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 第134章 从今往后,天下何人不识你我?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第134章 从今往后,天下何人不识你我?

簡繁轉換
作者:祝家大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7 11:14:3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吴用一声“不好”,宋江更是大惊,只看那一彪人与马皆披铁甲的骑兵,瞬间冲出营寨大门,一头扎进刚才还在进攻营寨的人群之中。

何以这个时候出来?

因为贼人都围在营寨之外,前面攻不进,后面督战队却也在驱赶,不仅前后不一致,连左右的队列早已没有。

这队骑兵并不多,拢共不过三百来号,如洪水而出,瞬间不知撞倒多少人,更是不知多少贼人大呼小叫在躲避。

八千人,三面合围,正面贼人,不过两三千号而已,全部铺开在营寨之外。

宋江已然从将台而起,看了一眼吴用,带着惊慌的眼神似在询问什么一般。

吴用直接来答:“走,哥哥快走!”

宋江二话不说,立马转身就往将台而下,一旁备了马,连忙翻身上马。

吴用也快,只待宋江翻身上马之后,吴用自也另外一匹马就上。

二人,头也不回,打马狂奔就走。

只因为那一彪铁甲骑,在那两三千人里,如入无人之境,突破得极快,两三千人横向铺开去,显然没有多少厚度。

那彪铁甲骑,也不纠缠,显然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宋江的中军将台。

寨外的贼军,许多人脸上还是懵的,就看这彪铁甲穿阵而去,乃至贼人们目光还跟随而去。

许多贼人好似在行注目礼一般。

也有那大贼反应过来,拼命大喊:“快,拦住他们,拦住他们!”

怎么拦?用人拦?还是用马追?

众多贼人呆呆看着,就只能这么看着!

只待这话语喊得来去几声,那三百来骑已然冲出阵去,那中军将台之下,倒也还有几百人列阵在前,便是护卫。

只看那高头大马,只看那人马俱甲,轰轰隆隆就到,便是抬头去看,也教人望而生畏。

贼人长枪已然在竖,却是目光之中皆是惊慌,脚步更不自觉在退。

越来越近了,几百步的距离,好似瞬间就到。

那骑士带着铁兜鍪,那兜鍪不仅是头盔,更有铁甲遮住脸,只露出双眼细细一条缝,让人看不清骑士的模样。

便是看不清骑士的模样,更显得这些骑士好似不是人一般,更多几分威压之势。

不知谁回头看了一眼,看那将台之上空空无人。

便也不知谁先转头就跑,更不知多少人也看了一眼那空空将台,瞬间,不知多少人转头就奔。

头前还有长枪在竖,人与马,带着铁甲冲撞而来,防线犹如纸糊的一般应声而倒。

一切发生得极快,兴许就在眨眼间……

原来战争还可以这么打,并不是真的就是一边进攻,另外一边就防守。

原来人数,真的没有那么重要,两千人照样能把八千人不放在眼中?

开战之前,头领们都说,官军只有两千人,咱八千人四个打一个,还能打不过?

许多人信了,也说,四个打一个,必胜。

现在就是四个打一个的时候了,却是手中的长枪都拿不稳,好在,逃跑大家都会,若不是擅长逃跑,怎么能一路从家乡安然跑到梁山入伙?

三百来骑,冲到空空的将台头前,那领头之人把铁兜鍪往上一掀,左右一看,只喊:“李成,帮他们鸣金。”

一个骑士下马,也掀起铁兜鍪,其实他的长相一点都不吓人,甚至脸上还有几分稚气未脱,看起来更不是那凶恶之辈。

他上了将台,左右一寻,在将台之后寻来铜锣,便是用刀把连连去敲。

那领头之人正是苏武,他勒马转向,快速整队,只待贼人往中军回的时候,自还要再冲一阵。

苏武喊得一声来:“兄弟们,杀贼了!”

众多铁甲骑,早已有了标准的回答:“愿随将军效死!”

鸣金之声不断在响,当面之贼,却是不知如何是好,中军都没了,公明哥哥与那吴学究也不知上哪去了,那官军铁甲骑就在身后,这还怎么回?

胜或者败,众贼心中已然没了概念,便只有一个念头,打不过,当真打不过。

甚至都生不起去打那三百骑的心思,那马太高,那人也要高大,那铁甲太厚,奔起来,着实无以抵挡。

有那大贼的呼喊:“撤,往两边山林去撤,走,快走!”

