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汉祚高门 > 1237 氐胡避讳

汉祚高门 1237 氐胡避讳

簡繁轉換
作者:衣冠正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9 23:50:12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汉祚高门 !

集会的后半程,沈哲子主要代表行台向这些关中人讲述了一下,行台对于稍后整治关中的大概思路。

首先是长安此地作为中朝国祚一个了结所在,也作陪都规格,确立其政治地位。而三辅境域之内久乱不治,光复之后主要基调就是休养生息。无论汉赵还是羯赵、包括后来杜洪等鹊起一时的割据势力,他们曾经在关中施行的什么恶政,统统予以废除。

至于关中地区的选派官吏,除了已经确定的三辅长官之外,其他各级官员除了行台任命之外,还要地方推举选拔,然后送往洛阳行台进行考核,之后才会予以正式任命。

对于关中问题,行台自有强势一面,但也不乏怀柔与让步。毕竟关中秩序无存实在太久,人事行政上的任命不可强求朝夕之间便统一行台政令。

但沈哲子也告诫这些关中时流不可一味恃此专宠,还是需要积极响应行台政令,争取尽快达于和谐。而在这方面,最重要的举措便是设立县学、郡学等教化场所,学官方面,行台除了委派一部分之外,也会积极募取地方乡贤。

民生教化之外,还有一点最重要的,那就是创制军府,组建关西王师。这方面行台便不会给予地方乡宗太多话语权,早在江虨起行之前,行台便已经拟定八个军府规制,初期在三辅之地招募组建两万人的关西军。

但这并不是最终规模,眼下陇上还未收复,冯翊一部分也还在伪汉屠各手中。未来关西军达于大成之后,理想的军队规模应该在二十万左右,其中包括五到六万人的常备精锐军队,其他则是各种梯队的预备力量。

关中目下的军管状态,还会持续两到三年的时间,而各路入境的王师,则会视情况而定,从明年开始陆续撤离关中。

而在这一个时期之内,三辅境内各种山、河、渠、塘等俱行军管封锢,凡生民有侵占樵采等行迹,俱都军法问罪。

这样一个严苛的封锢令公布出来之后,不免令这些关中人士哗然,但沈哲子也并不给他们发表反对意见的机会,只言令出之后,九月开始便开始进行彻底封锢,绝不延期!

行台所以颁行这条看似蛮横霸道的禁令,也是有着足够的理由。

一方面关中境域之内乡势割裂严重,尤其民间私自垦拓、挖掘,令得河泽泛滥难治,就连渭水这样的主干道在西征过程中都发生断流事迹,长此以往,水利将更加不兴。这除了给行台控制关中增加障碍之外,也会令关中乏于灌溉,加重旱情,大规模的屯垦无从提及。

另一方面关中民情凶悍难驯,多有盗匪逃窜于郊野之内,非常难以剿灭。通过禁令将这些山野河泽圈禁起来,既有利于隔绝盗匪危害,也能令大量游食之民服从安置,垦植归耕。

还有一点就是今次西征,钱粮投入也是堪称海量,短期之内并无可观回报,而未来还需要持续不断的投入。将这些荒废状态的山林荒野圈禁起来,纳为行台直接控制的资源,也能通过对这些资源的开发而获取持续作战的储备。

若是不能快速抓住一部分可期回报,那么行台在关中行事也只能加强对这些地方乡户的掠夺,才能就近为补,支持下一步的作战。

毕竟行台这些年虽然也有了一定的储蓄,但不可能完全挥霍于关中这个次级战场,就算眼下还没有具体于河北大规模作战的规划,但也必须要维持一定规模的战争储备。

事实上这还是行台留有一定的余地,山泽物产虽然丰富,但如果没有一个足够复杂、丰富的产业链进行搭配,无论是这些地方乡宗还是那些寻常游食难民,都不能完全将这一部分自然资源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

行台在这方面割取一刀,那么在主要的农耕资源方面便可以不必过分操切,留下一定的缓冲时间,继续扩大垦植规模,达于资源的普世分配。

这些基本的政令公布完毕之后,集会也已经达于尾声。这一次还不是正式的觐见,稍后行台还要将章程送往建康,得到建康台城的批复之后,再在洛阳祭祀天地先王作正式告捷,呈献关中山河图籍,届时也会有正式的官爵犒赏分发及众。

建康与洛阳之间,已有驰道勾连,往来行程倒也便捷。这当中还有二十多天的空闲时间,沈哲子也表态希望这些关中贤流能够勇于献策,以补行台施政遗漏。

整场集会两个多时辰,蒲洪虽然有幸得列席中,但在这种庄重的场合还是多感手足无措,不敢过分表现自己。

因此在离开泰安堂,返回暂居的旧洛军城之后,念及日间表现不佳,没能给沈大将军留下相对深刻的印象,蒲洪心内也是多感失落。

返回住所之后,一众族众迎了上来,其幼子蒲雄已经忍不住发问道:“阿爷今日得见沈大将军,不知其人风采究竟如何?是否果真如天中时流盛言伟岸?”

