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 第三百五十六章 莫须有!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第三百五十六章 莫须有!

簡繁轉換
作者:墙头上的猫1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03 22:34:1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356章莫须有!

文彦博出了崇政殿,便直接奔着太学而去。

吕公着的速度亦是极快,立马召集范纯仁丶吕大防等宰执一起面见高太后,撤销苏学会丶查禁梅林书院的命令被很快下达,禁军随之行动了起来。

但宰执们依然要面对一个问题,便是苏学会的魁首苏允该怎麽处理的问题。

要处置一个枢密副使兼翰林学士并非小事,即便是满朝宰执以及高太后在此,亦是要十分谨慎才行。

「诸公议一议吧,苏学会查禁了,苏允这个魁首应当如何处置?」

高太后隔着珠帘看着殿中众臣说道。

众人神色不一。

范纯仁站出来道:「臣以为,解散苏学会就可以了,梅林书院让太学接手,至于什麽惩治就算了,苏学会的事情,臣倒是了解一二,虽然苏学会学子有些逾矩,但也不失为爱国之举。

关于荫官制度的讨论丶查清田亩的做法,实际上从仁庙至神庙的臣工都尝试过限制,只是没有成功罢了。

还有民贵君轻的讨论,这是孟子的理论,神庙(神宗)在朝的时候亲自将孟子抬进文庙享受香火,已经是认可这个理论,因此没有什麽犯忌讳的。

之所以朝廷要解散苏学会,的确是这般会众可能在以后会造成各种动乱,有结党的嫌疑,因此将其解散便是,没有必要搞什麽惩治株连的事情了。」

范纯仁话音一落,吕大防便道:「「苏学会夜盗田册丶妄议均田,此乃动摇国本之罪!

若是这般轻轻放过,必然会助长其气焰,恐怕以后遗毒无穷。

而且,臣怀疑,此事背后,可不单纯是爱国学子的热血,可能有新党在背后运作!」

此言一出,众人顿时悚然,尤其是高太后,闻听此言,神色都变了。

他们这些人之前被新党压制得太重,每次谈起新党色变,尤其是高太后,对蔡确极为忌惮。

车盖亭案时候,甚至不惜一步一步对蔡确进行剥麻,将蔡确一贬再贬,恨不得置之于死地。

实际上还是因为忌惮新党卷土重来的原因。

高太后的声音顿时变得清冷起来,道:「吕卿可有证据?」

吕大防呵呵一笑道:「夜盗田册丶妄议均田,这些胆大妄为的行事风格,太后以及诸公难道不觉得有些熟悉麽?

当年新党亦是这般风格,呵呵,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啊!」

此言一出,就连众臣亦是色变。

范纯仁色变道:「吕侍郎,这些指控严重之至,若无证据,可不好乱说!」

吕大防摇摇头道:「其事体莫须有。」

范纯仁怒道:「『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吕大防却是不管范纯仁,而是与高太后拱手道:「娘娘,苏学会结党干政丶妖言惑众丶动摇国本,非严惩不可制止!

臣认为,诛杀苏允丶革除苏门六子功名,其馀参与苏学会的学子,禁止他们再参加科举。

另,苏轼丶苏辙教侄无方,亦须加以惩罚,可贬谪去地方反思;

章惇乃是苏允之岳丈,亦是新党党魁,可能便是他藏在幕后发起的苏学会,此贼奸佞,宜贬往岭南!」

此言一出,连高太后都有些瞠目结舌。

众人皆知吕大防向来的态度乃是平衡新旧党争,推动「无为而治」,但现在的态度却是比文彦博都要激进,这是发生了什麽事情?

吕公着忽而想起文彦博说程颐曾冒雨登文彦博宅门,既然如此,程颐既然能够登文彦博的宅门,那麽会不会也去了吕大防的府上?

吕大防四兄弟,除了吕大防自己之外,其馀兄弟三人尽皆是那程颐门下弟子。

而苏学与程学之间的仇怨人尽皆知,自从苏学崛起之后,程学便屡屡遭受打击,到得如今,程学已经是式微矣!

吕公着忽然有些明悟过来:『背后恐怕乃是道统之争矣,程颐终究还是老辣!』

「……吕相公!吕相公!」

「啊?臣在。」吕公着回过神来,赶紧与高太后拱手。

吕太后有些不满看了一下吕公着,这堂堂首相,竟然在讨论这麽重大的事情时候走神,也是忒过分了。

高太后压下心中不满,道:「吕相公,这个事情上,你怎麽看?」

吕公着顿时觉得范纯仁丶吕大防的目光尽皆投放在自己的身上,顿时觉得压力颇大起来。

吕公着脑子快速运转,权衡其中利弊,只是片刻便道:「臣认为,范侍郎所说有道理,吕侍郎所说亦是有道理……」

此话一出,顿时投放他身上的目光尽皆变得不满。

吕公着却是不慌不忙道:「……不过,范侍郎所说处置方式过轻,而吕侍郎处置方式过重。

依臣看来,苏学会已经有结党之嫌疑,且行为也十分不妥当,因此禁止苏学会是有道理的,苏学会必须解散!

