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 第119章 先见童枢密!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第119章 先见童枢密!

簡繁轉換
作者:祝家大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7 11:14:3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夜里,苏武从营中出来,自又是要去一个地方。

这几日,孟玉楼有了新宅,但并没有搬家,只是把隔壁家的那处宅子谈下来了。

如此,两宅一通,便成了大宅,只是格局上有些奇怪。

隔壁住了孙立与孙新两对夫妇,顾大嫂自然也就住在隔壁,他们都住在隔壁前院,后院又有不同,正在挖大地窖,一时也还未完工。

苏武从来不会过来吃早晚的饭,因为他都在营里与军汉们一起吃,但晚间,孟玉楼还是会备下一些酒菜。

苏郎要吃,便是随时都有,不吃也当备着。

苏武今日来,提了东西,便是在笑:“你看这是什么?”

“苏郎这是什么好物什呢?”孟玉楼倒也不那么惊喜,上次惊喜过一次,两坨水玉,只以为是苏武送给自己的礼物,便有过一次失望。

而今孟玉楼便也接受了,像苏郎这种军中汉子,不必奢求太多。

却听苏郎来说:“好东西呢,你定是喜欢,打开来看看……”

孟玉楼听得这话接过,终于有了几分期待,慢慢打开盒子,只一闻气息,便是惊喜不已:“春香膏?”

苏武笑着点头:“嗯,东京来的春香膏。”

孟玉楼立马起身:“奴家去取茶具来……”

苏武便也等着……

只待茶具热水取来,孟玉楼便也开始忙碌,这茶泡起来还真有几分繁琐,诸般器具,还要等候与搅拌,看起来像做菜一样。

“苏郎哪里得来的春香膏?”孟玉楼问着。

“知府相公给的,拢共两斤,都带来给你了,你可省着点,莫要拿去招待了人。”苏武如今也知道,这东西是稀罕物。

孟玉楼眉开眼笑,来了一个柔情似水的眼神,说道:“奴家哪里舍得用春香膏去招待人呢……”

“嗯?”苏武愣了愣,便也明白了,心中一笑,又道:“往后有机会,再给你多弄一些来。”

孟玉楼摇着头:“苏郎不必如此去费心。”

苏武也不多言,他知道不久的将来,自己会有机会去东京,把此事记下即可。

“来,苏郎先尝尝……”孟玉楼调制好一杯来,先递给苏武。

苏武自然来尝,其实味道真挺好,大宋的茶五花八门,有些茶会加盐巴,有些茶会加胡椒,千奇百怪,什么都有。

便是这春香膏,没有其他味道,独独就是多了各种清香,乃至还有一些薄荷之味,好似春天百花之感,其实当真沁人心脾。

苏武尝过,忽然也想,这玩意喝起来也挺复杂,不亚于做道菜肴。

那府衙里吃的茶,必然不会是知府相公亲手调制,这般贵重茶膏,当也不会让一般仆人去经手……

莫不是……那程家小娘?

倒也是乱想,苏武答着:“好味……”

孟玉楼莞尔一笑,便是心中满足满意,自己也来一杯,也说:“难买呢,此物每年出产极少,便是东京里,也难买,上次买那三两多,不知托了多少人去,大多时候即便托人也买不着……知府相公待苏郎,可真不错。”

三两都要拖人?还买不着,那这两斤怎么说?

还是说程相公是京城里的官,所以轻松可得?

还是说……

倒也又是乱想,苏武只道:“待我有机会去东京,定是多买一些来。”

“苏郎,当真不必,偶尔尝尝,自是极好,若是真花大价钱去买许多来,反倒不显珍贵,人总是这般,真多了,又不那么喜爱了……”

只听得孟玉楼这番话去,苏武心中一动,这姑娘,其实以往还真了解得不多,这些日子才知,她还真有许多别样的魅力。

也不似一般人等……

“来,再来一杯……”苏武把空盏子递过去。

孟玉楼自又是一番忙碌……

也听苏武问:“宗铁近来如何?”

