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 第三百五十七章 苏允必须死!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第三百五十七章 苏允必须死!

簡繁轉換
作者:墙头上的猫1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03 22:34:1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357章苏允必须死!

文彦博却是自己拄拐进入殿中,行礼之后说道:「太后,臣去了太学,已经告知太学的学士,让他们尽快接手梅林书院的事宜。

想必不久之后,梅林书院便会以新的面貌示人。」

高太后点了点头,说道:「此事有劳文潞公。

苏学会的事情,如今我们已商议了一个初步的结果,苏允停职思过,苏门六子贬谪地方,苏学会解散,梅林书院由太学接手。」

文彦博闻言白眉抖动,想来对这个处置极为不满,但却是压着火气,缓缓道:「原本太后已经定下之事,老臣本不该多言。

只是苏允一事,若只是闭门思过,处罚也就太轻了,依老臣看来,还是得让他去地方上历练些年为好。」

文彦博毕竟是四朝元老,自然知道不能硬扛高太后,尤其是高太后已经是定了下来,只能以婉转的方式来改变决定。

高太后听文彦博这般说,微蹙眉头,看向文彦博道:「文潞公,吕相公所言也不无道理,如今朝廷需权衡各方利弊,若对苏允处置过重,恐生事端。」

文彦博拱手道:「太后,老臣明白您的顾虑。

但苏允身为枢密副使兼翰林学士,理当恪守朝廷法度。

苏学会之事闹得如此之大,若不痛加惩戒,恐难服众。

让他去地方历练,一来可让他知民间疾苦,二来也能向天下表明朝廷整治学风丶维护纲纪的决心。」

范纯仁听文彦博这麽说,劝道:「文潞公,苏允在朝中多年,其才学与功绩不可忽视。

此次苏学会之事虽他难辞其咎,可他也有变革国家的初衷。

停职思过对他而言,亦是不小的惩罚,且能给他一个反思的机会。

若此时将他派去地方,恐会被外界解读为朝廷过于严苛,终究是不利于稳定朝中局势。」

文彦博目光坚定,反驳道:「范侍郎,如今苏学会事件已引得朝廷震动,民议纷纷。

若处理不当,恐怕会引发更多的学子效仿,扰乱朝纲。

朝廷做事,以正道而行,总是考虑这个考虑那个,最终首鼠两端,反而要坏了大事!。

按我来说,之前苏允挂印而去的时候,就不该顾虑其他的,让他去地方,远离朝中是非,也算是对他的一种保护。」

高太后神色微变,当时是她坚持要让苏允回来的,现在文彦博这麽一说,倒是成了她的错了?

