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 第三百五十二章 略懂拳脚!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第三百五十二章 略懂拳脚!

簡繁轉換
作者:墙头上的猫1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03 22:34:1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352章略懂拳脚!

元佑二年。

腊月。

汴京城。

天上飘着鹅毛大雪。

周行己踩着半尺深的积雪穿过州桥夜市,望见苏宅门前的石狮子裹着银装,檐角铁马在朔风中叮当作响。

他裹紧青布棉袍,将冻得发僵的手指凑近嘴边呵气,忽听得身后传来细碎脚步声。

「可是永嘉周先生?「门房老仆提着灯笼掀开毡帘,「我家郎君候您多时了。「

正厅里炭火正旺,苏允正在案前批阅帐册。

二十一岁的青年眉目间沉淀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

见周行己进门,苏允搁下朱笔笑道:「算着日子该到陈留驿,没成想这大雪天还能赶路。「

周行己目光灼热看着眼前坐着便显得十分高大的青年,眼里满是仰慕,进得门便双膝跪下,喜道:「弟子到了陈留驿,那驿站胥吏倒是劝弟子多留几天避开风雪,但弟子实在是想念恩师,因此便冒着风雪赶路而来。」

苏允起身绕过桌子扶起了周行己,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又不是没有钱,也不知道雇辆驴车,也好过这般受风寒。

回去的时候,为师给你准备辆大马车,你也不用这般辛苦了。」

周行己嘿嘿一笑道:「那感情好,其实书院倒不是没有钱,开始是那梅氏出梅林房舍,后又援建了部分。

再之后,便陆续有洛阳巨商捐赠,虽然也算缺钱,但紧着日子过,也能买辆驴车,但学生想着能省一点是一点嘛。」

苏允无奈笑了笑道:「该省省该花花,不用省这麽一点,以后别这样,这麽大的风雪,若是得了风寒,那可是要出大事的。」

周行己赶紧点头受教。

苏允笑了笑,转头往外面喊道:「给恭叔置办一桌酒席,我今晚跟恭叔好好喝一杯,给恭叔洗尘。」

外面有人应了声,脚步声远去。

周行己美滋滋道:「那怎麽好意思啊,先生。」

苏允嗤笑道:「你这猴儿还有不好意思的,之前蹭吃蹭喝的,可不是你最积极?」

周行己嘿嘿一笑道:「先生是大户,我这穷学生吃点怎麽啦?」

苏允一笑,道:「你之前的信函我已经收到了,干得不错!」

「这是洛阳苏学会的名册。「周行己从行囊取出羊皮卷轴,冻红的指尖在「预备会员「栏轻点,「原说能招三五人便好,谁知今冬暴增到十七人。

西京国子监博士齐书衡丶白矾楼东主孙大年丶连白马寺的智圆禅师都递了帖子。「

苏允接过名册细看,烛火将卷面映得明暗交错。忽然指着某处笑道:「连齐书衡都入了预备名册?这位可是出了名的闲云野鹤。「

「上月齐博士来听讲学,正遇着我们辩论先生您的知行合一。「

周行己眼中泛起光彩,「老人家当场拄杖而起,说'这般鲜活学问,比礼部颁的经义有趣得多!'次日便送来拜帖,还捐了二十贯作刻书资费。「

窗外风雪呼啸,炭盆里爆出几点火星。

苏允添了块松香炭,铜吊子里的茶汤咕嘟作响。

周行己啜着建州团茶,说起今秋那场轰动西京的讲学——他们在梅林书院摆下百张蒲团,请来嵩阳书院的山长讲《孟子集注》,竟引得洛水两岸三百学子冒雨听讲。

「最可喜是寒门子弟。「

他从袖中取出份名单,「百二十生徒里,四成是市井人家孩子。有个叫陈禾的卖油郎之子,白日帮着父亲走街串巷,夜里来书院抄书。

上月作《读伯夷列传》,文气竟有几分老泉先生风骨。「

茶汤续到第三遍时,周行己终于道出难处:「先生,眼下最缺的是经学大家。前日范阳卢氏送来拜帖,说若请得动晁补之先生坐镇,愿捐五百亩学田。「

苏允执壶的手顿了顿,想了想道:「晁补之啊,他似乎是在扬州当通判?