其实还瞒着呢,也不是有意瞒着,只是苏武每日即便来了,也是营中大小事都安排完毕之后,来得晚。

要走的时候,天都没亮,如此,那小子自然也还不知,只管每日读书……

“他啊,近来背书抄书倒是有进步……”

“嗯,寻个时候,与他说说,好好说,他其实也懂事了,只管让他心安,他杨家产业,只给他留着就是……”

这件事,总是要处理一下的,不为别人,也当为孟玉楼处理一下。

“嗯,苏郎放心就是,宗铁若知晓了,只会高兴……”孟玉楼答得羞怯。

“嗯?”苏武还有些意外,这小子还真有趣,便说:“这样,你与他说了之后呢,他背了文,抄了书,让他到营中去耍弄,男子汉大丈夫,但与好汉在一起,如此,将来性子上便多几分坚韧。”

苏武其实想得更多,杨宗铁已经十来岁了,不得几年,就是大小伙了,做生意也好,考科举当官也罢,终究也会是自己人,到时候不免也会在他苏武麾下做事干活。

别的不说,书读多了,不免对军汉有发自内心的看不起,这般自是不能,所以,既然是自己人,那就得这么培养一下。

也是苏武自己知道,他这一摊子,将来若是真得了大前程,不论前程如何,都有一个基本盘。

武夫军事集团,就是这个基本盘,不论谁来,只要是自己人,都得发自内心认可这一点。

“嗯,好,都听苏郎的……”孟玉楼点着头,心中蜜蜜甜,便也是担忧无数,担忧苏武不喜杨宗铁,不喜是正常的,可不喜又该怎么办呢?

好在,自家苏郎似乎还挺喜欢宗铁,岂能不是心中蜜蜜甜?

只道苏郎真的好,兴许真是那个词,爱屋及乌。

茶水再递去,孟玉楼的眼神里,当真有一种别样的妩媚。

苏武吃茶,也笑:“就吃这一盏了,吃多了晚间可睡不着……”

苏武其实就是随便一说,孟玉楼像是想到了别处去,连忙低头。

只待再来洗漱,那千多斤的拔步床自是要受武夫勇猛之苦。

只待这张拔步床叫苦不迭之后,那床上的两人还有那几分的温存。

有时候,女子愿多想,愿乱想。

此时有多少幸福,不免就会想来日……

便听孟玉楼慢慢开口:“苏郎……”

“嗯……”苏郎搂着人,闭着眼,还有几分回味。

“苏郎,奴家想与苏郎说一件事……”

“你说……”

“苏郎……”

“你说啊……”

“往后,若是……反正,苏郎记着奴家就是,奴家不求许多,只求苏郎总能记起来还有奴家……日夜盼着……”

孟玉楼话语不明,但苏武哪里能听不懂?

便只来答:“我一个军汉武夫,又不是人家那高门显贵,也没几分多余脸面要顾,若是来日我真开府开宅,你只管一起来就是……”

苏武只是军汉心思,大大咧咧,如今连个家宅都没置,想得那许多去?如果有一天,真需要置办一个宅子了,自也想着该有孟玉楼一席之地。

虽然养外室在这个时代多如牛毛,但苏武毕竟思想不一样,当真把人放在外面养着,还不如带回家去。

也如他自己说,他又不是什么高门显贵,更不是儒家士大夫,养外室还怕人诟病。

却是听得孟玉楼来答:“奴家不去……”

“嗯?怎么?”苏武一时意外,怎么还不去呢?

“奴家如何好去得……”孟玉楼又说。

“别人家三妻四妾一大群,我家还不行了?”苏武也问,他也闹不懂了。

“奴家自是不能去的,如此苏郎才能安心,也少许多烦忧。”孟玉楼又说着。

苏武只想,奇了怪了……

难道孟玉楼是以退为进?真想要一个所谓明媒正娶?

转头看看,孟玉楼也不是那般人……

那是为何?

“这事你怎么不听我的了?”苏武这么来问,便是孟玉楼一直以来,在苏武面前,都不会表达与苏武不同的意见。

“这事不能听苏郎的……”孟玉楼只这么来说。

“是我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苏武也问。

“嗯,苏郎不懂呢……”

“那你说说,说得让我懂一懂……”苏武还真好奇,并不是生气或者怒火。

孟玉楼稍稍一抬头,近在咫尺,就是苏武的脸,她面色不是委屈,也不是悲伤,而是一种理智与郑重其事。

只慢慢说来:“家宅安宁,便是好呢,就怕家宅不安,以往都想,奴家是个苦命人,但真说起来,其实并不苦命,吃得好穿得暖,日子其实富贵,都说,人便是不满足,有了这些,便想那些……其实奴家如今,满足呢……苏郎自是最好不过了,所以,苏郎不该有太多其他烦忧才是,奴家不是苦命人,苏郎才是苦命人……”

苏武一时听来……这都什么跟什么?

