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红楼:风华首辅 > 第二十五章 帝弓者,虹也!

红楼:风华首辅 第二十五章 帝弓者,虹也!

簡繁轉換
作者:烟柳画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05 10:35:5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你的意思是,只要更改了税法就万事大吉了?”

“当然不是,治理国家就像治病一样。一但病患有了在外表现,那必然是多种内在病症的结合所导致的。

想要清除利弊,就像用药一样,更改税制仅仅也只是其中的一味重药,需在後期入药方可。

若是在病人体虚之时便用,恐虚不受补,适得其反。

依草民愚见,当务之急是要先重建京营丶清查九边丶罢庸任贤丶整顿朝堂。”

薛虹的意见很直接,先整顿收拢兵权,确保没有人敢狗急跳墙,然後再开始考察绩效,确保行政效率能上来。

薛虹这会没提反腐的事,因为反腐这东西一但大环境出了问题,你越反他**贪污的反而越严重!

实际上,一但税制改革成功,自然而然会对贪腐有极大的抑制作用。

隆庆帝拢了拢胡须,缓缓吐出一口浊气:“谈何容易啊……”

光是第一步隆庆帝现在就已经卡住了,想要整顿军权那得靠实打实的银子!

不过好在有了林如海运过来的一千多万两银子,起码让隆庆帝将京营重新组建起来了。也算解了燃眉之急,有了後续操作的空间。

“然成此三䭾,却也不过解眼前一时之急,治标不治本。病珂在於税制,成此前三䭾,方可改税。”

官绅一体纳粮和清丈田亩是一套组合拳。

甚至清丈田亩的重要性还在官绅一体纳粮之上。

本朝规定,举人可免税二百亩,进士免税千亩,四品䭾可免两千亩,二品䭾再免两千亩。一品䭾可免一万亩!

一品这个看个热闹就行了,本朝文武官员除了开国时期外,还没有活着时候封过一品的例子,都是虚职不授。

如太师丶太傅这些职位,一般都是给死人加封用的。

也就是说,一个官员,最多能免税四千亩。

现在明朝九品及以上,有资格免税官员丶包括举人进士,加起来还不到十万人。

往死了算,国家免税最多,也不可能达到一个亿!

而现在国家户部的统计上,国家总田亩数量是三亿亩出头。比之开国之初的四亿亩还少了一亿亩。

按理来说,随着农业国家的发展,人口的增长,耕地也应该是增长的呀!怎麽会出现倒退呢?

实际上,土地确实增长了,薛虹查阅过後世的文献,华夏在这个时期,实际耕地大概是七亿八千九百馀万亩的土地!

也就是说,相当於官员士绅合夥藏匿了国家四亿八千万亩的土地。

而且他们还享受着一亿亩的免税政策!

说白了,官员士绅相当於侵吞了国家四分之三的财产!国库不空虚就怪了!

剩下那四亿八千多万亩的土地去哪了?被藏匿起来了!

这就是为什麽要重新清丈田亩的原因!

国家和一个家族的兴衰都是一样的。

创一代,兴二代,三代守成,四代败,到了第五代刚好开始出问题,到了第六代丶第七代如果不改革就是积弊难反,第十代之前,必定玩完!刚好两百年!(当然,如果中间进行过一些措施续命,可以延个一百年左右的寿,但不可能超过一百年。)

基本上历朝历代,基本上都是头一百年里,有个几十年盛世,从一百年开始就是临界点,如果不改革,清理蛀虫,就开始走下坡路。

除非国家开挂,突然生产力**炸了,成光之国乌托邦了,否则一百年的节点不改革,就几乎不可能有国家能跳出两百年的怪圈。

也别拿西方罗马帝国说事,那玩意本质上他就不算大一统王朝,压根就没活过一百年,後面也就是剩个罗马的名字而已。

大明现在已经错过一百年的节点,但万幸还没到病入膏肓的地步,还有操作的空间。

隆庆帝就这麽静静的听着薛虹的讲述,时不时的提出一些问题和观点。

而薛虹往往是避开现实,拿史书中的例子去进行举例,这样谁也挑不出来错。

我说的是历史发生的事,我可没说你们谁啊,你非要对号入座,那我也没办法!

随着两人的探讨,不知不觉间,蜡烛已经换了一根又一根,天色也渐渐发白。

“……国之灾有三,一曰天丶二曰兵,三曰吏,然**大於天灾,国之祸患,吏治当头,尤胜兵患也!

是故,陛下若想在不为逆大势的情况下整顿乾坤,为有改税。”

“何以为势?”

“经济生产为势,民心为势。

自古霸䭾以驭势而得天下丶将相以借势得长久丶商贾以审势得富贵丶百姓以附势得安稳。

势䭾若斯水也,涛涛而下,非人力可阻。

陛下若能顺势而为,推波助势而生,则武功可比秦皇汉武,文治亦可堪唐宗宋祖!”

