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 第120章 苏武苏子卿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第120章 苏武苏子卿

簡繁轉換
作者:祝家大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7 11:14:3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进得枢密院去,里面倒也并不宽大,除了中院一个议事列班用的大堂,其他地方都是一间一间的小屋。

苏武只管跟着那小吏往里进,走人的回廊里,人来人往,却多并不是武夫之辈。

直到一个侧间的小屋,那小吏转头来,依旧骄傲:“请吧,相公在里面呢。”

苏武自己迈进去,里面就两个人,一个微胖的汉子端坐,程万里站在他的头前一旁。

倒也先不打量,只管躬身一礼:“见过枢密相公。”

那枢密相公的话语就来:“嗯,你便是苏武,不错不错,只当看一眼,便是好军将,不必多礼。”

如此,苏武往前走去,才打量了枢密相公一眼。

童贯,倒也看起来不矮,有几分人高马大,一张竖圆脸,大概是因为发福所致,面色白皙,大概是因为养尊处优,倒是目光里炯炯有神。

长得不丑,反而看起来很舒服,他颌下有胡须,虽然不多,但也根根分明……

便是说话之声,也不是那种阉人的公鸭嗓,甚至还有几分浑厚,身形看起来,也是高大壮硕模样。

一眼看去,与正常男人无异,乃至还比一般男儿威武雄壮几分。

苏武一时不解,不是阉人太监吗?

“多谢枢密相公!”苏武站定,再是一语。

童贯脸上有笑:“只说寻个时候招你来见一见,没想到你与鹏远先来了,也是正好,只当是我召你们二人入京来,那赵良嗣把你夸得是天上地下独此一人,哈哈……当面看来,怕也不差!”

苏武第一次知道,程万里,字鹏远。

不免想起另外一个人,此人叫做岳飞,字鹏举,此时应该正在相州昼锦堂下韩氏的家中干杂活。

“枢相抬举!”苏武再是一礼。

程万里在旁便说:“恩相,如今河北东路,怕是真要起大贼之事啊!”

童贯点着头:“我知也,你前几日来的公文,我已然与朝廷诸公都说过了,也与官家说过了……”

“那……”程万里故意言语犹豫。

童贯摆摆手:“有我在京,如何能罪在你身?放心就是。”

“学生拜谢恩相。”程万里也是躬身一拜。

童贯点着头,看向苏武:“你来说说京东两路之事。”

苏武看了一眼程万里,见程万里点着头,方才开口:“枢相有知,军备废弛之语,不敢妄言,堪用之兵着实不多,末将麾下,也不过两千堪用之兵,那贼势已然成千上万之多,那贼人躲在水泊之中,只有后山有陆路可去,那后山却是地险墙高,关卡险要,难以破之,唯有水陆并进,四面围攻,才能有破贼之可能。”

程万里也补充来说:“恩相,虽然学生有这制置使的名头,却是官小位微,其中难处,恩相岂能不知,苏武,也不过是个五品游骑将军,两路大小州府十八个,都监总管一大堆,又岂能做到令行禁止?”

童贯摆着手:“这些话就不必说了……”

程万里立马点头:“多是学生无能,恩相海涵……”

“倒也不是说你无能,万千之贼,又岂能比得上昔日党项之强?我领枢密院,若是面对这点贼人,还满天下去调兵遣将,岂不让人以为我是枢密院行事无能?官家知晓了,岂不更轻看与我?唉……”

童贯看了看两人,他也有他的难处,只待他稍稍一顿,才再说:“军备废弛之语,苏武说来,我岂能不知?但你我三人之间,说这话,倒也无妨,这话却万万不能说到官家耳中去,若是到得官家耳中,军备废弛,岂不就是枢密院之罪也?”

这番话,苏武听懂了。

童贯知道天下州府,大多军备废弛,但他又似乎也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却还要表面上粉饰这个问题……

再去一想,军备废弛这件事,也不是一朝一夕而成,更不是在童贯这一任而起,是历代而下,越发废弛,从开国年间,就埋下了根子。

这又岂是童贯一上任,就能解决之事?

若是真的山东起了贼,还需要满天下调兵去剿,那岂不就是在把这个问题剖开了给天子看?给天下人看?

