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国潮1980 > 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不怕贵

国潮1980 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不怕贵

簡繁轉換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20 22:58:0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一个成功的商人,除了要有独到的眼光,聪慧的头脑,更要有抓住机遇的勇气,否则就不能成事。

宁卫民显然就是这么一个人,而且他比大部分的商人更具雄厚的财力。

也正是因为财力,给他的胆气托了底,所以1988年8月在京城发生的这次抢购风潮简直成了他肆意妄为的游乐场。

一方面,他把自己的服装、酒水、邮票这些东西尽量往市场上倾销,用高价获取高昂的利润。

另一方面,他则直勾勾的盯准了那些极具升值潜力的珍宝,在乱中抄底。

在即将进入市场价格放开的前夕,专门对这些东西展开了清仓式的扫货。

为此,他甚至觉得殷悦、张士慧和罗广亮卖东西的速度太慢,赶不上趟儿。

因而又专门从日本调拨过来了一笔十亿?款子来用。

款子是从雾制片厂的账户打到国内的京城的松本事务所分部的,需要几天时间。

但宁卫民可以先从皮尔卡顿公司支取一部分,算是企业借款。

而且尽管这笔款子对于宁卫民的海外财富来说只是九牛一毛,但换算成人民币已经是很了不得的天文数字了??三千万!

这还是官价,如果不着急,私下里兑换,能换出六千万人民币来。

这个年代的共和国,谁拥有这么庞大的财富,那购买力就相当于在海外直接放大十几倍,几十倍啊。

不用说,手握重金的宁卫民自然是想怎么挥霍都可以怎么挥霍的了。

所以他还不光陪着江念芸去京城玉器厂大买特买,他还把抄底的目标广泛投向了京城其他家,同样具有大量库存宝物的工美行业的特艺工厂。

要知道,京城手艺人过去集中居住地就在南城重文区,因此后来国家成立的工艺品厂也主要集中在这里。

实际上,除了玉器厂之外,什么象牙厂、宫灯厂、证章厂、骨雕厂、木刻厂、料器厂、雕漆厂、花丝镶嵌厂、珍艺花丝厂......等等,也都在重文区呢。

这些厂子的情况大致都差不多,照样是好玩意成堆啊。

尤其是苦日子过久了,现在又原材料飞涨,都巴不得能把压库的东西卖出去一些,解决一下实际困难,顺带给职工们改善改善生活处境呢。

而且这里也有不少和宁卫民有过良好的合作的厂子,有的厂子甚至是和宁卫民已经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信任度那自然是杠杠的。

见他来买东西,各个工厂可都把他当成了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啊。

压根就没人怀疑他是来趁火打劫的,就是个来捡便宜的市侩之徒。

厂家们无不欢迎之至,感激涕零,所以必须得打折啊。

九折都不行,不够意思,起码也得八折。

至于货色水准怎么样?

