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将北伐进行到底 > 第六十四章 刨根问底寻奸臣

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六十四章 刨根问底寻奸臣

簡繁轉換
作者:陈恶禅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11 22:45:0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完颜亮登上舰船,换上衣服,很快就渡过了长江。

大江北岸有接应的兵马,都是何家庄出身,属于何伯求的心腹,他们得了叮嘱,带着完颜亮一路向北,飞速奔驰,一路上无惊无险。

而那五艘金军样式的舰船在第二日早晨再次在建康城下耀武扬威一番之后,做出顺流而下入海的架势,随后则是在一个野渡口换上东平军的军旗与舰首,由张白鱼亲自率领,在运河现身。

到了第二日午后,赵密失手,金国贵人尽失的消息已经在建康周边传开之时,在周围镇子里观望一夜的汤思退见到建康并没有什么大战,终于鼓起了勇气,回到了建康坐镇指挥,并且迅速将这个要命的消息通过官面的手段向

四面八方传去。

这个时间已经太晚了。

汤思退临阵逃脱的恶果此时展露无遗。

如同宋国囤积重兵的镇江府,其实在夜间就收到了模模糊糊的消息,但是没有汤思退这名建康留守的具体军令,无论张子盖还是刘宝,都可不能发动兵马在江南大肆搜捕。

这不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一个十分严肃的政治问题。

此时接到消息,各地宋军骑兵出动,毛都捉不到了。

其次有所行动的则是驻扎在江阴,扼守长江口的李宝。

他立即发动水军,沿着大江向上游搜寻,却一无所获。

到了第三日,身处两淮最北端的靖难大军与东平军也被发动起来,在淮河上设立关卡,以阻拦完颜亮。

而也是到了第三日,也就是四月十三日子时,消息终于传递到了赵构手中。

官家震怒。

煮熟的鸭子竟然飞了!还是在江南飞的,这还得了?

生持敌酋问罪于前,这可是大宋开国以来都没有取得的大功,现在让他赵构得了,却还没有祭拜太庙就没了,如何不让他恼怒异常?

而且完颜亮也是与金国谈判的重要筹码,不管是杀还是放都能从金国那里捞来一笔政治上的好处,现在全成了空谈。

“正甫,赵密这厮当真是废物中的废物!”临安赵构的寝宫之中已经是狼藉一片,赵构身着贴身小衣,举着一封文书,双手不断的颤抖着:“朕就让他做这么一件事!这么一件小事!在江南将那金主安安生生的送到临安来,就

这点事情,他竟然也办不好吗?!欺天了!”

杨沂中顶盔甲,单膝跪倒在地:“官家,现在关键是要找到赵密那厮,还有田卓那些人。这件事不是那么简单的,金贼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如何那么轻易的过了两淮防线?”

赵构眼角抽搐了一下:“正甫,你是说,是那刘大郎?”

杨沂中思量了片刻,摇头:“臣倒是觉得,若真的是刘大郎做此等事,他肯定要找借口回到军中的,不会毫无防备的跟随御驾来到临安。”

赵构同样思索片刻,方才点头:“确实是这个道理,可既然不是他......那就是.……………”

杨沂中却十分失礼的打断了赵构的言语:“官家,此时咱们万万不可自乱阵脚,胡乱猜忌,待臣将皇城司探查的情报汇总,并且擒拿赵密等人之后,再与官家禀报。”

赵构喘着粗气说道:“既然如此,张去为!”

一名内官闪身而出,跪倒在地:“喏!”

“你去跟着正甫,与你们二人便宜行事之权。”赵构此时已经怒急,管不得什么太监不得干政的旧事了。

“喏!”

两人一齐应诺,并且立即来到了皇城司的衙门。

探骑与军使四出,整个江南的密探都被发动起来,信鸽不断往来,很快就有信息不断的传到杨沂中手中。

“报!靖难大军刘都统整日在驿站中打熬筋骨,与他的亲卫磨炼武艺,自到临安之后,除了虞相公,无人过去拜访。”

“报!李宝李总管传讯,并没有在大江下游找到金军舰船。”

“报!张广张总管最近十几日的报捷文书都已经汇总起来,斩首许多,却没有提任何败绩。”

“报!叶义问叶相公在前几日有奏疏,建康水军似乎在大江上战败过一场,这是原文书,已经被陈相公批阅过。”

“报!袭击建康的金贼水军只有三艘舰船,汤思退汤留守弃城而逃,第二日午后才回城。”

“报!金贼水军在大江上出现之时,靖难大军与东平军皆是主动求战,却被陈相公所阻。”

“报!淮北诸军皆是一无所获!”

“报!赵密以下,步军司十二名将官已经被捉拿,此时正在送往临安!”

