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重生1979:发家从采药开始 > 第130章 杜仲皮

重生1979:发家从采药开始 第130章 杜仲皮

簡繁轉換
作者:中郎将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25 23:09:3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在蜀地的各个生产队,每至入秋,玉米抽穗、豆子结荚之时,便会安排人手在田间地头搭建“人”字形的茅草棚,也就是宋阳守庄稼时待的那种草棚,被称作“号棚”,守护即将成熟的庄稼,这活儿也叫“守号”。

后来分田到户,很多农户依旧延续了这个传统。

号棚一般用竹木条做支架,盖上茅草,用竹篱或树枝当门,只住一人,守号人自己做饭吃,昼夜坚守。夜晚,守号人不仅要在号棚前燃一堆篝火,还要时不时吼几嗓子有韵无调的号子,或是吆喝、敲梆子、吹竹号、放土枪,以此惊吓驱赶前来糟蹋庄稼的野兽。

宋阳和甄大叔负责守庄稼,两人昼夜轮换,这样就省了在棚里做饭的麻烦。这项工作得一直持续到庄稼全部收割完毕。生产队给他们记了工分,虽说守护庄稼是本职,但要是不分给队里的人一些猎物,也实在说不过去。

众人把野猪简单处理后,九个人抬四头去除内脏的野猪,倒也不是什么难事。他们砍来长木棒,用带来的绳子捆住野猪的四只脚,两人一组,抬着野猪沿着相对好走的山路往回走。

宋阳和王岳这两个年轻人,参与搬运的次数较少。但其他长辈没少和人合力搬东西,有宋建国和王宏远这两个老手带头,一路上热闹非凡。

在山里,众人合力搬运东西时,通常会推选一个精明能干、善于言辞且力气大的人做“领队”。

领队走在前面,一边观察路况,一边及时向后面的人报告,后面的人则及时回应。山上大多是崎岖的羊肠小道,抬着东西行走,要是配合不好,可就麻烦了。

于是,宋建国带头喊起了号子,后面的几人组也跟着应和。遇到急转弯,前面喊:“路遇急转弯!”后面答:“慢行别慌乱!”上坡时,前喊:“爬坡上坎咯!”后应:“协力攀!”

“前面路不平!”“后面稳步行!”“脚步要踩实!”“腰背挺直喽!”到了下坡,前喊:“下坡路来啦!”后应:“慢慢往下滑!”过沟或路上有水坑,前喊:“前方有沟壑!”后应:“小心把脚挪!”过小木桥,前喊:“小桥晃悠悠!”后应:“中间稳步走!”

一路上,号子声接连不断,一帮大男人兴致勃勃,一唱一和,既风趣又幽默,不仅统一了步伐,保障了安全,还能调节气氛,缓解疲劳。

去除内脏后,每头野猪还剩一百五六十斤重,用木棒抬着,爬坡过坎,摇摇晃晃,肩头上的重量忽轻忽重,这活儿可不轻松。

以前听人说,外面有人把蜀地人叫“川耗子”,传得好像蜀地人真吃耗子似的,他们哪知道,人家说的是“号子”,纯粹是瞎传。就这简单的号子,也处处体现着老一辈人在山里生活的智慧。

宋阳和王岳一组,两人对号子充满好奇,只是不太习惯喊,抬着百来斤的野猪跟在后面,只能按自己的方式相互提醒。

王岳有意照顾宋阳,把拴野猪的绳子挂得更靠近自己这边,让宋阳轻松些,也让他有时间四处张望。不经意间,宋阳突然注意到侧边山沟的山坡上,有一棵不小的树,直径少说有三十多公分,高度更是超过十多米。

从树叶和结的种子形状,宋阳认出这是一棵野生杜仲树,树龄少说有三十年。

杜仲浑身都是宝,刚长出来的嫩叶,能治风毒脚气;果皮和叶子,可以治疗疔疮、刀伤出血;最重要的是树皮,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以及双向调节高血压的功效。这可是上等药材,在后世有“植物黄金”的美称。

单独说起杜仲,可能没多少人了解,但提到一种树皮和叶片折断后能拉出细密、银白色且极具弹性丝线的植物,大家就知道是杜仲了。尤其是在高血压治疗方面,它双向调节的功能,是任何化学降压药都比不上的,这也让它的身价一路飙升。

在宋阳的记忆里,现在这个年头,杜仲就能卖到十二块钱一公斤,到了八八年左右,更是涨到七十块钱一公斤。

一棵杜仲树的树皮能卖几百元,在那个年代,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也是难以抵挡的诱惑。

曾经,各地疯狂剥取杜仲皮,不少地方山里茂密的杜仲树林,转眼间就消失殆尽。甚至听说,城里公园作为景观树的杜仲,都被人连夜剥了皮,逼得管理人员只能往树上泼沥青。

宋阳心里一阵激动,看着树上挂满的果子,心想现在栽培的话,说不定能赶上好价格。

但仔细一想,九十年代中期,杜仲价格好像一下子跌到七八块钱,因为到处都在种植,产量大增。这么一算,好像不太划算。

按照收购标准,杜仲树要达到十五年树龄才符合入药要求,等自己育苗栽种,正好赶上价格低谷,那就不值钱了,实在没必要浪费精力。

不过,眼下这棵杜仲树的树皮,宋阳可不想放过。他顾不上考虑什么野生不野生的问题,只知道自己不剥,别人也会剥。把这杜仲树皮弄回去换成钱,装进自己口袋才是正事。公园里的杜仲都有人偷着去剥,更别说山里的野生杜仲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他的记忆中,山里的野生杜仲几乎被人砍绝,最后只剩下大片的人工种植林。多他这一棵不多,少他这一棵不少。

