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好:“跟谁学的这是?这种事儿不能跟男人做,知道吗?”
付九抿了抿唇,没说话。
周属想把他放下去,但是付九避开了他的目光,把脑袋靠在了他的肩上,趴着不动了。
车就在路边等着,他无声地叹了口气,这么抱着小孩儿,走了过去。
开车要比火车快一点,不用绕那么多路。付九第一次坐汽车,新鲜地左瞧瞧右摸摸,玩了会儿自己先累了,靠在座椅上睡着了。
阿荣这才小声开了口:“少东家,我觉得这孩子对你……”
周属打断了他的话,淡淡地说:“我心里有谱儿。”
阿荣闭了嘴,他坐在副驾,瞧着那小孩儿漂亮的小脸,少东家把车窗打开了,点了根烟,眉头轻皱着,不像是有谱的样儿。
中间在路边的餐馆吃了点东西,阿荣换了司机的班,连夜开车进的京,到了北京是晚上十一点多,比火车要早上两个小时。
付九跟着周先生回了家,周先生的家非常大,是一个大院子,好几进院落,像村里老人说的地主家。家里的人也有很多,他们回来的时候,一群人出来接,他紧紧跟着周先生,在进第二个院子的时候被人拦下了,阿荣吩咐了人带自己去休息,说明天送他去学校。
他站在院门口看着周先生的背影,看着他越走越远,初到陌生地方的慌张开始浮现,而且越来越严重,他忍不住推开阿荣,往前追了两步,对着那个人的背影喊:“周先生。”
周先生脚步顿了顿,没回头,也没说话,消失在了第二进院子的门里。
周先生家里的人并不友好,他们不爱笑也不爱说话,都穿着黑褂子,夜里也有人在走动。虽然对他都很客气,但是他问起周先生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回答他。
他在周先生家里的住了一宿,一夜都没有合眼,第二天有人送他去学校,他直到出门前都没见过周先生,也没见过阿荣。
昨天领他去休息的那个人给了他三千块钱,还有一盒子精致的糕点,只说了一句:“少东家给你的。”
他捧着盒子,拿着钱上了车,没多长时间,他就到了一个大学的门口,那是他的大学。
他看着车离开,站在门口呆了好久好久,低头抹了把眼泪,背起自己的被子行李,踩着娘给他做的布鞋,迈进了这所大学,头也没回。
三千块钱,在那个年代不是一个小数目。按物价来算,那时候一斤大米的价格才一毛五,按照劳动工资来算,那时候的职工月工资是三十几元,他拿着三千块钱,不用他出去打工赚生活费,足够他活好长好长时间。
他就攥着这三千块钱,开始了他的大学,开始了他规划的、必达的未来。
第79章他的幸运,直至百年
他一次都没有去找过周先生,尽管他知道他的家在哪儿。
进他家门的那一刻,他就明白自己和周先生的距离太远了。周先生是高高在上的天,他是泥地里脏兮兮的泥巴。
大一那年,他拿了国家奖学金,还上了乡亲们给他凑得钱,还连带着利息。
大二那年,他跑遍了全京城的大小医院,在医院实习,学习医院的运作模式、了解医院使用的器械、耗材。
大三的时候,他和学校的研究生学长开始做耗材生意。最初的时候是卖纱布、输液管,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出来搬器材。一货车的货物,靠他们两个人,一箱一箱地搬进医院的仓库里,那时候他把自己所有的钱都投进去了,运气好了能去老师家蹭顿饭,运气不好,他和学长俩人半夜往学校走,遇上了卖宵夜的,厚着脸皮去讨一碗,俩人分着吃。
菜市口大街有一个小铺子,是一对老夫妻开的,专卖宵夜。他们第一次去的时候身上一分钱也没有,他们忙了一整天,连口水都没来得及喝,他们本没打算进去,但是老两口吆喝住了他俩,给了他俩一碗馄饨,那碗馄饨,他俩是就着眼泪吃完的。
也是大三,他们没那么穷了,开始着手做血糖仪、血常规仪器的生意。
生意慢慢好起来以后,他寄了信给周先生,还了他那三千块钱,还有一张纸条,写了两个字:谢谢。
周先生没有回音。
五月份,他二十岁生日。学长和几个跟着他们一起合伙的同校学生给他庆生,他趴在酒桌上说:“咱们不能只干这个。没有自己的东西,咱们卖什么都要顾忌着人家的面子。那血糖仪、血常规检测仪器,故障率都太高了。得咱们天天往医院跑,厂家没有专门的工程师,没有售后,咱们做经销的,就得两边求着。”
他喝了口酒,说:“咱们得研发,咱们得拉赞助,只有有了自己的产品才能硬起来,才能干点实事。你看人家德国的罗氏,美国的贝克曼,咱们得像他们一样,咱们得有品牌,有口碑,组建自己的工程师研发团队、物流团队,这样咱们才能做实事儿。”
说起改革,说起冒险,有的时候就是头脑一热,他醉酒说的这些话,让尚在学校里的一群学生热血上涌。他们就这么在一个很不正式的酒桌上,在周围食客鄙夷嘲笑的目光里,讨论起了公司的未来发展规划。
他刚到学校的时候,行李里带的衣服就那么两件是不带补丁的,现在他已经有了存款,注册了公司,虽然规模微小,但是确实在盈利。但是这不够,他得往上爬,他得对得起出大黎山的时候对着沉默的大山发下的愿,他得体面的站在周先生的面前,告诉他这两年他才明白的对他的情感,他想让周先生平视他。
那晚上他喝得太多了,付九丢失了大部分记忆。但是他记得清楚的是,他梦见了周先生。他梦见周先生突然出现在他面前,叫他九儿,然后自己亲了上去,不断地和他重复,说:我想做你媳妇。
创业真的很难,研发需要非常非常多的经费,好在学校鼓励大学生创业,国家有相关的政策补贴,导师也给他们技术支持。
另外,他收到了一大笔投资,导师拉来的,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大学期间,他的所有时间都是满的,他的碎片时间都在学习,他的第二专业是生物医药工程,他两个专业跑,还要兼顾公司,每天都睡不满四个小时。
等到第一台体外诊断仪器研发出来,试剂调试成功的时候,他都没来得及高兴,立刻拿着相关报告和资料开始跑注册资格的事。
那年他上研二,二十三岁,做出的成绩闻名了全校,上了社会新闻,成了个非常年轻的企业家。
二十三岁生日那天,他们的仪器在定点医院试用,和进口的体外诊断知名品牌做对比,灵敏度、出报告的速度和准确率都不在其下。
付九躲开了庆功宴,给自己买了一身体面的衣服,剪了个利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