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後短短兩個月中,隨著小康二年杭州府的秋稅征收工作逐步推行,一些惠民的新政也逐步宣揚了開來,並且很快有了第一批願意試水的人。
“誒?聽說了麽,朝廷今年居然在我杭州府搞了一個試點,凡是家中田產少於水田十畝、山田二十畝的農籍百姓,足額繳納完稅糧後,都可以申請問官府借貸銀子!聽說至少能借貸二十兩呢!
如果家裡原本有幾畝水田,能以這些田地作為抵押,一般借到五十兩都不是問題!聽說最高的個別例子,有借到七八十兩的!”
這一類的消息,很快在杭州府各縣瘋傳。
而且每當口口相傳時遇到質疑,立刻就有人能拿出鐵證,說隔壁村或者隔壁鄉的誰誰誰,真就借到了銀子,然後把想要進城務工改工籍的兩家鄰居那點零碎田盤下了。
聽說龍井山上某原本只有七八畝山田種茶的農戶,把左鄰右舍兼並了之後,最多有擴張到二十五六畝之多的。
而聽說他的左鄰右舍得了賣地的本錢後,合股進城、改行開炒茶茶行,乾得也不錯。
諸如此類的故事越傳越多,大多數淳樸農民聽到後也就信了。
不過無論什麽時代,自認為冷靜理中客的聲音肯定也始終存在。
尤其明朝浙江北部幾個府讀書人太多,有大把大把識點字但卻連童生都撈不到的農夫。因為沒有功名,所以這些人一輩子都需要持續繳稅服徭役,但識字的優勢,讓他們好歹會解讀一二朝廷的政策,不憚以最大的惡意揣測其中陰謀。
“這肯定是朝中有奸佞阿諛諂媚之輩、想要在力推新法上做出成績,把指標考核做漂亮以討好上官!”
“這種‘典型案例’,估計是官府的喉舌在那兒刻意散播的吧,估計一百個裡也未必有一個,逮到了就各種嚼舌頭。”
要不是百姓們終究不是穿越者,說不出“幸存者效應”這樣的專業術語,怕是直接就要開噴懟臉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有明一朝,秀才如果一輩子堅持參加鄉試,最後終生考取成功舉人的概率,大約是二十幾比一。
但紹興府、寧波府能慘烈到七八十個秀才卷一輩子才能卷出一個舉人。杭州府沒紹興府寧波府那麽慘烈,但五六十個秀才一輩子出一個舉人的烈度還是有的。
這樣的環境,讓老百姓不太好騙,民間識字的農民太多了。
一些明明白天還在揮鋤頭的人,居然也會讀過蘇東坡王安石司馬光的典故,於是一群心思最活絡的,立刻就想到了前宋王安石青苗法的鑽空子薅羊毛案例。
朝廷居然敢給農民借錢?那必須好好教教朝中那些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廢人,什麽叫世道險惡!
這種情況,估計也就跟後世21世紀,某些“網貸要命一條村”差不多。後世的P2P網貸絕大多數時候都是吃人不吐骨頭的,但偏偏也有一些命硬的老賴就是能治他們。
這些人往往是要錢沒有,要命一條,跟薅王安石青苗法羊毛的北宋青皮無賴其實是一類人。
雖說朝廷這次立的給民間貸銀子的法度,跟王安石青苗法還是差異很大,比如要求是農籍、而且得是田地少於十畝的人家才能貸。
這樣的話,就把已經是工籍,或者至少是一分田都沒有的光棍破落戶,排除在了申請放貸的人群之外。也就把大多數可以鑽空子的人群給屏蔽了。
可惜即使如此,要做到百分百屏蔽薅羊毛,也是不可能的。人民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尤其是在鑽法律空子方面的對抗,那都是能者上庸者下,全靠自然法則物競天擇,可以最快篩選出可行的薅羊毛毒計。
智商不行的人很快就會被抓,智商夠高夠隱蔽的就能成功,然後他們的經驗就會擴散開來,讓旁人反應快的學走。
於是乎,在自然法則的卷殺下,張世鵬治下很快開始出現各種奇葩規避計策。
比如有些農戶,原本也符合申請貸款條件,因為他們不是純粹的破落戶,而是還有那麽一畝三分地,或者七八分地的。這就屬於朝廷允許的“有地,但少於十畝,所以可以有資格申請貸款買鄰居的地”范圍。
但是,因為他們的地太少,放棄或者再轉賣也不可惜,又或者是這些人原本就心思活絡,存了想要轉工或者轉商的念頭,沒打算保留農籍。
於是,民間就開始出現“明明有三家鄰居,甲的田相對最多,想要把鄰居乙丙的田買了,讓乙丙進城當工人,甲家的水田數也可以因此突破十畝”。
但到了實際操作中,只有一畝地或者幾分地的乙、丙先去申請貸款,然後先兼並一次。最後甲再來把已經集中好的乙、丙的田一次性收入囊中。
這樣的案子裡,甲是沒有問題的,他貸款確實是為了買鄰居的田,實現耕地的適度集中,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也確實符合朝廷的法度,挑不出任何毛病。
但問題是乙或者丙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最終沒有想買地好好經營,他們只是做了中間商,錢稍微過了過手,買完後又賣給別的鄰居了,把田重新換成了錢。
然後這些人就套取了官府給的助農買地貸款,又沒有了原本那一畝三分地的束縛,直接選擇了將來卷款跑路,甚至腦子活絡的還會想著如何隱姓埋名。
而這種事情,朝廷確實是堵不住的,因為朝廷不能禁止赤貧之人一次性賣空自己的田。
萬一對方是一開始真心想背個貸款把自家的田買夠十畝以上、然後好好耕種經營呢?只是買了之後,又發生了別的意外,生存都有問題了,不得不重新賣田救命,這是很正常的。
就好比朝廷哪怕可以出限購政策,
但你總不能阻止人家貸款買房的人斷供吧?
