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国潮1980 > 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取存折

国潮1980 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取存折

簡繁轉換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20 22:58:0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扇儿胡同二号院也被卷入了大抢购的风潮。

全院各家各户,大家都是食人间烟火的老百姓,这是太自然不过,根本不可避免的事儿。

实际上,由于米婶儿是在副食店上班,他们院儿反而成了周遭几条街里最先觉察到这种社会变化,并且马上就采取了行动的院儿。

像1979年11月1日,当年提高猪、禽、蛋、水产、蔬菜等八种主要副食品销售价格,就是米婶儿利用职务之便,知道小子就给全院私留了好些货物,给大家立了大功。

而且也别忘了,这院儿还有个能张罗事儿的边大妈呢。

老太太现在还在负责街道的事务,并且还替宁卫民管着那些服装尾货滞销品批发的事务。

天天跟社会那帮人接触,提前发现情况不对劲也很正常。

1983年化纤布大降价的消息就是边大妈带给大家伙的。

再有,最关键的就是无论米婶儿还是边大妈可都是女人。

女人的特点是什么?

就是关心这种居家过日子的事儿。

只要一有这种事儿发生,她们娘们家家,彼此之间肯定会互通声气。

所以谁能落空,她们这些女人也不可能落空。

像8月17号这天是星期三,也就是抢购风刚起来的日子口儿,大早上十点来钟。

边大妈就一反常态的,坐着一辆平板车打外面赶回来了。

而且她还不单是人回来了,还拉着一车的货呢。

一下来就指挥那个蹬平板车的外地小伙子帮着她往家里的搬东西。

车上的东西摞得老高,全是毛线、棉毛裤和布料一类的东西。

蹬车的一边帮忙搬着东西,一边都好奇,“您老太太买这么多白布干吗呀?”

边大妈懒得跟他多说,“吗也不干,存着。”

这蹬车的还说呢,“也别说,今天新鲜事儿可真多。您猜怎么着,拉您之前,我还拉着一个买被子的,人家一买,就买了二十铺。还买了好多箱肥皂。你们怎么跟商量好了似的?都这么买东西………………”

边大妈可不服气,“二十铺被子,几箱肥皂算什么,我待会儿还要去买,这些只是第一拨。”

蹬车的听着新鲜,还打算再问,却不想边大妈可没工夫跟他磨牙了,给他指好了把货放在哪儿的地儿。

老太太风风火火直奔自己家里,拿起家里凉白开先灌了一气儿,跟着就冲家门口玩花弄草的边大爷招呼上了。

“嘿,你个老头子,你瞧你还有闲心弄你那破花儿呢,你知道外头都什么样了?可了不得了!

边大妈夸张的神情和语气则让边大爷一脸懵。

“哎呀,瞧你这大惊小怪的。一回来就嚷嚷,我脑袋都大了。怎么了这是?你是前门楼子底下看见贾波林了,还是大栅栏街上捡着金元宝了?”

(注:贾波林即为卓别林,民国时期内地的叫法。)

边大妈一撇嘴,对老伴儿的调侃尤为不满。

“哎呀,什么跟什么呀。我跟你说正经的呢。听说了嘛,外面都传呢,说从九月一号开始,物价全面上涨。

“全面上涨,不可能。”边大爷根本不信,同样是一撇嘴,又跟花草去较劲了。

眼瞅着老伴儿不为所动,这下边大妈可真有点急了。

“哎哟,我怎么说你啊,一天到晚你在家里什么都不知道,就知道喝酒,养花,听戏钓鱼。其他的你还知道什么啊。我说你也出去看看。外面都翻了天了,商店都挤满了人,人山人海的。人都跟疯了似的,见什么抢什么。快

快,快把家里存折拿给我。”

“你要存折干什么?”

“银行里头排长队啊,再晚就取不出来了,快点啊。”

“哎哎,我说你这是疯了吧!家里好不容易存点钱,你不说给咱大孙子留着吗,这要都取出来?家电现在也齐全了,冰箱,彩电,洗衣机,你要买什么去啊!”

