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我不是袁术 > 一百三十三 袁氏的不足之处

我不是袁术 一百三十三 袁氏的不足之处

簡繁轉換
作者:御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06 22:38:0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每一校或者说每一营有常备兵七百余人,加在一起约三千五百人,北军在东汉常常作为野战部队被使用,一般由大将军统率,没有大将军的时候就直属于皇权掌控者。

其次是光禄勋直属卫士和其下统属的虎贲、羽林二营。

光禄勋为九卿之一,统领的部队是直接与皇帝接触的禁卫军,皇帝在宫则镇守京师,皇帝外出则充当护卫,有时亦将其用于对外作战,但次数较北军为少。

其兵马也相对精锐,战斗力较为可观。

而在人数方面,光禄勋本人直属卫士八十一人,虎贲中郎将统领一千五百人,羽林中郎将统领一千七百人,总计约三千四百人。

再次是卫尉统领的宫廷卫士。

卫尉为九卿之一,主要负责宫外、宫门安全,镇守宫城,一般不会调离宫城作战,所以在战斗力方面不如北军和虎贲、羽林二营,不过装备优越,颇具规模,亦不可小觑。

其总人数约在两千五百人左右。

排第四的则是城门校尉屯兵,城门校尉守卫京师外城十二门,每门设门侯一人,不同城门驻守士兵数量不同,多则百八十人,少则三十八人,总兵力在一千人左右。

最后则是执金吾系统的缇骑和持戟卫士,人数约七百二十人左右。

执金吾原为中尉,在西汉时曾负责守卫京师,职责重大,权势也很大,到东汉时期,执金吾的职责仅剩守卫武库及每月定时巡逻,皇帝出行,执金吾有在前清道之责。

但是很没有排面的是,东汉皇帝常常以郎卫代行此职,最后连给皇帝出巡护卫的资格也不再属于执金吾,搞得执金吾莫名的有了些雒阳城武库看门大爷的味道。

除却这五个系统的兵马之外,雒阳城内还有一些军事人员,或者充当救火队,或者充当一些特殊官职的护卫。

比如司隶校尉统属的一千二百人中都官徒吏,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司法系统的一份子,并非作战部队,在政变时期有用,真要打仗,也轮不到司隶校尉出马。

剩下的基本上都不是常备军,吃不了长久的皇粮,属于临时工。

正儿八经有编制、吃皇粮的,就那么一万一千多人,而其中主要负责外出作战的野战部队,主要是北军五校和虎贲军、羽林军,加在一起也就七千人。

其中主要外出征战的还就是北军五校这三千五百多人。

但是可别小看这些人,不夸张地说,就北军五校这三千五百多人的战斗力是属于东汉帝国战斗部队的第一序列之中的,常备,常常训练,待遇还不错,打起仗来一个个都能充当军官。

每当有大规模叛乱的时候,帝国政府就会下动员令,把这三千五百多人拉出来充当骨干,然后在帝国京畿的三河之地——河南尹、河东郡、河内郡招募良家子从军,就能快速拉起三四万人的主力军队。

那些良家子堪称东汉帝国中央政府的职业雇佣兵,虽然不常备,但是只要打仗,他们基本上都会从军,军事训练、骑马射箭什么的一点也不输给常备军,很有些战斗力。

二者合一,便是帝国政府引以为傲的所谓“三河五校”。

所以东汉帝国的常备军看似不多,实际上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能组成一支具备强悍战斗力的中央兵团,大杀四方。