张去为知道自己也就起到个监视的作用,所以从头到尾都没有掺和,只是带着一双眼睛与一双耳朵。

然而他越听越觉得不对劲,到了最后甚至直接拉住了杨沂中,低声说道:“郡王,就这般吧,勿要再查下去了,否则官家哪里也为难。

杨沂中沉默片刻之后方才正色说道:“大押班,如今官家的命令是彻查,同时也是密查,出得咱们之后,入得官家之耳。其余人皆是一无所知。到时候官家圣心独裁便是,何为难一说?”

见张去为依旧踟蹰,杨沂中继续劝道:“若是依大押班所说,咱们为谁遮掩呢?到时候又是谁来感念咱们的恩情呢?咱们二人,又承得起这种恩情吗?”

张去为额头瞬间冒出冷汗,连忙大礼相拜:“若不是郡王,险些犯了大错。”

牵扯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不仅仅是主战派、主和派,就连相对中立的主守派也被搅了进来,想要遮掩哪一方都需要冒天大的风险,而且无论是汤思退又或者是陈康伯,都不会承二人的情。

所谓恩出于上,宽恕是赵构的权力,你俩一个幸臣,一个阉人,想要对相公这个等级的官员施恩,想要干什么?

不知道是不是张去为暗中的祈祷起了作用,接下来都是一些琐碎的消息,到了四月十三日傍晚,赵密被押送到了临安,随即就被带到了赵构的面前。

再次之前,赵构先是看了一遍杨沂中汇总而来的消息,越看越是皱眉:“正甫,也就是说,这似乎是陈康伯与汤思退合谋了?”

杨沂中先是看了看身侧已经汗流浃背的张去为,随后拱手说道:“臣愚钝,实在不知。”

赵构笑着摇头:“你不是愚钝,你是太聪明了。

这些杂七杂八的信息串联起来之后,勾勒出了这么一副图像。

有一支金国精锐兵马,不知道什么时候抵达了两淮,并且与金国在两淮的溃兵残部联络在了一起。

在这个期间,主战派的许多人,从叶义问到靖难大军一直在做提醒,甚至主动请战,想要御敌,但都被宰执陈康伯压了下去。

然后,这支金军精锐突然摸对了时间,犹如凌厉的刺客一般,十分准确的抓住了押韵完颜亮的当口,果断发动了突袭。

与此同时,赵密莫名其妙的分兵,让大股兵马充作疑兵,他则只率领小股兵马,加上一些衙役弓手押着完颜亮上路。

而汤思退则是被三艘金国舰船吓得弃城而逃,放弃了坐镇建康城的重任。

事情理到这里已经很明显了。

陈康伯与汤思退想要干什么?

他们又是为什么要放走完颜亮?

是不是主和派与主守派合流了,并且暗中与完颜亮达成了某种协议?

他们跟赵密为何能搅合在一起?

赵密一个殿前司大将,又是为什么要听从外镇的命令?

见赵构若有所思的目光看了过来,杨沂中拱手说道:“官家,赵密此番过后是要被外放到楚州的,地处前线......”

杨沂中只说了半句,就让赵构怒不可遏:“也就是说,这厮竟然为了一己私利,就敢扫朕的脸面?!又不是不议和,难道连几个月都坚持不下去吗?!带这厮上来!”

很快,一身狼狈的赵密就被捆缚着推搡到赵构面前。

官家亲自审案,这其实并不符合流程,但赵密身为殿前司禁军大将,身份处于内廷与外廷之间,犯了事被赵构惩处,倒也是有些道理的。

“赵密,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赵密重重叩首,以头抢地:“末将有负圣恩,当死!”

赵构冷冷的看着赵密:“只是有负圣恩?”

他心中明白,此番推论还是有一个重大缺漏的。

理论上,赵密此举是为了求生,但求生的方式太多了,比如装病或者告老还乡,只要脱离政治,谁也不会赶尽杀绝。

但既然做出私放完颜亮的举动,就意味着他不仅仅会有罪责,而且必然会有更大的收获。

“末将无能,身为殿前司大将,却临阵敌不过刘淮,内斗敌不过太子与杨沂中,当死!”赵密再次重重叩首,却让赵构与杨沂中呆愣了片刻。

杨沂中反应过来之后,也没有废话,直接单膝跪地请罪。

赵构愣了片刻之后,怒极而笑:“如此说来,此番功勋最盛,忠心耿耿的外将,与朕的太子与爱将,三者联络在了一起,共同来对付你,扫朕的脸面,是吗?”

