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 > 第201章 劫富济贫

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201章 劫富济贫

簡繁轉換
作者:皮皮的小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4 11:05:2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到了县城,县太爷也带家眷前来相送。

周诚跟他没多少交情,但在一起用过两次饭。

这位县太爷的才干和魄力自然无法与彭敬相比,好在不是个鱼肉百姓的大贪官。

有点小贪很正常,县太爷单靠俸禄没有别的收入的情况下,也就够自己的吃喝,根本养不活一家人,更何况还要养下人。

古代确实是高官厚禄,但真正是高官厚禄的官员必须是五品以上的官员,其他官员的俸禄很低。

这部分收入很低的官员至少占了朝廷官员的七成。

水至清则无鱼。

真让人捞不到点好处,那就没几个人愿意考科举,不如都回家种地。

周诚与他谈了一刻钟,围绕的还是新农具的推广,种植和养殖的改革。

百姓富了自己才能捞到更多油水,县太爷自然满口答应。

陈芸娘教会殷氏十种点心的做法,点心铺子就完全交给她。

挣的钱殷氏先收着,等什麽时候见面了再给她。

陈芸娘这样做其实也是帮娘家。

两个哥哥寒了她的心,但儿子长大之前自己不能没有娘家,殷氏和她生的四个儿女还不错,不是扶不起的烂泥,可以帮扶帮扶。

将来侄子有出息,她面上也有光。

陈家集和附近一些村庄的村民,都来县城送周诚一家和杜武夫妻,陈芸娘没见到陈满仓和陈丰收。

没见到也无所谓,她早就对他们不抱什麽希望。

实际上陈满仓兄弟来了县城,只是躲的远远的看着车队出了县城。

算起来他们兄弟超过三年没见过周诚,不是不想跟周诚道歉,实在是迈不出那道坎。

爹娘下葬周诚没去奔丧,後来也没去爹娘的坟上上柱香,两兄弟心里还是有点想法。

时间久了不来往关系也就越发的淡了。

周诚一下子成了让人仰望国公爷,更是让他们懊悔不已。

既想接近又不敢接近。

陈满仓取下帽子拍了拍上面的雪,神情低落懊恼:“多好的亲戚,被我们自己给弄丢了。”

陈丰收过了好半晌才说:“今年辛苦些,早日把欠妹夫的银子还了,说不定时日长了妹夫气消了还能跟咱们来往。”

陈丰收依然没有儿子,你从七仙女变成了九仙女。

陈满仓的子女跟他家的数量一样多,除了殷氏生的两儿两女,李氏和张氏给他生了五个儿子。

陈丰收已经接受了没有儿子的命,老了还得靠侄子养老,兄弟俩这辈子是不可分家了。

陈满仓点了点头,看着殷氏点心铺子的方向。

好在殷氏会哄人,靠着国公爷姑父,他那四个儿女的前程不会差。

至於五个小的,就没那个命了,只能跟他一样一辈子在土里刨食。

路上很顺利,用了十天时间到达禹州。

袁玉竹三年没见到爹娘兄长,即便爹娘偏心,仍会思念。

到禹州安顿下来没先急着去看爹娘,而是跟相公儿子先去大哥袁牧家,想了解清楚情况再去见爹娘。

免得不知道情况被爹娘二哥算计。

人就是这样,我给多少我都乐意,但要是被算计就会很恼火。

即便对方是亲爹娘。

时局稳定,四海升平。

去年袁牧赚的银子更多,但他们一家住的依然是原先的小四合院,除了买了两个丫头做家务外,没什麽改变。

不是袁牧夫妻舍不得花银子买大宅子,也不是他们不想过差奴唤婢的生活。

实在是有对偏心到极致的爹娘,不敢让自己过的太舒服。

他家要表现出自己很有银子,爹娘必定会做出劫富济贫的事来。

袁牧是个聪明人,且不是愚孝之人,暗中发了大财也不声不响。

给爹娘的孝敬银子跟往年一样,每年三十两银子。

平日还有衣裳丶粮食和糖茶等。

这些已经足够让老两口过的很好。

可以说他不但养了老两口,老两口还能馀下大部分银钱补贴袁攸。

少了爹娘摆脸色,多了,他不愿意。

“哎呦,这孩子长的可真好看。”张氏爱怜地拉着周袁霆的小手。

儿肖母,周诚六个儿子没一个像他的,袁玉竹天姿国色,两岁的周袁霆也是个小美男子。

本站采用Cookie技术来保存您的「阅读记录」和「书架」,所以清除浏览器Cookie数据丶重装浏览器之类的操作会让您的阅读进度消失哦,建议可以偶尔截图保存书架,以防找不到正在阅读的小说!

