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當他們從大沽口,把水師主力移到碣石島,接應吳三桂時,時間已經是崇禎十七年的正月十八,也就是崇禎死後將近十天了。
張名振等人趕來之前,吳三桂的部隊,此前已經從山海關經昌黎前突到開平一帶,還在開平附近跟李自成的部隊小范圍衝突接觸了一下,但雙方死傷都不多。
四天前,在確認了崇禎的死訊、和太子也落入李自成之手的消息後,吳三桂以“擔心太子被賊軍挾持傷害”為由,暫時收兵後撤,如今又回到了山海關。
當然,直到張名振抵達之前,吳三桂得到的崇禎死訊,那都是李自成方面單方面宣布的口徑,也就是“陛下是被追上包圍後,不願意談判妥協,自刎殉國”。
吳三桂始終是不知道李自成劉宗敏弑君的,這才有暫時妥協退讓觀望的余地。
回到山海關之後,吳三桂當然也知道自己的處境危機,免不了第一時間就派出使者去跟剛剛參與掌權才三個月的多爾袞接洽黃台吉去年冬天死了,多爾袞和濟爾哈朗剛剛才聯合掌權了三個月,試圖看看能不能解決腹背受敵的問題。
吳三桂依賴的溝通渠道,主要是通過他那個一年半前再次降清的舅舅祖大壽。他初次向多爾袞提出的條件,也是借清兵聯合討闖,以河北之地相酬。
而且第一次接觸時,吳三桂也沒開出他本人直接帶兵降清的條件,也沒獻出山海關。他最初說的是要保留山海關,請多爾袞從原薊門總兵馬科的防區入關。
而吳三桂自己,顯然還想繼續把守住山海關以及周邊的地盤,當他的土皇帝,多留一條後路——在原本的真實歷史上,他最初開出的條件也是如此的,顯然是對通過海路與明地溝通保留了一絲希望。後來是形勢越來越危急,李自成全力來進攻他,吳三桂開出的條件才一次比一次卑微,最後淪落到當了漢奸。
如今這個時空,大明漕運改海已經第五年了,遼地外運軍糧全靠海運,吳三桂的野心自然更加膨脹,想著只要自己能擁兵自重,左右逢源,南邊肯持續給他海運軍糧,那他就可以繼續深入扎在敵後,至少能活得比當年東江鎮的毛文龍滋潤的多。
就是在這個節骨眼上,張名振帶領的海軍,總算是跟他接洽上了。
……
碣石島便是後世的秦皇島後世秦皇島主體已經跟陸地淤積連成一片了,海灣中只剩幾塊大石頭,距離山海關還有三十裡路左右。位於關內的一個小海灣中,有一些還算優良的深水錨地。
碣石島與山海關的關系,大致便相當於覺華島和寧遠城的關系。當初朱樹人第一次親自給遼西明軍海路運糧,去寧遠見吳三桂時,就是在覺華島靠岸卸貨,而給山海關軍隊運糧,則是一律通過碣石島的碼頭。
張名振這次來,主要目的當然不是給吳三桂運糧的。
但為了更好的打開局面,在雙方接洽的最初階段,提醒對方回憶起這幾年來雙方的友好合作歷史,所以張名振的海船隊,還是分出了一小部分運力,從南方起航時,就象征性地多運了上萬石的軍糧。
往年遼西明軍需要從南方獲取的軍糧漕糧,至少是數十萬石數量級的。這次就給一兩萬,從絕對數量來說當然是杯水車薪,但作為一個引子,提醒一下,卻是非常好用。
吳三桂手下負責軍需後勤的張國柱,四年前第一次跟沉家船隊接洽時,
還只是一個守備,如今已經升到了參將,可見這幾年遼西明軍中各級將領升遷還是比較快的,另一方面也從側面印證出、洪承疇送掉了多少宿將老兵在松錦戰役。正是崇禎十五年那場白給了十幾萬主力的大戰,讓明軍在遼西的將領巨額出缺,僥幸活下來的都能快速填補上去,
從崇禎十五年到十七年,基層將領好多都是一年升一級,只要能苟住性命。
看到張名振在如此國難危急之秋,還給遼西友軍運軍糧,哪怕這波只有不到兩萬石,還是把張國柱等將領感動得不要不要的。
“國姓爺真是信人呐,義薄雲天,仗義疏財。京城都淪陷了,戶部早就不發糧餉了,竟還有人在戶部被隔絕的時候,自發按照往年常例送軍糧來……”
張國柱一邊簽收,一邊眼淚嘩嘩的,實在是被朱樹人的義薄雲天感動到了。
這種感動,很快也蔓延了吳三桂全軍,包括吳三桂本人也是頗為動容的。當天中午,吳三桂就親自接見了張名振和鄭成功,虛心跟他們探討後續安排、出路何去何從。