“你个老头子懂什么啊,现在的钱一天比一天毛。钱要真毛了还不如废纸呢。随便买点什么也比搁银行强啊,东西还能保值呢,钱还能值多少钱啊。何况他米婶儿还在副食店给咱全院儿守着货呢,我听说排骨就有二十扇,罐

头十二箱,还有锅碗瓢盆什么的,几箱鸡蛋,半缸甜面酱,一麻袋盐。我还从批发部弄回来好多布料什么的,棉毛裤就有五十多条,回头咱们全院分分,每家也就不愁吃穿了………………”

“哎,我说,谁说人民币要贬值了?这都哪儿来的谣言啊。你可是居委会的人,看见别人起哄架子。你该管管他们才是。不能轻信,更不能散播啊......”

“嗨,我懒得跟你说了,你干脆还是自己出去看看吧,大大小小的银行里都挤满了人,都在提钱呢。你个老头子啊,可真是糊涂......”

没时间再跟边大爷磨牙了,说的嘴皮子起腻的边大妈喝足了水,干脆自己进屋取存折了,根本不再理会老伴儿,而是转头又去了院门口的罗家。

此时,蹬车的已经按她的指派,把东西都摆在罗家门前了。

边大妈道了几声谢,掏出五块钱给结了车钱,打发蹬车的走了。

已经闻声出来罗师傅和罗婶儿看着这景儿却忍不住直发愣。

“我说,他大妈,这都是你买的东西?”

“哎哟,这也太多了吧!您快把商店都搬回来了。这是闹哪出啊?”

看着罗家公母俩一头雾水的样子,边大妈倒是笑了。

“真要是把商店搬回来我就放心了。你们还不知道吧?外面涨价,人都快疯了。商店里是人山人海啊,见队就排,见东西就买,都赛过春节庙会了。这些是我从批发部弄回来的,给咱们全院儿分的。这不是咱们有点这方面

的便利嘛,哎哟,累死我了。哎,就这毛巾,还有这棉毛裤,够咱们全院使个几年的,再也不用去商店了。手里一时没钱也不要紧,先给东西后给钱。谁让咱们都是老邻居……………”

“可,可这也太多了。买这么多毛巾,什么时候能用完啊......”

”就是啊,这棉毛裤,好嘛几十条啊......”

“慢慢使呗,哎对了,忘了跟你们说了。这不算什么。最重要的物资都在副食店那边,她米婶儿还给咱们院儿看着货呢。吃喝什么的都有了。咱们还是沾她的光儿,那就跟七九年时候一样。不过,她那儿可没什么通融余地,

公家单位得用现钱。所以我存折儿都拿出来了。你们家现钱够不够?要不要也去银行取点,待会咱们一起去?”

罗师傅和罗婶儿面面相觑看了对方,也有点意动了。

“家里也就一百多块现钱吧?要不,咱也去取钱吧。”

“嗯,取。可取多少合适啊?”

罗婶儿忍不住问边大妈,“他大妈,取多少钱够用啊?一千够不够?要不两千?”

“哎呀,这我可说不好。”边大妈摇摇头,“反正我家折子有八千多,我是打算都取出来。”

“都取出来?”罗师傅老两口吓了一跳。”他大妈,这么多钱都取了?你们不过日子了?还真要把商店搬家来啊?”

“瞧你们说的,就是因为要过日子,我才都取出来呢。”

边大妈却有自己的道理,振振有词的说,“我这么跟你们说吧,这涨价就是因为大家听说下月所有商品价格都要放开了。你们想啊,要让商人们自己定价,他们还不胡定?所以眼下大伙都在买能存的东西,保值。你还别看这

毛巾多,它可坏不了,还有这些毛线,搁三十年以后织出来的毛衣也是新的。是不是这个理儿?”

罗师傅老两口再度相互看看,不知不觉真被说动了。

“对对,咱们也去银行取钱,然后抢货吧,要不晚了,什么都抢不着了。”

“抢什么去啊?”

“抢什么不行啊,他大妈说的对,只要是买着东西,搁着就保值。反正咱们不能看着钱毛了………………”

看着罗家老两口能有这觉悟,看到俩人都很听劝,边大妈也很是欣慰。

“放心吧,你们就听我的,到时候我买什么你们买什么,跟着我买,准没错。啊,对了,你们还得呼下广亮啊。他手里不但有现钱,而且还有车呢,得让他赶紧开车回来。”

“哎哟,有这个必要吗?他大妈,孩子最近事儿多,挺忙的。要不,咱们自己还是雇辆车弄回来行不?”