却也听明白了,苏郎才是苦命人……苏武本不是矫情人,但这拔步床里说私语,这话听来,岂能不入心中?

“唉……以后再说吧……”苏武摇着头,知道孟玉楼心中有主见,想得多,只怕也想将来他苏武娶正妻有大妇之事了。

八字都还没一撇,苏武如今,也没想什么正妻大妇之事,却也知道,兴许,到时候,真是会有麻烦……

但苏武又说一语:“这辈子,既是这般缘分,那就是一辈子。”

苏武说得认真,不论怎么样,在孟玉楼这里,苏武是真的有一种温暖与幸福,既然得到了,那就不会对她不住,这点良心,怎么会没有?

忠也好,义也罢,其实都是一个道理。

“嗯……”孟玉楼只听得苏武这话,便有那一脸的安心与满足。

苏武亲得一口去,轻声耳边还有呢喃:“睡觉。”

早间,苏武又修了面,去了。

校场上从太阳未起,到太阳上到正中,都是热火朝天。

午间,各自散去,也还有零星汉子在加练,兴许是为了那份赏钱,兴许是为了每日或者每月的那点荣誉。

一间小屋,时迁石秀,时迁带了菜来,没有酒,因为时迁如今没钱,也还没领到第一个月的俸钱,买不起酒。

石秀能坐起来了……

却是两人正吃着,屋内走进来一个人,两人抬头一看,时迁连忙站起:“拜见武指挥使。”

武松点着头,看了一眼地上坐着的人,就问:“石秀,能站起来了吧?”

石秀稍稍低头,未答。

时迁连忙来答:“指挥使有知,我这兄弟,能坐了……”

却是时迁话语一落,石秀竟然就站起来了,时迁看得是一脸无辜,无辜里有惊讶。

武松再开口:“能走动吗?”

时迁不说话了。

石秀左右看了看,当真走了两步。

武松点头:“嗯,不错,一身好武艺,便也是有个好身板,也不出我所料,当真好得快,这般,明日早间,你随我出操,倒也不是要你跟着奔跑操练,只管动一动就是,如此,好得更快!”

石秀不说话。

当然也有时迁来说话:“武指挥使放心,我们都知晓了。”

武松左右看了看,又说:“时都头,去杜兴那里禀告一下,领一些东西回来,这屋子要住人,自要像是个住人的模样。”

“得令!”时迁拱手。

“我走了,明日早间,莫要迟到,军中规纪严得很,莫要让我难做。”说着,武松出门而去。

屋内两人,倒是有一段不长不短的沉默。

时迁来开口:“接着吃……”

石秀便又坐了下去,吃了起来。

时迁小心翼翼试探了一语:“明日兄弟可当真莫要迟了。”

石秀答了话:“你明日自去寻那燕指挥使就是,你有你的前程,我这里,倒也不必人照应了。”

时迁点头:“嗯,好。”

便是时迁心中,已然一松,脸上也带了几分笑容,回想起来,倒也真难……

第二天大早,只看得校场上有了呼和之声。

一个汉子从屋里出来,左右去寻,寻得一会儿,又回了屋里去。

只待外间当真起了号角,他又出了门,又左右去寻,直到寻到了那武松的身影,他慢慢走去。

军中诸般口令在喊,众多军汉来去。

苏武坐班在营中议事堂,等武松来。

武松笑呵呵就来,说道:“哥哥,那石秀,虽然没有什么话语,但当真今日来了,我只管让他在校场上左右走动来去。”

苏武点着头:“嗯,他在你麾下,你看着点,倒也不必如何过问。”

武松点着头:“是当看着,就怕他包藏祸心呢!”

