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红楼:风华首辅 > 第二十四章 御书房奏对

红楼:风华首辅 第二十四章 御书房奏对

簡繁轉換
作者:烟柳画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05 10:35:5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薛虹将一干车马货物送到后,又差人将隆庆帝赏赐自己的锦缎拿出两匹送给黛玉。

又差人去打了几十两的银瓜子借贾琏托付王熙凤一并交给黛玉。成锭的银两面额太大,平日用来打赏下人不太方便,也不雅观。

虽然贾府不是什麽好地方,但只要林如海不死,他们也不会苛待了黛玉。

至少今天看起来,贾母对黛玉的喜爱不是假的。只不过大家族长辈的通病,对晚辈再喜爱,一切也要为了家族的利益让步。

薛虹带着下人刚回了林府,还没等进门远远的就瞧见一位太监和两个小黄门骑马宾士而来。

薛虹指挥着下人去停放好车马然後驾马也向着对方而去。

“吁!可是薛公子当面,陛下有请,跟奴才走吧。”

薛虹掏出一块五两的银锭,塞进领头的小太监手里,而後提起自己的袖子:“公公,虹这一路风尘仆仆,恐如此进宫於陛下不敬,可否容我回府更衣?”

那小太监开开心心的收了银锭:“薛公子说的正是这个理儿,还请薛公子快着些,莫让陛下久等了。”

薛虹立刻向府内赶去,心中暗自嘀咕:还有换衣裳的时间,那就说明不是什麽大事。更大的可能就是隆庆帝召自己谈一谈江南的事情,或䭾询问一下老师的情况。

既然是这样,那就可以稍微放宽心一些了。

……

贾府王熙凤的房中,平儿一边做着针线活一边感叹道:“林姑父到底是探花郎,收个弟子竟也是这样的人物,说不得日後要落个师徒双探花的美名呢。”

贾府年轻一代的美男子也不少,可真要说起来,勉强能入眼的也就贾琏贾宝玉两人。

其他人要麽形容猥琐,要麽畏首畏尾,全无一丝一毫大丈夫的气度。

比如贾珍,正值壮年,容貌甚伟,但却因流连於酒色,导致眉宇间自带一股子猥琐之气,失了堂皇。

王熙凤则是半靠在软榻上,单手托着香腮,似叹息似懊恼道:“林丫头竟然这般好命。

我原以为她虽出身仕宦之家,又有这样的相貌,却幼年失恃体弱多病,是个可怜的孩子。

可是如今看来,你奶奶我和人家一比怕不是才是真正可怜的那个!

人家林丫头到哪里都有人疼着爱着,哪像我啊,说到底恐怕这房里头,真正疼我爱我的也就数平儿你了。”

平儿听到这话背地里闹了个脸红,但嘴上依旧道:“奶奶,二爷平常也是想着你的。还有老太太丶太太丶姑娘们都记得你的好。”

王熙凤翻了翻眼珠子,从桌子上拿起一粒蜜饯送进嘴里不再接话,自她管家后,这府里敬她丶爱她的少,恨她丶畏她的才多呢。

不过王熙凤并不排斥这样就是了,甚至很享受这种大权在手的感觉。

“天色不早了,估计琏二今天也不会回来了。平儿,你去把门关了,将角先生取了出来……”(好奇的别搜,搜了别怪我)

……

夜晚时分,御书房房檐上挂着八角宫灯,房内虽有灯烛常燃但却依旧亮度有限。

御案之上,隆庆帝不断翻阅着摺子,手持朱笔御批,夏守忠侍候在旁,见薛虹站在门口,也没有急着开口,而是等着隆庆帝批阅完手中的摺子要去拿下一份的时候才出声。

“陛下,薛公子到了。”

“让他进来吧。”

隆庆帝微微挑眉,将批阅好的摺子放在一旁晾乾字迹,又将朱笔在笔洗中涮了涮,然後拿纸微微擦乾挂回笔架上。

薛虹只是看着桌案上那堆积如山的奏摺就已经觉得牙疼了,这年头当皇帝可是真遭罪啊!

想当个好皇帝更遭罪!当然,如果想当个昏君,那铁定是享福的。

“未知陛下召草民前来有何旨意?”

两名太监将奏摺堆积如山的桌案撤下,抬上来了一张盛放一些吃食的桌案。

隆庆帝一边拿起一碗银耳莲子羹小口喝了起来,一边开口:“朕知道你老师的学问,所以想试试你这个做弟子的怎麽样。”

听到这薛虹就明白了,隆庆帝拿自己当下饭小菜了。闲着也是闲着,考个人玩玩吧。

“最近时常有人和朕言道,国之重患在於边,而非国内。商人一流更是不足挂齿,无需朕费心。你怎麽看?”

