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将北伐进行到底 > 第六十五章 道不同者难为谋

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六十五章 道不同者难为谋

簡繁轉換
作者:陈恶禅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11 22:45:0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虞允文与赵构不同。

他对于刘淮的了解实在是太深了。

这厮从来都是一个唯恐天下不乱,不怕事闹大,就怕事不大的悍匪式人物。

当日宋军诸将还都在江南被动挨打,防御金军进攻的时候,刘淮就已经准备率军掏完颜亮大军的后路了。

这种人物,哪里能以常理度之?

也因此,虞允文第一时间就锁定了放走完颜亮的罪魁祸首,肯定是刘淮刘大郎没得跑。

而虞允文抵达驿站,见到刘淮之后,瞬间就更加确定了之前的想法,因为驿站中的所有人都在收拾行李,似乎马上就要离开了。

刘淮靠在立柱上,正笑眯眯的听着朱熹与辛弃疾的争执。

这两人在真正历史上,关系在一开始同样有些紧张。

原因同样很简单,因为朱熹属于主战派中的稳健派,期望万事俱备之后,一次性的打个大胜仗,彻底收复失地。

如果拿古事作比,那就是希望诸葛亮将六出祁山变成积蓄力量,一出祁山,一战定乾坤,百姓还能少受一点苦。

但包括虞允文与辛弃疾在内的大部分主战派都是激进派,他们是上过战场的,也是精通政治的,他们很明白,如果不一直北伐,那么那个万事俱备的局面就永远不会出现。

再加上辛弃疾属于盖棺定论的孝宗朝‘幸进’北人,朱熹等理学派最讨厌这种人,所以两人关系堪称冷淡。

而这一切的改变,则来自于二十年后的南岩之会,当时朱熹罢官,辛弃疾委婉表示了和解的态度。

随后两人的关系更是一发不可收拾,辛弃疾与周边的理学士人交流越来越多,在晚年的诗词中更是有《水调歌头?题吴子似县尉山经德堂》这种完整‘说理”的诗词出现。

到了朱熹病逝之后,辛弃疾更是给了朱熹“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的高度评价。

现在,朱熹与辛弃疾之间的争执,恰恰也是稳健派与激进派之争,更是是理学与道学之争。

当然,两人在此时都很年轻,除了政治立场站的很稳,学术上还没有成为后来的宗师,却还是能说出个一二三的。

朱熹师承刘子羽兄弟不假,辛弃疾也是守业于北地大儒刘瞻。肚子里都是有货的,一旦开始唇枪舌剑,一时半会儿也完不了。

刘淮其实听不太懂这二人的辩论,自然科学与社科文学方面,刘淮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还能挥斥方遒一二,但是理学与道学之争,他就真的不明白了。

但刘淮有个爱好,或者说恶趣味,他喜欢将如今发生的事情与历史作强行复刻,有种参与进历史的感觉。

给辛弃疾他自己未来会写的诗词是这个原因;让完颜亮与完颜元宜君臣相得也是这个原因;开了个头,看朱熹与辛弃疾争论学术同样是这个原因。

见到虞允文怒气冲冲的抵达,刘淮起身,没有再管朱、辛二人,引着虞允文来到了驿站大堂。

“虞相公,有什么问题就问吧,我今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刘淮给虞允文斟了一盏茶,微笑说道。

虞允文板着脸,饮了一口茶之后重重将茶盏扔到地上:“刘飞虎,你这胆大包天之徒,竟然敢走金主!你还把朝廷放在眼中吗?!”

刘淮见状,将茶壶扔到一旁,直接坐到了主位上,笑吟吟的说道:“虞相公,你还没有问,这件事究竟是不是我做的。”

虞允文眯起眼睛,脸上泛起一丝犹疑:“难道这破了天的事情,不是你做的不成?”

刘淮哈哈一笑:“当然是我做的。”

虞允文一口气没上来,剧烈咳嗽起来,差点没被当场气死。

“你!你!”

刘淮上前拍了拍虞允文的后背,笑着说道:“虞相公,你想知道我的全盘谋划吗?”

虞允文咳意渐消,狠狠盯着刘淮:“老夫听闻一些江洋大盗被捉的缘由,往往是因为这些贼人忍不住吹?自家过往犯的案子,刘大郎,你是不是也是如此?”

刘淮想了想,点头应道:“虞相公,你说的真他娘的对,我还真是这种心态。”

虞允文眼神依旧狠辣:“那刘大郎就不怕老夫去报官?”

刘笑着转身坐回了主位:“虞相公,咱们二人就莫要打这些机锋了。你是何人我还不了解吗?一个极端务实的相公,面对如此局面,难道真的能随心所欲吗?”

见虞允文无言,刘淮方才咳了两声,仿佛回到案发现场,却脱离了法律制裁的变态杀人犯一样,将自己的作案手法向着侦探??说来。

“其实将完颜亮放回去,分裂金国,这是在巢县大战后的第三天就已经定下的计划。”

“是李通李相公劝我定下的。”

“是的,他没有死,你们看到的那是个替死鬼。莫要用这种眼神看我,我自然知道李通有些用心不良,有可能不是真心实力投靠于我,为我谋划。”

“但那又如何呢?只要李通能做成此事,我饶他一命,放他跟着完颜亮回到汴梁又能怎样?”

