些尴尬。

张居正此时正要开口。

但上方的嘉靖却已经是先行一步:“好好好,这事情现在算是解决了吧。”

见到皇帝开口说好,张居正只能是咬紧牙关,心里面却已经是乱了起来。

自己怎么就稀里糊涂的帮着严党说话了?

张居正完全不明白,自己怎么就说出那些话了。

这时节外头大雪纷飞,天寒地冻。

玉熙宫里因为皇帝的原因,不怎么关窗户,倒是吕芳体恤朝堂老臣,弄了个炭炉放在老严头身边。

严嵩坐在凳子上,身子微微侧向炭炉,低着头闭眼烤着火。

也就是在这时候,严嵩动了一下。

他缓缓抬起头,脸上露着笑容:“东南种桑增产丝绸,售往海外西洋诸国,为的是替朝廷开源。这生意眼下瞧着每年不下千万,其中利益诸多,牵连也是两省十数府,百万臣民。还得要有人专权操办此事,督办诸方。”

涉及千万两白银的大买卖,朝廷不可能不安排专人专办。

这也是朝廷历来办事,都要讲的规矩。

严世蕃这时候当即开口:“陛下,东南形势严峻,海上有倭寇肆虐。眼下虽有戚继光、俞大猷两部兵马抵御,可军饷捉襟见肘,东南仍不时有倭患生出。

加之江浙两地,历来都是朝廷赋税重地。若是此刻要派人去东南督办增产丝绸行销海外一事,还得要是重臣,且熟稔东南各地事务的。

臣以为……”

他这是要推严党的人去督办这件事情了。

随着严世蕃开口,不光是徐阶、高拱、张居正三人,就连严嵩、严绍庭两人,也同时看向了严世蕃。

高拱则是直接说道:“陛下,臣以为当从朝中派遣重臣南下东南,领皇命旗牌,协调东南各地官府,专办增产丝绸行销海外一事。”

严嵩这时候则是歪着头,看了一眼站在身边的严绍庭。

按照爷俩之前商量的,这件事情后续会如何发展,专办此事的人选才是真正的关键。

严绍庭也没停歇,当即开口:“启禀陛下,臣以为此事本就是严阁老和张阁老商议而成。

而严阁老如今年事已高,在京师执掌内阁,为陛下分忧解难,尚且安好。

可若是南下千里,行至东南,且不说届时如何,便是这千里之路,也难以成行。”

玉熙宫里,所有人都心生诧异,面露疑惑,眼神中带着震惊。

严绍庭先提严嵩和张居正,又说严嵩年事已高,那他大概是要推张居正为人选的。

高拱满脸诧异,已经有些看不明白当下的局面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了。

徐阶则是目光幽幽,好似这件事真的就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张居正更是脸色涨红,他是大明朝少有的聪明人,有严绍庭这番话,加之前番那所谓开源之法由他和严嵩合议而出。

自己现在要是再看不出来,那可真的能自行辞官回家了。

严世蕃则是最为明显的,他冷喝一声:“严绍庭,你想要说什么?军国大事,钦差重臣,岂能由着你胡言乱语。”

他也是聪明,不敢直接点破了人选是张居正这件事。

嘉靖则是看向严世蕃:“这改稻为桑,改棉为桑的法子,不就是你儿子提出来的。是个好主意,何曾胡言乱语了。”

严世蕃心中生急,这等千万两银子的大事情,只有握在自己人手上才是正途啊。

可他又不敢显露出来,只能笑着脸说道:“陛下……”

嘉靖举起手:“让你儿子继续说下去。”

严绍庭点点头,开口道:“陛下,臣以为这件事情最好的人选,可以是张阁老。”

听到意料之中的人选,嘉靖的脸上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

他沉默了片刻,眼神在张居正和严绍庭身上扫过。

最后嘉靖才说道:“为何你推选张居正专办此事?”

严绍庭脸色平静,含笑开口道:“张阁老老在朝为官多年,处事稳重。嘉靖二十八年,张阁老奏《论时政疏》力陈宗亲、抡才、官僚、军备、财政之命题。

而后又于嘉靖三十三年,作《荆州府题名记》曰:田赋不均,贫民失业,民苦于兼并。

此二者可见张阁老老用心于朝,体恤黎庶百姓。”

殿内。

各方神色不一。

而唯有张居正,眉头锁紧成川。

他怎么都没有想到,自己多年前写的一道奏疏,作的诗文,竟然能被严绍庭如此了解。

一丝古怪的情绪,在张居正的心中滋生着。

严绍庭这般懂我?知我?

这样张居正只能是皱紧眉头,深深的低下头。

而严绍庭则是继续说道:“东南增产丝绸行销海外一事,虽是为朝廷开源,填补亏空,乃利国利民的好事。可若是地方相互掣肘,乃至于欺上瞒下,恐会借此生出兼并之事,继而祸乱地方百姓。

张阁老老忠心于朝,心忧百姓,亦是内阁大臣,若出京南下,可兼钦差御史,监察东南各地官府。

有张阁老老于南直隶、浙江两地专办此事,朝廷和陛下足可放心,善政施于地方,亦可为善举。”

严绍庭越是这般将张居正说的是天底下不二人选,张居正心中便越是局促。

他悄无声息的抬头,看了一眼前方老师的背影。

一丝奇怪的感觉,在张居正的心中生出。

难道严绍庭今日从一开始,所做所说的一切。

都是冲着自己来的?

那他又是为何要如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