苏武摆着手:“他便是近我身都没机会,只管每日点校,且看他当真好了,是不是用心操练,我自不见他,他自也服你……”

“嗯,哥哥放心,即便他包藏祸心,也管教他死无葬身之地!”武松脸上当真凶恶就起。

“也莫要去吓唬人……”苏武笑着。

“嘿嘿……哥哥,反正我上哪,都把他带着……说起来,他也着实好武艺,一手枪棒也难斗,还能打得我胸前嘭嘭响。”武松凶恶又收,只有笑。

“其实啊……长久了你就知道,他最是一个忠义正直的汉子。”苏武如此来说,也怕武松对他过于苛刻。

“嗯,看得出,这般汉子,我一眼就看得出,我自是愿与这般汉子交心,就怕他呢……”武松说着,也是心里门清,心眼子也在。

“就这般吧……”苏武点着头。

“嗯,哥哥,还有一事呢……”说着,武松从怀中掏出一封信来,又说:“营门处收到的,我顺便带来了,又是莱州那边来的信,给哥哥的……”

苏武接过,看了看,赵明诚写来的,还想着邀约苏武诗词之事,这不是第一封了,第三封了,连连催促,信中还说,久不见苏武回信,怕苏武没收到前面的信。

也是这个时代的信,送不到手的事情时有发生。

武松也知道这事,便在一旁说:“哥哥,要不,你就随便寄送几首去吧?”

苏武便是苦笑:“有这一回,便有下回,有了下回,便是无穷无尽的烦恼……”

“哥哥,这有什么烦恼可言?只当哥哥是填词填得好呢,小乙不也能填词吗?实在不行,让小乙来填,只管让那些相公们高看哥哥几分就是……”

武松显然也明白这个道理,这大宋朝,文人才是顶端。

苏武还是苦笑来说:“只待这一回后,往后,但凡宴席宴会之时,我便再也逃不脱了。”

“逃不脱就露几手,这又何妨?”武松又道,还笑着问:“莫不哥哥是矫情?”

这话……

苏武转头一想,只觉得自己还真显出了几分矫情,人家频频来信,已然是真诚真心……

苏武看了看武松,便道:“也罢,你来磨墨。”

“嘿嘿……哥哥,那些相公们高看你,我便也高兴!”武松已然在磨墨。

苏武挠着头,三五首词,倒也不难,差的他也背不来,自也是上乘之作。

只管背几首没什么典故的闲词来,写在纸上,只待稍稍一吹,墨干之后,递给武松:“二郎,你帮我寄去就是……”

“好嘞,这就寄去!”武松接过,脚步轻快就去。

便看燕青皱眉走了进来,拱手一礼,直接开口:“叔父,刚收到消息,梁山那边,忽然都在出那水泊,分了好几路,有往北边去的,有往南边去的,往西边去的便不说,还有从东边在绕的……”

“多少人?”苏武就问。

燕青皱眉来说:“叔父,梁山之人如此狡诈,四处多路出那水泊,我麾下人手不够,只估摸得最少有七八路,每一路都有几百人不止,怕是有四五千人之多。”

“这是倾巢而出了……”苏武点着头。

“叔父,他们都是昼伏夜出,专挑山野小路,我麾下实在跟不住这么多路,便只选了离咱们东平府近的两路去跟……咱们要不要?”

燕青问着。

要不要呢?

苏武思索一番,答道:“你亲自跟去,寻个机会,抓几个贼人回来即可,抓了人便立马送回来,其他不管,只一路跟着去,且看去哪里,待他们回来的时候,再谋动手之事!”

“明白!”燕青点头就去,便也是摩拳擦掌。

燕青一去,苏武立马起身,也往府衙去。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 书_吧首发本。

便是汇报工作。

小书房里,程万里听得几言,也是皱眉:“当真四五千人之多?”

苏武点头:“只多不少。”

“此番,怕是河北东路要遭大难了。”程万里依旧眉头紧皱,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苏武便说:“只待他们回来之时,当迎头痛击一番。”

“倒是我往枢密院去的公文,还没回信来,不知河北东路那边备贼之事,到底准备得怎么样了?还真未想到,这些贼人行动得这么快!”

程万里似也有几分担忧,自古贼事,不可侥幸去想。

若是只打得一两个州县,那倒罢了,若真是流寇一起,肆虐来去几十州县,那可就是塌天之祸。

史书所载,历历在目,几百人,几千人,瞬间转战四处流寇,席卷裹挟,几万人十几万人,也不过瞬间之事。

如今这中原之地,各个州府武备情况,程万里太了解不过,哪里有几个堪用之兵?