粉雕玉琢很是招人稀罕。

周袁霆在家跟哥哥弟弟们鸡飞狗跳,在不熟悉的人面前特别能装,又乖又有礼,规规矩矩的坐在椅子上,受到夸奖笑眯眯地喊人。

张氏给他点心,奶声奶气地说谢谢。

张氏心想真是龙生龙凤生凤,小外甥瞧着可比自家儿子聪明。

袁玉竹瞥了眼儿子嗤了声:“皮的不行,像是屁股上扎了根针,一刻也坐不住。”

袁玉竹就这一个孩子,面上一脸嫌弃不行,实际上,最宠孩子的就是她,周诚训孩子她都得避开,不然看不下去要护崽子。

“男孩皮点好,聪明。”

张氏母爱泛滥。

就算袁玉竹说周袁霆是个上蹿下跳的皮猴,张氏是半点不信。

“大哥,岳父收到信有没有什麽异常?”周诚问袁牧。

“消沉了一阵子,之後想开了,跟以前一样能吃能睡。别担心,我爹从不会跟自己过不去。”

周诚点头:“那就好。”

这位老岳父心理承受能力算是不错的,虽有点异想天开,倒也不会钻牛角尖,心态不错。

袁玉竹问:“二哥的豆腐生意如何?”

“去年年景好,做任何买卖都能挣到钱,本来你二哥的豆腐是独家买卖,挣的应该比前两年更多才是。

只是你二哥这人心浮气躁,跟爹做起做官梦后就不管生意。

就靠娘和你嫂子她们几个女人支撑,豆腐做的少了反倒没之前挣的多。”

周诚无语了。

袁家兄弟俩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豆腐方子若是在袁牧手里,他绝对不会将方子卖了,只会想办法做大。

袁攸这辈子也就这样了,离了爹娘兄长和妹妹,恐怕养活自己一家人都难。

袁玉竹嘲讽:“就他那样做生意,什麽都做不成。”

袁牧犹豫了一下说:“你二哥打算将豆腐方子卖了。”

袁玉竹冷笑:“真是出息,爹娘就不管管他?”

方子在袁攸手里,他要卖谁也管不了,独家买卖都挣不到钱,想靠其他法子挣钱那就更不可能了。

方子能卖几次?目光短浅。

“不知道,我有阵子没见着他,兴许是爹娘想管也管不了吧。”

袁玉竹先来袁牧这里就是想了解一下爹娘的状态,既然爹娘都好好的,袁攸怎麽作她懒得管。

周诚没说什麽。

去年去京都时他将豆腐丶豆酱丶豆豉丶皮蛋和腐乳,以及豆腐周边产品的方子给了彭敬一份。

挣的钱他和彭敬对半分。

彭敬做事效率那不用说,挣钱的速度也是一流。

因为知道这些方子他会给岳家,因此,除了禹州及下辖的城镇,找了可信的人做这些事儿,从京都开始往外蔓延。

主要是卖豆腐周边产品,以及豆酱豆豉腐乳,豆腐方子则是谁要就卖给谁。

袁攸卖方子也就能卖到禹州及几个县城和镇子,其他地方,他想都别想。

此时袁攸躺在炕上翘着二郎腿,嘴里哼着小曲儿,正在做着发财梦。

禹州几个酒楼的东家跟他买了豆腐方子,卖一家他挣一百两银子。

做豆腐起早贪黑一年也就能挣这点钱。

卖方子可比半夜爬起来磨豆子点豆腐轻松。

禹州城里卖了五家他轻松挣了五百两,这给他指了条发财的路。

若是卖遍整个大周,轻轻松松就能挣够万贯家财,袁牧再怎麽厉害也比不过他。

袁攸越想越高兴,冲屋外扬声喊了句:“一会儿杀只鸡,再买些肉回来。”

郑氏从外面进来,小声道:“当家的,爹娘脸色不好看,鸡啊肉的今儿就别吃了。”

袁攸不耐烦道:“让你去就去,那麽多废话做什麽,爹娘那儿不用你操心,我跟他们讲。”

他爹娘还不是认为他把能传家的方子三文不值两文的卖了,对不起儿孙。

可他们也不想想看做豆腐有多辛苦,尤其是天冷的时候,五更天从暖和的炕上爬起来简直是要命。

关键是挣不了几个钱。

若非穷,他还真不想挣这辛苦钱。

如今有了发财的机会,为什麽不高兴,难道就非要看他辛辛苦苦的挣钱才高兴。

再说了,这方子卖了自家又不是不能继续卖豆腐,不过是卖的少一点而已,挣点碎银子还是没问题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