若是苏武当面,定然认得出呼喊之人名叫朱仝。

这边,苏武只等敲得一番铜锣的李成也上马,便是铁兜鍪一放,遮住面颊,马匹就起。

只看贼人往两边去跑,更看苏武往中间直去,又是片刻时光,苏武已然回到了自家营寨门口。

苏武这一出一回,当真好似闲庭信步一般,梁山这兵,还当真得再练,而今不过练得一个徒有其表,差得太远……

苏武冲出来的时候,本还以为会有一场血战,会有那举步维艰的局面,只管是一番冲杀搏杀,冲入中军,如此贼人才会大乱。

没想到,一出一回,竟是如此简单。

便也是开战之前,苏武就有计划,只待贼人攻寨不顺,僵持不下,贼部散乱,就出击冲阵。

这是苏武心中想定的犯险之法,没想到,竟是没什么险。

苏武第一次对一支军队的优劣有了这么直观的感受,第一次认识到一支精兵与一支烂兵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每每说来听来,说那辽人几千人就追着二十万宋兵漫山遍野去杀,但从来难以想象到那到底是个什么场景,今日一见,苏武能想象到了。

大概就是这种场景。

营寨之内,鼓声震天在响,列队而出的重骑轻骑,还有步卒,都在苏武身后,满山遍野是没有一点阵型的贼人,轻骑已然开始在追,步卒更也在奔。

三面合围的贼兵,只待那鸣金之声一起,皆成了一团一团一伙一伙,乃至很多人还一脸的懵圈,甚至都不知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宋江吴用,战略层面上,还真已经上了一个台阶,战术层面上,却还是没有摆脱菜鸡的水平。

不说其他,就这场八千人的攻坚战,便不该这么来打。

虽然是有样学样,围三缺一。

但似乎指挥上,问题很大,乃至也没料到苏武一彪人马能轻松冲出来。

苏武也在总结,总结的不仅是自己的经验,还有宋江吴用的经验,若是他自己来指挥这场攻坚,又该如何?

第一,土工作业,必须土工作业,围困之战,一定要先限制敌人的反击能力,那就得挖,大挖特挖,围着营寨挖,挖壕沟,挖营垒,挖土墙,乃至放拒马。

第二,不该这么一次性把人都一窝蜂压上去,而是要有计划的各队轮换,前锋,后备,一次性围上去太多人没有意义。

第三,还得有匠人,匠人很重要,各种军械都要上。

苏武总结得差不多了,深刻认识到了一点,往后若是围攻敌人强军的营寨,乃至攻城,一定要先进行大量的土工作业,战争就是这么无趣,并不精彩,从来不是冲啊杀啊的那一瞬间。

苏武并未去追击贼人,只是站在营门口侧边,也取下了贴兜鍪夹在腋下。

许贯忠与朱武两人来到身边,朱武说的一语:“这贼人逃得是真快……”

许贯忠接了一语:“将军,此番,怕是杀不得三五千贼去了。”

朱武点头:“是啊,贼人漫山遍野去跑,咱们人少,怕是追不得多少去。”

许贯忠又说:“嗯,倒也不宜深追。”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苏武听来,觉得怪怪的,倒也不是说话语有什么不对,就是两人这一唱一和的……

苏武左右看了看两人,点了头:“一会儿就鸣金,杀得多少算多少,杀贼倒也没那么重要,四路截那财货,才是重中之重。”

许贯忠笑着点头:“正是此理。”

朱武便又说:“先去莱州为要!”

这一句话,苏武好似感觉到了什么,这两位军师,刚才必然私下里谈了什么事。

莫不是谈了赵明诚的事?

苏武叹了一口气,说道:“人呐……便是这般,那赵相公,昔日里,我着实看他不错,他夫妇二人,唉……奈何……总归人也要为自己犯的错负责,二位不必多忧虑,只去那莱州看看就是……”

许贯忠与朱武再又对视,便是互相点头,脸上起了微笑,但并不再言。

苏武算是看出来了,这两人,有点东西……有了某种默契,而且,还很有方式方法……

其实挺好,人无完人,这句话说的是苏武自己,幕僚谋士,该是这般,就好比那曹阿瞒……

当然,苏武也不是自比曹老板,而是知道自己该以一种什么方式与幕僚谋士们相处,曹操,就是学习的榜样,刘邦也是学习的榜样,乃至李世民也是学习的榜样。

成功者,其实都有共同点,这些共同点,就是苏武要效仿的。

苏武开口问:“是等二郎他们都回来了,还是咱们轻装先去莱州?”

