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国潮1980 > 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增值效果

国潮1980 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增值效果

簡繁轉換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23 11:20:3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利用经济扩张赚钱,那算不得什么本事,因为这种情况下,人人都能赚到钱。

只有能在疲软,萎缩的时候赚到钱,那才是真正优秀的商人。

而这两点,宁卫民全都做到了。

1988年的9月份,整个京城,大多数商人恐怕都是像年京这样只能断尾求生,愁眉苦脸的主儿。

少数人才能像江浩这样,靠着脑子打个平手,做到全身而退的。

真正还能笑得出来的,那更是少之又少,已经是稀有动物了。

不过宁卫民和他的人,恰恰就是这为数不多的稀有群体中最冒尖儿的一群人。

先说进账方面。

无论是男女服装、运动服、易拉得拉杆旅行箱、易拉得领带、还是惠民烟酒店的烟酒、LVMH的酒水,又或是宁卫民囤积的邮票。

宁卫民都在这场抢购风潮里,抓住机会对现货进行了较高价格的抛售,套回了大量的现金。

这等于一次集中的业绩释放,宁卫民多年布局的各个行业,在这8月份来了个百花齐放。

不但直接让他在内地的现金资产到达了一个前所未有新的高峰。

甚至这种拥有大量现金的状况还进一步促进了他麾下各个产业的良性发展。

要知道,在这种极端行情下,人们从极度亢奋的买方市场快速进入到极度疲软的卖方市场,也让现金和现货的关系在短时间内完成了逆转性质的对调。

而大多数人面对这种百年不得一见的场面,都缺乏相应的经验,根本就反应不过来。

所以当那些囤满了货的商人们在抢购风潮过去之后,忽然发现人们的购买力迅速下降,这才意识到过度囤积货物是犯了傻,无不陷入到有货没钱的窘境之中。

那么要想尽快把吃满的库存降低,换一部分现金好用于周转,继续维持生意,那就得割肉,忍痛低价抛售。

这么一来,在此之前,宁卫民的企业所面对生产资料严重不足的情况一下子就得到扭转了。

过去是他出高价得求人才能买到货,甚至一度曾经因为过度炒作而断供。

但现在一切的原材料都由着宁卫民的人挑选,他们拿到手的还都是跳楼价。

所以别看宁卫民在今年8月份曾经下令让街道服装厂和易拉得的代工工厂停止购买材料,导致两家工厂因为原料短缺,一度停产,只能让工人回家休息。

但现在再回头看看,这个决定还是明智的。

因为仅从原材料上节省出来的钱,就要比工厂不歇气的加班赶工出货赚的还要多呢。

更别说工人还能好好歇上几天,着也有利于后续工人回归,会以更佳的状态重新投入工作。

就是皮尔卡顿公司,也因为邹国栋听了宁卫民的建议,在停止购入原材料的同时,抓住这个机会完成了清库存的工作,把七成的库存及时变成了现金。

现在面对未来注定要经受的几个月的冷淡期,也因为手里的资金充裕儿变得游刃有余起来,正好可以借这个时候调动公司资源,把除了对内销售以外的业务抓一抓。

比如皮尔卡顿公司要出的时尚杂志,比如新一届的锦绣东方模特大赛,还有皮尔卡顿大厦的新楼B座建设的进度规划,等等。

总之,高卖低买这一条绝对是商业千古不变的真谛。

都是因为这一次成功做到了这一点,他们才拥有了绝对的主动权。

其次,我们再说说宁卫民这次成功抄的底。

和大多数人囤积的货物不一样,宁卫民购入可不是日用百货,家用电器,柴米油盐。

而是稀缺资源,是世间不可多得的工美艺术品,是文物商店的文物,是信托商店里没人识货的硬木家具,还有属于送礼硬通货的中高档酒水。

所以即便是抢购风潮过去,但他砸的那些“窑儿”也没掉儿价,反而因为市面上这些东西的变少,价格继续上升,都有了不小的涨幅。

甚至不少东西还都被他排上了相当实际的用场,以另一种方式为他创造额外的价值。

就比如说吧,像收来的工艺品、瓷器和家具,除了芸园自用之外,宁卫民还能关照关照其他关联企业。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皮尔卡顿公司的大厦。