范纯仁赶紧道:「文潞公,娘娘考虑的是朝廷大局和天下读书人的向背。

苏允之才在朝中有目共睹,他的一些理念也的确有可取之处。

停职思过能让他冷静下来,思考自己的过错,日后也能为朝廷更好地效力。

地方历练一事,可从长计议。」

吕大防在一旁看着众人争论,眼神闪烁。

他见文彦博也站在自己这边,心中不免暗喜,走近一步说道:「各位大人,苏学会夜盗田册丶妄议均田,动摇国本。

苏允身为魁首,必须严肃处罚。若只是停职思过,实在难以平息朝中众臣的怒火,也无法让天下百姓安心。」

高太后听着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心中愈发烦闷。

她深知此事处理起来极为棘手,任何一个决定都可能引发朝中新一轮的动荡。

她沉吟片刻,说道:「此事暂且搁置,容我再好好思量一番。

苏学会已经解散,梅林书院由太学接手之事,文潞公即刻督促太学尽快落实。

苏门六子贬谪地方之事,按原计划执行。」

众人见高太后如此说,也只好纷纷领命。

文彦博走出殿门,心中有些不悦。

他深知苏允背景深厚,在朝中也有不少支持者,此次想要严惩他并非易事。

但他觉得苏允的行为实在是过分,若不加以约束,朝廷的法度将形同虚设。

而吕大防,则有些不甘心。

他原本以为有文彦博的支持,能让苏允受到更严厉的处罚,但没想到高太后还是犹豫不决。

他心中盘算着,一定要想办法让高太后改变主意。

一来是为了给程学出口气,二来也是为了维护吕氏世家大族的利益。

吕大防想及至此,赶紧过去扶住文彦博。

文彦博转头看了一下吕大防。

吕大防赶紧道:「文潞公,聊一聊?」

文彦博沉吟片刻,点了点头,与吕大防移步至中书,来到吕大防的公廨。

吕大防小心翼翼地开口:「文潞公,这次高太后犹豫不决,只怕苏允最终还是惩处轻微。

那苏允若是继续留在朝中,新党那些人便不肯息了心思,肯定还会继续谋求归来的。」

文彦博双手背后,眉头紧皱:「吕侍郎,我自然明白你的担忧。

苏允行事张狂,苏学会之事已触犯朝廷底线,不严惩不足以正朝纲。

只是高太后有她的考量,我们不可硬来。」

吕大防急切道:「文潞公!苏允背后有许多支持他变革的大臣,这对我们不利。

若不趁着此次机会严惩他,等他日后再度得势,我们这些反对他变革理念的人怕是会被他一一清算。

而且苏允和民间一些商贾勾结,他的均田之法一旦推行,对我们世家大族的利益冲击巨大啊。」

文彦博缓缓踱步:「吕相公所言极是,但如今之计,需从长计议。

我们需拿出更有说服力的理由,让高太后明白严惩苏允的必要性。

再者,我们要团结朝中支持我们的大臣,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

届时太后自然明白朝中忠臣的想法,那苏允也就难以摆脱惩戒了。」

吕大防眼睛一亮,思索道:「文潞公说得有理。我们可以收集苏允及其苏学会更多的过错证据。

尤其是他与商贾勾结丶私自敛财之事,一旦坐实这些罪行,高太后也难以袒护他。」

文彦博点头称许:「此计可行。但收集证据之事需秘密进行,不可让苏允及其党羽察觉,否则打草惊蛇,反倒前功尽弃。」

吕大防赶忙应道:「文潞公放心,我会安排心腹之人去秘密调查。

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民间的力量。

如今苏学会之事闹得民议纷纷,我们可以派人在民间宣扬苏允的过错,让百姓明白其中曲折,也让娘娘明白人心向背。」

文彦博微微皱眉:「利用民间力量虽可行,但要把握好尺度,不可引发民乱。

我们的目的是让高太后认识到苏允行为危害之处,做出正确的处罚决定。」

吕大防连连称是:「是是是,文潞公考虑周全。我定会谨慎行事。还有朝中其他大臣,我们也需去拉拢,尤其是那些中立派。

他们的立场极为关键,若能争取过来,我们便更有胜算。」

文彦博长叹一声:「拉拢大臣之事还需你多费心思。

我虽为四朝元老,但如今精力有限,很多具体事务难以亲力亲为。

你在朝中人脉广泛,此事就交给你去办。

待证据收集齐全,舆论造势妥当,朝中大臣团结一心之时,我们再一同面见高太后,力陈苏允之罪,料想高太后也难以拒绝。」

吕大防抱拳行礼:「文潞公放心,我定当竭尽全力。

为了朝廷的纲纪,为了程学的发展,更为了维护世家大族的利益,我定不负所托。」

吕大防回去之后,立马安排心腹调查。

深夜之时,心腹匆匆归来,与吕大防报告了一个重大消息:苏学会的骨干人员全都消失不见了!

吕大防顿时惊出一身冷汗。

他先是在公廨内来回踱步,大脑飞速运转,思索这背后可能隐藏的阴谋。

朝廷查禁苏学会,苏学会的人惧怕不已是可以理解的,但他派出心腹去查询此事,却发现苏学会骨干全都消失!

要做到这个可不简单!

一般的学会是绝难以做到这麽严密的,除非是……苏学会比他们预计的组织严密度还要更高!

