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 第392章 合作愉快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第392章 合作愉快

簡繁轉換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01 22:31:1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393章合作愉快

不论是真小人还是假君子。

该说的话得要说,该做的事情也得要做。

严绍庭转着捏在手上的茶杯,心中却明白一个道理。

既然杨博能在这个时候来到严家,便说明他已经在心中做好了抉择。

毕竟在这座城里,就没有消息是能瞒的住。就算今天别人不知道杨博来了严府宅邸,但等之后也必然会反应过来。

不由的,严绍庭目光玩味的盯着杨博。

自己可是清楚,杨博过去虽然以晋党身份,和徐阶那帮南方清流混在一起,但背地里却还和张居正往来密切。

虽然这是朝廷里必不可少的尔虞我诈,但也能说明些问题。

不免,严绍庭便开始揣测起来,这一次朝廷里的科道言官为何会突然对马芳和杨博以及宣府镇发起弹劾。

弹劾这件事情是必然会发生的,如果朝廷里没人对这件事发起弹劾,那才是有鬼。但朝廷里哪怕是屁大点的事情,背后都可能会牵连诸多,暗中掺杂着某些推手。

那么这一次,又到底是否可能是徐阶这个维系东南士绅利益的清流魁首在暗中推动?

杨博不知道这会儿的严绍庭正在心中想着些什么,他现在只觉得严绍庭恐怕才是朝廷里最难缠的那个人。

过去对严绍庭的评价,或许还要推翻重新认识了。

有了徐渭开口挑头。

杨博也终于是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文长先生所言,总是让在下觉得字字珠玑。我等皆是在朝为官,自当是要上下一心,同为陛下效力,也是为了天下黎庶、边关将士。”

即便是已经将态度表明,将话说开了,但杨博还是保持着该有的含蓄。

就如同是到了胜利结算的时候,吃相也不能太难看了。

严绍庭眯起双眼:“想来这一次朝中言官群情激奋,不光是弹劾尚书,恐怕大多数都是奔着镇守宣府的马总兵去的吧。”

杨博淡淡一笑,他清楚凭着严家在朝廷里的地位和关系,虽然他今日方才回京,但朝廷里的消息又怎可能全然无知。

点了点头。

杨博也不挑破:“润物当真神机妙算,这一次言官们乃是先以蒙古人三路大军叩边,错失另一路大军入关潜入京师之地,而对宣府镇上下和总兵官马芳上疏弹劾。”

严绍庭笑着说:“那尚书这次算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了。”

“可不就是如润物所言。”

杨博面露苦涩。

而最让他愤怒的是,那些个言官弹劾自己便也罢了,偏偏还要上疏声称让胡宗宪代替自己这个兵部尚书最为恶心人。

当然杨博心里是明白,胡宗宪现在是不可能挪窝的。就算他胡宗宪有着兵部尚书的衔,但只要东南倭患未曾尽除,胡宗宪就得要老老实实的待在现在的位置上不得动弹。

而等东南倭患尽除,也是好几年后的事情了。

这几年便是自己剩下的可以运作的时间了。

或是转为吏部尚书,或是有机会成功入阁。

那么到时候胡宗宪便是以平定东南倭患之大功,坐实了兵部尚书的位子,对他而言也无所谓了。

甚至他还可以因为有过兵部尚书的经历,可以对胡宗宪大肆吹捧一番。

毕竟胡宗宪虽然长期执政东南,却算不得南方清流一派的人,如此自然也如今日徐渭所言,合则两利。

严绍庭沉吟了片刻,开始询问起来:“不知内阁这几日有何说法?”

这一点他倒是真的不知道。

毕竟前些日子似乎并没有这些消息传出来,今日回京也只是听说杨博他们都去了内阁。

那想来今天内阁那边是有些说法的,但老严头现在还没回来,自己也无从知晓。

听到严绍庭问及此事,杨博顿时面露愤怒。

“那帮言官,前番上疏不成,今日便都堵在了内阁那边,吵吵闹闹也是惹得阁老们不悦。”

这话真真假假,算不得什么实在。

杨博看了眼严绍庭,又说:“倒是阁老们老成持国,当下未曾依着那些个言官的意思,要追究宣府上下罪责。但这件事现在还是送到皇上那里去了,接下来恐怕得要在皇上那里闹上一阵子。”

这个杨惟约,还是没说真话啊。

严绍庭眯着双眼。

自己想问的,分明是今日里内阁那几位的反应和态度,但他却是光说屁话。

谁不知道这件事最后的决定权会落在老道长手上。

尤其是在老道长早就开始布局的前提下,就算朝廷里的官员不将事情闹到西苑,老道长也定然会找机会自己将事情揽过去。

严绍庭不禁放下茶杯,笑着说:“杨尚书,既然今日你我已经坦诚相对,这有些话不如说的明白一些。下官也知尚书是有事相求,尚书也知下官能在朝廷和皇上那里说上两句话,倒不如一同琢磨琢磨,如今这事背后是不是能牵出些旁的人来?”