童贯这官,看来也不好当。

程万里听得这番话,已然就往前开口:“恩相不易,这贼人之事,定是要在京东之内剿灭之,学生定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敢推脱。”

童贯稍稍点头,也是叹息:“这话就对了……有些事啊,我这枢密院万万不能做,但别人兴许为了给我使绊子,说不定真要做呢……”

“恩相是说……河北东路之事?”程万里来问。

“是呢……河北东路起贼,自不是你之罪也,终究却又是我之罪也……”童贯自己苦笑。

苏武真是在学在听,程万里自然是贼起之后再去补任,起大贼怪不得程万里,程万里可以甩锅。

但童贯甩不了锅,他都已经到顶了,他掌枢密院,掌的是天下兵事,任何地方起贼,他都有锅,童贯若是再甩锅,那就只能往天子身上甩了……

程万里面色带悲:“恩相难也……”

童贯却又来说:“这不算什么,还有难呢,河北东路贼势一起,不知多少人要来参一脚,不急,慢慢来,他们若是觉得自己行啊,就让他们来……终究,最后还是我,来收拾这个烂摊子……”

说着,童贯看向程万里与苏武,又说:“便是这个烂摊子啊,还是你们二人去收拾,钱粮军械,我知你们差得许多,但我这里,给不得太多,天下州府何其多?哪个不要?西北也要,广南两路也要。而今,河北东西路,乃至河东路,更是急需,一旦宋辽开战,他们便是前线。”

话语到这里,程万里看了一眼苏武,便也是对视。

程万里皱着眉头:“恩相之难,学生头前不曾多想,实属无知,恩相海涵。”

童贯又是摆手:“不过,禁厢编制之事,倒是可以操弄一二,换个法子嘛,而今你们一个是封疆大吏,一个是两路管军,怎么能没有法子呢?”

“还请枢相教诲。”苏武心中大喜,连忙一礼。

童贯真教:“你们看啊,十八个大小州府,难以调动,或是并不真心效死,也无伤大雅,本也就靠不住,但你发文去,让他们上交各地禁厢之名册数目,就说是枢密院令,他们当是要敷衍一二的,你拿着各地州府禁厢之数,只管每一地都删减一些,你自己多报一些,报到枢密院来,枢密院里大印一盖,删减出来的员额,自就归你了……就好比是你,从各州府抽调了兵马……”

苏武两眼一睁,还能这么操作呢?

倒也不是如何长见识,还真就是不在其位,难谋其政,屁股坐在哪里,才懂得哪个层面上的事情。

“拜谢枢相指教。”苏武一礼,心中自是更喜,但也还说:“还请枢相给个实数。”

童贯就笑:“苏总管当真直白,是个军汉的性子,好军将,就该是这般,倒也不是我要给你多少,给多了,你养得活吗?”

苏武先不答这个问题,而是说道:“末将今日一见枢相,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更知枢相之难,还知枢相心中,皆是国之大事,剿贼之事算不得什么大事,海上之盟,宋辽之战,才算得上大事,末将既已知晓这些密事,末将所想,定是治得一彪堪用之兵,来日为枢相先锋敢死!”

童贯转头来看,当真目光如炬,看着苏武。

程万里在一旁说了一语:“恩相,苏武此番随同使金,一心为国,一心为恩相之事,当真生死置之度外,着实堪用。”

童贯点着头:“我心知肚明,只是怕你们当真养不活,不说养不活,便是真给个两万之数,便是你们招刺都招不满……”

童贯之语不假,大宋朝招兵,那是千难万难之事,谁愿当兵?

除了流离失所的灾民难民,以及那些祖祖辈辈就这份营生的人,哪个好好的人家,愿意去当兵?

苏武此时丝毫没有紧张局促了,只管一语:“枢相,两万员额,与辽开战之时,末将定带出一万堪用强军。”

便是苏武也知,到得童贯这里,不必弄那些弯弯绕绕了,童贯是此时这大宋,为数不多当真知兵之人,整个东京城里的官,也唯有他一人,真正上过战场。

该是苏武给态度给承诺的时候了,换的就是前程,童贯其人,给出去的东西,自然也要回报。

苏武也看了一眼程万里,程万里接了一语:“恩相,这两万人的资费,可还要造船呢……”

童贯看向程万里:“还要造船,你支应得开?”

