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伏波录 > 第三十二章 仁心仁术

伏波录 第三十二章 仁心仁术

簡繁轉換
作者:人间诗酒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0 10:57:5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薛乙板起脸来,佯怒道:“你这娃儿,胆子倒不小,敢编排起老夫”,他长出一口气,正色道:“不过男子汉大丈夫,当立大功名、大事业于世,躯体容颜乃父母所赐,何必孜孜顾盼,以相貌而论英雄!”

霹雳堂众人都是江湖人物,一向以火器、武功技艺自负,薛乙这番话正合大家心意。翟敬承赞道:“太医所言极是!人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高矮胖瘦皆有定数,江湖子弟但求奋发勤修,有一技之长,计较容貌美丑,不是男子汉所为,直让人轻视!”

薛乙却摇摇头道:“二当家言之也有道理,不过薛某倒另有浅见”。

他肃然道:“老夫愚见,若两相比较,那么处世相当看才能,才能相当看品行,二当家所言才能技艺固然重要,但首当以德行为上。世人大凡都有自己的特长,或依恃自己待人处世强,或依恃自己才能技艺高,这些都可以让人为之自夸自傲,以为有了立身依靠,唯独品行强求不来,也不是一般人可以自负自傲的凭恃,所以我推品行为首。至于容貌气质,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不必过于强求。

自古“医”、“儒”相通,所谓“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薛神医非但医术高超,学问也是不遑多让,谆谆教导,诲人不倦。翟敬承不禁抱拳道:“太医高论,发前人所未言,佩服之至!”

薛乙呵呵笑道:“当年我自负年少才俊、医术了得,那时可悟不出这些道理。我幡然悟道,改名自省,除了经历此事后恍然医术山外有山,妙道无穷之外,更忏愧于这江湖郎中医者仁心。”

他缓缓饮了口茶,接上之前的话题,道:“观察使接下来的话,更使我震惊莫名。”

他清了清嗓子,道:“观察使见老母得救,大喜若狂,欲重金厚礼酬谢,江湖郎中却坚拒不受。观察使还以为郎中嫌礼金薄了,就层层加码,到后来,赏赐已是极其丰厚,但郎中就是不领受。观察使也被郎中搞糊涂了,不知江湖郎中到底想要什么赏赐。”

薛乙故意问堂上众人:“诸位可知这江湖郎中心里到底有何所想?”

堂上议论纷纷,有人说郎中要玉器古玩、奇珍异宝的,有人说要豪宅商铺、香车美女的,还有说要谋官当差、优厚俸禄的,不一而足。

翟敬承猜道:“莫非这观察使府中或其治下某处有医术秘籍,江湖郎中想要求之?”

翟敬承迷信典籍秘本,霹雳堂在扬州土地庙中伏,起因就是他带人去购置火药秘本,后来不知为何消息走漏,被倭寇盯上了。他以己心度之,这江湖郎中志不在黄白之物,定是心思在此,尤如在不少江湖人物眼中,少林寺藏经阁中的秘本孤本,比金银财宝不知要贵重多少倍了。

薛乙一笑摇头。

王敬得道:“我知道了。这江湖郎中定是有亲朋好友在观察使手下做事,求观察使提携照顾。或是有亲友触法犯事,求观察使法外留情的。”

薛乙哈哈大笑摇头。等了片刻众人纷纷猜测都不中,他开口道:“这江湖郎中提出的要求是,请观察使免去其治下一个偏远乡村的税赋徭役。”

秦敬泉点点头,道:“我明白了。这是江湖郎中家乡。他是替家乡父老陈情,不谋一己之利,确实难得!”

薛乙摇头微笑道:“非也,非也。起初观察使也是这样想的。观察使见老母亲竟然有治,心情大好,听江湖郎中只提了这么个要求,一口答应,并让郎中一并报出家乡亲人姓名,在衙门当差的,给予优待,在乡耕种的,给予补助。谁知江湖郎中言道那并不是他家乡,非亲非故。”

这下堂上众人糊涂了,都不知道这江湖郎中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薛乙道:“观察使也是满腹狐疑,一再追问。郎中只好告诉他,前段时间行医经过那里,这个乡村受灾之后瘟疫流行。病虽然可治,但百姓连番劫难之余,民生十分艰难,鬻儿卖女,不绝于道。郎中四处奔走之时,偶然听闻观察使为了老母病危重金悬赏之事,就此直奔观察使府而来,期盼能治愈老太太的病,从而为此乡村向观察使求情。”

堂上众人默然,薛乙感慨道:“当时闻言,我感动之余,既惭且愧,就提出一定要见见这个江湖郎中。观察使却道江湖郎中不在府中,行踪不定,此时是见不到了,晚上也太迟,不如等江湖郎中明天上午诊治过老母后,再安排会面。”

“我细问之下才知缘由。原来这江湖郎中每天上午到观察使府上进行诊治,其后还要在周边替百姓行医。观察使见他奇人奇行,放心不下,担心郎中一去不回,坚持要求郎中住在府上。郎中拗不过,只好答应住在府上,不过郎中言道他每天午后还要出去替穷人医治,盼观察使给予方便、不要阻挠。两相折中,郎中晚上就住在观察使府上,白天上午医治观察使老母,其余时间自便。观察使便安排二名仆役跟着郎中,名为服侍,实则还是不放心。这郎中也很辛苦,在外行医每天要很晚才回府。”

秦敬泉赞道:“真是奇人!李某心向往之。”

“第二天我早早就起床了,心里莫名有些惴惴不安。这江湖郎中不羡权贵,不贪钱财,为了不熟悉的乡民却费心尽力,性格甚是古怪,脾气怕是好不了,”薛乙忽然莞尔一笑道:“在那之前,我自己的脾气也是好不到哪里。”

秦敬泉哈哈大笑,伸手指点翟敬承、王敬得道:“我们这些江湖粗人,年少时哪个不是眼高于顶?不过年少轻狂无妨,德行无亏极是重要,否则就是逞强斗狠,祸害乡里,沦为地痞混混之流了!”

