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 第391章 真小人假君子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第391章 真小人假君子

簡繁轉換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01 22:31:1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392章真小人假君子

一声惊天骇地的呼喊声。

大明兵部尚书兼少保杨博,出现在了严绍庭等人的视线里。

生的魁梧丰壮的杨博,穿着那一袭大红袍,本该是沉稳老练之人,但此刻却是满脸不安和焦急。

而随着杨博不请自来。

严绍庭也只能是侧目看向陆绎。

收到姐夫的眼神示意后,陆绎亦是连忙不发声响的擦着杨博的侧身走了出去。

虽然陆绎是严绍庭的妻弟,但他更是锦衣卫的指挥同知,这个时候在严家说来也是不应该的。

至于徐渭倒是没什么问题了。

毕竟他二人乃是昌平治安司的主副官。

杨博非请自来,目的不明,有些事情还是得要注意些。

这时候严绍庭也已经是站了起来,拦在了杨博面前,面露不解,笑着询问:“这是何故,竟能让坐镇兵部,执掌我朝百万大军的杨尚书如此惊慌?”

杨博却是面色不改半分,眼角余光扫向在场的徐渭,而后便仍显慌乱的伸出双手,紧紧抓住严绍庭的双臂。

“润物!这一遭,你可得救救我了!”

严绍庭脸色微动,侧目看向徐渭:“还请徐先生帮忙,入茶室为杨尚书冲泡茶水。”

说完后严绍庭便目光深邃的看向杨博,手上只是以一个难以明言的动作,便反手抓住了杨博的手腕:“杨尚书稍安勿躁,便是有天大的事情,那也是有高个子顶着的,若不嫌弃,快随下官去茶室喝上一杯定心茶。”

杨博则是乘机目光扫向四周。

说来这也是他第一次登门严府宅邸,过去不是自己官小,便是双方政见不同,老死不相往来。

但他依旧是带着脸上的不安和紧张,显得事情很是紧迫。

严绍庭却是心中冷笑。

这个杨惟约,堂堂兵部尚书,风里来雨里去,为官数十载,巡抚甘肃,兴屯田、修水渠、筑屯堡,经略蓟州、保定军务,两次坐镇击退蒙古首领把都儿、打来孙的进攻,尤其能当真如今日这等模样。

都是千年的狐狸。

就是不知道这位兵部尚书今天玩的是什么聊斋。

三人入了茶室。

杨博亦是重复了一遍:“我在京中,若非朝政累身,只能坐等润物回京,今日闻听润物归来,便急匆匆赶来,若有失礼之处,还请润物多多见谅。”

态度竟然放的这么低?

严绍庭面带笑容,那头徐渭也已经是将茶水送上。

他便借着端杯品茗的机会,打量着杨博的反应。

“尚书还请用茶,不知这福建的大红袍,可能入得尚书之口。”

杨博却是端起茶杯,便仰头如牛饮。

仿佛,他真的是有天大的事情需要严绍庭出手帮忙。

放下茶杯。

杨博连连点头:“茶是好茶,只是当下事出有急,我倒是品不出其中玄妙之处了。”

处处不提事。

但却又处处在提事。

严绍庭心中愈发好奇,不知这只老狐狸又在做什么打算。

那边。

徐渭察言观色,笑着为杨博杯中添茶:“久闻尚书之名,早年间在边地硬是以圣贤子弟打出了赫赫威名。前些年下官在浙江,为时任浙直总督胡部堂参赞诸事,也是时常受兵部实惠,方得沿海军机顺利。”

眼看着杨博不说明来意,徐渭自当是心领神会的替严绍庭开始与其扯东扯西。

反正不管真假,急的是他杨博,而不是严家。

杨博微微一愣,侧目看向严绍庭,而后迟疑开口:“这位……想必便是徐文长先生了吧!”