闻听此言,杨博顿了一下。

而后他便笑了起来。

杨博拱手作揖:“润物如此说,倒是显得我真就矫情了。”

严绍庭摇摇头:“所谓君子不失于墙,在世为人,自要谨慎,但尚书且放心,严绍庭虽是真小人,却也不会做那等背信弃义之事。在朝为官,做的事情也算是上对得起皇上和朝廷,下对得起黎庶百姓。”

见严绍庭已经如此说了。

杨博目光转动,终于是咬咬牙,开口道:“还请润物此次能够出面,由都察院那边的关系出面为宣府上下说情,辨别是非对错。另请润物能在他日圣前奏议之时,也替马芳说上两句话。”

全程。

杨博都没有提到他自己正在广受弹劾的事情。

从始至终围绕的都是宣府镇上下。

杨博亦是继续说:“我亦知晓,都察院左都御史虽说与严家不久前生出过嫌隙,但到底还是一家人。且都察院左佥都御史高翰文,于严家也算是门生旧故,且此人更与润物私交深厚,加之润物也有几名学生是在都察院做事。若是能由润物出面说动他们,想来朝廷里弹劾宣府的风声也能被压下去一些。”

说完后杨博便捏着茶杯,透着边缘打量起了严绍庭的脸色反应。

而严绍庭却是面色平静。

严家在朝廷里大方向上的布局和人手,是个人都能看得出来。

申时行、王锡爵那些个学生,在朝中哪个衙门做事,只要是有心人也能查得出来。

当初在安排这些学生的时候,严绍庭也算是煞费苦心。

六部险要的位置并未触碰,但挑的却也都是能牵扯各方的位子。

就比如申时行和王锡爵两人,现在主线分别是在国子监和詹事府,但也兼了别处的差事。

而都察院更是严绍庭的重中之重了。

虽然申时行、王锡爵他们没在都察院,但也安排了不少学生去都察院做事。

都察院不同于六科,执掌的是监察、弹劾及奏谏之权,更与刑部、大理寺合称三法司。且都察院的官员往往是要下到地方巡察各地,手里面掌握的那就是无数官员的升迁贬谪之权。

杨博现在希望自己能出面让都察院那边也一同上疏,用来分化朝中言官意见,压制弹劾向宣府的奏疏,倒是个明智之选。

真要是朝廷里的科道言官上下一气,全都是弹劾宣府的,那到时候就算是事情到了老道长那里,也只能是倾向于惩罚宣府。

只有出现不同的声音,才能让各方有周转的机会。

至于让自己也出面劝谏。

杨博打的这是拉严家下场,参与这一次争斗的风波中。

严绍庭笑着将茶杯中的残余茶水倒掉,示意徐渭为自己重新添茶。

捏着被茶水重新温热的茶杯,严绍庭缓缓开口:“尚书所言二事,其实也算不得难,不论是让御史们出面还是让下官圣前奏谏,都可以。”

只是话到了这里也就停了下来。

严绍庭亦是双眼平静的注视着杨博。

说了这么多。

这位兵部尚书可还没有说半点实质性有关于好处的事情。

杨博心中也知晓,自己不拿出实实在在的好处,是不可能让严绍庭真正答应下来的。

他当即说道:“先前提及龙虎大将军的事情,不论润物和严家如何决定,这一点不会更改,只要润物日后开口,这事必当办妥。”

杨博重申了一遍要给严鹄运作军中位置的事情。

但严绍庭却没有开口。

杨博只能继续说:“依着润物和成国公府等人家的关系,宣府和大同那边,只要润物给个名单,有些事情还是能做成的。”

这话一出,就连一旁干着茶博士差事的徐渭也是眼角一跳。

依着杨博这话,严家就能将人手真正的放进边镇。而至于杨博如何将边镇上占着原本位子的人挪走,那就是他们晋党的事情了。

但想到晋党对边镇的控制力,想来这点事情还是很容易做到的。

严绍庭觉得自己现在只要开口,恐怕就连宣府镇七名参将的位子,都能拿下那么一两个。

但他还是没有开口。

目光亦是平静的注视着杨博。

而严绍庭这等反应,终于是让杨博心中急了。

他自认为,推严鹄这位龙虎大将军上位,将边镇上的位子让出一部分给严家,已经是很大一口肉了。

但沉默不语没有任何反应的严绍庭,却让他心中开始拿不定了。

思来想去。

杨博终于是笑着摇头道:“润物当真是……”

当真如何,他没说。

但紧接着,杨博便说:“我个人与山西那边的几家盐商还有些私交,且我听闻严家现在也在江西和南边做着出海的买卖,若是润物有意,我倒是可以从中牵线。”

盐商!