“草民才轻识浅,自不敢胡乱言语。”

只有过了殿试的,才算是天子门生,举人对官员可自称学生,但对天子不行。

“年纪轻轻的怎麽也学那群老头子一样,畏首畏尾,朕让你说。

要是说的不能让朕满意,那就说明你这功名名不副实,朕可就要革去你的功名了。”

薛虹只能拱手一拜,开始思索该怎麽说。

他接触朝廷不多,消息闭塞,九边的情况知道的也有限,直接拿现实说话肯定是盲人摸象,不过是出丑罢了。

心思急转之下,薛虹有了主意。

“回陛下,草民以为,北部实不足为患,或䭾说边患仅仅是内部忧患的外在表现形式。

自古以来,游牧文明鲜有战我农耕文明胜之的例子。”

隆庆帝听到文明一词眼睛一亮,有了几分兴趣:“文明……语出尚书: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有点意思,你继续说吧。”

搜书名找不到,可以试试搜作者哦,也许只是改名了!

“陛下方才说有位大人所言商贾不足为虑,此话不错。

纵观历朝历代,未有商人成大事者,亦未有因商而生大乱者。商之患在於官,而不在於民。”

隆庆帝默默放下了手中的汤匙,颇有兴趣的听了起来。

“自夏皇开朝以来,贵贱始於有别,自周而始,姬公方创周礼。

自有考以来,国生乱皆於上,而未有下生乱者也。

国之根本在於农,农之根本在於田。农失田者则国失民,是故国亡。

草民以为,国之强否在於五:一曰农丶二曰礼法丶三曰商丶四曰军丶五曰文。此五者不分先後轻重,皆国之基石也。”

“昔日有宋一朝,商农并行,是以富甲天下,诸国皆以穷灭,独宋以富亡。

今本朝克戎狄以复正统,得国正未有如此者。是故未有弊宋强文废武之道,此乃大幸。

然观古史,国至百年,必生积弊,贵者阡陌交通,良田千顷。穷者,衣衫褴褛,无立锥之地。”

这里薛虹换了一个字,将富换成了贵字。

因为华夏这片土地上,无论哪个朝代,逼的百姓反的,一定是贵,而不是富!

富如沈万三者,也不过和平民百姓一样,都是待宰的猪!只不过这只猪肥一点,吃的好一点。杀一头顶杀几千上万头罢了。

隆庆帝这会儿对於薛虹的期待越来越高了,就凭薛虹说出了问题在於权贵阶层,就代表他不是一个读死书的人。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人非圣人,皆有私心,官员贪腐,虽不能根治,却可限制。”

“如何限制?”

“改税制丶设养廉丶奉节俭。”

开头第一个词就让一旁的夏守忠瞪大了眼睛,我滴个亲娘唉!!小孩家家的真是啥都敢说!改税制,那是要命的!!

隆庆帝却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这个问题他同样也发现了,现在的税制有问题!而且非常大!

本朝实行人头税,自人出生下来,就必须开始交税,无论有没有地。

也就是说,税收的多还是少,有一部分是按照人头算的。

而且现在的收税,一般是收粮食。

对於收税的官员,民间百姓称呼他们有四大:秤大丶斛大丶脚大丶脸大!

百姓一斗的粮食,上了官府的秤,可能就直接少了十斤,再把粮食倒进斛里,等米快堆满的时候,官员就会踢一脚斛,让米洒落,这洒落的米,就归地方官员个人了。这就是淋尖踢斛之法。

还收税的时间不统一,以及收税的种类繁多,这也给了地方官员的操作空间。

“那你的意思是,现在当务之急应是改革税制,而非其他?”

“草民只是认为减轻百姓负担的办法在此。剩下的,草民不敢妄论。”

隆庆帝给夏守忠使了一个眼神,而後御书房内的宫女太监出去了大半,仅剩下了少数的几个心腹侍卫和夏守忠本人。

“本朝不以言获罪,你大胆的说。”

薛虹沉默了一下,最後还是开口:“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历朝历代的税法亦然。

本朝税法在开国之时确实是最合适的,可如今时过百年,已经不再适用了。”

薛虹先给隆庆帝打了个预防针,我可不是说你们老朱家的税法不行啊,只是人家大圣人都说了,啥玩意都要与时俱进啊!这可不是我说的。

“第一,清丈田亩。第二,赋税统一,免除苛税。第三,废里甲,官收官解,火耗归公……”

说到这里薛虹看了一眼隆庆帝,见对方没什麽表情。

这场考试是隆庆帝在考察薛虹的同时,也是薛虹在考察隆庆帝。

要是隆庆帝真是一位难得的明君,那薛虹也不介意陪他浪一次,搏得青史留名。

要是魄力一般,那薛虹今天说的话就当自己是放屁,科举他也不打算考了。等帮老师度过难关,甄家倒台後,就带着老娘找个偏僻点的地方做地主去。

这是一场双向面试。

见隆庆帝没有反应,薛虹说出了下一句话:“摊丁入亩,废除人头税,计亩征银。”

一旁的夏守忠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喘,一副咱家啥也没听到的样子。

隆庆帝虽然不动声色,但终於有了些喜悦,能说出这些实实在在大明存在的问题,就已经证明薛虹算个人才。

可这些问题很多的人也知道,只不过大家揣着明白装糊涂,谁也不敢说罢了。

说出来是一回事,能不能做成又是一回事。

但到了现在为止,隆庆帝第一次开始正视下面的薛虹。

“夏大伴,赐坐,看茶。”

今天晚上,朕倒要看看,你这小子到底真是天赐良臣,还是仅仅於此!

搜书名找不到,可以试试搜作者哦,也许只是改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