要知道,马克西姆酒店的大堂只是一个不算很高的平层,相比其他好多酒店在大堂设计上尽力恢弘高远,比如长城饭店和香格里拉这样的五星级饭店。

马克西姆酒店大堂不但面积不大,而且根本谈不上什么挑高。

毕竟当初是拿写字楼的格局临时修改的嘛。

所以马克西姆酒店大厅的休息区其实挺小的,摆不了几张沙发和茶几。

而且装修装饰也谈不上特色,顶多也就称得上中规中矩吧。

毕竟在共和国要想弄成法式风格,像马克西姆餐厅那样复原法国总店的装修,太花钱了些。

宋华桂可没那么多闲钱,她也就是弄了几幅法国油画,还有自己丈夫的一些壁毯作品来当点缀。

另外,京城两家美院也有一些雕塑系的师生应宁卫民之邀,把他们的一些比较出彩的个人作品拿来展览,做个装饰的。

可以说,优雅精致的艺术气质是有的,但要谈到富丽堂皇,奢侈华贵就不行了。

要不为什么这里只能勉强算个四星级酒店呢?

方方面面都具有局限性和劣势,尤其是空间上距离五星级酒店的标准甚远。

但是有缺陷不怕,只要找到好的办法,一样能有效提升酒店的层次,改善客人的观感。

宁卫民这次买的东西就有这种奇效,有些东西一送到这里来,那就立马不一样了。

像酒店大堂的所谓的大堂吧。

宁卫民建一把原先的沙发撤掉,然后在地面上铺上一块进口地毯。

地毯上再安放六把鸡翅木的圈儿椅,几个方几,那油亮亮的红木颜色配上地毯的花色在明亮的暖光灯下,一下就把层次提上来了。

尽管负责这个区域的服务员仍旧只能提供一些茶水,咖啡,和简单的茶食,其他的就没有了。

但用精美的仿古瓷盖碗和咖啡杯具,取代了通用的白瓷杯壶。

在这个年代京城,无疑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特色,一旦把细节做到了位,就能带给客人惬意的享受,很受客人欢迎。

还有大厅正对面的墙壁上,宁卫民送来了清代画家任伯年的《群仙祝寿图》作为装饰。

这是任伯年成熟期的经典巨制,通景十二屏,每屏纵209厘米,横59.5厘米。

任伯年所表现的具体内容,是四十六位神仙,从地面、海上和空中各路分赴王母寿祝寿的情景。

画中老寿星和麻姑已经登岸,八仙从海上飘拂而来,天上祥云缭绕,云间仙女前拥后呼地翩翩飞来赴会。

画中蟠桃盛会吉祥喜庆,热闹非凡。众仙女欢歌起舞,竹丝交响。

歌舞升平中的昆仑之巅,上有琼楼玉宇,阆苑仙桃,左有瑶池,右有环翠水准备着祝寿的情景。

可谓场面宏大,内容祥瑞。

最绝的是,每幅人物按景色的不同配置也有不同,但都可以独立成画,并无支离破碎的感觉。

然而十二屏合找起来,却又浑然一体,天衣无缝。

像这样的画作,哪怕是不懂华夏文化的老外,经过大堂时也经常会被吸引驻足,感受到其独特的色彩和表现魅力。

这还不算什么,除了这幅充当背景的《群仙祝寿图》之外,宁卫民还给酒店大堂里添了几件更加显眼的玩意。

最占地方,体积最大的莫过于两个硕大的象牙雕塑了,名为??《新旧京城》。

这是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的献礼之作,是由牙雕厂许多第二代技师集体创作的,本身就具有特殊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但最独特的还在于,这还是一套两件作品。

作品分别用两根尺寸一样的整牙进行雕刻,约长205厘米,宽15厘米,高69.5厘米。个,分别叫做《旧京城》和《新京城》

《旧京城》雕刻了街巷、店铺、市井等具有浓郁老京城风貌的场景,人物塑造也充分体现了京味儿特色,展现了京城旧日的民俗风情。

《新京城》则主要雕刻了坐落于京城中轴线上古建,以及长安街上于共和国成立后兴建的经典建筑,整体气势恢宏。

两件牙雕通过对比体现了共和国成立十年来京城日新月异的巨大变革,展现了京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新成就。