赵密此时已经豁出去了,反正已经死定了,还不如将水搅浑,死中求活一把:“官家,若不是刘淮在两淮放开口子,金军如何能来到大江上?杨沂中掌管皇城司,既没有探知金军抵达,又没有上报太子与刘淮勾结,如何不是

勾结?官家,若是这三人互相勾连,莫说是末将,就连官家都有倾覆之危啊!”

赵密的话给了赵构另一种思路。

主战派为了搅乱金国,倒还是真的有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做此事。

虽然赵构觉得这个可能性极小,但还是向杨沂中询问:“正甫,你有什么要辩驳的吗?”

杨沂中直接摇头:“满耳荒唐之言,不值一驳。”

赵密却转头喝骂:“杨沂中,你让你的二儿子牵线搭桥,让他与难军交好,你敢说这不是你做的?”

听完此言,杨沂中还没有说话,赵构却觉得有些无趣,拂袖说道:“赵密,这就是你的证据?杨二是朕从小看到大的,就凭他那个浪荡性子,如何能做机密事?

赵密,你我君臣一场,若是你还把这个天子当做君王的话,当速速交待!”

赵密见赵构内心已经偏向了杨沂中,当即大急:“官家,太子与刘淮勾结,这是千真万确的事情,就在那日建康劳军之时,乃是臣等亲眼所见。”

赵构勃然大怒,瞪着赵密,大声呵斥:“那你当日为何不说?!”

赵密叩首说道:“臣昏聩,担心离间天家,也想不到竟然会有如此后果。”

赵构喘了几口粗气后,看着杨沂中依旧是那副坦荡的模样,心中疑心却依旧没有消失,却也不想在禅让大典即将开始的时候将事情闹大,当即有些犹豫。

这要是将太子赵?召过来,大张旗鼓的问询,让原本就有些不稳的朝野更加沸腾起来该怎么办?

场面有些寂静,可偏偏原本负责打圆场的杨沂中此时也是嫌疑人之一,跪在当场不言语,使得场面僵持住了。

张去为见状,上前附到赵构的耳边低声说了两句。

赵构点了点头,随后对赵密厉声喝问:“你刚刚说臣等见到太子与刘淮私会,这个等是谁?!”

赵密立即说道:“步军司指挥副使田卓!”

赵构再次点头:“将田卓带上来!”

身为把差事办砸了的殿前司高级军官,田卓自然也被捆缚起来,下狱戴罪,此时被提进了皇宫,当即就有些惶恐。

尤其见到赵构,以及跪在赵构面前的杨沂中与赵密之后,田卓更是连连叩首,连话都不敢说。

“田卓,你也算是朕的老臣了。”赵构看着田卓,缓缓说道:“但是你知道你是谁的臣子吗?”

田卓再次叩首:“末将是官家的臣子,官家说什么就是什么。”

赵构点头,声音变得严厉:“那么当日你见到太子私会将,为何不报?”

赵密奋力挪动转身,用充满希冀的目光看向了田卓。

自古以来,天子、太子、外将就是令人麻爪的关系,若是太子与外将有勾结,那么接下来就会有巨大的**,赵密也可以趁机将所有事情推到难大军乃至于杨沂中的身上,从而脱身。

然而田卓却是茫然抬头:“官家,太子.....不是东宫的人......不知道太子的行踪啊。”

赵构目光一凝,随后看向了赵密,又对着田卓和颜悦色的说道:“此事并不怪你,因为当日乃是赵密上报,你却是没有罪责的。

田卓表情更加惶恐,同时更加迷茫:“啊?臣,臣应该在哪里看到?”

赵密见状,只觉得天旋地转,委顿在地,突然就明白了当日为什么田卓率军一去不返。

原来这名自己自认为的心腹,竟然老早就背叛了自己。

赵构看了一眼失魂落魄的赵密,再次询问:“就是太子在建康劳军的那一日,他没有见过外将?”

田卓有些畏缩:“那日,是官家圣旨让太子去见殿前司诸将的啊......”

赵构闻言摇头,心中却是连恼怒都生不起来了,只是说道:“正甫,替我了结此事吧。”

说罢,赵构起身离去了。

杨沂中拱手应诺,随后起身,看向了赵密。

“官家要行隐诛,赐你全尸,还不谢恩?”

这就是看在过往功劳,不牵连家人了,而且还会有一笔抚恤,家族中官面上的人物也会得到保全。

赵密张了张嘴,有心想要喝骂两句,却也担心杨沂中会再行报复,只能向着赵构远去的方向重重叩首,随后任由弓弦缠到脖子上,一路拖拽到宫廷之外。

田卓却依旧保持着那副迷茫的表情,惶恐四望,演技堪称精纯。

次日,就在虞允文急速回到临安之时,一份将汤思退贬为提举道观的圣旨就通过南衙发往了建康,算是强行将此事平息了下去。

禅让大典照开无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