“北地的局面是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混杂的产物,是一锅沸腾的铁水,李通一个汉人相公,是能将皇帝罢黜,还是能让女真人全都成了汉人?”

“他没有办法的,所以即便李通目光短浅,回到金国,我也无所谓。”

“当然,即便是想要将完颜亮放回去,一开始我想的是用政治手段来解决。也就是帮助朝中的主战派,斗倒主和派,然后推动虞相公你或者其余人主政,让他们速速行此事。”

“然而,就在那一日,我转变了想法。”

说到这里,刘淮似笑非笑的看着虞允文:“虞相公,你知道我说的是哪一日吧?”

虞允文此时也渐渐收敛了愤怒,缓缓点头。

还能有那一日?

正是大朝会上,身为皇帝的赵构对着阶下囚完颜亮躬身行礼,口称皇兄的那一日!

“我当时就在想,我真是蠢啊。在宋国,什么相公能大得过官家呢?而有这么个官家在最上面,能干成什么事呢?”刘淮脸色也变得严肃:“因此,我要自己干!哪怕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将此事做成!”

虞允文长长叹息,连连摇头:“你确实冒天下之大不韪了。”

刘淮嗤笑一声,却是看向了虞允文:“那些死了的人......”

“老夫知道那些死了的人!”不知道是不是揭开了心中的伤心事,虞允文的神色变得激烈起来:“但即便是为了他们!他们也是大宋忠臣,他们不会想要看到你误入歧途………………”

“周小伟。”刘淮打断了虞允文言语,缓缓吐出了一个名字。

“谁?”虞允文还以为刘淮要说时俊、张小乙、王琪等人,甚至做好了他对于刘?之事的指责,却没有想过对方说出一个他从来没有听过的名字,不由得微微一愣。

刘淮缓缓说道:“周小伟,虞相公不认识这人,因为他在数月之前,忠义军渡河,北伐攻打海州的第一仗时就战死了。”

“这次南下,我找到了他的家人,想要给他们钱财作为抚恤,若是只剩下老幼,还可以回到山东,由我们忠义军作恩养。

“所幸的是,周氏也算是个大家族,倒也不难找。可兵灾之下,周氏也是亲人散落凋零。到最后,我也只找到了周小伟的母亲还有他的两个兄弟。”

“我亲手将周小伟的骨灰送回到了他母亲的手中。”

“说真的,虞相公,我已经准备好了被拉着哭泣,被辱骂,乃至于被打两下。”

“甚至如同前朝韩琦韩相公好水川之战后,被老妇拉着质问,我儿子死了,你为什么还活着”之类的言语,我都有些心理准备。”

“却没有想到,周小伟的老母亲只是问了我两件事。”

“一个是她的儿子是否英勇。”

“另一个就是,她儿子的死是否有价值,是不是死得其所。”

“后来我就在想,若是我让这个机会白白从手中溜走。在这番大战中死去的将士,他们家属问我,他们的父兄子弟是否死得其所的时候,我能怎么回答?”

说着,刘淮看着虞允文的双眼:“虞相公,你说我该如何回答?”

虞允文目光躲闪,竟不能答。

刘继续说道:“定下了这番谋划之后,我自然就要数一下手中的牌。”

“首先我的优势在于手握极为精锐的兵马。”

“但我的劣势在于在朝中几乎没有帮手。”

“或者说即便有帮手,我也不敢相信,正如虞相公是来日北伐的赤帜,却依旧要为了宋国来呵斥我这个北伐最大的助力。而其余人更是碌碌,难以托付大事。”

说到这里,刘淮似乎想到了什么,低声笑了两声,方才继续说道:“但是当日李通跟我说,天下人都不是瞎子,是能看到真豪杰的,也因此,只要我能一如既往的表明姿态,自然会有人明里暗里的协助,乃至于投奔。后来也

果如李通所言,他这个相公,当真是真相公。

刘淮感叹了两声,又转入了正题:“虞相公,接下来的事情你就很明了了,借由整顿两淮事务,整理屯田,让难大军与东平军在两淮掌握一些要地,然后从山东调来由辽人组成的辽骑营,让他们在两淮搅浑水,并且蓄势待

发。”

“原本的计划很简单,就是在完颜亮被押往临安的路上,由精锐骑兵渡江进行劫持。然而计划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机缘巧合之下,张孝祥与杨二人投奔于我,并且将赵密揽了进来。李通李相公也立即将计就计,设计出在江

上有金贼余孽的假象,将建康水军主力吸引到淮西。”

“张广那厮是怯懦小人,他虽然没有找到金国水军,却一定不会声张,而是会剿灭一些水匪来冒领战功,从而躲避与金军的直接交战。”

“因此,建康空虚,突袭的把握更大。”

“而通过杨?得知杨沂中的想法之后,这个计划就变成了坑死赵密了。”

“赵密自作聪明,玩虚虚实实的把戏,却不知道杨沂中在禁军中待了几十年,早就已经是根深蒂固,哪里是那么容易被撼动的?赵密的一举一动都清楚明白,所有的信息都通过杨传到了我的手中,在赵密还没有出发之前,

我就知道了他的行军路线。”

“然后,假扮成金国水军的舰船出发,载着辽骑营抵达江南,一举捉走了完颜亮等人,并将其带回淮西。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此时完颜亮应该已经到了濠州。

刘淮笑着说道:“虞相公,这就是所有了,还有什么想问的吗?”