就这件作品,要不是当年国家博物馆实在是经费紧张,拿不出钱来,不得不暂时存放于象牙雕刻厂的库房里。

而且后来经历了“运动”,又把这事儿给忘了,宁卫民是绝对没有这个福气,能以区区的八万元,就把这件作品纳入自己囊中的。

除此之外,宁卫民还在大堂又摆了一件极为精巧的黄金音乐钟,这可是慈禧钟爱的宝贝。

这个钟是纯黄金打造的,镶嵌着红宝石和钻石。

说其精巧,不仅因为做工精美绝伦,更因为每到整点,上面的宫女就会出来赐福,下面的八仙也会随着音乐走出来进行报时,非常有趣。

这玩意完全可以媲美故宫钟表馆中所展示的宝贝了。

任凭是谁,无论中外,看见这玩意,那都得走到近前喽。

没辙,耀眼夺目嘛,又有谁不喜欢黄金呢?

这还不算,最后的一件东西最有份量,而且惹人喜爱的程度也堪比黄金。

那就是宁卫民从花丝镶嵌厂收来的耗用31.5万克白银的《天坛祈年殿》。

想想看吧,六百多斤的东西,一人多高啊,全是白花花的银子。

但更为亮眼还属那精彩绝伦的雕刻工艺。

这样的一个大银驼子,摆在酒店大堂是个什么感觉?

可以说,就凭这一件东西就足够让人感到一种财富所带来的震撼感了。

何况这些展品不仅展示了财富,也展现了艺术家的精湛技艺,反映了历史和文化方面的深厚底蕴。

总而言之,这些宁卫民私人收藏的稀世珍宝,件件价值连城,令人叹为观止。

绝对称得起门面担当,直接抬高了酒店的格调。

以至于连一百五十美元一晚标间的住宿费都显得有些便宜了。

明显的证据,就是自从这些东西摆进酒店大堂后,好多初次光临客人,尤其是外国人。

在前台获知酒店住宿的价格后,都露出意外和欣喜的表情,马上掏钱要房,好像生怕酒店反悔似的,连客人平均住店的时间都增加了不少。

另外,大堂的空间更是变得人多起来。

无论是坐在休息区,还是站着,宁卫民送来的这些展品无时无刻都有人在欣赏。

很明显大堂里的这些摆设在某种程度上抓住了客人的眼球,而这些变化在过去是从来没有过的。

对此,邹国栋不但感到欣喜,更感到钦佩,他甚至主动跟宁卫民提起来艺术品租赁费,想要每个月付为这些展品付钱给宁卫民,因为坛宫饭庄一直就是这么办的。

然而他却没想到,宁卫民这次却摇头表示不用了。

邹国栋好奇为什么?

宁卫民便告诉他说,“过去的坛宫饭庄不是三家单位合开的嘛,我只是替你们三家打工的。要是能收钱而不收,那我就太亏了,岂不是傻瓜一个嘛。但现在可不一样,马克西姆酒店那是完全属于咱们华夏公司的,我本人又是

公司的股东之一,是有分红的。所以我很乐意能用这种方式帮助酒店提高的格调。”

“道理很简单,客人满意,酒店就赚钱,酒店赚钱,当然最后就有一部分利润会进我的兜里,何况这些东西摆在这儿,酒店还得负责安保和维护工作呢,经营成本也会上升。你想想,这种互惠互利的事儿,我要再找公司要钱

呢?那我成什么人了。”

“如果你要真觉得有点不落忍,怕我吃亏的话,那咱还不如调高一点房费的好,一百五十美金提高到一百六,相当于给来咱们这儿住店的人加张十美元的门票钱,这不过分吧。对不对?咱们一起去挣客人的钱,这才叫本事

啊。至于咱们彼此之间,真用不着算太清楚,怎么说,都是肉烂在锅里。”

是的,这就是宁卫民的心声,没有一点虚伪的成分。

其实好多人都认为这些艺术收藏品似乎只有交易才能带来经济回报,要不就得放在博物馆里靠卖票维持。

谁这么想,那真得说是脑子太死性,自己走入了思想误区。

就像他所做的事儿。

这些艺术收藏品能放在商业经营场所,用来撑门面是再好不过的了。

至少能抵得了上百万的装修成本。

还能作为一种独特的景观,吸引更多具有好奇心的客人前来。

说白了,是能给他的买卖带来增值效果的。就拿马克西姆酒店的大堂来说,即使花更多的钱放在装修上,也不可能让客人对酒店产生如此的好奇心,认同感和青睐。

而这就是文化和财富并存的独特魅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