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托梦于他的预感……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份的万姑娘羞答答的出场……
咳,我得先说一下,攻:曹纯,字子和,虽然今天没有正式出场但是还是有存在感的。
恭喜你GET孙策X1,孙权X1,孙小妹X1
孙策来了,周瑜还远吗,嘻嘻
孙策和孙权两人性格完全不同,孙策更开明兼容一些,孙权就更……排外?唔,我不知道该用哪个形容词,其实两兄弟性格完全互补。所以孙权自己也是把自己定义为哥哥的辅佐上哒,最后他发现……曹营很危险,妈哒全是千年狐狸,哥哥被忽悠进去啦!!
2333333
文里面孙权的担心其实是对的。
如果这些出刊印之后,对曹操好的人会流芳百世,对曹操不好的就会遗臭万年,(因为现在的曹操是正义的一方)
其实他想的没错,
被作者坑惨的人有:曹操、庞太师(其实是大好人)、潘金莲和武大郎(其实是一对恩爱夫妻而且武大郎是个好官)、尹志平、刘禅也算一个,我觉得刘备也能算一个,为了烘托诸葛亮,刘备被写的太没用了,其实很多诸葛亮干的事是刘备做的……我记得还有好多……
就像如果我这篇文里面找了个历史上没啥名气的,就曹纯吧,我说他是个基佬你们不是也会信(喂)
铸币是真事,董卓真那么干了,所以现在古董市场上面都有说,说到东汉五铢,假五铢我们不要啊!这个假五铢就是董卓的铸币了。
古时候没有现在货币的硬通货储备概念,其实以前古代人对于钱币的信任在于,这个钱币就是这么重,哪怕国家不承认了,我也是这么重的铜啊,所以古代直到很后面才有了纸币(交子这类)的概念。
董卓他是异想天开,觉得哎呀我说这是五铢那就是五铢,削薄了那也是五铢啊,结果就是一直到后面曹操下令恢复东汉五铢,将近二三十年,整个东汉末年都进入了以物易物通货膨胀的阶段,几次暴乱未尝没有这个因素。
传言说董卓搞这个货币和王允有关系,结果因为事情闹大了王允怕牵扯到自己身上就急匆匆把董卓咔擦了,这个史书上反正没写,资治通鉴就写了一笔董卓铸币、废五铢(其实是同时发生的,作者将它分成了两步,考试时候可别写错哟!)
作者君默默得吐出了灵魂,现在作者君是一个早睡早起的作者君。
对了,我看到评论里面有炫耀自己头发多的,嘻嘻!作者君当年也是一个进了理发店就是:剪短,打薄的人好咩!!
而且作者君是一个一年就烫染一次头毛的人,可以说非常的爱护头发啦!结果还是……嘤。
悄咪咪得说一句,西子绪大大的新文里面有个NPC据说拜拜能张头发……不晓得灵不灵(碎碎念)
第86章三国(十八)
夏安然当然是不知道自己已经莫名被江东好儿郎们惦记上啦,更不知道虽然曹操口口声声说不能以此出书,但是身体却很诚实得拿回去细细看了很久。
尴尬之余,心里还是挺美的,反倒是荀彧、郭嘉等人,还挺赞成刊印此书,但是不是现在。
无论如何,第一本出自曹操治下的书,决不能是如此自吹自擂(夏安然表示激烈抗议)的书本,这会从一开始就给【书】这个概念带来污点,不利于推广。
更何况,现如今董卓虽然西退,到底还是掌握汉室权柄,如今曹操虽然之前小刺了他一下,但是到底不算碍眼,但是如果曹操把这书弄出来,等于踩着董卓上位。
更何况其中还牵涉到了还在董卓掌控下的直隶三县,真发行了就是把队友给得罪死了。
若要发行,也绝不能光明正大得发,可以以私底下传阅的名义铺开。
在如今时代,能够着书的必为圣贤,而曹操不过是一个小势力的头头,何德何能以自己着书?哪怕是小说书也不行。
这件事被荀彧悄悄按下了,他当然不知道自己连夜看完的书本现在已经传到了来做客的孙权手中,而是安抚夏安然让他先做正事。
正事就是教化之道。
这点夏安然很擅长,他之前所在永春县为县令的任务就有教化一条,何况他本身也是层层科考往上爬的,默写个《千字文》真的不算大问题。
但是他不能写啊!
千字文本身是南北朝时期自王羲之字帖上挖出来的,当中有许多典故都是出自西汉、东汉、魏晋南北朝,旁的不说,就说其中一句杜稿钟隶,里面的钟隶指的就是钟繇。
钟繇现在尚且名气不显,还没遇到他的伯乐曹操呢!
不过好在,就在此时代就有一个人写了一篇很适合做启蒙书的人,正是夏安然的任务对象,蔡邕。
蔡邕当年辞官在家时候曾整理史书,亦是写了不少佳作,但是都在战乱中遗失。现如今留世的都是其女蔡昭姬所默写出的。
而如今要做启蒙,难道还有比去找蔡邕讨要他的《劝学》更适合的吗?更何况,曹操本身就和蔡邕是文坛挚友,属于灵魂之交的那种。
若非如此,他怎会在若干年后感叹蔡邕无后人,特地将蔡昭姬匈奴那边赎回呢。
为了这一本启蒙书,夏安然有八成把握,曹操会去找蔡邕,这个时代虽然没有版权法,但是人家已经写出来的作品,你自己默写没关系,印成书还不告诉人一声那就不太好了。
历史上蔡邕的死是因为王允杀死董卓后他叹息了一声,就是那一声让王允给他定了罪,而如今董卓还在长安肆无忌惮得鱼肉长安,蔡邕自然也活得好好的。
夏安然眼睛眨呀眨,在曹操面前委婉得提起了文学大家,又非常不委婉得表示我可以去约稿呀!
曹操看着这小孩扑棱扑棱得快要眨出星星的眼睛,表示十分感动于帐下主簿对于工作的热忱态度,但是坚定得拒绝了他。
曹操自己也是有考量的,他现在虽然不算董卓的眼中钉,但是也能算是眼中沙,怎么看都不顺眼的那种,要去找蔡邕,那就必须得入长安。
如今长安虽然不算铁桶一块,但也不算容易混进去,放夏安然去,曹操还当真不敢,何况说到底……这也不过是一件小事,并不值得冒险。
曹操寻思片刻后,下了决定,先印书,再让人带着成书去长安和蔡邕说,顺便再去借些书回来。
在这个时代的确会有朋友之间互相抄书的情况,曹操就钻了其中的空子。
就在东郡人忙着兴修水利和、劈竹子做纸张的时候,外面局势却直转而下。
东边的青州黄巾军攻破了徐州军的封锁,南下大肆劫掠,几乎是同时,西面的袁术刘表战火刚停,董卓就派张济领兵南下“平乱”,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