更不能阻止貸款買房的人斷供後,違約被法拍吧?
任何朝代,只要用上了斷供或者法拍這兩招,加上確實不擔心自己背井離鄉征信全毀,那麽一個人想騙貸薅一筆羊毛,那是絕對止不住的——
至少在全民信息數字化聯網以前的時代,絕不可能做到。明朝的社會治理細致化程度,顯然還差遠了。
……
潮水褪去的時候,才知道誰在果泳。
而大水漫灌的時候,問題總是容易被掩蓋的。
張世鵬被朱樹人選為小康二年試點放貸、進行貧農土地互相兼並的試驗田,他一開始的工作,當然也得集中在如何放款,如何集中田地,如何減少貧農人口數量,把一部分人口擠出為工商籍。
所以對他的最初考核指標,也都是“杭州府境內在冊貧農的戶均田畝面積增加了多少、貧農人口轉工籍人數規模有多少”,這兩項指標,才是決定他試點政績好不好,幾年後是該升官還是留任還是貶值。
被考成法的KPI指標逼著,張世鵬一開始也只能采取比較激進寬松的信貸政策,給凡是符合條件的想買田貧農都盡量放貸,除非是朝廷撥給他的本金已經不夠了。
短短幾個月裡,他就放出去了至少兩百萬兩的銀子,涉及了杭州府各縣累計十幾萬的農戶。
帳面上的政績是很明顯的,經過這麽一番貧農之間的相互兼並,杭州府境內剩下的貧農,戶均擁有水田數量,從兩畝多上升到了五畝多,翻了一倍都不止。
同時至少有七八萬戶人口,從農籍轉為了工籍,為朝廷要力推的工商業建設,增加了全職廉價勞動力。
不過這種試點,估計後續也沒法大范圍推廣、大水漫灌了。因為朝廷根本拿不出那麽多放貸的本錢。如果一個杭州府,都要花掉一年兩百萬兩、後續每年還會有新的兼並放貸,最終數年總和可能會超出五百萬。
那要是應天蘇州松江常州湖州紹興寧波……這些人口密集人均田地很少的富庶府也都加入試點,不得一年耗費上兩千萬兩?多年累計就是五六千萬兩?朝廷哪有那麽多本錢來放貸?
以朝廷多年休養生息和平建設的結余,至今也沒結余到一億兩銀子。而每年的財政收入,也才幾千萬兩而已——
這個數字其實已經不低了,因為大明如今的人口還沒恢復,也就七千多萬人口,每年財政收入能有幾千萬兩數量級已經不錯了。
後世平行時空的清朝,到了乾隆末期嘉慶初期,也就一年七八千萬兩的財政收入,要不怎麽說和珅價值八億兩的抄家能抵朝廷十年歲入呢(其實黃金現銀都才分別幾百上千萬兩,其他都是珠寶珍玩土地估值的,這裡只是類比便於說明)
所以,大明朝廷恢復和平後,這幾年慢慢攢下的積蓄,在未來五年裡,就算不出別的意外,沒有別的花錢的地方,也就只能給南直隸加浙江的小部分府試點這個新法。
得等這些放貸十年八年之後收回來,利滾利滾到三倍(如果貸款都能順利收回來的話,實際上肯定有壞帳損耗),才能在南直隸和浙江其他地區,外加江西福建推廣。再過十年,才能滾到湖廣四川兩廣……
所以這肯定是一個比“廢丁分籍”更複雜和拖遝的大工程。如果大明不創造新的貨幣,或者搞點別的財源,靠財政結余的自有利息往上滾,三十年都完成不了。
好在這事兒也只是個引子,並不用很急,最終目的還是把廢丁分籍的事情徹底推進落實下去。至於有多少貧農借到了錢幫助他們買地把鄰居擠走,這指標本身其實並不重要。
……
張世鵬放了足足好幾個月貸,政績KPI數字蹭蹭蹭往上漲的同時,對本地民風刁鑽頗有認識的他,內心其實也非常不安。
因為他知道,自己腳底下肯定埋了一個不小的雷。
所以,在小康三年正月,過完元宵節後,他在一個機緣巧合的時機,又遇到了朱樹人派來浙江檢查相關試點工作的姚啟聖,就把自己對壞帳的隱隱擔憂,和盤托出了。
“姚先生,這放貸試點和鼓勵貧農擴田,倒是完成得不錯。可是這七八萬貧農改工籍、剩余貧農戶均田地翻倍有余,代價肯定也是很大的。