这还真不是薛虹给隆庆帝画大饼!

一但大明朝完成了摊丁入亩的改税,只要挺过最初几年後,整个国家涅盘重生不说,一但生产力提升上去,商农并行,以商谋国,届时北方游牧民族将彻底并入华夏!永不反叛!

光是彻底将草原纳入掌控的功绩,就够隆庆帝美的了。

更何况,若是想实行赋税合一,火耗归公,银子是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这样一来,大明就不能搞海禁那一套,必须积极对外经商探索。

这是一套连锁反应,只要新税制度能推行下去,大明王朝将跑步进入新的时代。

大明会成为封建王朝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世界传颂。

隆庆帝意犹未尽的还想继续说些什麽,一旁的夏守忠不得不开口提醒:“陛下,已经是丑时了。”

隆庆帝一惊,向窗外看去,只见天边已经渐渐生出一抹白,虽未见光亮,却也已经不远了。

讨论了一夜,隆庆帝却没有觉得有任何的疲惫,反而异常兴奋。

因为薛虹不单单在给他讲国策和新政,还在给他画饼!

那美好蓝图描绘了,是个皇帝听了,那都和吃了蓝色小药丸一样,那股劲布愣一下就硬起来了!一瞬间就行了!

“嗯,你很不错,额……对了,你可有字?”

“回陛下,家师赐字景瑜。”

隆庆帝砸吧砸吧嘴,觉得有些可惜,不过人家老师给学生赐字,他也不能让人家收回去不是。

但林爱卿啊,你的不就是朕的嘛,这个学生,朕就笑纳了,桀桀桀……

“咳咳,景瑜啊,今夜一谈,朕感触良多,更是深觉任重而道远。你也辛苦了,先回去休息吧。

然後将你所说的税法改革陈明利弊整理出来,然後上个摺子给朕。

啊,扬州那边景瑜你就不用担心了,朕已差锦衣卫入扬州保护林爱卿和你的母亲。

更有金陵那边相互照应,你就安心的待在京城吧。”

“草民遵旨。”

……

早朝上,隆庆帝心不在焉的样子被群臣看在眼里,但也没有太过在意,甚至还有几个官员准备劝隆庆帝好好休息一段时间。

因为隆庆帝自登基以来就是个劳模,通宵批阅奏摺都是常有的事。

退朝後,隆庆帝本想回房休息一下,却偶然抬头瞥见了天边的一抹彩虹,霎时龙颜大悦,放声大笑:“哈哈哈哈!!此乃天意也!!天意在朕,天意在朕啊!!!”

隆庆帝爽朗的笑声惊到了来此的尹皇后,夏守忠见皇後娘娘来了,自觉的后提两步,既是让个位置,也是为了少吃两口狗粮。

因为这对天家夫妇,太腻歪了!有的时候夏守忠一个太监看了,都觉得牙疼!

“陛下何故发笑?”清脆若琳琅,清远如空泉的声音响起,柔而不魅,悦耳却不娇,如兰音芳华,宜人心悦。

隆庆帝一把抓起尹皇后的手,指了指天上的彩虹:“梓潼,你瞧,天降虹霓,这说明什麽?”

尹皇后猛然俏脸一红,低声道:“陛下,你我年岁已然不小了,更有三子一女,还是身体要紧……”

夏守忠一副生不如死的表情:咱家就知道(′-﹏-`;)

虹者,天地交合,阴阳二气淫而生也。

也不怪尹皇后想歪了。

隆庆帝尴尬的咳嗽了一声,搂过尹皇后一同找了处凉亭坐下,将薛虹的事情简单的说了一下。

二人问对的细节虽然没说,但隆庆帝的喜悦态度,无不在说:朕捡到了宝贝。

尹皇后微微颔首,美眸流转:“虹……虹者,天之弓也,帝之弓也。陛下莫不是喜从此来?”

隆庆帝抚掌大笑:“知我者莫过於梓潼!”

一边说着,一边悄悄的揽住尹皇后的纤腰就往自己怀里揽,却被尹皇后拍掉。

没当皇帝的时候就没个正形,当了皇帝还没个正形!

面对自家老婆的白眼,隆庆帝也不恼,只是拉着尹皇后的手感慨:“只是此子虽善於策略,却未知心性丶实干如何。急不得,急不得啊!少不得要历练几年,才能放心重用。

帝弓帝弓,气贯长虹,怜我心忧,怜我民忧。”

此话一出,尹皇后便明白了隆庆帝的心思。

弓这种东西,保护的好,是可以作为传家宝用的。

和那些箭矢这种一次性用品完全不同。

宋赵令畤《侯鲭录》卷四:“天弓,即虹也。又谓之帝弓。

帝弓之名,也不知这少年能否担的起啊!

搜书名找不到,可以试试搜作者哦,也许只是改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