稍后我查一查,若是的话,到时候我修书问问他的意见,若是愿意的话,我想办法将其调去洛阳。」

周行己喜道:「先生,我问过了,他就是在扬州,而且我也去信问了,他自也是愿意的,只是没有办法去洛阳罢了。「

「咚咚咚!」外面有人敲门。「郎君,酒席置办好了,是现在吃还是稍等一下。」

苏允笑道:「马上来。」

苏允转头与周行己笑道:「走,大约你也是饿了。」

两人换了地方,一边吃一边聊。

五更梆子响时,雪停了。

苏允指着舆图上朱笔圈画的节点,笑道:「你在洛阳开了一个好头啊,现在开封丶应天丶真定三地的苏学会正在筹备。

特别是真定韩氏,听闻洛阳梅林书院事迹,要把家庙东厢腾出来作讲堂。「

周行己听得苏允夸赞,嘿嘿一笑道:「其实还是因为先生您,洛阳人都看着您呢。」

苏允微微一笑,随后忽而道:「最近程颐那边可有什麽异动?」

周行己摇摇头道:「之前倒没什麽异动,但就在近日,程颐那边的门徒开始四处宣扬,指控我们苏学『以利坏礼』。

他们说我们到处招收预备会员丶接受巨商捐赠丶以学田来招揽经学大家的行为,都是在借学问之名谋私利,有违为学的纯粹之道,坏了礼义廉耻之根本。」

苏允闻言嗤笑了一声道:「还是道德先生那一套!我们办学丶发展苏学会,为的就是广传学问丶培养人才,何来『以利坏礼』之说?

呵呵,他程颐的伊皋书院是怎麽来的,难不成还是他自己掏腰包建的?还不是那文太师捐赠的!」

周行己嘿嘿一笑道:「先生,您也别恼火,我来之前,可是狠狠整治了他们一顿了。

原本他们散播这些传言我倒是不想怎麽着,他要传播,那我便反击呗。

我就让人去接上传言,说主张禁欲的程颐,却默许家族中寡妇再嫁,其侄媳改嫁时更称赞「嫁遣孤女,必尽其力」。

这种「严以待人,宽以律己」的虚伪性,乃是「鏖糟陂里叔孙通」!」

「噗!」苏允将刚刚抿进口里的酒给喷了出去,哭笑不得道:「你这骂得也太促狭了吧?」

「鏖糟陂」乃是汴京城外的一处脏乱的沼泽地,而叔孙通是西汉大儒,为刘邦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朝堂礼仪。

这句话连在一起则是形容程颐是从脏乱之地来的冒牌叔孙通,讽刺他不懂装懂,过于死板和迂腐。

这句话太过于形象,以至于令得苏允忍不住喷饭。

周行己得意一笑道:「嘿嘿,论骂人,咱们苏门弟子走遍天下都不怕,这都是一脉相传的本事!」

苏允顿时满脸黑线,道:「我可没有教你们骂人。」

周行己笑道:「您自然是没有教的,但您的学说重逻辑,言辞尤其犀利,拿来阐述大道,那道理便入木三分,拿来讥讽腐儒,腐儒便要吐血三升!」

周行己有了几分酒意,起身挥舞着手臂道:「先生您是不知道,那程颐大约是恼羞成怒了吧,竟是煽动了不少不明就里的人来冲击咱们的梅林书院,打砸坏了一些教舍!

德显与承典说去府衙告他们,呵呵,程颐在洛阳声望极高,告了他又能如何,要麽敷衍了事,要麽赔点钱了事,若是这般处理,以后他们还要继续。

所以弟子组织了一些热血的学生冲击伊皋书院,嘿嘿,先生您猜怎麽着了,那程颐吓得在雪地里跑了二里路!」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苏允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这成何体统!读书之人当以理服人,如何能诉诸暴力?传出去还不让天下人笑话!