本官雖拿不到具體數字,但估計這七八萬戶改籍的工人裡,可能也就最多五六萬是安心留在本鄉做工的。
至少有兩萬戶,都是渾水摸魚,順勢騙貸,估計多有青皮刁徒,最後肯定想卷錢跑路,或乾脆耍橫無賴——因為本官這兒最終核查到的貸款買田後又賣掉的人,至少就有兩萬戶了,還不能保證今年明年會不會有更多的人,在首次還貸前賣田。”
張世鵬也知道,那些壞帳風險戶,未必現在就回卷款走,因為眼下還不迫切——朝廷放的貸款,並不是放出去後隻過一年,就開始往回收按揭的。因為要考慮到很多人剛擴大生產,投資也比較大,錢都佔住了,直接逼收按揭很有可能收不上來,還鬧出亂子。
所以這種經營性貸款,一般都是買田後第三年,才開始收按揭年供。既然去年年底貸的款,現在還沒到開始還款的時間節點,那些人也就沒必要太急著跑。完全可以再觀望觀望,或者在本地找找更好的時機。
逃跑和跳槽也不能隨便跳的嘛,不得找個能“漲薪”的機會。
所以,面對張世鵬的擔憂,姚啟聖倒是沒那麽緊張。他一臉崇拜地對張世鵬轉述:“王爺早就想到這種可能性了,你這兒是試點,只要你本人清廉無私,沒有從中騙貸牟利勾結。
就算最後有一點壞帳率,王爺也不會怪你的——第一個吃螃蟹哪有不被鉗的,不過,官府也要做好宣傳,安定住人心,盡量潛移默化把還款期限多宣揚宣揚,讓心懷鬼胎的人別太急著跑,就算你盡到職責了。
另外,真到了距離還款期限不足一年的時候,杭州府就該做好封境的準備,到時候要嚴查背井離鄉的人,逮到有欠著朝廷放貸的,絕對不允許出鏡,抓到一個就要看管起來——那樣,就屬於惡意欠貸潛逃了。必要的時候,還可以稍微提前設套動手。”
姚啟聖這一年多裡顯然也不是白混的。他天天就琢磨著如何防止騙貸壞帳逃跑,
加上他經常會向朱樹人請示,而朱樹人終究多了幾百年的對金融騙貸的見識和防范,
往往偶爾一個點撥,就能讓姚啟聖這樣的奸人奸詐程度倍增。
所以對於如何盡可能堵漏,姚啟聖其實已經想得很多了。
張世鵬被他安慰後,倒也稍稍放心。只是夕惕若厲,時刻確保自己沒有被腐蝕貪私,知道只要自己沒有主觀惡意,最後王爺的清算就落不到自己頭上。
整個小康三年,稅改廢丁分籍放貸,有條不紊地繼續推進著。反正這一年也不用還按揭,民間心懷緊張的無賴也被盡可能多安撫住,沒有鬧出什麽問題。
畢竟這些無賴也都很窮,想出遠門也不容易,估計一輩子只有一次下注機會,哪能不慎之又慎呢?沒到緊要關頭,是不容易下決心的。
在這種溫水煮青蛙的拖延擱置矛盾處理下,時間也就悄然來到了小康四年,一切看起來表面上都還很和諧。
——
PS:真鬱悶,我老婆其實五月初就複陽了,我前兩周測了兩次,以為我躲過去了,肯定是體內抗體還很強。誰知最近還是中招了。
不過比第一次輕得多,也就是重感冒症狀。這抗體最終也就撐了五個月(我第一次陽是去年12月底)。 那次請了五六天,這次估計要休息兩三天吧。
不過如果連續三天不更,也怕大家不耐煩,所以我想了想,還有半章多存稿,後續隔天請假,爭取放慢到兩天碼一更,這樣也不至於太累反覆。
所以明天開始隔天請假(31/2/4,實際上請三天),6月1號、3號更新,5號回復徹底正常。
最後說一下,目前仍然沒有存稿,主要是因為此前還在兩頭忙準備新書過審,所以沒時間存。
但好消息是新書這周總算過審了,只可惜已經要6月份了,這時候開新容易撞到期末淡季,所以我準備熬到7月1號開新(因為7月1號是周末,所以最晚可能拖到7月3號,是一個周一。)
我打算6月5號開始猛寫這本書,6月20日之前存到7月初完本,然後開始打磨新書、存新書的稿,就是這樣。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