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拉夫處理完妻子的葬禮已經是3月10日,此時歐洲的天氣轉暖,各地的戰報陸續遞送到什切青。
新教聯軍和天主教聯軍已經有了試探性攻擊,而英國的援軍也抵達了不萊梅,因為目前德意志戰場上情況最壞的就在西線,所以英國人是準備從上洛林公國支援法蘭西,不過查理一世也給烏克森謝納送來了不少槍支彈藥和糧食作為支持。
奧拉夫此時已經不在意德意志地區的戰況了,英國只要加入瞬間就能影響勝敗天秤,而波蘭現在也在磨刀霍霍準備著進攻基輔。
奧拉夫準備趁著波蘭攻打基輔的時候聯合沙俄收拾波蘭,因此在找了烏克森謝納後,與這位第一輔政大臣一起給沙俄太上皇兼大牧首死後的第一首相莫羅佐夫以及國丈多爾哥盧基大公各寫了一封信。
烏克森謝納與莫洛佐夫兩人身份地位相當,正好對等交流,奧拉夫是大帝教父,與傀儡沙皇米哈伊爾·費奧多羅維奇·羅曼諾夫的嶽父也正好對等,所以他們兩人一對一的去跟莫羅佐夫和多爾哥盧基大公寫信正是最為尊重看重的意思。
沙皇羅曼諾夫性情軟弱,朝政一直被沙俄貴族把持,後來父親菲拉列特大牧首從波蘭回到國內很快就掌控朝局,如同盲腸小島上的大院君一般雖無太上皇之名卻有太上皇之實,也都是頗有能力的改良派。
不過三年前菲拉列特大牧首死後,沙俄貴族就又卷土重來,把持了朝政,莫洛佐夫和多爾哥盧基目前正是掌控沙俄朝局最大的兩位人物。
瑞典想要說動沙俄出兵波蘭,必須與他們兩人溝通。
奧拉夫覺得沙俄一直想要奪回波蘭和瑞典佔據的土地和港口,目前瑞典如日中天,沙俄又沒有海軍,自然是不敢
捋瑞典的虎須,但是有瑞典牽頭聯系,兩家一起收拾波蘭,沙俄一定會十分高興。
從1632年開始,古斯塔夫二世的堂兄西格蒙德三世死後,沙俄就趁著國王初喪的機會進攻波蘭,試圖奪回領土,可是西格蒙德三世的兒子瓦迪斯瓦夫四世繼位後頗有才乾,硬是帶領臣民擊退了沙俄。
沙俄自然是還想攻打波蘭,只是國力不允許,現在瑞典牽頭讓他們打輔助,莫洛佐夫和多爾哥盧基一定會信任同意。
事情沒有出乎奧拉夫的意料,在十天后奧拉夫和烏克森謝納收到了莫洛佐夫和多爾哥盧基的聯名信件,他們在信中答應了合作,同時說會在4月份組織大軍協同佔領基輔的哥薩克義軍。
奧拉夫冷笑道:“俄國人倒是算的好公式,他們扶持哥薩克,到時候等到波蘭平不了叛,哥薩克統領國獨立後,靠著東正教和語言民族的同化力,他們就能把哥薩克統領國變成沙俄的附屬國甚至慢慢吃掉。”
烏克森謝納微笑道:“不過那有關咱們什麽事呢?無非是跟波蘭的仇恨越來越大。”
奧拉夫點頭道:“是啊。首相大人,德意志戰場比波蘭戰場重要,我也不問你要兵要將,不過糧餉武器你要給足,我在波美拉尼亞自己組建軍隊去打波蘭,這次非要給瑞典帝國東段疆域打出一個五十年和平不可!”
奧拉夫的話語頗有感染力,烏克森謝納也露出了笑容,說:“好。你拉出多大的隊伍我就給你多說軍餉物資。”
又商定了一些細節後,奧拉夫就快步離開,回到公爵堡後就派人去各城鎮傳募兵令,雖然波美拉尼亞公國的男丁都被拉了三次壯丁了,但是奧拉夫還是給各地下達了募兵指標,同時還有達成指標後免除三年農業稅的獎勵。
由於奧拉夫還給了免稅的獎勵,所以民眾抵抗心理並不強,為了未來的好日子去當兵打仗也並不是不行。
於是15歲到60歲的男丁都爭相報名,十天左右就征夠了一萬的兵源。
奧拉夫把西米爾森和奧丁派出去接管各地的新兵部隊,然後他親自在城外訓話後交給兩千名憲兵團士兵統領新兵,接著又親自去找烏克森謝納討要的一萬兩千人的軍備物資,除了糧餉外,半身鐵甲5000套,鎖子甲2000套,皮甲五千套,長矛6000把,滑膛槍4000把,火繩槍5000把,火藥鉛子一千多桶。
瑞典有優質鐵礦,加上冰島商人一直給瑞典供應硫磺硝粉,所以瑞典的軍火武器從來不缺,但是馬匹就很緊缺了,因此奧拉夫的大軍軍資裡連一匹馬也不由。
奧拉夫的兩千憲兵團本就有馬匹,一萬波美拉尼亞士兵中會騎馬的也就兩千多人,而且沒有經過訓練不能讓當騎兵用,於是他就準備搞一個萬人的火槍兵軍團,到時候燧發槍居中不斷射擊,火繩槍兵兩旁側翼輔助射擊,火繩兵還要佩戴長矛,這樣打完一槍就化為長矛兵拱衛方陣。
在簡單的訓練了一周後,奧拉夫就帶和一萬兩千人的軍團離開什切青,前往了梅梅爾堡,同時出發前也給駐守塔林堡的耶斯尼來寧下令,要他帶領大軍從愛沙尼亞一路南下,雙方在綠林鎮會合。
經過半年的時光,拉脫維亞的屍體早已沉入湖底水底化作累累白骨,瘟疫和病毒因為時間的關系已經被大自然淨化掉了。
此次波蘭內戰,波羅的海東岸的瑞典兵力雖然少,但是仍然不能退守不出。
奧拉夫大軍抵達梅梅爾堡後就讓勞爾召集東普魯士的所有軍隊,一起到綠林鎮駐軍。
過了兩天耶斯尼來寧帶領8千大軍抵達綠林鎮,此時奧拉夫首先已經有了六千芬蘭騎兵和三千步兵,兩千普魯士騎兵,七千普魯士步兵,一萬二的波美拉尼亞民兵軍團,共計三萬人。
三萬的軍力如果進行國戰雖然不多倒也勉強能用,但是整個軍團裡一半以上都是民兵水平,所以實際戰鬥力並不樂觀。
如果奧拉夫帶領大軍和同等數量的波蘭軍隊野戰十有**是要落敗,但是波蘭的大指揮官正在統兵去攻打基輔,俄羅斯的農奴大軍也隨時參戰,這個節骨眼上,奧拉夫手裡的三萬人的軍隊就分量很重了。
在綠林鎮整軍後,奧拉夫把大軍分成前軍和後軍,前軍為芬蘭步兵和普魯士步兵組成的萬人軍團,由耶斯尼來寧親自統帥,後軍就是奧拉夫手裡的一萬兩千人的波美拉尼亞軍團,由於軍官都是憲兵團士兵,所以行軍列陣看起來倒也跟正規軍差不多。
在前軍和後軍的兩側是八千騎兵,交由勞爾統帥,包括散出去的斥候探子,都交給勞爾管理,大軍走動起來倒是絲毫不亂,軍容嚴謹,看著跟瑞典軍團、維京軍團這些屢經陣仗的精兵軍團也差不多了。
s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