程万里满脸便秘,支应得开还是支应不开,此时此刻,还能说什么呢?

程万里只管一语:“恩相当面,如此抬举看重,学生岂能还有二话?定然剿灭这伙大贼。”

童贯左右看了眼前两人,轻轻用手指敲打了一下座椅扶手,微微点头:“允了你们就是……只等他们各自登场唱罢,你二人当真把烂摊子一收,前程自不必多言!”

这还真与谈买卖异曲同工。

程万里已然一礼:“定然不负恩相!”

苏武自也一礼!

童贯点头:“枢密院今日还当下公文去督促河北东路各地州府严加防贼,明早朝会,我也当再去与诸公说说,与官家再说说……此事便就如此了,许多事啊,你们二人心知肚明,倒也不必我来多言……”

苏武倒是真听明白了,就在那一句“各自登场唱罢”,枢密院虽然是军事主官单位,但也并不代表枢密院当真就统领天下兵马。

就好比还有一个殿前司,虽然枢密院名义上是个总管机构,但这殿前司,又有其一定的独立性,以往是直接统管天下禁军。

而今里,也是京畿禁军的直属统管衙门。

换句话说,枢密院,更多是军事行政单位,殿前司,就直接是军事管理单位,直接统领兵马。

童贯是靠着西北军功而起,再有天子恩宠,所以他成了枢密院使。

但也并不代表童贯真的就在军事上一手遮天,那些久在京中的大佬,乃至中书门下的大佬,他们的势力自也错综复杂。

这剿贼之事,一旦真上升到了这个层面,童贯是有竞争对手的,竞争的东西,就是在天子面前解决事情的能力。

终究是这天下之事,都在一人,都在天子身上,众人得争宠,在天子面前争宠。

倒是童贯也不急不怕,他太清楚那些人都是什么玩意了,他甚至知道这件事不一定是坏事,兴许还是好事。

你们要上,那让你们上,你们要抢点什么,让你们先抢。

弄得个鸡飞蛋打,童贯再出来收拾烂摊子,岂不更显得童贯之能?

也是这京中,谁懂军事?一个高高在上,自以为是罢了。

苏武明白这些了,也就知道之后的事怎么弄了,其实是放开了手脚,也符合他的利益,谁上都鸡飞蛋打,但他苏武上就大事能成,岂不也是利益?

养贼自重这种事,与此一比,落了下乘,以后是另外一个思路了。

兴许,这就是所谓大宋朝的政治。

程万里只管点头:“学生明白!”

童贯看了看程万里:“你也不易啊,你还能打马飞奔了,怕是遭罪不小,看你走路已是罗圈,哈哈……”

程万里立马是个一脸尴尬的模样:“恩相见笑……”

童贯摆着手:“你这笑话,焉能不是我昔日的笑话?没什么见笑的,以往还担忧你不行,而今呐,良才难得,你自放开手脚去做,我在京中,定也不让你受了委屈。”

“拜谢恩相,恩相情义,学生铭感五内,不敢忘怀。”程万里其实心中澎湃,就童贯那一句“良才难得”,程万里听来,如食仙药神丹。

“好了,你去寻个医,治一治,涂抹一些药膏,过些日子就好了,往后打马,也就习惯了。”

童贯点着头,又看了看苏武,再说:“苏武啊……”

“末将在!”苏武自是军汉做派。

“知你奋勇敢死,只待你再立功勋。”童贯自是勉励,说是御下之道也行,但还真有几分真诚其中。

“末将谨记。”

“去吧去吧……”童贯摆着手,却又起身了,好似要相送几步。

程万里连忙说道:“恩相留步。”

童贯只管摆手:“我也出门,入宫去。”

便是当真相送……又好似只是顺路。

出得枢密院大门,童贯上车往左掖门,苏武与程万里上了马,只等童贯先走,再动身。

程万里来说:“你是不是好奇呢?”