许贯忠答了一语:“将军,我随将军先去莱州稳定局势,带五百轻骑即可,这边让朱虞侯就在寨中等候武指挥使他们……这般如何?”

苏武点头:“那就鸣金,咱们上马就走!”

五百轻骑,一千多匹马,奔在去往莱州的官道之上,拢共还有一百二三十里路,便是连夜不停。

路上,许贯忠忽然问得一语:“将军,适才何以不追那将台贼首?”

苏武却也问:“先生当真不知否?”

许贯忠便是来答:“我初来乍到,多是在猜测,问将军,便是想要一个笃定。”

“先生可以笃定,先生猜的是对的……”苏武直白一语。

许贯忠点着头:“将军真有大志。”

“倒也不全是我一个人的大志,其中更多是朝堂之事,朝堂倾轧,我自配合其中。”苏武答道。

便是也知,许贯忠虽然才华横溢,但并没有当过官,对于官场,多靠远远的观察与想象,也如苏武昔日一样,并不了解朝廷真正的运作。

所以,苏武也要培训一下许贯忠,让许贯忠知道真正的朝廷是个什么样子,如此往后谋事,谋朝廷官场之事,许贯忠才能真正切中要害。

果然,许贯忠听得此语,便也在思索:“按理说,将军乃程相公麾下,程相公又是……那……高唐州高廉,是殿前司太尉之族弟……”

“先生大才!”苏武夸得一语,许贯忠当真聪明,一点就透。

“多谢将军指教。”许贯忠还拱手一礼。

苏武看去,便是觉得许贯忠当真进入状态了,闲云野鹤,真已经进入谋士这个身份了。

这种感觉,也极好。

“许先生,我得你在身边帮衬,岂不就是汉高祖得萧何?”苏武这场面话得说。

许贯忠拱手一礼:“将军谬赞也,在下会的很多,不会的也极多,还请将军多多包涵。”

“只要先生不嫌弃,我苏武这辈子,定对先生百般信任。”苏武这也是场面话,但更是真心话。

“在下信得将军此语,将军对那只有一面之缘的赵相公都有心中不忍,何况对旁人?一路来,行军也好,宿夜也罢,军中将士,哪个不说将军义薄云天?已然不假,将军定是可以托付之人。”

许贯忠说得认真。

苏武就笑:“这赌局是结束了吗?”

“将军,在下这一局啊,输了,输得心服口服。”许贯忠再一拱手。

“这局势还未定呢?”苏武又问。

“刚才那一阵,就已经提前定了局,此局,将军已解。只要将军此去不在莱州犯险,此局必是妥妥当当。”

许贯忠忽然这么一语。

“你是说遮掩之事?”苏武微微皱眉。

许贯忠直接点头:“正是此事,我也知将军只是心中犹豫,心狠手辣之事,对熟人难下手,但我更知,将军大志在胸,自有定夺,万不会错。”

“你啊,真是会说话,可正我衣冠,可明我得失!”苏武点着头,不多言。

“也是适才将军所言,人,总归要为自己犯的错负责。”许贯忠答着。

“天要亮了,莱州要到了。”苏武叹着气,便是心中郁郁,开心不起来。

“我来写奏,将军盖印即可。”许贯忠当真如苏武头前所想。

他这般人,要么不干,一旦真干了,那定是一心在此,别无二念。

“先见人!”苏武如此一语,却不自觉点了一下头,还催动了一下马匹,让快走的马匹稍稍跑起来。

莱州城,四门紧闭,城头上,倒是有了几个军汉。

想来是贼人走了,许多人又回来了。

自有人去叫门,待得门开,苏武直去州衙。

那赵明诚也回来了,面色煞白,眉锁不松,见得苏武,远远奔来相迎。

苏武一礼,赵明诚直接来扶,扶的动作极大,好似要相拥一般,口中有语:“苏将军,你可来了,你可来了啊……”

说着,便似就要流泪……

苏武先叹息,就问:“赵相公,城中百姓如何?”

赵明诚来答:“城中百姓无碍,许多人都奔出去了,那贼人入城来,倒也没有滋扰百姓。”

苏武再问:“城中富户如何?”

