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将北伐进行到底 > 第五十三章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五十三章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簡繁轉換
作者:陈恶禅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08 10:40:1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虞允文不发动的原因很简单。

他在等待一个时机。

现在主战派虽然势大,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主守派,他们并不是想要北伐,而是想要在两淮与荆襄建立稳固的防线,从而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

为首之人就是当朝宰执陈康伯。

而剩下的主战派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支持张浚复相,主持荆襄两淮;另一部分则是支持巢县之战的帅臣虞允文,希望他的出镇两淮,与山东配合进行北伐。

主战派的势力再大,这么碎成一地,也不可能正面击败主和派。

更何况还有赵构拉偏架。

所以,虞允文是不能直接进攻张浚的,他在等主和派进攻,从而浑水摸鱼。

虞允文也是着急,但他知道,在主战派的势力越来越大的今日,主和派肯定更着急。

而在三月二十一日,虞允文所等待的机会终于到了。

湖北、京西宣谕使江澈受诏入京,抵达建康,并且宣麻拜相,为参知政事。

汪澈今年五十四岁,正是政治生涯的黄金时代,而他的派别同样十分明显,乃是如假包换的主战派。

事实上,如果汪不是主战派,那么在完颜亮南侵的时候,他就不会被派往荆襄,成了一路帅臣,居中调动成闵与吴拱了。

作为在十年前就提出要搞军备,整顿两淮荆襄兵马,并且与汤思退互为政敌的铁杆主战派,汪澈的拜相使得朝野震动,弄不清风向究竟在何方。

难道江澈要成为江淮宣抚使了?

但事实上,赵构此举却不是为了北伐收复失地,而是为了让陈康伯与汪澈配合,使他能顺顺当当的禅位。

然而十分黑色幽默的是,主战派势力的大涨使得主和派有些应激反应。

汤思退迅速意识到,如果再不行动,那就真的没机会了。

第二日,就在汪澈还没有理清楚政局的时候,起居舍人兼中书舍人,刘子羽的大儿子刘珙就闹出了幺蛾子。

赵构已经想要回临安了,但他在走之前,必须得将两淮的军务安置妥当才行。

也因此,赵构下诏,以杨沂中为江淮宣抚使,但是掌管起草圣旨的刘珙却是根本不写,封驳了回去。

几次之后,内官张去为配合汤思退,前来呵斥刘珙。

而刘珙为人刚直异常,见到是张去为这厮来逼迫他草拟这种旨意,立即勃然大怒,奋笔疾书,写下了弹劾千字文。

中心意思很明白。

现在国家残破,像江淮宣抚使这种位置,应该让有本事的人出镇。

杨沂中的本事如何先不论,之前他就因为职权过重而被解除过要职,这是官家的良苦用心,意在保全于他,如何要此时前功尽弃呢?

如果认为虞允文的资历不深,那么就应该选择一个资历深,而且老成持重之人来主政才对。

这下子算是捅了马蜂窝。

虽然攻击杨沂中是政治正确,但将话说的这么明白,明摆着说杨沂中没本事,那也真的算你刘珙有种。

而且,你说的老成持重资历深之人是谁?那个超过了杨沂中与虞允文之人是谁?你敢说明白吗?

没关系,你不说明白,自然有人替你说明白。

汤思退等人趁机上书,弹劾张浚结交党羽,甚至连中书舍人这等人物都能拉找过去,让官家圣旨都无法起草,长久以往,国将不国啊!

赵构也是十分愤怒,直接找来了宰相陈康伯:“刘珙的父亲刘子羽是张浚所推荐的,刘珙这厮的行为就是为张浚张目!他是中书舍人!竟然为外臣张目!”

话说得很重,但陈康伯也是见识过大风大浪之人,他立即安抚住赵构,并且亲自去找刘琪,让他起草任命杨沂中的文书。

陈康伯亲自劝说刘珙,再这么下去,肯定要连累张浚了。

刘珙也知道自己似乎捅了个大篓子,但事到如今,若是退缩了,反而会真的害了张浚,也因此,他只能硬着头皮表示,这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张浚!

陈康伯面对这个种也没法子了,只能拂袖而去。

就当刘珙回家收拾东西,准备被流放的时候,此事竟然偃旗息鼓了。

也不知道杨沂中飘了还是真的老迈昏聩,他竟然准备让赵密带着步军司到楚州去打前站。

这就有些过分了。

虽然在第二天杨沂中就亲自到赵构面前请罪,但赵构依旧对这番任命起了一些犹疑。

再加上朝臣们虽然将火引到了张浚的身上,却依旧还是不愿意让杨沂中出镇两淮,即便赵构在震怒之中,还是有人不断弹劾杨沂中,更让赵构犹豫起来。

朝政似乎在此时僵持住了。

荆襄、江淮宣抚使的职位是扯淡,但是江淮宣抚使的职位却是得给出去的,两淮残破成这个样子,如果没有封疆大吏主持,哪年能恢复过来?