这还用说嘛。

京城的工艺品,技艺传承始于宫廷御用造办处,明清时期就从全国募集优秀的工匠。

建国后,工美行业改由政府扶持帮助,继续优化整合人才和技艺。

所以有一个算一个,几乎所有京城工美行业的工厂最后都变成了能给国家创汇的国营厂,哪个厂子都曾经辉煌过,他们生产的好东西自然多了去了。

而且每个厂都有自己名师,专属自己的绝活,不少厂子都因为政治任务给国家长过脸面,更是当年出口创汇的主要来源。

比如说,这象牙雕刻厂就曾有一知名工匠崔华轩,以玲珑剔透的镂空技法闻名。

他的代表作是象牙球。

其镂空琢花、分层转动等技法,曾一度被外国人视为华夏雕刻巅峰的绝技,早在民国时期就已广受外国人的关注和称赞。

象牙球精妙在于难以想象的雕工,凡十三层,每层皆刻细致花草,且皆浑圆能转动自如。

其心思之缜密、雕刻之奇妙,直是匪夷所思。

还有仕女人物作品,也是京城象牙雕刻最具代表性的产品。

突出特点是题材广泛,造型生动,形象刻划精细,服饰华美,衣纹潇洒,舞带翻转折叠富于变化。

京城曾有一位牙雕名匠王彬,尤擅于此。

他遗留的作品如《天女散花》、《嫦娥奔月》、《木兰从军》、《红楼梦》、《西厢记》等。

或以单体人物出现,或以群体人物与古建筑物、屋内陈设相映衬。

成为有背景、有情节的立体画。

京城象牙雕刻还有一个特别独特,别处没有的题材品种????老人题材。

这是由于作品中的人物大都有胡须,而得名。

和仕女题材一样,老人题材常借“景”表现完整的故事。

如描写文人集会的《西园雅集》、《兰亭修禊》、《十八学士》,描写隐士的《深山采药》、《松下抚琴》等。

同样出自王彬之手的《四爱》,就是通过王羲之爱鹅、陶渊明爱菊、苏东坡爱砚、王茂叔爱莲,表现古代文人的风雅气度的。

像这样的作品,即便不算名家手艺的加成,光论材料费也不便宜呢。

哪怕以现代社会禁止象牙交易的行情下,光原材料象牙的官方合法回购价,也在两千一百美金一公斤。

所以这么来看,象牙雕刻厂一件牙雕人物,要个五六千的一点不贵。

一个大型牙雕,几乎用的一整只的象牙,要个三万八还能说什么呢?

这么便宜,那必须谢谢人家讲交情,给面子才是啊。

必须得请客,对不对?