赵明诚却是沉默了,低头,抬手作请一下:“苏将军且坐……”

“富户是不是损失惨重?”苏武倒也不坐,直接再问。

“人也多是没事……”赵明诚如此来答。

“却还是有死伤之事?”苏武也问。

便是苏武也有猜测,贼人此番心急,知道苏武大军在后,想来宋江吴用也有那不断催促的命令下去,贼人心急之下,逼问钱财,岂能不动手段?

死伤之事,只怕……还不会很少。

赵明诚无力点了点头,便有抬头来看苏武:“将军,可截杀到了贼人?”

就看赵明诚的眼神,那慌乱还在,却也知道自己犯大错了,那害怕也有……

苏武更从赵明诚的眼神里看出了一些乞求,乞求帮助……

上次在青州见他,他刚起复再用,正是意气风发,酒席之间,便是那主角人物,老宗泽是三百里去迎他这个上官……

今日再见,苏武只有叹息……

“贼人截杀不少……”苏武点着头。

“这就好这就好……”赵明诚也连连点头。

“可是……”苏武这么一语,顿住了。

“什么事?苏将军只管来说,咱们二人一见如故,近来书信来去多次,已算知交,将军有话就说……”赵明诚又慌乱起来,想来心中一直忐忑。

“可是这事,如何是好啊?”苏武看着赵明诚。

赵明诚闻言,面色更白,连嘴唇都没有了血色,脚步稍稍一移,身形跟着一晃。

苏武抬手一扶,还是一句:“如何收场?”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赵明诚再看苏武,眼神里皆是期盼:“将军可有良策,将军可有办法?”

苏武又叹气……

却是身后许贯忠忽然说话:“将军,赵相公,坐下来说,坐下来吃杯茶,慢慢说!”

苏武看了一眼许贯忠,岂能不知许贯忠那打岔提醒之意?

苏武对着许贯忠摆摆手,便是告诉许贯忠放心就是,他心中犹豫几番,岂不就是为了笃定而来?

若是不提前去想去犹豫,那就是此时犹豫了……

苏武知道,赵明诚会求自己,就像此时,就像眼前。

赵明诚更在作请:“坐坐坐,坐下说……”

苏武点头,落座。

赵明诚那期盼的眼神,又在苏武身上,口中连连来问:“这一战,是胜了,对不对?苏将军既然这么快到了莱州,那肯定是打胜了贼人!”

“胜了。”苏武点头。

“将士可有死伤?莱州府衙里的钱都被贼人劫去了,但我……我青州家中也颇有资财……”赵明诚抓住了苏武的手臂。

“死伤不多……”苏武如此答着,拒绝了赵明诚的钱,便也真是没什么死伤,一场两千对八千人的大战,比苏武想象的要轻松许多。

也是苏武使尽浑身解数,开战之前,贼人体力士气已然大减。

更是苏武没想到,宋江吴用之辈,在他苏武面前,已然是那惊弓之鸟一般。

赵明诚当真好似要哭出来,只问:“苏将军,不是大胜了吗?当真没有办法了吗?”

苏武看了一眼许贯忠,起了身,摇摇头:“赵相公,倒也无妨……咱大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许多年来,都不曾严惩过官员,相公本就在青州隐居,此番致仕,倒也无甚……”

苏武说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这大宋朝,对文官太好太好,自真宗仁宗而下,从来不杀文官,坐牢都少,苏轼坐过牢,也不过三个月而已,已然是极其少见之事。

一般犯错,贬谪就是,哪怕真犯大错,革职回家,再大错,不外乎发到琼州当官,没有更严重的了。

此番赵明诚之事,其实后果不算太严重,因为苏武把这个屁股擦得还算干净,赵明诚十有**,革职回家去,再不续用。

苏武之语,是安慰赵明诚。

却是也没有安慰到,赵明诚两行泪水,还是落下来了,为何?