大不了把种子撒在周边山上,这些种子应该成熟了。不对,杜仲树树龄越大,结出的种子质量越好,这种子也能卖钱,要撒就撒在自家附近,以后多少还能换点钱。

难得在这种地方看到一棵漏网的大杜仲树,把树皮全剥下来,按照现在的价格,少说也能卖三四百块钱。这个时候的钱可值钱了,这可是一笔相当不错的收入。

宋阳牢牢记住这个地方,打算今天的事结束后,明天就叫上哥哥,一起来把树皮剥了,免得夜长梦多。

其他人哪里知道,今天最大的收获者会是宋阳,这一棵杜仲树的价值,顶得上打好多头在这年头还不太值钱的野猪。

几人终于在下午村民都上工的时候,把打到的四只野猪搬到了村子的土路上。宋建国到附近地里,叫来几个村民帮忙,接替他们把野猪抬回村子,让村民帮忙剥皮。

宋阳毫不客气地要了四只野猪后腿和自己打到的两只野猪的猪肚。至于猪头,他可瞧不上,肉少骨头多,还不好处理,处理好了,没有大料卤制,味道也不好。相比之下,还是后腿好,简单腌制、烟熏,隔年再吃,那叫一个香。

另外,宋阳还拿了些新鲜肉,带回去喂狗。剩下的,就分给其他人和村民。事情安排妥当,大家各自回家吃饭。

稍作休息后,一行人再次前往梨树湾,查看庄稼被破坏的情况。这次还是由宋阳带着招财、进宝在前面探查。

这些野猪没被多次惊吓过,没跑多远。找到它们的时候,野猪正在梨树湾背后翻过一道山梁后的山沟泥塘里打滚乘凉。有两只两百多斤的黑毛野猪,带着两只百来斤的黄毛野猪。

这是一条单独的山沟,山坡比较陡峭。七个人拿着火枪,直接埋伏在下方山沟两侧。

宋建国和王宏远从侧面远远绕到猪群前面,一左一右大声吆喝驱赶。正在泥塘里惬意享受的四只野猪,被吓得匆忙起身,掉头就往外面跑。

紧接着,枪声接连响起,四只野猪全都倒在了山沟里。众人下去后,用斧头补了几下,野猪就全部毙命了。

四头野猪的内脏,先让几条猎狗吃了个饱。一行人把四头野猪抬回去,宋阳和宋建国要了两只后腿和两个猪肚,父子俩分两趟搬回家腌制起来。

该是自己的就拿,宋阳可不会客气。按照规矩拉着野猪尾巴分长短,他分到的更多。别人虽然眼红,但也说不出他贪心,毕竟有一只野猪是宋阳开枪打死的。

天热的时候,这六只野猪后腿,只需要腌制五六天,拿出来晾干烟熏就可以了。前段时间弄来的熊肉,该炼油的炼油,该烟熏的也在阴雨天的时候熏好,挂在了老屋的楼上。现在,楼上已经挂了不少肉,相当充实。

晚上,宋阳给蒋依娜送了点野猪肉。蒋依娜不想被别人看到,宋阳也没多说什么,把东西交到她手里,就转身带着两条猎狗去老松林看庄稼了。

看庄稼的人手又增加了两个,主要守着梨树湾的那片山地。白天刚打过野猪,晚上格外安静。

宋阳美美地睡了一觉,第二天早上,昨天一起打猎的另一个人来接替他,甄大叔则去梨树湾守夜。

经过昨天的事,几个猎手再也不觉得宋阳不靠谱,对他的态度有了很大转变。就连甄大叔都直说,宋阳是石河子村最厉害的猎人,碰面的时候,哪怕是长辈,也没了之前的架子。

接替的人来得早,宋阳回到家时,一家人刚起床,正忙着做家务。宋阳进屋,看到在火塘边抽烟的宋建国和正在洗脸的哥哥,马上说道:“哥,今天别去上工了,跟我进山。”

哥哥下意识地点点头,没多问。宋建国却忍不住问道:“又进山干啥?”

宋阳笑着说:“昨天在老松林那边打野猪,回来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一棵大杜仲树,叫哥跟我去把树皮剥回来,处理好能卖两三百块钱呢!”

宋建国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起来:“你这小子,眼睛还挺尖……行,要不要我也去帮忙?”

他知道这年头杜仲树皮的价格,一棵大杜仲树,剥下来的皮处理好,卖个几百块钱,真不是问题。附近山里已经很难见到杜仲树了,没想到被宋阳发现一棵大的,这可是好事。

喜欢重生1979:发家从采药开始()重生1979:发家从采药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