當然,這種事情,不僅有吳三桂參與,也還有遼薊總督王永吉、遼東巡撫黎玉田,外加跟吳三桂一樣同為總兵的李輔明。
後世之人,讀史不細,多以為吳三桂在山海關的末期,已是名正言順的土皇帝,上面沒人能節製,
但實際上,直到大明朝的最後時刻,甚至直到崇禎死後,大明在遼地的以文製武基本國策、祖宗之法,明面上都還是保留得不錯的。
只能說,洪承疇一年半前那場白給、前任遼東巡撫邱民仰死後,新來的王永吉和黎玉田根基不穩,實權不多,無法事實上徹底控制住吳三桂。但論官職大小、地位尊卑,王永吉和黎玉田始終是在吳三桂之上的。
哪怕是去年李自成進入北直隸之前、韃子最後一次嘗試扣關,朝廷依然能讓黎玉田指揮吳三桂出戰。
而吳三桂對於守住遼地這一本職工作,一直也是兢兢業業的,皇帝讓他擊破進犯其防區的來犯之敵,吳三桂每次都拚命,就在兩個月前,還擊破了多爾袞一支人馬,殺了清軍一個梅勒額真訥爾特此為史實——
對梅勒額真這個級別的官職沒概念的,可以類比一下,一年半前朱樹人派出張名振、鄭成功在塔山、杏山營救李輔明、曹變蛟那一戰。明軍不過是擊斃了清軍幾個甲喇額真,額爾逼和庸桂,戰後就憑著這些戰果,讓張名振從副將升到了總兵。
而梅勒額真可是比甲喇額真還要高級,相當於副旗主,清軍八旗,每個旗只有一個旗主、左右副職的梅勒額真,旗下面有五個甲喇額真。
從這個角度看,吳三桂這次救援崇禎不及,回援京城遲緩,倒是真有理由的,因為他在鎮守自己防區的過程中,好歹實打實擊斃了清軍一名相當於副旗主的存在,他是真被韃子拖住了才救不了皇帝。
回師之前,總得做點準備,避免被清軍銜尾追擊,確保自己能安全抵達北京,才能談救駕,否則自己都半路上白給了,如何留得有用之身救駕?
直到此刻為止,說良心話,沒人能指責吳三桂在救駕問題上的不作為。
歷史上吳三桂借清兵時,第一階段時向清軍開出的條件,也不是吳三桂自己的意思,是王永吉帶領黎玉田和吳三桂,做出的集體決策。
得等王永吉離開後,後續的決策才是黎玉田和吳三桂一起做的在借清兵問題上,黎玉田的責任是不低於吳三桂的,這點也沒得洗,黎玉田也確實在崇禎十七年七月就正式降清當漢奸了。王永吉倒是先南逃,跟著弘光朝又混了一年多,到南京政權覆滅前夕,跟江北四鎮之一的劉澤清一起降清當漢奸
……
既然官場規矩還在,張名振和鄭成功也不得不入鄉隨俗,拜碼頭時先拜了王永吉、黎玉田,然後才順帶著向吳三桂討教下一步的方略。
而對面遼地文武,自然也是以王永吉為首,回應南來海軍援軍的善意,暫時輪不到吳三桂發言。
王永吉率先請教了張名振,是否有關於京城諸皇親國戚的最新消息,以及闖賊對京中群臣的最新應對處置。
“張軍門,聽說貴軍一度深入大沽口、天津衛,迫近京城試圖營救?不知可打聽到了闖賊肆虐之近況?本官聽聞,京中閣老、部堂,多有降賊的,可確實麽?隨後又聽說,這些奸賊似乎也沒有好下場?闖賊莫非不待見他們?那倒真是老天開眼了。”
王永吉這個問題,也是代表黎玉田和其他人一起問的,他們其實都挺關心那些投了李自成的文官武將的待遇問題。但不好明著關心,就隻好借口幸災樂禍,“想看看那些降賊狗官是不是真的不得好死”。
崇禎才剛死不滿十天,兩地消息不通,各種說法都有,所以遼地文武,也只是最近一兩天,才剛剛略微風聞“闖賊根本不懂坐天下,居然還拷打投降者逼迫捐資助軍”,他們內心,卻不敢相信這種說法。
李自成這莫非是不要天下了?居然不知道重用投降之人,反而得罪天下士紳逼取錢財?!世上有這麽找死的人麽?
張名振其實也不是很了解京城最近幾天發生的情況,但比王永吉他們稍微消息靈通點,畢竟才剛從天津撤回來。
更重要的是,張名振鄭成功出發之前,就得過朱樹人關照,也知道遇到類似情況,該盡量挑嚴重的說,以穩定人心。
所以鄭成功就大大咧咧越俎代庖,借口他親自深入過香河縣,說道:“總督大人還真是消息靈通,沒錯,聽說闖賊拷餉極為嚴峻。
陛下被圍之前半個月、才剛剛當上內閣首輔的魏藻德魏閣老,知道吧?聽說就因為他跟國姓爺同年,闖賊非常痛恨,看他隻肯給三萬兩銀子助賊,就用夾棍把他腦漿都夾出來了,當場斃命!