说完后。

杨博好似方才确凿,满脸惊讶:“看来果真是文长先生了!文长先生之名,惟约亦是久闻啊。先生襄助胡尚书,擒徐海、诱汪直,可谓是神机妙算,决胜千里啊。”

徐渭亦是立马颔首摇头:“下官所为不过是区区云尔,怎比尚书高居庙堂,执掌乾坤,而得天下定。”

两人不由便开始了一轮商业互吹。

严绍庭坐在一旁看的热闹。

这才是大明朝官场上真正的日常往来。

想到自己和徐阶、张居正等人的往来,那简直就是大力出奇迹。

不知不觉。

随着徐渭出声参与话题,拉住杨博的精力,三人也已经是喝下一轮茶水。

等到徐渭重新泡上新茶,要再为杨博添茶的时候,却见杨博终于是伸手虚掩茶杯,另一只手则是冲着徐渭连连摇摆。

只见杨博脸上带着尴尬:“今日与文长先生一见如故,只是这茶若是再喝下去,恐怕便有不恭之举了。”

也不等徐渭再次开口相邀。

杨博终于是转头看向严绍庭:“润物啊,这一次我可是真真的要遭罪了……”

一番话,被杨博说的满是凄凉。

同样的,不等严绍庭询问详情。

杨博便是满脸悲戚的摇着头摆着手:“这一次若是事不可为……恐怕……我也就回乡耕种几亩薄田了……”

这是要拉自己下场,为了这一次朝中科道言官弹劾他杨博这个兵部尚书渎职懈怠的事情?

严绍庭心中默默揣测,脸上则是收起了笑容,沉声道:“尚书在嘉靖八年科举高中,在朝为官也有三十四年,这些年我朝多少风浪,尚书都能平安度过、安然无恙,如今究竟是生出何等害事,竟然会让尚书有此感叹?”

徐渭亦是在旁附和道:“想来定是尚书担忧过甚,朝堂之上谁人不知,尚书乃是巡边多年,更是亲邻大军御敌,那是有真本事一路走到兵部尚书位子上的。小小不顺遂之事,依尚书手腕定然无惧。”

杨博心中惊叹。

这严绍庭和徐渭两人,当真是难缠之人啊。

自己姿态都已经放的这般低了,但两人却偏偏就是不接招,还一直在往外推。

可形势比人强。

杨博只能是深叹一声,开口道:“想来润物和文长今日回京,也该有耳闻,朝中近来有些个科道言官上疏,借这一次蒙古三千余众潜入京师而弹劾与我。”

说话之间,杨博那是半点不敢耽误,眼神不断的打量着严绍庭和徐渭两人。

他又说道:“京师遇敌,兵部自然是难逃其咎,我坐在这兵部尚书的位子上,当然也要担下一份责任。只是润物定能明白,这兵家之事从无常例,用兵也皆是快如雷火,加之朝廷这些年虽然不至于文武对立,可也有诸多不合。我在兵部这些年,也是缝缝补补,只能勉力而为。岂知晓这些言官们当真是不知事的,竟然奏请皇上要罢了我这兵部尚书。”

“当真是胡闹!”

等杨博的话音刚刚落地,严绍庭便是伸手重重的拍在了桌子上。

见此情形,杨博却是心中一愣,生出意外。

严绍庭却是沉着脸:“就如尚书所言,兵家之事,皆如雷火,这帮言官当真无知,岂能将那三千余众的蒙古人进犯京师之罪算到尚书头上,岂不闻蒙古人这三千余众那也是在白莲教暗中相助之下,方才入得京师之地。”

事情忽然和杨博前来严府的时候所预料的出现了偏差。

他想到了严绍庭可能会在这件事情上推诿。

也想到了,严绍庭可能会拒绝相助。

但自己可没有想到,严绍庭竟然会这么快就与自己同仇敌忾。

只听严绍庭这时候又骂了起来。

“要我说,朝廷就该狠狠的整顿这些科道言官了!”

“整日里只知道拿着闻风而奏说事,回回胡搅蛮缠,朝堂上多少回都是因为这帮人闹得风波无数。”

“依我之见,朝廷要是没了这帮科道言官的嘴皮子,那我大明江山,定然能立马转入盛世,天下太平!”

在杨博错愕之际。

严绍庭却是已经看向了杨博,他目光闪烁,显得激动无比:“尚书!只要您一句话,下官必当与您一同上疏皇上提请罢黜这帮朝堂祸害,为国锄奸!”