苏武一时未反应过来。

程万里接着说:“恩相啊,起于微末,成人年岁了,才净身入宫去……”

苏武立马明白过来了,难怪一个太监长得又高又大,还有胡须,说话也没有公鸭嗓,乃至待人也和善,自称都用“我”,也难怪西军那些骄兵悍将,真能服他童贯,真能为他效死。

“走了……”程万里已然在拉缰绳转向。

“相公往哪里去?”苏武就问。

“回东平府!”程万里如此一语。

“相公既然回京了,不回家看一看?”苏武又问。

“唉……罢了,家中一个浪荡子,他不来看我,我却能去看他?如今我这般奔走,所为何也?哼!人生啊……无趣……”

说着,程万里马腹一夹,当真就走。

苏武自也就跟随,倒是如今程万里打马,还真有几分架势了。

“不知……令郎可有婚配?可有儿女?”苏武找闲话来聊,便也是想着不看儿子吧,孙子总该看看。

程万里眉头一皱:“倒也不怕你笑话,本有婚配,教人家退了……”

苏武听来一愣,这是什么故事?这种事,程万里也与自己说的吗?

如此故事,这位兄弟,是不是也当说一句,莫欺少年穷?

再看程万里,便是也知,哪里有那么多莫欺少年穷?

只看程万里如此奔走的模样,努力上进,当是一句,莫欺老……中老年穷。

其实,苏武更想的是……可见以往,程万里在这京城里,混得着实不怎么样,不然何以被人退婚?又何以拜在童贯座下?

这程万里啊,起初还真小看了几分,如今再看,其实有几分敬佩。

就听程万里继续说:“真说起来,我岂能不是心中有那不忿?”

程万里在这东京城里,似乎真有一种倾诉欲,却还把苏武选作倾诉的对象。

“只管来日,衣锦还乡,自大不同。”苏武安慰,想来程万里真有许多伤心事。

“是极,就是这么想的,若是看不到抓不住,便也罢了,如今,既然看得到了,好似也抓得住了,岂能不使上浑身力气?谁人不想一个出人头地?”

程万里真说心事,与苏武一点不隔。

“相公此番定能出人头地,风光回京。”苏武再来一语,也说自己,用命去搏,也当搏个出人头地,再说那为国为民之事,没有出人头地,在乱世里,便是连谈为国为民的资格都没有。

还有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这是多难的事?

若真去想,苏武便是想得夜里都睡不着,一切,没有多久了。

“苏武啊,你好似没有字吧?”程万里忽然如此一问。

苏武心知,得找个理由借口,便答:“父母去得早,也不曾行过冠礼,便未想这些……”

古代的大多数礼仪与风俗,但凡需要钱的,从来都是富贵人家专属,底层百姓哪里能顾得上这些?

婚丧嫁娶也好,冠礼及笄也罢,乃至中秋吃个月饼,但凡花钱,那就多只是贵族专属。

冠礼取字这些事,那就更是读书人群体的专属了。

“我与你起一个吧……”说着,程万里便是去想,片刻之后,再开口:“嘿,倒也不必多想,苏武苏武,本就是名人,国之干城也,你就字子卿吧……子呢,男子美誉也,卿,自就是高官之意,也是天子对臣子的爱称,与你那武字一配啊,只愿你为国效命,前程远大!”

苏武点头:“多谢相公!”

“苏武苏子卿,好听呢……若是见于后世史书,两个苏子卿,岂不也是美谈?还要后人前后辨一辨,岂不有趣?”程万里自己也很满意。

“再谢相公赐字。”苏武心中,其实感动。

慢慢的,苏武也越发觉得自己与这位相公、这位领导,已然真有了一种超越上下级的关系。

人之情感,难以言说。

便是再也不想什么向上管理之言了,只管想的是当真齐心协力奔个前程。

“子卿!”程万里笑颜来喊。

“在呢!”苏武笑着点头。

“走,回东平府!”程万里再夹马腹,马速稍稍一提,好似真的干劲十足。

苏武打马随去,这一趟如此短暂的东京之行,当真好似改变了许多事。

路边寻了个医药堂,给程万里两腿内侧擦了一些药膏,又带上一些,一行人只管出城快走。

路上,程万里再也不埋怨吐槽了,上马就走,下马吃睡,乃至只要不是落夜黑下了,也当多赶几步。

又是两天多,程万里已然出现在府衙之中,他如今有一件大事要做,那就是弄钱,给苏武弄钱。

这府衙之中弄钱,不外乎开源节流,这事,宗泽会啊,但得罪人。

程万里这厮,只管让宗泽去做,让宗泽去得罪人,他便是只管嘿嘿笑着,好似都不知府衙里发生了什么事一样……

反正就是这个要钱没有,那个要钱也没有,乃至以往该给的钱,还要仔细核算苛刻……

什么?有人来告状?