若是这样的话,苏学会可能要造反!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吕大防被自己这个猜测给吓出了一身冷汗。

他深知,若苏学会真的意图造反,那将是一场席卷朝廷的风暴,后果不堪设想。

他不敢有丝毫耽搁,迅速召集了自己的心腹幕僚,将此事告知众人。

众人听闻后,也是一脸惊恐,一时间公廨内议论纷纷。

「这苏学会难道是不甘心被解散,要孤注一掷了?」

一位幕僚忧虑地说道。

另一位幕僚则分析道:「如今苏学会骨干消失,或许是苏允暗中指使,想要在暗处积蓄力量,给我们来个措手不及。」

吕大防脸色阴沉,他决定先稳住局面。

「此事务必严守秘密,不可让风声走漏,以免引起朝廷和民间的恐慌。」

随后,他让心腹幕僚密切留意京城的各处动静,尤其是与苏允有往来的官员府邸和城中商贾之处,看看能否找到苏学会骨干的踪迹。

与此同时,吕大防又写了一封密信,快马加鞭送往文彦博处。

在信中,他详细描述了苏学会骨干消失的情况,并表达了自己对苏学会造反的担忧。

他希望文彦博能和他一起商议对策,共同应对这场潜在的危机。

文彦博收到密信后,却是喜上眉梢。

他虽预料到苏允一事会引发诸多风波,但没想到苏学会竟敢有造反的迹象。

呵呵,原本还有些手软,不好害了这青年才俊,现在他这是自作孽不可活!

他立刻回了信,让吕大防先不要声张,暗中加大调查力度,确定苏学会的真实意图后再做打算。

吕大防只好按捺住心中的焦急,继续安排人手调查。

然而,一连数日过去了,调查却毫无头绪。

苏学会的骨干人员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就在吕大防心急如焚之时,京城中突然传出了一些谣言。

有的说苏学会联合了边疆的叛军,准备里应外合攻打京城;

有的说苏学会在民间招募了大批死士,即将发动一场血腥政变。

这些谣言如同野火一般迅速蔓延,民众们人心惶惶,街头巷尾议论纷纷。

吕大防顿时悚然而惊。

知道这个消息的只有文彦博,现在却有这些流言传出……文彦博要置苏允于死地!

吕大防暗自咽了口唾液。

他的想法不过是要将苏允赶出朝堂,将苏学会给禁了,然后禁了苏学,这样程学能够重新冒头,也没有人再来搞什麽清查田亩丶禁止荫官制度之类的东西,却是从没有想过要诛杀苏允之事。

是,他是提出了这个说法,但也不过是满天要价就地还钱的套路而已。

没想到文彦博竟是要当真要置苏允于死地!

这又是何必?

但念想一转,吕大防便明白了文彦博的动机了。

文彦博与苏允的仇怨太深了!

之前放言要压制苏允十年时间,这一次禁止苏学又是冲在最前面,而文彦博更是直接提出要诛杀苏允丶罪连家族之事,已经是将事情给做绝了!

这些事情是绝对没有办法瞒过苏允的,苏允一旦知道这些事情,自然会对文彦博恨之入骨。

文彦博自己年纪大了倒是无所谓,但他身后的家族呢?

这一次但凡苏允不死,那以后死的就是文氏了!

想及至此,吕大防又是冷汗沁出:

——文彦博看清楚了这些,因此要置苏允于死地。

但他吕大防却是没有意识到,他一样是提出严惩苏允的意见。

苏允会责怪文彦博以及迁怒文氏,难道就不会对自己恨之入骨,乃至于迁怒吕氏?

想到了这些,吕大防亦是下了决断:苏允必须死!

他若是不死,以后吕氏必将寝食难安矣!

高太后得知此事后,也坐不住了。

她召集了文彦博丶吕大防等大臣,在朝堂上商议对策。

「文潞公丶吕侍郎,这苏学会之事如今闹得如此之大,你们可有定论?

所谓造反之事,究竟是真是假?」

高太后厉声问道。

文彦博拱手道:「太后,目前尚无确凿证据证明苏学会造反。

但他们骨干人员消失不见,着实可疑。

老臣认为,当务之急是控制苏学士,另外加大调查力度,尽快查明真相。」

吕大防也赶紧说道:「太后,臣一直在安排人手秘密调查。

只是目前线索全无,那苏学会骨干仿佛就是不想让我们找到。

臣担心若他们真有造反之心,只怕会在我们毫无防备之时发动攻击。」

高太后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说道:「此事关系重大,不可草率行事。

文潞公丶吕侍郎,你们继续调查,务必查明真相。

同时,要稳住朝中局势和民间民心,切不可让谣言继续传播。

若苏学会真有反心,朝廷自当严惩不贷;若只是谣言,也不可冤枉好人。」

众人听后,纷纷领命。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