这还只是象牙雕刻厂的东西。

要论原材料的珍贵和技艺的高超,京城独有的金工绝活,花丝镶嵌厂可一点不比它差。

像这花丝镶嵌厂,也曾有一个同行誉为“花丝王”的名匠张聚伍。

其人在前清时期就已成名。

除了所制作的花丝镶嵌《宝花篮》和《七宝转心壶》曾在巴黎国际博览会展出获得好评,在清帝宣统大婚盛礼之前,他还因被传入宫中为正宫娘娘做首饰而名噪一时。

而其留在花丝镶嵌厂只有不多的几件遗作。

其中最令人赞叹的叫做《金玉九龙壁》,是厂里压箱子底儿的东西。

作品长809厘米宽120厘米,高235.5厘米,依北海公园内琉璃九龙壁缩仿而成。

壁顶上约1厘米的主脊上錾有86组斗拱,共7588个面,全部用手工锉制拼接制作。

每个直径约3毫米的252个瓦当上精刻着游龙。

整件作品用黄金15.3千克、白银2.6千克、珠宝翠钻达1382粒。

此外,还有一个银花丝镶嵌的摆件??《天坛祈年殿》。

该作品以古建筑天坛为蓝本,按1:20比例缩小,耗用31.5万克白银。

而且当年用了六个多月,张聚伍才完成的,也是极耗心血一件作品。

因宁卫民求购心切,这两件绝世名作,花丝镶嵌厂最终同意以整整四百万元的价格打包卖给了他。

谁让宁卫民早先花了三百万人民币,给了花丝镶嵌厂一个订制纯金“太虚幻境”的大活儿呢,就那一个活儿就把整个厂子的经济状况给盘活了。

人家厂长这就是投桃报李,对着景儿了,还他这个人情啊。

果然,宁卫民也懂得了厂长的心思,买了这两件合心意的宝贝之后,他是大喜过望啊,也没含糊。

马上又以“龙之文化开发公司”的名义给金丝镶嵌厂下了个大单????那就是打造一根长约两米的美猴王孙悟空的金箍棒。

这是他刚注册的公司,准备用来作为运营龙宫项目的载体。

说来这也是和龙潭湖公园合作后,宁卫民才产生的这个念头。

他总觉得《西游记》电视剧里的金箍棒不够威风,太简单了。

很想根据自己理想的样子再重塑一个能够体现造型和质感之美的金箍棒,不希望大众被模式化的套路给局限住思想。

而厂方对这么个很特别的定点也很感兴趣,他们觉得这东西要做出来和剧中的道具摆在一起,展示给公众,不但并不冲突,反而还很有趣。

只是按照宁卫民希望用黄金打造的要求,厂方预计要用掉二十千克左右的黄金,怕造价依然不菲。

不过好在宁卫民什么都怕,就是不怕贵。

于是又是一口价,双方最终以二百四十四万元定下来再度合作的项目,决定要为《西游记》这个神话大IP重现第一神兵利器而共同努力。

总之,宁卫民那是大撒巴掌的花钱啊,他是见着什么好买什么,看见什么贵要什么,买东西根本不怕价格贵,而且顺带手的还和一些厂子继续签了几个大单。

经过这一回,他算是把京城的工美行业压箱底儿的东西都给抄了去了。

今后恐怕就是国家级的博物馆同类型的展品也没他手里的价值高。

以至于康术德和江念芸见他这么买东西,都不免有点含糊了。

一个问他,“卫民,这些东西,你是不是买的太多点了啊?就说咱们芸园地方够大,这些东西都能摆的下,可你也不能把芸园给弄正阿房宫一样啊?这么些好东西都放咱们这儿,那得多招人恨啊。过犹不及,你可得想好了,

别给自己招惹祸。”

另一个则说,“就是说的呢,玉石类的也就罢了,象牙犀角我也不说什么了。可你弄那么多大金驼子,大银驼子的物件往回搬,这就有点过了。好嘛,几百万的价钱你都不当回事。买一件买两件,你居然还来个第三回,又订

个什么纯金的金箍棒。你就是再有钱,也不能这么显摆啊,你是怎么想的你?”

然而宁卫民却说,“四姑姑,师父,你们的担心我都明白。可我还真不是纯粹的私欲作祟。我只是看不得这些东西常年压在各个工厂的库房里,那是一种犯罪啊。这些好东西都埋没了太可惜了。我既然买走了,就是要让这些

东西都派上实际用场的。”

“您说这些宝物应该摆在哪儿啊?其实就应该摆在能让公众看到的地方,能让从事工美行业的人才看到的地方才是。所以我一这么一想啊,就有了个主意,我打算把一部分买来的东西送到皮尔卡顿大厦里陈列,去让那些外宾

开开眼,也让他们知道知道咱们华夏是有好玩意的。有些东西不是西方人能创造出的。”

“至于金银打造的这些宝贝,那是最容易让外国人度以咱们肃然起敬的。外国人都市侩,传言澳门葡京饭店,就有不少这样的东西。那赌王摆出来是干什么啊。并不都是炫耀心里,关键还是要打消某些客人的威风,才好赚他

们的钱嘛。”

“另外,我还打算跟京城的两所美术院校联系一下,我会把一些买来的东西,还有我手里的部分字画,借给他们,来增强咱们美术师生对传统技艺和审美情趣的认识。以便于他们能站在前人的肩头,创造出更好的东西来。”

“最后,我不是还得选址开新饭店吗,我个人的想法也是地方越大越好,真要弄个三进四合院的才合适。不过房子当然也不能空着,这不,我买这些东西也是为了日后饭庄的实际需要,就像我囤积的那些名酒一样,这是有备

无患啊。如果不提前买一点,到时候房子有了,我可没地方临时先寻摸去。”

“而且我这么跟您二位说吧,买这些工厂的库房还不算这么呢,这一次我要把京城敦华斋和虹光阁里的瓷器都买空,把京城信托商店里的硬木家具都买空呢。同样的道理,我开饭庄今后用得着啊。您还别看东西多,几个地方

一分散,这不也就不显多了嘛。”

得,别说,宁卫民这些想法还真不能说就完全不对。

康术德和江念芸如果站在他的角度考虑,就发现他的确是有实际需要的。

而且这些东西如果落他手里,真这么派上用场,倒也算的上是恰得其所。

于是琢磨琢磨,最后只叮嘱了他几句,不要搞得声势太大,惹人瞩目,也就罢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即便如此,在宁卫民心里,有些事还是照样会存有遗憾的。

因为一看到那个纯银祈年殿,他就不免设想,如果要是自己和天坛的关系还像过去那么好那会是个什么情景啊。

不用说,像这个好几百斤的白银天坛祈年殿肯定是要放在北神厨去。

要是那样,到时候肯定是第一个无论客人,还是游人都会交口称赞的聚焦点。

绝对得把客人们给震了啊。

不但能提高坛宫饭庄的贵气,更能增加天坛公园的名声,真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只可惜,现在已经是分道扬镳的局面了,自然不可能再出现这样双方都受益的情景了。

那么对于这件宝贝,宁卫民也只能纳入私库收藏,暂时与公众无缘了。

不是他没福气,看来是天坛没这个福气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