恭叔,洛阳那边现在情况如何?受伤的学子有没有妥善安置?」

周行己急忙说道:「先生放心,受伤的学子都已经被送去医馆救治。

洛阳官府也介入了此事,扣押了一些参与械斗的学子。

只是程颐那边不依不饶,他们声称要将此事闹到朝廷,让礼部来评评理,说要整治这种败坏学风的行为。

我怕写信太慢,于是赶紧自己赶过来跟先生您说一下,免得您措手不及。」

苏允在厅内来回踱步,思索片刻后说道:「此事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他们说我们『以利坏礼』,我们得把办学丶发展苏学会的初衷和实际作为整理清楚,写成文书。

一方面,可以呈递给洛阳官府,让他们了解实情;

另一方面,我要上交高太后以及诸公,以免他们误会。」

周行己点头称是:「先生所言极是。

另外,在洛阳这边,我也会安抚好咱们的学子,让他们保持克制,不要再与程门学子发生冲突。

毕竟暴力不能解决问题,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他刚说了这话,却见苏允神色有些诧异,赶紧道:「怎麽了,先生,弟子什麽话没有说对?」

苏允嘿嘿笑了笑,道:「那岂不是成了窝囊废了?别人都打上门去,你却要跟别人讲理,那算什麽?」

周行己顿时张口结舌道:「那先生您刚刚还批评弟子成何体统……」

苏允笑道:「他们要讲道理,咱们便讲道理,他们要无端指责,便别怪我们爆他们黑料,他们要是敢用暴力,那咱们也该让他们知道,咱们他们若是不愿意讲道理,那咱们也略懂些拳脚功夫。」

周行己顿时觉得身上三万六千个毛孔无处不熨帖,但随即道:「先生,现在那程老贼要告上朝廷,此事……」

苏允不以为意的摆摆手道:「别管他,他还以为自己在朝堂上名声很好似的,高太后听他名字都得皱眉头,现在回了洛阳还不老实。

呵呵,学生打架这种事情又算得了什麽,太学里面哪天不打架,打个架而已,也值得上朝堂讨论?」

周行己嘿嘿笑了起来,想起来自家先生可是在汴京樊楼里一个人干几十人的猛人,自然觉得此事只是小事尔。

此事既然不甚重要,周行己便操心起来书院的事情了,道:「先生,梅林书院现在还是缺少大儒啊,现在虽然苏学会办得挺好,但总得有大儒辩经才能够真正将名气打出去,才能够将伊皋书院彻底压下去,这事儿只有您出马才行了。」

苏允想了想道:「无妨,此事我寻叔父去,叔父人面广,让他请些博学鸿儒那都是轻轻松松的。」

周行己大喜,但还是有些期待看着苏允道:「那先生您能不能去一下?」

苏允笑道:「我怎麽走得开,枢密院里的事情多如牛毛,还有啊,汴京的梅林书院也要开了,你那边局面已经打开了,这边的书院还没有呢,为师得多去这汴京的梅林书院,将名气给打开。

到时候汴京洛阳两座梅林书院交相辉映,那麽咱们这苏学会的根基可就算是打牢了!」

周行己有些失望,但还是颇为高兴看到这种局面,赶紧道:「恭喜先生。」

苏允笑道:「这是咱们苏学会共同的大事,可不是为师一人的喜事,去吧,好好休息一晚,明天去跟盛章几人聚聚,交流一下办学的经验,他们可是盼望久了。」

周行己顿时振奋,嘿嘿笑了起来,道:「我去洛阳之前他们还不甚看好呢,现在我在洛阳将梅林书院都建了起来,这汴京的梅林书院才要开张,我看他们怎麽好意思!」

苏允无奈捂了一下额头。

这周行己做事厉害,悟性极高,但终究还是个小孩子,这性情的确是……真性情。

周行己让苏允打发去客房休息,他则是回到了书房。

从春闱至今,时间才过去了七八个月,但各地传回来的消息却是颇为喜人。

周行己在洛阳干得最是喜人,毕竟能够压着程门将梅林书院建起来,苏学会更是发展得如火如荼。

但论进度,却是有不少地方比洛阳快得多。

比如说眉州丶黄州丶鄂州以及杭州。

眉州是苏氏大本营,能够发展很快自然是不奇怪。

黄州鄂州那边算是苏允名气最大的地方,因此发展亦是极快。

倒是杭州那边发展极快让苏允有些始料不及,一打听,却是因为苏轼在杭州的官声助力,倒是额外之喜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