他自还要名声,如此一遭,名声尽丧,不论在哪,脊梁骨永远被人戳着,他乃名士,一朝扫地,往后再也见不了人了。

苏武拱手:“赵相公,我便回军中去了……”

“苏将军……”赵明诚便也站起。

苏武回头看了看:“赵相公,我若还有词作,还寄给你……”

赵明诚站在那里,头往前微微倾着,驼着背,双腿微微弯曲,双手无力垂在左右……

轻轻摆摆手……

苏武转头回来,迈步去。

许贯忠飞快跟在身后,轻声说得一语来:“将军过于重情,其实……不好……有时候关心则乱,反误大事……”

苏武不说话,只管往前走。

许贯忠继续说:“去那城中军营处,我便来写,将军加印。”

苏武轻轻点点头,翻身上了马。

那衙门里,赵明诚瘫坐在座椅上,久久无神,便是也不知该去做什么……

也不知他后悔不后悔,当时一时失措,竟当真转身就跑,人在恐惧之中,下意识如此去做,便是战胜不了恐惧……

回头来,怎么会不后悔呢?

后衙里,妻子李清照还在,当时拉着她就上车跑,跑出城了,李清照才知道详细,便是从那一刻起,李清照就再也没有了一个笑脸……

乃至话语里,也多是讥讽。

那后衙,赵明诚也不愿回了,回不去了,心中念想许多恩爱事。

想的是夫妻二人煮茶闲趣,两人猜书,说一句话来猜,猜这句话出自书架里哪本书的第几页……

妻子从来都赢,偶尔输了,便是耍赖,茶水无意之中泼在水上,便也是茶香四溢……

那时,多美好。

而今……

却是今日,妻子李清照还写一首诗来,拢共四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诗……

这诗啊……

赵明诚想着想着,忽然只觉得胸口一闷,上下不接气了,只待闷得几番,一口痰吐出,便是胸口衣衫,一片血红……

“来人……来人……”赵明诚看得这一片血红,又起惊慌。

自有人来,呼喊来去,快请郎中。

终是七手八脚抬到后衙,躺在床榻之上,郎中来了,开了药,去了。

赵明诚抬头去寻,寻那个倩影,她在,皱着眉头站在床边。

“我……”赵明诚开口来,不知该说什么。

“你不该去问,但你还是要去问,他虽然是武夫,但也圣贤书读了不少,却又岂能还看得上这般的你?”

李清照,当真冷言冷语。

仿佛十来年恩爱,一夕全无。

“回青州,回青州……”赵明诚嘟嘟囔囔在嘴边。

“青州又如何回?父老乡亲又如何见?”李清照微微闭眼,也是无奈。

“……”赵明诚抬头来看,慢慢又把头放下,只说:“那你寻个去处吧……寻个没人认识你我的地方……”

“从今往后,天下何人不识君?天下何人不识你我?何人不耻笑你我?”

“我去死,我去死了罢……”兴许,所有人的耻笑,不及李清照一句冷语伤人。

“唉……”李清照脚步微动,坐在了床边,看着赵明诚,也是无言。

该怎么办?她也不知道。

去哪里?她更不知道。

人生起落,对于她而言,更也残酷,夫妻一体,陡然间,便成了天下的笑话,成了士大夫的耻辱,再也没有抬头见人的那一抹自信了……

苏武其实还想到了一点,若是天下如麻,四处纷乱,家国沦丧,倒也罢了,想来没有那么多人有心思还去耻笑谁,便是赵明诚这般士大夫之辈,多如牛毛……

奈何,此时不同……

苏武看着许贯忠写就的奏报,看了又看,写得极好,定是程相公要的那种。

许贯忠看苏武看得久了,便问一语:“将军?”

苏武叹了一句:“其实,怎么都遮掩不得,且不说城中那些大户,衙门里有推官判官,各县有知县相公,军中也有兵马总管……这么多人,哪里遮掩得过去?”

“那为何头前将军要那般来问呢?”许贯忠也疑惑。

“为何?其实是想你告诉我遮掩不得……告诉我不必多想……”苏武答着,从怀中掏出了那个小小的印鉴,染上印泥,盖了上去。

“我却只说,其中风险极大……”许贯忠如此一答,便也点头,他懂了,摸到了苏老板的一些脉络了。

许贯忠接着说:“人若无情,便也不好,将军本就有分寸,想来将军只是不愿亲手来做这事罢了……”

“其实啊,是我心中对那夫妻二人,有一份太久的挂念,此时再想,都是人而已,只是我知道得太多,千想万想,便是不愿那赵相公做下这般事来,他却还是这么做了,可惜了李大家……”

说着,苏武还是叹气,却把手中的奏报一扬:“着快骑速速发往东平府程相公亲手。”

许贯忠听得半懂不懂,只管拿了封皮,塞好奏报,上了火漆,再火漆盖印,出门喊人速速去送。

事情做完,许贯忠也感觉心中一松,再看将军,将军也是换了面容,少了那几分愁叹,站起身,话语铿锵:“此事就算过去了,吩咐兄弟们往城中去寻,宣讲大胜之事,安抚百姓归家……也叫那衙门里的官吏干活了,统计一下死伤之事,做个案卷存底,只待财货钱粮回来了,各家损失都补一些……”

许贯忠立马听懂,就问:“那……留多少在军中?”