程万里嘿嘿笑着,只说,你自去与宗老再商量一二,这些破事,莫要拿来烦扰本府,本府如今乃是两路制置使,日理万机,哪里管得这些鸡毛蒜皮。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 书_吧首发本。

程万里倒也真忙,这不还得下公文到十八个州府去吗?枢密院来的令,命各地州府清查禁厢之数,速速上报。

一封一封的公文,都等着程相公来加盖大印,程相公在书房里,盖得是头晕眼花。

乖女自然在旁帮着翻搅一下印泥,让印泥稀松柔顺一些,便好沾染加盖。

也问:“父亲,见到童枢密了吗?”

“见到了。”程万里点着头。

“那你说了吗?”乖女又问。

“没说……”程万里哐哐就是盖。

“怎么能不说呢?”乖女有些急。

“急什么?初次见面说这些?怎么说?也当是童枢密与苏武有几番交情了,如此,童枢密体恤下属,礼贤下士,再过问一二,才算水道渠成的合理……”

程万里岂能没有个章程?

“啊?”

“你啊……这些事就一点都不聪明了,这事啊,明面上,就不是咱们的事,当是童枢密起意去问去说,如此才合情合理,才是一桩美事……”

程万里再解释。

“哦……”乖女终究是明白的,只是稍稍有些失望。

“你又年纪不大,这么急作甚?”父亲还来问。

“我没急啊……”乖女起了娇嗔。

“还没急呢?”父亲来取笑。

“哼,你自己来搅吧……”乖女把印泥一放,转身就去了,便是与父亲撒娇。

程万里只管哈哈来笑,也是心情正好,好似如今也有了拿捏乖女的手段了。

却是程万里喊了一语:“还有一件事呢,苏武的事,你不想知道吗?”

果然,乖女停在门口,回头来问:“苏武什么事?”

“他如今,有了表字,你怕是还不知呢。”程万里故作神秘,也是满脸在笑。

“唤个什么?”乖女立马来问。

“子卿。”程万里答着。

“苏武苏子卿……”乖女口中重复着,倒也不是真走,脚步又回来了,还是帮着翻搅印泥……

程万里嘿嘿笑着,乖女低头羞怯几番。

两人还偶尔对视,岂能不是个父慈女孝?

苏武那边,正也在军中议事堂里坐着皱眉,眼前有一个很大问题,招刺,即便不刺字,就是招兵,至少要招八千人。

上哪去招?

童贯之语没错,谁愿当兵?

昔日里,便是这两千人,还主要都是独龙岗三庄来的,这不一样,别的地方,如何招得来?

倒也不是一点都招不来,但来的都是一些歪瓜裂枣,苏武又怎么能要?

苏武就想要良家子,还得是体格子不错的良家子,如今麾下两千人,主要就是良家子,这才是苏武这支军队有一定战斗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更还得是子弟兵,独龙岗三庄,对如今的苏武而言,那就是子弟兵。

就好比项羽八千子弟出江东,也好比刘邦那几百人出沛县。

唯有子弟兵,才更愿随着效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要想体格子不错,还得是良家子,其实很难,因为这般人,一般都出身在较为殷实的家庭,至少要能吃得饱,所以能发育好,但这般较为殷实的家庭,在这大宋,又怎么愿意让孩子去当兵?

也可见,独龙岗三庄,是一个多么难得的存在,更也是苏武走的运气。

先把招兵旗立起来再说吧,兴许也能招一些良家子来当子弟兵,有一个算一个。

苏武忙碌一番,亲自往城门去,就在城门口处,立一杆大旗。

苏武还特意让众人穿了甲胄,还在身后停了一列好健马。

便是大小军汉到处在喊:“招兵了,招良家子,不黥面不刺字,苏将军亲自来招,一月两贯钱。”

这话,自然是苏武让说的,言简意赅,没有什么花里胡哨。

倒是真聚了不少人来看,乃至也有人来问,却多是闲谈打趣,并没有人当真留册。

苏武也叹了一口气。

一旁武松来说:“哥哥,不急,只待消息传出去了,过几日,说不定就有人来了。”

苏武点着头:“是啊,但是与其这么等,还不如就派人往乡村里去,去寻访去问。”

“嗯,那就让杜兴兄弟派人到处去寻访……”武松点着头。

就看头前,忽然有一个少年郎在问:“将军,是不是入了麾下,就发马发甲胄?”