晋党下面的山西盐商借着已经施行了二百年的开中制所带来的盐引。

这已经是一笔不可计数的财富了。

杨博觉得到这一刻,不论如何,严绍庭都该松口了。

毕竟只要他现在点头。

那严家日后就能在这件事情上,得到一笔源源不断的收益。

严绍庭也终于是脸色有些了变化。

他缓缓露出笑容,却在杨博期待的注视下摇了摇头。

但没等杨博急切开口询问缘由。

严绍庭却已经解释道:“尚书莫急,这一次蒙古人叩关来犯,不论结果如何,宣府面对三路大军进攻,已经做的很是不错了。至于那一路伏兵潜入,只能说是兵家无常事,为宣府说上几句话,也无可厚非。”

在杨博愈发不解的目光下。

严绍庭笑呵呵却大有深意道:“毕竟,当初宣府兰永震参将也是来过严家,下官亦是不得不在皇上跟前附议拨付钱粮的。这件事情,于情于理,也得为宣府说说情。”

听到严绍庭提起兰永震来严家的事情,便是杨博也不由脸红了一下。

毕竟都知道,兰永震之所以会来严家,那是因为自己在背后鼓动的。

不然这一次言官们也不会奔着自己发起弹劾。

杨博当即说道:“润物慧眼,有何需要尽管说来,我自当尽力而为。”

这话已经是彻底说开了。

现在只等严绍庭提要求。

但是官位不要,钱财也不要。

杨博实在有些不知道严绍庭会提出怎样的要求。

严绍庭也没让杨博久等。

“若是依照尚书所言,不知能否从中安排,让我与山西那边能说得上话的人见上一面?”

闻听此言。

杨博有那么一瞬间是懵的,眼神中闪烁着意外和不解。

不要官,不要钱。

只要见一面。

这是什么要求?

不过他也清楚严绍庭所说的山西那边能说得上话的人,那是奔着晋党的根子去的。

但杨博还是心存疑惑:“当真只是见上一面?”

严绍庭点点头,而后佯装才想起来一样,轻声说道:“说起来下官在京中身兼数职,也做了不少事情。但到底没有州县经历,祖父也时常说在朝为官,若要走的更远,能在日后多为朝廷做事,还是要有能放下身段,走下去看一看的经历。”

原本就心中不解的杨博,顿时眉头一震。

严绍庭这是在寻求去地方为官啊。

而且听这意思,还是希望在严家之外,通过自己达成目的。

而在说完自己的要求之后。

严绍庭便好整以暇的端着茶杯,细细的品尝着老徐烹煮出来的大红袍。

自己要和晋党在山西的当家人见面,这是早就计划好的图谋。老道长要将马芳拿下,借机掌控宣府。自己自然也有另一份打算,而且是从一开始就明确的,与晋党插上一手的计划。

至于自己南下为官。

这就是此次事情之后,在见识到老道长的算计,才生出的想法。

但就算没有这一次老道长的算计以及展现出来的皇帝手腕,自己也终究是要亲自南下一趟。

朝廷里的很多事情,是要在南边当面解决了,才能将往后的事情做成。

既然今天杨博不请自来,那自己岂有不狠狠利用他一把的道理。

坐在对面的杨博,沉眉思考了许久。

虽然他当下还不清楚严绍庭为何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但为了保住宣府和马芳,这两件事也并不是不能答应的。

杨博脸上露出笑容:“想来山西那边也很希望能与名震朝野的严宾客见上一面。至于润物想要广开眼界之事,若有机会,时机恰当,想来也不是难事。”

这便是答应下来的意思了。

严绍庭伸出了一只手,伸到杨博面前。

杨博有些疑惑,但却下意识的也伸出一只手。

严绍庭面带笑容的握住杨博的手,上下摆了两下。

“既如此。”

“祝愿接下来能与杨尚书合作愉快!”……

月票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