“留……二十万贯吧……”苏武对于这笔钱的处置,也有想过,京东两路,会是他的大本营与根据地。

民心得安,名声人设更得做,要的就是别人的一句夸,要的是人们说起京东两路兵马都总管苏武,就会竖大拇指。

其实京东两路这个地方挺好,进可直去中原,退可偏安一隅,乃至海路畅通,还可直去燕云辽东等地,只待权柄真到手,好好经营,齐鲁怎么不是强权之地?

春秋也好,战国也罢,从来有他一强。

若是一朝真强横,苏武自是兼济天下而去,若是大局不如人意,苏武也当在此先自保自安,再徐徐图之。

总归,将来不定,难以预知,都要做两手准备。

军汉们开始上街了,到处安抚百姓。

莱州城内,也慢慢有了人气。

苏武得留两天,等着贼人尸首运到城外,堆放个京观之景,便更是安民心之举,百姓们看得两千多具贼人尸首,惊慌也就去了,乃至仇恨也就报了不少。

也是苏武立人设立名声的手段,便是让莱州所有人都知晓,苏将军百战不殆,苏将军一来,贼人不过土鸡瓦狗。

发钱……

苏将军仁义正直,苏将军骁勇善战,苏将军爱民如子,苏将军品德高尚,苏将军……真的好!哪哪都好!

秦明也赶来了,苏武也无二话,分出五万贯给秦明。

秦明还推辞不受:“哥哥,我在潍州拿了一笔,你麾下人马比我多,你留着就是。”

“潍州拿了多少?”苏武直接问。

“二十七万贯……”秦明来答。

“多少?”苏武愣了愣。

“哥哥做事,太仁义了些,要不……我分哥哥一些?”秦明只以为苏武没弄到多少钱。

苏武摆摆手,笑道:“不必不必……你自拿着钱回青州强军,定要听我之言,甲胄兵刃也好,马匹也罢,只管多买多置,军汉月俸也多给一些,千万不要多留。”

秦明一拱手:“我自听哥哥的就是。”

“嗯,有些事你不知,大战将起,你定要强军,来日,你我定还会同阵效用,你麾下兵马,便是身家性命与前程。”

苏武说得很认真,生怕秦明敷衍。

秦明当真也惊:“这般密事,哥哥告诉了我,我自不敢不听,回去之后,定然想尽一切办法强军。”

“好,如此甚好,该回了,你回青州,我回东平府……”苏武军中,已然开始拔营。

秦明便也拱手告辞:“只再等哥哥军令来招。”

“再会!”苏武也拱手。

苏将军拔营了,莱州百姓,成群结队,箪食壶浆来送,一送二三十里,皆不回返。

苏武下马站在路边高处,拱手左右:“回吧,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再送多远,也还有辞别之时,诸位,回吧……”

有那少年,披麻戴孝从人群而出,显然奔了一路,气喘吁吁,往地上一跪:“拜谢将军为我父亲报仇!”

“回吧回吧……”苏武点着头,却还是摆手。

“只愿将军前程似锦,长命百岁。”少年人依旧磕头在地。

苏武也只点头,这般话语,这一路他听得太多次了,这份名声,算是有了。

甚至还有人主动往军中送钱,苏武都一一拒绝了去。

却是一比莱州与密州,苏武又知道一个道理,人终究是真的吃苦受罪受难了,才知道寻常日子来之不易。

也好……也好……

走了,苏武上马,留得几十人拦在官道,不准百姓再送,如此大军去了,那几十人打马再追。

许多事,是有意义的,比如今日二三十里来送的百姓,就是苏武要在这乱世挣扎的意义所在。

一路回去,便是也想,倒也不知曾头市那边战事如何?

也不知朝廷大军来了没有?那高俅高太尉是不是当真亲自带军出征?

(兄弟们,今天八千六百字,着实写不动了,状态欠佳,抱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