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 第两千零五章:头铁的萧平安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第两千零五章:头铁的萧平安

簡繁轉換
作者:雪泥鸿爪ad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7 23:15:3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萧平安虽然是原儒弟子,但在锦衣卫里,南镇抚司也送来了很多卫里抄录的新学书籍。

学过还是很顺畅的,自然是直接就回答,科举本就不是让人通过参加科举挣钱的呀?

凡是有这个想法的人,那早就背离了儒学家国天下的理念了。

仔细对比点阵图,其实是可以一目了然。

最大的差异在于参与科举到童生到压根过不了童生试的家族财富具有天壤之别。

大多数能过童生的,那基本都是家境殷实的士绅之家。

其往后参加科考虽然多数挣钱并不理想,比不上童生或者秀才完了给人当师爷等。但后续科举考生的财富差距却是相当悬殊的。

有人科举做官,越做越穷。有人科举做官一夜暴富。

这说明什么,继续科举做官平均的收益并不理想,但机会收益是相当大的。只要不要脸,多吃多占多贪,一任官身就足以使得自身家族跃上一个新台阶。

这反映的问题还不够一目了然吗?

好人在大明的官场吃亏,只有贪腐蛀虫才能在大明的官场吃饱喝足,如鱼得水。

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家庭明明知道当官亏本也要让后人持续参加科举。

一方面可以捞油水,另一方面再不济也不能让别人轻易捞自己油水。

所以越是大家族越积极于科举,甚至都还不强调贪腐挣钱,因为他们资产太大了,没有一个持续的官身保护,财富很难得到传承。再大的家财都是过眼云烟,替别人做嫁衣。

严重了说,如果只有官身才能保证财富安全,而科举名额有限,对于多数注定得不到官身的人来说,除了认命,向现有的官吏勋贵纳贡输诚外,就只剩下一布局大明之外一条路了。先前有晋商与漠北热络,现在有徐家天竺建国,根源莫不如此。

事实上,高阁老如果不在这些方面下功夫,隆庆新政越成功,将来这些人带着财富跑路得也就越快。新盛世很难不中道崩殂。

写完了自己的分析。萧平安真的是手都有些颤抖。真的可以这样**裸吗?

时至今日,萧平安才发现,先前那些同年骂自己原儒就是新学套个儒学马甲来骗人的,居然还真的就是如此恰如其分。

原儒学子只要践行了尊重每一个人的仁义价值观,那么其与新学在最核心的逻辑假设上就是一致的。

几乎只需要一天,萧平安就把前三道题仔仔细细地做完了。

剩最后一道策论,自然是先睡一觉,在大脑里沉浸一下题干,明日再写了。

最后的策论题其实很简洁,就是分析汉唐经营西域为什么成功,而北宋为何失败?司马光甚至主动送还西北五地,西域还有价值吗?

题干还特别备注了,可以写有价值,也可以写无价值,言之有理,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即可。

高阁老在开发辽东、河套后又要开发西域了?

作为之前长时间冲浪黄氏书阁时事热帖的萧平安几乎第一时间就反应过来了。

但知道高阁老的想法是一回事,做不做高阁老的应声虫又是另一回事了。

很明显,作为多少有了些地理知识的萧平安,其内心就是反对开拓西域的,性价比太差了。有那功夫,不如强化一下南方的改土归流、再不济内化一下三宣六慰也是好的。

西域不需要经营,利用先前朝廷的鼠疫战略,把整个北方西域打造成一个无人区不就好了。

那蒙古铁骑再厉害,只要方圆几百里得不到粮食补充,找不到财货美女,他得疯了跨过几百里的鼠疫病毒无人区来劫掠中原。

如果几百里不行,就把这个无人区扩大到千里呢。到时整个西域北方,只需要布置一些探查的哨所就行了。整个大明北方都能安居乐业,还怕养不起这万余名循环侦查巡哨吗?

而这恰恰也是先帝世祖皇帝的固有国策。完全没必要为了这么一块无用之地更改国策呀?

西域无用论,那是根深蒂固在萧平安脑子里的。支持这个观点的最大依据就是千年来西域从没有停止沙漠化。人不能与天斗。当年的楼兰古国都湮灭在黄沙里了,大明何苦要为了区区开疆拓土的面子去折腾自己呢?有这精神开发南方推进赶苗拓业不好吗?朝廷财政还不至于充裕到这个程度吧

作为原儒骨干,萧平安已经做好科举后被穿小鞋的准备了。如果因为这么一篇策略论为三榜进士,去地方做一个小县令,也未尝不可。至少在自己的方寸之间可以先行践行原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