蒲洪听到这话,忍不住叹息一声:“我虽然只是边胡人物,但年龄渐长,也多见名动天下人物如刘永明、石季龙之辈。今日幸见沈大将军,才知天下盛誉果然少有虚言,这位沈大将军虽然生于南土吴乡,单以人物而论,确是天下少有、人世罕见的俊雅翘楚。其他英雄之辈,或有驰名世道的英迈,但形容姿态真是远远不及,让人感慨苍天垂幸,生此璧人……”

此刻舍中并无外人,蒲洪也实在没有必要吹捧夸赞,但是讲到此事,神态分外坦承,可见的确是出乎真心。

听到蒲洪这么说,其他族众也都忍不住议论连连。

只是待到众人各自散去,房中只留下蒲安、蒲雄等至亲家人之后,蒲洪才让人关紧了门窗,不乏神秘道:“今日我见沈大将军,其人风姿如何惊艳尚是一桩浅事。如此风采高绝之人,兼有雄才壮志,我此生所见人物不少,实在乏人可与比肩。因是才可笃言,如此人物,实难久屈。晋室享国不寿,早年大揽天下尚且不能震慑天下豪强,可知天命早失,如今国业客立远乡,又怎么会有荣幸长驭此等人物!目下这位沈大将军尚还小作屈志,但我料定久后国位必有更迭……”

蒲安等人听到这话,一时间也都微有错愕,沉吟片刻后才说:“阿兄的意思是,这位沈大将军已经有了盗国的志向和图谋?”

“人心深厚,哪能尽望。这位沈大将军是何感想,我一个远投浅望的边胡又哪里能知。但旧年刘永明、石季龙之类,胡虏之身大凡稍具势力,都敢窥望尊荣。如今天中行台势力已经不逊两赵,那位沈大将军才力、风采都是绝高之人,就连我见到后都暗觉晋帝实在不配驾驭此等人才,那沈大将军麾下英流毕集,难道就无一二人有此想法?”

蒲洪讲到这里,语调已经转为笃定:“更可况这沈大将军本身就不是浮华虚荣辈,观其接待关西人众,应答、姿态如何都有谋略施露。此等人物,又怎么可能没有一些自谋设想,甘心长久的位次人后?”

“阿兄的意思是,晋国必然会有骚乱,咱们仍有机会……”

蒲安话讲到一半,蒲洪便已经摆手摇头:“我只是浅见微末,凭此敢有什么大望图谋。更何况族丁稀疏,微力难起,河洛行台偏师出剿,于我便是灭族大灾。就算当中有什么凶险波折,不是咱们这些边胡能够轻涉谋利的……”

“那么……”

听到蒲洪这么表态,蒲安、蒲雄都有些茫然,既然畏惧水深,又说这些有什么意义?

“我只是觉得,那位沈大将军既然大望不止臣节,志力必然都是非凡。若能尽早归从麾下,未尝不可搏此鱼龙之惠遗泽子孙啊……”

蒲洪讲到这里,眼神已经变得熠熠生辉:“目下这位沈大将军麾下已经勇力广集,若只如此未必能得厚用,所以我是打算……”

集会面见沈大将军之后,有什么想法的不独蒲洪一人,所以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这些关中来客们也都各自殚精竭虑,上表行台稍作陈策,希望能够得于采用。

对于此一类的进策,沈哲子也都让人收集呈送案头,采用不采用尚在其次,主要还是想借此更深入的了解这些关中人物的心迹想法。

而这其中,来自氐酋蒲洪的奏书倒让沈哲子有些意外。这个蒲洪竟然上奏表态言是新知大将军府下小郎小字蒲生,边胡斗胆犯禁,因是请求全族改姓避讳。

对于这个蒲洪,沈哲子倒是比较关注,而其人如此谦卑姿态,倒也不让沈哲子太意外,以此逢迎邀好强势者的行为也不是第一次,比如其三子蒲健就因避及石虎外祖父的名讳而改名。只是如今竟因为自家小子的一个小名,而提议全族改姓,姿态可谓更低。

但沈哲子稍作沉吟后,还是随手回绝了,批复他家小子尚未成人,也不必因此小事折辱世道英雄。

不过很快蒲洪又有复奏,这一次干脆省了自家的姓氏,直接以奴自称,落款上更是直白的“奴洪”自称,章中倍言边胡粗鄙,实在少知天下时事,无知犯禁,惶恐有加,愿以全族人众入以奴事名父贵子。甚至章尾更言家中劣童名为蒲生者,不堪如此名讳,羞生此世之中,希望大将军能准许他传书回族诛杀这个家门狂徒。

看到这一奏章,沈哲子真是不得不感慨这个蒲洪真是个人物。其人所言那个蒲生,如果沈哲子没记错的话,大概就是其子蒲健的儿子,换言之就是日后改名为苻生的前秦暴君,却没想到居然会因犯了自家儿子小名的忌讳,要被其祖父诛杀。

蒲洪自己愿意杀多少亲人,沈哲子真是没什么兴趣。但他却并不愿意让自家幼子卷入这种沸腾物议之中,于是便表态蒲洪愿意避讳那也由他,私下处理就好,实在不必喧嚣于物议。至于奴事自家小儿云云,则实在大可不必,只要能够恭顺为民,便也无人会因此刁难他。

蒲洪得此回复,却是如获至宝,自备重礼亲向馨士馆求告博学馆士。而这些天中名流们就算不愿搭理此类边胡,但知事涉沈大将军,便也不再推辞,于是很快氐人蒲氏便转以伏氏为姓。而许多中州人士便也因此事而得知,关西原来还有如此一家恭顺边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