百来年不见战事,又哪里有几支悍勇之军?

程万里一边心中有大格局,一边当真为朝廷担忧不已,其实,五味杂陈。

苏武自然不知程万里心中想得这么多,若是知道,他也当安慰一下程万里。

宋江其人,不比方腊,本也并没有这般大的野心,他只是一心想着窝在梁山发展势力,只想着等到朝廷拿自己没办法的时候,求个招安。

宋江并没有真想过把大宋打成一锅粥,更不曾想过当真要皇帝轮流做,今天到他家。

只听程万里忽然再开口:“咱们得去一趟东京才是!”

“去东京?”苏武心中还有些没有准备好。

每每想到东京,想到北宋这个都城,苏武心中便觉得那是遥远的地方。

其实不然,东平府去东京开封汴梁城,还真不远,五百里出头的距离罢了,甚至比去青州还近。

这就是大宋立都城在国之中央的好处之一。

“对,速去速回,为此事,当走一遭,毕竟是山东之贼,咱们去一趟,见得相公们当面说清道明,如此,兴许……”程万里皱眉顿了顿。

“相公是怕朝廷到时候牵连怪罪?”苏武问。

程万里点头:“当去说清道明,一来,这贼寇在我来上任之前就有了,非我之过也。二来,近来剿贼,我是频频立功。三来,我府下人马,拢共算在一起,也不过五千人,还要分在各处县里把守,堪用之兵不过两千,虽然初得安抚招讨制置使之名头,但也来不及联络周近。若是不去当面说清道明,到时候相公们怪罪之下,少不得莫名牵扯!”

程万里还真是想得多,但更是想得周到。

“那下官也去吗?”苏武问。

“你当一起去,如此,我也有底气,到时候,包揽诸事,也当是你我一起。你也该见见童枢密才是,见过面,总比没见过面亲近,也当让童枢密看看你是哪个人,更看看你是何等人物……如此,当多几分信任,你我也好上下一心,把这剿贼之事做好做成!”

程万里当真铆足了劲一般。

苏武也想了想,说道:“那事不宜迟,当走就要走了,也怕赶不回来去堵那些贼寇回程!”

程万里点着头,却道:“来得及来得及,贼人分散各路去那河北东路,昼伏夜出,多是步行,路也难走。京畿官道却是畅通无阻,咱们打马来去,快得紧。”

“相公也打马?”苏武有些意外,只当程万里是要坐车的。

程万里却是牙一咬,说道:“这般关键时刻,岂还能顾得那些?若是不能提前赶到,岂又能证明我有先见之明?如此,才是罪责都在河北东路,不在我也!”

这京官,真让程万里当明白了。

京城里的事,程万里当真是门清,却是这州府里的事,程万里初来的时候,那真是一问三不知,闻贼就惊,见贼就怕。

这大概就是而今整个大宋朝的缩影吧……

苏武起身:“下官这就去备马,相公此番受罪……”

程万里手一抬:“如此关头,说不得那么些了,受罪也当受了,此时还不受罪,到时候真就京中吃罪了!前程大事,不可误也!”

苏武心中其实挺高兴,转头赶紧去备马备人,百十骑就够,三百来匹马,带三日干粮足够,把武松带着。

如此,回营里一通交代,让鲁达与朱武商量主事。

在府衙门口,扶着程万里上马。

程万里满脸都是焦急,也是心中觉得这些事,还是反应慢了,应该早几日就去,也在反思自己脑子还是不太灵光,少了几分在京中的敏感。

“走走走,快走!”程万里上马之后,就是左右招手。

就看那府衙门口,奔出程家小娘:“父亲,路上小心啊!”

程万里只回一语:“有苏武随在左右,万事无忧,你只管等为父回来就是。”

说着,马腹一夹,走了。

也听得那程家小娘还说一语:“苏总管路上也小心!”

“多谢!”苏武也来不及多说了,程万里已然在前。

得赶紧跟上,就怕程万里打马不娴熟,跟在左右照看着,怕他当真落马了,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马匹倒也不急速去跑,马匹冲锋,从来不会长久,所以,快步去走,才是赶路的常态。

如此,程万里倒也在马背上坐得住,却还是口出埋怨:“可颠死老夫也!”