苏武闻言,心中一喜,这两样东西,好似对少年郎还真有一些吸引力,苏武只管来答:“发,只要在军中操练得好,立马就发!”

“那……那我来!”那少年郎已然就要去登记。

却是少年郎身后,奔出一个妇人来,上前拉:“儿啊,你失心疯了?这是上阵打仗呢,要死人的,快跟我回去。”

身后又来一人,是个中年汉子,也来拉:“看看热闹就行了,莫要发癫,好男不当兵,当了兵去,教人笑话,又不是家中缺你一口吃食。”

这话啊,听得刺耳,便是当初独龙岗来的那些人,当初他们也不知道真要上阵打仗。

而今,当真是要打仗的,便更难几分了。

这一幕,苏武也说不得什么,开不了口,总不能说一定不打仗吧?更不能说一定保你们儿子活着吧?

至于说那些家国大义、保家卫国,在这个时代,于底层百姓而言,更没有什么意义。

那是读书人的口号。

要想普通百姓都有这般觉悟,那还差了一千年的教育与政治工作。

除非,这些人的家,就住在边境,当真有外族随时入侵,比如西北,比如西军。

西军的战斗力与凝聚力,就来自这个原因,西夏党项人真会来打来抢。

却又看那少年郎在挣扎,在说:“我就要去,打仗我也去,我多杀几个人,立功得了钱,给你们多买几亩地,有何不好?”

那妇人就哭:“儿啊,你要为娘命去啊,你若真要去当兵,娘现在就投了井去……”

那父亲也在喊:“没了你,要那地作甚?”

“咱家不是有两个儿子吗?我若真没了,苏将军待人好得紧,也当有大笔钱,你们只管买地去……再说,苏将军何等威势?东平府里谁人不知?只管是百战百胜,每战有功,赚钱还不容易?”

少年郎更是挣扎,却也不知多少人在看热闹。

苏武还是走了过去,拍了拍少年郎的肩膀,说道:“先随你父母回去,在家里商量好了再说,好好说,商量得好呢,就来,商量不好,不要自己偷偷来……到时候你父母来寻,某只管把你再赶回去……”

少年郎便也急:“将军,小人愿意就行了啊,小人愿意啊……穿甲打马,多威武!”

苏武笑了笑:“你听某的就是,回家好好说,某等你来!”

少年郎左右看了看,回头又看了看自己的父母,叹了一口气,转身而去:“先出城回家,倒是教人看了笑话……”

他父母,心中一松,连忙跟着去。

也听那少年人喊:“苏将军,小人可不是孬种,小人就是近来听得将军之事,愿意投军,小人名叫宋正,小人一定来!”

苏武笑着回:“好,等你来!”

一家三口,拉拉扯扯,出城去了,那父亲也在说:“莫要胡说,莫要胡说……岂能欺骗苏将军……”

苏武看着,心中其实很畅快,还真期待这个叫做宋正的少年郎能来。

忽然也感觉招兵这件事,兴许没那么难了。

也听武松之语:“哥哥如今,深得人心,兴许还真能招上不少良家子。”

“只管让杜兴派人去各处乡村里寻访吧……”苏武点着头,也多了几分期待。

“还当多派些人,到各地县城竖旗去喊……”武松如今也想事谋事,当真成熟不少。

苏武点头:“嗯,只管吩咐下去……”

城门那边,一骑快马而来,正是燕青,苏武眉头一皱,转身先往无人之处去走。

燕青近前下马来说:“叔父,是高唐州,打起来了!”