这话一出,杨博真是傻了眼。

自己没想这样啊。

怎么事情就发展到要自己上疏皇上,将科道言官都给罢黜了。

忽然。

杨博压下了所有的情绪,目光幽幽的看向严绍庭。

他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笑容也渐渐放出。

杨博摇着头无奈道:“叫润物见笑了,如今看来润物当真无愧陛下所言公忠体国啊。”

严绍庭亦是端着茶杯,淡淡开口:“尚书也不愧是能让家父昔日亲口承认的天下三才之一。”

茶室寂静而清幽。

两只狐狸却是相视一笑。

一切都在不言中。

杨博望了眼早已看穿一切的严绍庭,无奈开口道:“以润物的神通,定然知晓这一次朝中言官弹劾于我,除了有不察蒙古贼子进犯京师之地,更为重要的是年初本官在内阁力挺拨付钱粮给宣府镇。”

严绍庭笑着点头:“尚书心系边关,急公近义,下官往后在朝为官,可得要多与尚书学习。如今朝中虽有言官诽议,但想来对尚书而言也并不能真的伤及要害。”

他的眼里透着清明。

真要是当下朝中的弹劾风潮能影响到杨博的兵部尚书位子,他就不可能是跑来找自己了。

事情恐怕还是出在宣府镇那头。

只是就不知道,杨博会为了这件事情,愿意分出多少斤的肉来。

杨博深深的看了严绍庭一眼。

他觉得此刻面对严绍庭,就如同过往面对严嵩一样,都是那等的一眼洞穿人心。

杨博苦笑着开口:“如润物、文长所言,本官乃是从边墙升上来的,稳坐兵部多年,如今这等事情,本官便是舍下脸面到陛下跟前请罪,倒也没有什么问题。只是……”

“只是尚书不愿折了宣府这块肉。”

严绍庭注视着杨博,替他说出了他的心里话。

杨博目光一闪,立马正色道:“宣府乃是朝廷的宣府,绝非什么杨某人的肉。只不过……这宣府镇上下的人和事,说到底过去也还是有着几分情面和缘故在的。”

老狐狸还在装!

要是没你们晋党的人点头,谁能将手插进大同、宣府等处。

严绍庭心中可是清楚的很,眼前这位兵部尚书究竟是如何起家的。

虽然杨博有自己本身的能力,但若是没有前辈拉扯,又岂能这么一帆风顺。

他清楚记得,杨博当年刚入官场,进入兵部担任武库清吏司主事,便入了时任兵部尚书翟銮的眼,而后又被翟銮亲自带着巡视九边。

而恰恰好,翟銮乃是北直隶顺天府人,妥妥的北方派。

有了翟銮的提携,杨博很快就受到重用。

再随后便相继被出身北直隶沧州的时任兵部尚书张瓒,以及后来的那位出身江西吉水的兵部尚书毛伯温先后重用。

前后三任兵部尚书,都对他杨博器重有加,方才有了杨博的平步青云。

杨博此刻所谓的什么情面,什么缘故。

无非就是他们北方派和晋党的传承罢了。

见严绍庭不说话。

杨博心中知晓,这是必须看到自己拿出实实在在的好处,才有可能让其松口。

他不由低声开口:“今日喜闻润物之弟获封皇上所赐龙虎大将军,想来他日定能名震四海,若是有机会……边墙定然是要走一趟,立下赫赫战功。”

严绍庭眉头一挑,他不由抬头看向杨博。

他这是要拿大同、宣府等处作保,保证小雀儿日后能被操作到边关,然后有了他们晋党在背后相助,小雀儿自然就能拿下一份份的战功。

严绍庭却是呵呵一笑:“尚书可能不知,舍弟今日这个龙虎大将军之名,实在是我家祖孙三人推辞不掉方才受下。家弟小雀儿秉性纯善,宛如孩童,我家也只希望他能平安一生,富贵一生。”

这是严绍庭心中真话。

但落在杨博眼里,却是自己给出的这等条件,没能让严绍庭看上。

杨博不由犯起了难。

如果严绍庭这会儿答应下来的话,他能够保证日后让严鹄成为一镇副总兵。至于总兵官的位子,那就得看严家的操作是否得当了。

但不论是总兵官还是副总官兵,对于严家来说都能借此带来无数的利益和好处。

杨博不得不开口道:“不知润物对此事,心中有何成算?”

严绍庭却是含笑回答:“不知尚书希望下官作甚?”

两人一问一答,又是一阵笑声发出。

笑声缓缓停下。

杨博深吐出一口浊气,无奈的看着严绍庭:“今日方知,润物真非良善,实乃小人!”

严绍庭不甘示弱,一笑而过:“尚书在朝多年,虽非道貌岸然,却也是个假君子。”

真小人,假君子。

两人又是相视一眼。

一旁的徐渭翻翻白眼,心中默默暗骂,两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但心中知晓分寸。

徐渭含笑开口:“所谓合则两利,分则两害。朝堂之上尔虞我诈,当下更是纷争不断,不知尚书可有合作之意?”……

月票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