真颠一会儿,程万里甚至心中都有几分后悔,其实坐车也不是不行,京畿官道,坐车也能很快……

只可惜,现在反悔,晚了。

苏武还在一旁教:“相公,不必坐实,相公请看,这般,起几分脚力,半蹲在马镫之上,便不颠簸……”

程万里转头去看:“你怕是要我命也,我就坐着吧,哪里蹲得住……”

苏武也是无奈:“那慢些走就是!”

“还是快些走吧……”程万里咬牙切齿,想一想前程,还是得走快一点,毕竟五百里路呢,还要赶回来截杀贼人,如此又是立功。

这是一套连环之策,往京城去,也是为了露脸,乃至包揽一些事在身,便做个那种堪用可用的能臣形象,只待回来,马上立功,便是坐实这个能臣的人设。

如此,再与河北东路的相公们更有了一个直白的对比,对比,就更显他程万里是那能臣大才。

事事皆学问,这也是为官之道。

咬着牙,赶紧去走这五百里路。

苏武在左,也让武松在右,便是不能真让程万里坠马了,到时候给摔出个好歹来可万万不行。

便是路上,苏武也去想那东京,一百多万人口的东京,这个时代,一百多万人口的城池,着实是不敢想象。

那连绵的房舍,不知能铺开多少里地去,那养活一百多万人口的粮食与能源物资供应,在这个人力畜力的时代里,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这大宋朝,怎么能说他不好呢?

其实挺好,可惜了……

只管一路往西南,官道越来越宽敞,来往行人,车架,越来越多。

其实也可以坐船去,只是这个时代的运河,并不笔直,是以汴梁为中心的一个“之”字型。

这五百里路,坐船还真不会有打马快,船只是运力大。

也看这宽敞的官道,来日大金女真的铁蹄,就是顺着这般又宽又平的官道,一路从北到南,直去汴京!

“要了命了,要了命了,休息一下……”程万里在马背上终于是顶不住了。

连马都下不来,还得苏武在旁撑着扶着,程万里指着自己两边大腿内侧:“疼,火辣辣的疼……”

倒也真走了几个时辰,程万里的坚韧,其实也超出了苏武头前的预料。

苏武倒也不笑,只说:“这一路去,两日多的路程,相公双腿,怕是要破皮结痂。”

这个过程,苏武早就经历过了,便是军汉坚韧,这点小痛,忍忍就过了,只待结痂,也就慢慢成了茧子,也就不痛了……

程万里有自己的抒情方式:“这前程呐,可真难取呢……若不是为了……唉……”

苏武这才笑了笑:“相公,下官去寻个车来?”

“都奔出这么远了,还要什么车?这般也好,只看我走路罗圈,不免也教相公们知我为国为社稷,这般用心奔走,这是何等忠心?”

程万里,万事都能往这个方向去想,着实是个政治动物。

苏武其实佩服,按理说,程万里是吃不了苦的人,但为了某些事,苦也能吃不少。

程万里又是大手一挥:“吃东西喝水,吃罢,再上路去走,到时候,童枢密说不定还亲自给我请个御医来呢……”

苏武真是心悦诚服,行!

这领导,有点东西的!

“相公也吃!”苏武递过去,一张面饼。

程万里接过就吃,话语也有:“这就叫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形容得也对!

苏武答了一语:“天下之大,还有几位相公能如此?”

程万里立马是一脸的大义凛然:“自也不负圣人教诲!”

吃得喝得,苏武扶着程万里再上马,咬着牙,再走。

也不去什么城池,更不去什么驿站驿馆,就是个风餐露宿。

好在苏武搭了军帐,燃了篝火,倒是能入眠。

五百里,两天半,坐车的话,至少要五天左右。

巨大的汴京城,就在苏武眼前呈现,只看那城墙高耸,二十米不止,更看那城墙左右延伸而去,一眼望不到头。

那城墙之外,有宽阔的护城河水,只是河水漆黑,近前,还有几分腥臭味道,显然许久不曾疏浚,怕是护城河也不深了。

城外,绵延的都是屋舍,一百多万汴京城的人,也不全住在城内。

屋舍连绵,诸般店家,来往行人,热闹非常。

过得叠拱桥,便是过了护城河,在东西走向的南边,还有汴河接入,那边也通南北运河,还有码头。

苏武进的是北城安远门,便是离皇城更近,离那些衙门也更近。

只管一路打马去,进马行街。

程万里已然满脸是笑,自打看到汴梁城,程万里脸上的笑就没有停过,只问苏武:“如何?汴京如何?”