“可知详细?”苏武立马又问。

“只听得那高唐州遇贼,那高唐州的知府还命城中人马出城迎贼,两战大败亏输,死伤惨重,后来紧闭城门不出了。”

“贼势多少?”苏武再问。

“五千!正在围城,也在打造攻城器械,那高唐州里,派了许多快骑出城,想来是到处求援,若是援军不能快去,只怕那高唐州守不住……”

燕青做这份差事,是真的做得不错。

“五千……那定是守不住了。”苏武如此一语,便是知道,如今山东河北地面,援军这种事,就是个玩笑。

就如故事里的青州,贼人都走了,援军才会赶到。

也是哪些总管都监,哪个又打过仗?哪个听得大贼,会当真如他苏武一般,真的大军急行去救?

哪个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也是这般山东河北地面,拢二十万大军,来日去打辽国,被辽国几千从北边女真战场退下来的残兵败将,打得一溃千里、抱头鼠窜、尸横遍野。

百十年不战之地,加上这腐朽大宋之军备废弛,还谈什么战斗力?

那高唐州的知府,更是做傻事,明明大贼寇城,他坚守城池就是,还让城中本就不多的兵马出城迎战,这是哪本书看坏了脑子?

也是这些读书人,哪个懂得打仗之事?

苏武想得这些,与燕青再说:“你再去,还是亲自去,多带马,盯着,一旦梁山之贼回来了,立马来报。”

“得令!”燕青翻身再上马,飞奔再去。

战事要来了,苏武眉头紧锁,又不知要死几个伤几个……

而今的梁山,自打宋江一心从贼之后,便是一日一个样,即便此时宋江带兵出门去了,那梁山的渡口,更是络绎不绝的来投之人。

只道梁山一百单八将,其实不然,那些所谓好汉将领许多自是不凡,但那三五万的喽啰,才是基础。

只道那故事里,头前打仗,都是三百二百,不得多久就是五百一千,再不得多久,就是五千之数,又不得多久,便是成千上万。

这才是梁山势力变化的写照,而不仅仅是那几个好汉上山。

战争,也从来不是靠几个好汉打赢的,更是靠那成千上万的喽啰冲锋陷阵。

又好比那方腊,便是朝廷一个不察觉,反应稍稍一慢,方腊就是城池州府肆虐数十,招揽席卷裹挟之人,也敢说是几十万众。

显然,苏武知道,又到了该给梁山踩踩刹车的时候了,此番高唐州一破,梁山短时间内,必是不愁钱粮,势力就真的上台阶了。

这个台阶可以上,但也必须踩一脚刹车,不能真的一个没注意,瞬间就养出三五万喽啰。

还有自私之念,也是苏武自己缺钱,他不能去那城池里抢府库抢大户,但他可以抢梁山。

倒是苏武也知,而今宋江入高唐州之后,心态就不一样了,立马大变。

入城之后,先说一语,百姓秋毫无犯。

这便是入了高唐州,知道发大财了,再也不似以往苦哈哈的日子,就开始要名声了,已然也就开始往招安去打算了。

要真想招安,就不能真的做得太过分,奸淫掳掠之事,就要止住,更不能做那滥杀无辜乃至屠城之类的事来。

忠义之名,宋江是要的,以往是没办法,而今局势不同了,也就得立出道德旗帜了。

便是梁山上替天行道的旗帜再打出来,那句话是这么说的: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

是替天子行道,是忠心报答天子。

招安之心,自不用说。

显然,宋江与方腊,大不同。

许多并不作奸犯科之人,为何也甘愿留在梁山?比如安道全之辈,只因为他们真的认为宋江招安之事,必然能成,也等着搭上这辆车,混个官身。

乃至一些本就出身官军的军将,他们私下里与宋江去谈,必是也作此想。

真说起来,梁山上的人心,兴许反倒是招安这件事凝聚出来的,至于故事里梁山林冲之辈,谁又在乎他怎么想?

宋江其实很聪明,更有手段,这不免也是政治。

想得这些,苏武回了营中,已然也开始整军了,这番再开战,便是许多事都要提前准备,该备的粮草要备,特别是马的嚼喂,该拢的辅兵也要提前去拢……

马匹车驾辅兵,辎重后勤,乃至随军的医生,该带也要带。

还得提前出发,如此时机地上上选择就多,也好半路去截。

(兄弟们,说明一下,水浒里关于怪力乱神的,一概不用,整个,都不会出现,主要还是贴合历史来写。今天更得早些,只想给兄弟们脸上一人亲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