還聽說,諸位但凡有親卷在北京城內的,也都被闖賊扣下了。吳軍門的父親便在京城吧?闖賊拿了吳老將軍,說是要跟太子一起,帶到遼西軍前,迫吳軍門投降呢!”
鄭成功直接把李自成的惡行劣跡,往大了說,也不怕嚇住山海關文武,隻想激起他們的同仇敵愾。
吳三桂是已經收到李自成勸降書信過的了,他也知道父親還在京城,但是不清楚實際待遇。鄭成功這麽挑明了一說,他也是頓時變色。
但他不好表現得貪生怕死、為了家人擔心,就隻好轉移注意力,把反問集中在太子的問題上:
“闖賊竟能如此無恥?他這是要挾持太子來勸降我等?太子豈能如此卑躬屈膝從賊?不會被闖賊所害吧……”
鄭成功再次直截了當點破:“吳軍門真是忠義,聽說父親危難,都不以為意,反而先關心太子安危,實在是我大明武將楷模!
可惜,很不幸,太子還真就被脅迫了,我曾在香河縣試圖營救太子未果,親眼見到太子被挾。我投鼠忌器,才不敢強行營救。
我還知道,太子一開始與闖賊虛與委蛇,不過是為了父母名聲,為全孝道,不得不虛與委蛇。
後來從其姐坤興公主處得知周皇后和袁貴妃已經得到安葬、懿安皇后與坤興公主被本官所救後,太子殿下在香河縣城頭、賊軍白刃之下,康慨激昂,呐喊說絕不會助賊勸降王總督、黎撫台、吳軍門等,也絕不向殺父仇人妥協!”
鄭成功這番話康慨激昂,聽得眾人瞠目,同時也信息量巨大,鬧得大夥兒腦子都有點宕機。
“什麽?你見過太子殿下?如何還有坤興公主和懿安皇后的事兒?太子說的殺父仇人,又是如何?”
王永吉、黎玉田也忍不住動容,連忙追問。
鄭成功胸有成竹,拿出從張嫣和朱娖處得到的信物,公然展示,表示他救下了皇后、公主,已經派人安全往南方送回了,自有宮女貼身保護。
至於太子所言,包括太子和坤興公主的對答,香河縣城牆上下,兩軍將士,聽見的人何止數千,個個都是人證,不可能造假。
太子和坤興公主都親口說過,先帝並非自盡殉國,而是力戰殉國,是被劉宗敏手刃弑君的。
“陛下竟是被劉宗敏狗賊於戰陣之上弑君?!這……”
王永吉總督為首眾人,聽到這兒,也徹底失去了跟李自成虛與委蛇的可能性,大家都是大明臣子,天子被賊將親手擊斃,這還妥協的話,面子上實在掛不住啊。
吳三桂也是臉色鐵青, 反覆跟鄭成功確認。
無奈鄭成功能拿出宮中要人的信物,還有那麽多將士作證,人人說辭出奇地統一,連個別俘虜,外加從香河、天津一帶救回來的官員人證,也都是眾口一詞,不由得人不信。
吳三桂還有什麽辦法?他也只能表態:
“闖賊縱然挾持家父,末將也絕不會與此賊妥協!家父能夠殉國,也算是追殉先帝而去,末將一定會國仇家恨一起報的!
王總督,不如我們再加點條件,請多爾袞多出點兵,一起反擊闖賊吧!”
王永吉皺著眉頭,耐心問了問張名振和鄭成功的意見:“二位以為如何?我遼地軍民,自然有意勤王滅賊,為國盡忠。
只是如今遼地已孤懸敵後,前有闖賊,後有韃虜,若不與一方和解,怕是無力兩線開戰。不知南邊沉部堂和國姓爺,能持續以海路增援我遼地軍民麽?有沒有別的兩全之法?”
——
ps:計劃趕不上變化……原先說好今天開始恢復完全正常更新。我病也養得還行了,退燒五六天了,現在除了早晚咳、心肺虛,沒什麽別的症狀……還是要休息。
但是前天半夜我外婆沒了,家裡最近要辦白事,有點忙,隻好再保持幾天隔天更新,明天和9號,我間隔請假,8號10號可以更新,10號後恢復每天更。然後更到過年,再請幾天假。
杭州這邊火葬場目前排隊六天,24小時開爐。4號半夜下單排到10號晚上燒。我們家已經算從簡不迷信的了,那些挑風水時辰、不肯半夜燒的,還得繼續排隊。特殊時期意外的麻煩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