苏武点头就笑:“好大一座城池。”

程万里又说:“这里的日子,便是你想都想不到的……若是有一日,你也入京为官了,才知晓这汴京城里的好……”

程万里说来,是一种期待。

苏武期待吗?好似也没那么期待,只是坐看那鳞次栉比,也去看那比肩接踵。

马步在行,程万里抬手一指:“东边,你左手边,这条街过去,就是白樊楼,往南走一些,便是任店,嘿嘿……”

苏武去看了看,甚至能看到一处楼宇高耸,还能看到那门口立着高大的牌楼,牌楼上竟还有彩旗在飘……

倒是……有种突兀之感,感觉奇奇怪怪的,与这满街建筑有些不搭调,但格外显眼。

“就是那里了,咱们往西边过街,一过去,你就能看到皇城的城墙了。”程万里慢慢给苏武介绍着,自己也莫名高兴。

苏武能感受到程万里那种发自内心的高兴,只等转过街去,当真就远远看到了皇城城墙。

皇帝就住在那里面,宋徽宗赵佶就住在那里面。

只待马匹慢慢走去,苏武心中,莫名还真有一种激动之感,没来由,但心跳真会加速。

只待走到皇城根下,就看程万里往北一指:“东华门,进士放榜之处也,不知多少人一生所求,就是在那里唱一次大名!”

苏武回头去看,马在往南,那边是北,东华门,以往有那韩琦韩相公说过一语:东华门外唱名的方是好男儿。

就听程万里也说:“昔日,有那田况田相公著书《儒林公议》,其中有洛阳人尹洙曰: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彊虏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

苏武听来,眉头一皱,心中难受,更有无奈。

“当然,我倒是不以为然,那尹洙之语,太过了。若是真能恢复燕云,岂能是状元及第可比,那是史书万代留名!”

程万里又说。

如此,苏武心中又舒服多了,倒也是奇了怪了,便也说道:“此番海上之盟,幽燕之地,兴许真能恢复。”

程万里点着头:“那就看童枢密如何运筹帷幄了,走,先往枢密院去!先见童枢密!”

枢密院,就是中央军委,就在皇城之旁。

枢密院也是极其复杂的衙门,下有十二房。

曰:北面房、河西房、支差房、在京房、校阅房、广西房、兵籍房、民兵房、吏房、知杂房、支马房、小吏房。

以往倒是没这么多房,后来慢慢多了起来,特别是河西房,便是因为昔日党项李元昊起兵而立,也是此时此刻大宋朝最重要的一房,乃至西军之事,也多在其中。

枢密院衙门,那正是气派恢弘,大宋主要的军政机构,便是两府,一边是枢密院,一边是中书门下。

其他的,还有三司,盐铁、度支、户部。台谏两院,御史台,谏院。

乃至殿前司、皇城司之类……

程万里已然有了一个封疆大吏的名头,到得这枢密院里,投了拜帖,也只能恭恭敬敬在门外等候着。

只待里面的小吏来请,程万里方才能跟着进去,却也转头来与苏武说:“你待我片刻,会有人再来请!”

苏武点着头,只管站着等,也看这衙门进进出出,看起来忙碌非常,还看门口街面,来去都是车马,便是路上走的,也都穿着公衣,那牛车里坐的,更是朝服。

这里的官,真是一板砖下去,能拍死七个,这里的吏,更是多如牛毛。

倒是并未久等,片刻,便有那小吏在门口喊:“差充京东两路兵马副总管苏武,是哪个啊?”

那小吏,当真挺胸抬头,眼睛看天。

“我是……”苏武答得一语。

“进来,跟着走,枢密相公召见!”那小吏瞟得苏武一眼,转头就先走。

苏武跟在身后,其实也不生气,只是觉得无奈,乃至觉得有些搞笑可笑。

从五品的武官,当真不是官啊……

(兄弟们,来晚了,抱歉,今日状态稍有下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