而一日没有重臣主政两淮,赵构就得继续在建康待着,没办法回到临安的安乐窝。

然而现在看来,杨沂中不成、张浚也不成,似乎这副重担就要落在了虞允文的头上了。

虞允文等的就是这个机会。

在主和派与张浚还没来得及集火他的时候,虞允文就迅速推举了一个人。

而这个人也迅速获得了各个阵营的认同,仅仅两日,诏书就已经下达,让其走马上任。

新任的江淮宣抚使就是我们的老熟人,在一系列政争中表现的尤其窝囊的叶义问叶相公。

虞允文也顺利当上了江淮宣抚使,终于成了名正言顺的宣抚相公。

对于这个结果来说,无论主战派还是主和派又或者是主守派都比较满意。

对于主守派来说,别看叶义问曾经以枢密相公的身份主持过两淮战局,并且有生擒金主的战绩,但明眼人都知道,巢县之战跟这老货没什么关系。

这就是个不知兵的废物,根本无力催动北伐。

对于主和派来说,叶问成不了事情,赵登基之后,敢用他做北伐的帅臣,那么就等着大败亏输吧。

张浚好歹还有巨大的名望,叶问有什么?

对于主战派来说,叶义问依旧是废物,但他已经废物到无法成事,也无法坏事的程度了,虞允文这个江淮宣抚使可以轻易架空他。

到时候有这名大宋第一帅臣指挥,北伐空虚的中原岂不是手到擒来?

而对于赵构的阴私心态来说,叶义问实在是太妙了,他在朝中无根无基,虽然是主战派,却没有形成自己的势力,这一点在之前两个月的政争中已经显露无疑。

作为一名刚刚打完大胜仗的枢密相公,叶义问竟然能被弹劾逼得试图告老还乡,属实是有些窝囊了。

所以,叶义问当真是众望所归啊!

而前一日还在为自己前途哀叹的叶义问,此时突然成为了政坛上冉冉升起的新星,立即欣喜若狂,拉着陆游手舞足蹈起来。

“若不是贤侄出谋划策,老夫就真的要告老还乡了!”

叶义问脸上褶子都笑成了一朵花,紧紧握着陆游的双手,不断上下摇晃。

陆游哭笑不得:“叶相公,还不到可以庆祝的时候,江淮宣抚使既是权力,也是天大的责任。”

叶义问此时也冷静了下来。

原本这些时日,陆游让他示弱,什么都不许做的时候,叶义问还有些郁闷,觉得政治盟友全都抛弃自己了,但当时陆游就拍胸脯保证,必然会峰回路转。

叶义问当时还以为是在安慰自己,此时却没想到,竟然真的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

此时,叶义问已经对陆游的智谋有些充足的信任,立即就拉着陆游,坐回到了案几旁:“贤侄,老夫是有些得意忘形了,之后的事情,还望贤能给出谋划策。”

陆游苦笑摇头:“叶相公,这哪里还需要什么出谋划策,不过用心王事罢了。”

见叶义问一副懵逼的样子,陆游叹了一口气,将话说的明白了一些:“小侄话不好听,还望叶相公多担待。”

“叶相公擅于理政治民,不擅军事,这并不是大错。”陆游诚恳说道:“到时何妨将军事剥离出去,让虞相公操心,而叶相公则是安抚两淮百姓,准备粮草。只要北伐不出岔子,到时候叶相公自然是天下名帅,可以宣麻拜相

了。

叶义问此时已经平静了下来,知道这是陆游在替虞允文要政治承诺了,他当即点头:“好,我立即与虞相公作言语,不过………………

说到这里,叶义问犹豫了片刻才说道:“不过这样一来,刘大郎那里,是不是还有其余说法?”

原本叶义问还以为刘准作为他的政治盟友已经将他抛弃,很是愤恨了一阵,此时骤然成了宣抚相公,却立即想起两淮山东一体的言语来,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跟刘继续拉关系。

陆游心中暗暗摇头,但面上不显:“叶相公,此时建康城中相见实在是过于扎眼,等到叶相公出镇两淮的时候,大郎君自然就来拜见了。”

叶义问微微点头:“也不知道刘大郎此时在做什么,此番政争,明明是虞彬甫与刘大郎出力最大,好处却全让老夫得了,却是让老夫过意不去。”

陆游这次真的在面上开始微微摇头了。

这叶相公也过于沉不住气了。

只不过刘淮究竟在等什么呢?陆游也确实不清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