罗婶儿这个当妈的怕耽误孩子正经事,然而边大妈可不在乎这个。

“还有什么事儿比涨价更重要的,要是别的也就罢了,我现在就担心粮食,你说咱们这院儿里这么多口儿人,不得弄个上千斤的大米,上千斤的白面啊。否则,哪儿够咱们这么些人吃啊,还就找你们家老三办这事儿我安

......

正说着呢,打外面进来几个人,正好听见这些话,有人当时就插口了。

“哎呀,大妈,我看您真是糊涂了。您可真行啊,要买这么多米和面,真买来,您往哪儿搁啊,那还不满院儿飞虫啊。”

边大妈一看,好嘛,原来是米家的二丫头,米晓冉的妹妹米晓卉。

她身边还有两个同龄人的女孩儿,一看就知道,应该是她比较要好的同学。

这是放暑假,来家里串门的。

老太太也没工夫跟小毛丫头计较,赶紧就说正经事,说米婶儿也让她给米家带话,要让米师傅赶紧拿家里存折取钱去。

岂料,米晓却是个有主意的。

何况她这岁数已经大了,学习也不错,今年是应届参加高考的学生,正在家里等录取通知书呢。

所以听了边大妈交代的话,米晓卉却不肯照做,反而说头两年降价的时候,米婶儿买化纤布和肥皂就是惨痛教训,早就该吸取教训了。

而且现在自己家里总共也没几个钱了。

除了家里要供自己上大学之外,连自己那个美国人的小外甥还得花钱呢。

家里没闲钱囤积没用的东西,就不掺和了,居然把这儿事儿给推了。

可这么干哪儿可能啊?

别的不说,就说全院儿都是沾了米婶儿的光才有货可买的,把人家给拉下算怎么档子事儿?

边大妈不敢有负所托,就开始怪米晓不听话,让她赶紧去办事。

米晓卉却说自己妈妈这么干纯属盲目抢购,没有一点经济头脑,也不想想买这些有用没有。

边大妈当然还是那句话啊,“搁着就是保值。”

岂料,这一句话对付老伴儿和老邻居们管用,对付晓这个有思想,有自己判断能力,又有个性,追求独立的当代年轻人,却成了无用之功。

甚至不说还好,一说反而激起了米晓,甚至她那两个同学的共同反感,并由此引发了据理力争的大辩论。

有一个女同学就说,“什么叫保值,您先弄懂了这词再说话。市场经济刚一开始,价格还没放开,您就承受不住了,这只是刚开头,就这么大惊小怪的,往后还活不活了?愚昧,太愚昧!”

边大妈不能给小丫头给堵回去啊,马上反驳。

“你们这些孩子懂得什么?还愚昧。这是常识。回去问问你们爹妈去。要是国家不限制价,那酱油还不十块钱一斤?卖东西的谁想要多少钱就要多少钱,乱了!”

另一个女同学说了,“国家不限制市场,经济规律可限制市场呢,十块钱一斤的酱油要是没人买,它还不得一块钱一斤。”

得,这下,边大妈给说没词儿了。

倒是罗婶儿关键时候帮腔说,“还是攒点好,攒点踏实。反正我是穷怕了。

谁承想,这个时候罗家的大孙子和边家的大孙子不知从哪儿钻出来。

他们是好朋友,一个鸡蛋糕,俩人分着吃,可一边吃着,一边跟着裹乱。

他们年龄就差一岁,一个七岁,一个六岁,说懂事也懂得点了,说不懂事还混沌着呢。

边家的大孙子属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的,看到罗家门口的货物,只顾为之惊叹。

“我的天,这儿怎么放着这么多的白布啊。这怎么用啊?难不成是为了办丧事的时候用,孝子贤孙一人一身白,就跟电影里演的似的......”

罗家的大孙子更绝,“拉倒吧。傻不傻啊你,现在办丧事谁用这个?那叫封建糟粕,早淘汰了。现在办丧事,只要半尺黑布往胳膊上一勒,至多戴半天就扔了,那还得孝顺的......”

都说童言无忌,可这一下子,边大妈的火儿是真压不住了。

冲着俩孩子,老太太恼了。

“看我不揍你们个小兔崽子!有的吃还堵不住你们的嘴,都给我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