薛乙接着道:“和那江湖郎中没见面之前,我坐在客厅,一杯接一杯的喝茶,心情即紧张也兴奋还矛盾。我之前医术冠绝一时,人皆称道,如今藩属国中一个江湖郎中却更为出彩,心中有些失落,不过此人医者仁心,心下又极为佩服。”

“辰时刚过,观察使就将江湖郎中带来。我远远看去,这郎中约摸五十余岁,身材瘦削,穿一身粗布大褂,实在貌不惊人。一经交谈,这人居然能讲熟练的本朝官话,虽然面貌冷峻,言辞倒也有礼。我那时虽然脾性傲气,但对有真才实学之人还是很客气的,就向他请教是如何救治了观察使的母亲。他回答道就是用我之前开的方子救治了观察使老母。哈哈,可惜我的方子救了人,我自己还不知道。”

薛乙说到此处,脸还是微有赫色,道:“郎中言道,朝鲜本地医者每多滥用辛热燥烈药物而致伤阴劫液。当天他搭脉诊断之后,虽觉病人还有一丝胃气,但年老体衰久病之下,日常用的方子都不济事,冒然用了只怕更加致命,直到看到了我的方子,才大胆施治,果然功成。这郎中盛赞我这方子巧妙得体、合乎古法,倒过来向我请教。”

喻昌道:“这朝鲜郎中倒是识货之人,知晓您老通晓古法,医术奇正结合,和别家不同。”

薛乙感慨道:“老夫年轻时虽然自大,可学医极为勤奋,博览群书不倦,常通宵达旦。经年之后,参悟出一些医术古法心得。此后老夫推崇人以脾胃肾命为本,临证多用甘温益中、补土培元等法,既治病、也养人。可惜时至今日,不少医家治病临诊,不问病情温湿寒热,开方一概用人参鹿茸等贵重药物,病人花费大折腾多,家境一般的百姓,多有因一病而至穷困潦倒。尤为可气的是,长此以往,百姓受此熏陶,都以讹传讹,认为开方子不用人参鹿茸,便不是好医家、不是好方子,真是祸害不浅啊!唉!”

陈家旺想起父亲病重请医,那些请来的大夫果然盖莫如此,不禁愤愤道:“医道本来是为了活人,可现在很多大夫,不知仁义,对富者用心,对贫者草率,一些庸医人云亦云,不思探究医理;一些医家医道沦丧,故弄玄虚但求真金白银,哪有心思替病人着想!”

陈家旺有所感触,愤愤开口,说完见大厅上众人都注视着他,惊觉自己心情激荡之下,声音过大,脸一红,道:“还是薛神医和那个朝鲜郎中医术通神,仁心仁德,为世人敬仰!”

薛乙呵呵笑道:“小兄弟不必给我脸上贴金。人家夸我方子开的得体,我自己还心虚着呢。当时我满脑子在想,老太太病已入肺腑,药力不可到达,这江湖郎中到底用了什么手段治好了老太太?我追问之下,郎中坦言他每天早上先用针灸疏通老太太经脉,然后再用我的方子,如此药力可到达脏腑发挥效力。”

喻昌惊道:“原来这郎中先用针灸调和人体五行脉络,经脉一疏通,原本药力达不到的,此时便能够直达脏腑,发挥效力。这人本事确实不小。”

秦敬泉赞叹道:“这朝鲜是我大明藩属国,举凡朝政、文化、医道等等历来都以我朝为师,想不到区区一个藩属国郎中,居然也有此等手段。可叹我朝医家,真要惭愧不已了!”

话音落下,秦敬泉忽然想起薛乙在座,自己刚才这番话不免涨了他人志气,减了老友的威风,忙道:“薛神医才不愧是名医翘楚,朝鲜郎中的针灸再精,也得依靠薛神医的方子!”

薛乙一笑而过,道:“郎中的针灸术确实奇妙,我和他是各有千秋。不过郎中用的这种方法,中华古已有之。详查典籍记载,自《素问》、《灵枢》、《扁鹊心书》、《千金要方》…多有论述。若病入脉络,药不可达,可以针灸、正骨、艾熏、推拿、按摩等融通经脉、疏导气血,然后配合草药共同医治。”

医道博大精深,垂柳堂上众人无不心生钦佩。

薛乙接着道:“我和这朝鲜郎中谈的投机,互相钦佩。佩服之余,我们二人一是明朝医家,一是朝鲜郎中,医者相轻的毛病还是有的。其实我在针灸医技上也颇有研究,当下就提出印证一下对方的针灸之道。这人倒也爽朗,当场答应互相切磋借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