而就当下的局面来说,如果袁氏要发动废帝兵变,肯定是不会给宦官动员三河良家子的机会的。

也就是说,宦官们能够依仗的就是雒阳常备的一万一千多人。

就袁氏目前所掌握的消息来看,在整个雒阳常备军序列之中,宦官的控制力虽然不能说是绝对,但是也不可小觑。

他们毕竟执掌权力还没有太久,尚未完全掌控这个中央军体系,只是通过各种贿赂、结交联姻、安插人手之类的手段,对于整个雒阳中央军来说,宦官的影响力还是比较大的。

比如当前任职光禄勋的,正是之前与袁氏不和、现在却又修复关系的刘宽。

刘宽作为一个能文能武的猛男,对待宦官虽然没有明确的反对,却也不会是宦官的走狗。

所以指望他和宦官合作、让宦官顺利操控整个光禄勋旗下武装力量,是不太现实的。

但令人感到无奈的是,光禄勋统领的羽林、虎贲两支军队是皇帝的宫廷禁军,早在窦武等人还没发起兵变的时候,就已经受到了宦官的渗透。

刘宽作为宗室,可以被信任,能够出任光禄勋,保护皇帝,这不假。

但是其下羽林中郎将张威、虎贲中郎将陈跋都与宦官关系匪浅,其任职并非是刘宽决定的,也不是刘宽的亲信,可以被视为宦官一党。

也就是说,刘宽这个光禄勋多少有点名不副实的感觉。

他真正能够控制的宫廷禁军估计也只剩下他直属的八十一名卫士罢了,真要出事了,虎贲军和羽林军到底能不能听他指挥……可能性不是很大。

而当前担任卫尉的,乃汝南袁氏近亲、陈郡袁氏出身的名士袁滂。

汝南袁氏和陈郡袁氏是同宗,或者说汝南袁氏出自陈郡袁氏。

但是两族关系微妙。陈郡袁氏素来低调,虽然家族传承久远,却始终维持着谨慎、低调的家族作风。

而汝南袁氏则相对高调,行事风范较之陈郡袁氏像是暴发户,更兼与宦官关系匪浅,所以袁滂素来不喜欢和袁逢、袁隗来往。

说白了,陈郡袁氏瞧不起他们。

至于卫尉统辖的主要负责守护宫门的宫廷卫士是否完全听从袁滂调派,那是不好说的。

反正袁树得知的消息是卫尉旗下官佐有一大半都和宦官关系暧昧,多有往来,真要出了事情,袁滂这个卫尉能调动多少力量,也是未知数。

受限于东汉一朝的政治规则,卫尉和光禄勋这两个职位的人事变动比较频繁,很少有可以长期担任职位的外臣。

但是宦官们却总是待在宫廷里,与这些士兵低头不见抬头见,很多需要士兵去做的事情都是通过宦官的中转达成,某种意义上,宦官就是皇帝和士兵之间的“中间商”。

中间商赚差价这个事情到底有多大威力,正常人都知道。

长官经常更换,士兵们还没熟悉前一个,后面一个就又上任了,所以他们是更加熟悉朝夕相处的宦官,还是更加熟悉朝不保夕的长官呢?

据说窦武发动兵变的时候,这些禁卫士兵就“素来畏惧宦官”,以至于后面直接倒戈,所以双方谁的影响力更大,也就不言而喻了。

所以,皇帝禁卫和宫廷卫士这两支人马基本上可以视作宦官的武装力量。

直接看作敌人就可以。

执金吾之职当前空置,前任执金吾在去年九月就被杀了,后面一直没人接任这个职位。

不过执金吾手底下也就七百二十名武装人员,无论是素质还是训练程度都远不如其他军队。

在以往的雒阳政治变动中,执金吾及其手底下的武装部队多数情况下都是空气,透明人,了不得做个气氛组,仅此而已。

城门校尉所属千余人的城门屯兵也不是什么精锐部队,比执金吾稍微好一点,但是人员分散,总人数也不多。

目前担任城门校尉的陆纡更是出身吴郡陆氏,是江南人,与东汉中央的权力中心有点格格不入的感觉,虽然不是宦官一党,但是对于全局来说,意义不大。

这年头中原地区的人们对于江南地区的人们还是或多或少有点歧视的,虽然比凉州人好一点,但好的也十分有限,他们基本上无法影响中央政治。

至于北军五校这支精兵,宦官们自然也尝试伸手。

不过因为北军五校在传统规制上属于大将军辖下,且驻守雒阳城外,与宦官接触不多,宦官想要控制并不容易。

尽管目前并没有担任大将军的人,宦官的手段也不多。

一方面通过六百石的北军中候这个职位来监视、怀柔北军五校尉,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叫姚旭的人担任射声校尉,算是五校尉之中唯一一个和宦官有关系的人。

除了姚旭之外,长水校尉、屯骑校尉、越骑校尉和步兵校尉都是传统军方的人,与宦官的关系并不亲近。

所以总体来说,雒阳城的军事武装力量还真有相当一部分在宦官的控制之下。

羽林军,虎贲军,宫廷卫士,还有一个射声校尉营,这四支已经确定属于宦官体系的军事力量加在一起得有六千多人。

再加上没有明确所属而听从皇命的其他几支部队,手拿刘宏诏令的宦官们甚至能调动八千左右的武装部队。

与之相比,袁氏掌控的力量就很有限了。

虽然袁氏家族在地方上势力庞大,但是在雒阳地区,但就是军事实力这一层面来说,相对于宦官,还真是弱势明显,甚至袁树都能在其中给袁氏家族作出重要贡献。

皇帝禁卫和宫廷卫士就别说了,袁氏插不上手。

执金吾麾下也没有袁氏的人。

城门校尉体系里,有两个门的门侯是袁氏门生担当,两人手底下加在一起有二百多名城门卫兵。

剩下的大头就在北军五校里。

前任扶风校尉、现任步兵校尉董宣,那便是袁树的人,被袁氏家族安排到了北军五校尉之中撑场子,算是袁氏势力的一份子。

现任越骑校尉王宠是袁氏故吏出身,与袁氏家族关系匪浅,以袁氏家族为后盾。

这两人统领一千五百人左右,加上两百多名城门卫兵,也就一千七百人。

这个数字,实在不能算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