而梅林书院乃是教书育人之所在,与苏学会有关,但却是可以改造的,让太学接手便是。

至于对人的处罚,臣认为不宜过重,本朝历来看重读书人,没有搞诛杀读书人丶堵塞言路的道理。

因此,臣认为,那苏门六子只需要将他们贬谪去地方反思些年份即可,他们还年轻,以后还是要为朝廷效力的。

而苏学会的那些人,不过都是年轻士子,若是就此禁了他们的仕途之路,呵呵,恐怕西夏张元之事重演矣。

至于大苏学士丶苏舍人的处罚则大可不必,苏学会如何,与他们何干?」

吕公着此言一出,范纯仁倒是觉得可以接受,但是吕大防却是竖起了眉毛,道:「吕相,惩罚如此之轻,何以震慑天下人?」

吕公着对吕大防这个与自己同姓却不同宗的侍郎心下有些反感,不愿意为他火中取栗。

呵呵,你吕大防要为程颐出头,我吕公着怎麽能去出这个头。

不过吕公着心里也明白,吕大防可能不仅仅是要为程颐出头,更加关键的是,还是因为苏学会的主张已经触怒了吕氏这个世家大族。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清查田亩丶禁止荫官,这两个哪一个都是大族的逆鳞。

吕公着听得吕大防之话,摇头道:「震慑天下人不敢再搞学术丶限制学术自由?

学会丶书院等,其他的学术流派难道就没有?

现在朝廷禁止苏学会,那其他学术团体可能就会觉得「下一个可能是自己」,呵呵,以后咱们大宋朝还有学术氛围麽?

还有人敢犯颜进谏麽?

长久以往,言路堵塞,咱们的大宋朝的立国的根基才是真正的坍塌矣!」

此话一出,吕大防的脸色顿时变得十分难看。

吕公着虽然没有直接说他的建议不当,但是这麽说跟批评他有什麽不同?

范纯仁这会儿却是老神在在起来。

呵呵,近来有些传言说吕侍郎对首相之位虎视眈眈,如今看来,这个传言吕相公也是知晓了吧?

此时高太后道:「吕相公,那苏允该当如何处置,刚刚你并没有说起。」

吕公着的神色顿时凝重了起来,其实说到底,别的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还是苏允。

吕公着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太后,苏允身为枢密副使兼翰林学士,本应以身作则,苏学会之事他难辞其咎。

但念其在朝堂多年也多有功劳,且苏学会之举虽有不当,其初衷也不乏为国家谋变革之念。

臣以为,可先将苏允停职,令其闭门思过,反省自身在苏学会一事上的失职。」

吕大防立刻上前一步,高声反驳道:「吕相,如此处罚焉能彰显朝廷法度之严!

苏允身为魁首,夜盗田册丶妄议均田等事他若不知情绝无可能,停职思过实在太轻!」

吕公着平静地看着吕大防,说道:「吕侍郎,我们需要权衡利弊。

若对苏允处理过重,一来会寒了读书人的忠心,二来可能会引发朝廷更大的动荡。

如今朝廷内外局势复杂,西夏虎视眈眈,国内新党旧党虽有争斗,但也需维持平衡。

且苏允在朝中并非无根之木,一旦过分处置,恐引发新的党争之乱。」

范纯仁也微微点头,支持道:「吕相所言极是。苏允之才在朝堂上下有目共睹,若能让其静下心来反思过错,日后或还能为朝廷所用。」

高太后隔着珠帘,静静地听着众人的争论,心中也在反覆权衡。

她深知此事处理不当,会引发朝中的轩然大波。

沉默了片刻,她缓缓说道:「吕相公所言,自有道理。

苏允之事,暂且依你所言。

但需令其立下文书,保证日后不再犯此等过错。」

吕公着忙拱手道:「太后圣明。如此一来,既给了苏允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也能让朝廷不至于陷入更大的纷争。」

吕大防见高太后已做了决断,心中极为不满,但也只能无奈退下,脸色极差:「如此处罚,何以警示后人!」

此时,有宦官匆匆走进殿中,跪地奏道:「太后,文彦博大人自太学归来,已在殿外等候。」

高太后赶紧跟身旁窦年安,道:「大伴,赶紧搀扶文潞公进殿。」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