虞允文此时怒气已经完全消失,思量片刻点头说道:“有的。”

“且说来。”

“老夫知道刘大郎心思缜密,未虑胜先虑败,若是那辽骑营失手了该怎么办?”

刘淮淡淡说道:“我还有两个后手。”

“第一个就是我这二百亲卫,他们都是能跟我厮杀到底的精锐。”

“第二个是靖难大军的何伯求,他与宋国有深仇大恨。”

刘淮顿了顿,随后就说出了石破天惊的话:“若到了一切都已经无可挽回的最后时刻,我会在临安袭杀赵官家,随后趁乱将完颜亮劫走,靖难大军也会立即发动,在成闵与李显忠没有反应过来之时,打垮张子盖那群废物,然

后再回到山东,应对局面。”

刘淮说到一半的时候,虞允文就豁然起身,动了杀心。

“刘大郎,你是不是忘了自己还身在临安?”

刘淮脸上浮现出了古怪的笑容:“放心,虞相公,我在十七日就会离开,连禅让大典都不会参加。”

“你在中间为太子与我牵线搭桥,虽然隐蔽,但还是被赵密发现了,他在赵官家面前进了谗言,赵官家虽然不信,却还是心中有疑虑,不想再让我等继续待在临安。我也只能灰溜溜的离开了。”

虞允文定定看着刘淮,心中五味杂陈。

这是何等熊虎之将,却难以为大宋所用,可能就是天意吧。

虞允文的情感告诉他,现在就应该立即找借口逃出驿馆,随后直接去找杨沂中,让他把临安所有的兵马都带来,不惜一切代价,就地将刘淮围杀在这里。

这可能是唯一的机会,因为他既然说了这番话,下次就不会再只带二百骑来临安了!

但理智却在劝阻虞允文,万万不能再杀掉另一个岳飞了。

且不说以殿前司的实力,能不能在刘淮反应过来之前,就用重兵将这二百甲骑围住。

现在宋国的心腹之患依旧还是金国,还没有北伐成功,收复失地之前,是不能杀刘这种有功之臣的。

哪怕虞允文明明知道,以后两人就是互相利用的关系,此时也不能动手!

否则岂不是寒了心向宋国的豪杰之心?

想到这里,虞允文再次深深看了刘淮一眼:“刘大郎,老夫曾经是真的想要让你在来成为大宋的宰执,但如今看来,接下来一段路咱们还可以同行,但到了最后,还是会分道扬镳的。”

刘淮也收起了笑容,正色说道:“虞相公,大宋到了如今的半壁江山,偏安一隅,不是我的责任,也不是我的罪过。”

虞允文摇头,随后恳切说道:“老夫自然知道这不是大郎你的责任,但大宋官家是汉家天子,而你刘大郎是汉家苗裔,平日里打得也是汉家旗号,如何不能匡扶宋室,共创大业呢?”

刘淮的言语同样诚恳:“虞相公,不瞒您说,我之前内心中的确有这等想法。靖难军或者说忠义军一开始就是从宋军中脱胎而出的,军中想着报效宋国之人数不胜数,我身在其中,即便有了野心,见到这般行状,却还是有些

犹疑。”

“但是,此番南下一路看来,你们是救不了天下的。莫说天下,难道宋国朝廷就能真的将两淮的乱局平定吗?若不是靖难大军此番出力甚大,虞相公信不信现在两淮的民乱就已经波及四方了?”

虞允文连连摇头叹气,却不想再辩下去了:“大郎,你有你的选择,老夫也同样有自己的坚持,如今大敌依旧是金国,咱们不如约定,只要一日不灭金,你就一日不叛宋,如何?”

刘淮笑着说道:“虞相公为何对我如此优容?莫非也觉得我能成大事?”

虞允文也笑了:“谁让刘大郎乃是唯一可以与金贼正面争锋的大将呢?刘?已死,成闵老矣,吴?坐镇蜀地,李显忠需护卫江南,余者更是碌碌,除了魏公还有刘大郎,还有谁能肩负北伐重任呢?”

刘淮笑着点头,起身上前,与虞允文击掌为誓。

虞允文起身,再次深深看了一眼,随后就走出了大门。

刘淮知道,这番摊牌之后,虞允文这名孝宗年间的唯一独相肯定要有反制措施了,但刘淮不怕。

与政治态度不鲜明所造成的后果相比,虞允文的态度只能算是毛毛雨了。

尽心费力分裂了金国之后,接下来所有的事情都要靠战场上的胜负来抉择,而这正是刘淮所擅长的。

是时候该回山东了。

但在回到山东之前,刘还有一件重要事情没有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