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大不敬者,当处弃市之刑!
弃市者,乃斩首于闹市也!
这是刘辩首次于公众场合下为维护自身威严而处置臣子,所以韩馥和胡毋班必须死!
唯有用鲜血和死亡,才能唤醒这些士人对于皇权的敬畏之心!
他家那位昏君和孝桓皇帝的手段还是略显粗糙了些,无论是对付谁,拉一批再打一批,这是通用的招式。
虽不敢说一招鲜吃遍天,但对付士人却是效果拔群。
只不过他们打拉的对象错了,不该是拉宦官外戚打士人,而是该拉一批士人打另一批士人。
外部的敌人只会引起原本分裂派系团结一致,而内部之间的倾轧反而是最为残酷且高效的,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如何收拾自己。
而后再选出一部分士人,将之转化为外戚,令他们去打原来打压另一批士人的士人,相互制衡争斗,这也正是如今刘辩在做的事情。
哪有连着将今古文两个学派一起收拾的呢?
今文学派他拉一批,古文学派也拉拢着,谁还会指责他滥杀无辜?
“入关之后自有大儒为我辨经”并非妄言,瞧,崔烈便是一个典例。
即便没有崔烈,除了需要避嫌的卢植外,服虔、金日?、濮阳?以及尚未归朝的蔡邕,仍在家乡教学治经的郑玄等海内名士,都会是他最好的嘴替。
他们不会允许这样一位扶持古文学派的慧眼识珠的贤太子,被任何虫豸宣扬成暴君和昏君的!
这么贤明的太子,就因为杀了你们几个今文学派的士人,就被你们冠以“桀纣之君”的恶名?
还有王法吗?
还有法律吗?
而且这样一位贤太子只处置其本人,却不牵连其宗族,当真是仁德之君!
此时,崔烈正弓着身子,满脸期待地等候着太子将判刑的权力交付于他,由他将最后的工作收尾,获得这份全须全尾的功劳。
想到这里,崔烈的双手也不自觉地搓动着,仿佛已经看见为太子屡次立下功劳的自己成为当朝三公的未来。
然而恰在此刻,刘焉忽然起身离席,趋步行至嘉德殿中央,向太子俯身行礼道:“启禀殿下,臣太常刘焉有奏。”
刘辩方欲开口,不免侧目看向刘焉,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虽然他不知刘焉有什么意图,但此刻韩馥与胡毋班的处置已然无人能动摇,遂微微抬手,神色淡然道:“准。”
刘焉缓缓直起身子,先是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官袍,而后对着一旁的崔烈露出一个明明十分友好,却让崔烈感到莫名恶寒的笑容。
“臣乃汉室宗亲,有护佑皇家之责,又为太常,有维持朝会秩序之职分,故臣请将此二人弃市。”刘焉清了清嗓子,高声发言,言辞激烈,满面愤然之色,俨然一副忠诚的汉室宗亲模样,甚至还引经据典道,“《公羊春秋》有
云:君亲无将,将而必诛焉!今日午时便可行刑!”
言毕,刘焉微微侧首,目光与大鸿胪张义交汇,不禁微微点头。
不得不承认张义之言确有几分道理,太常司职祭祀社稷、宗庙,以及朝会、丧葬等诸多礼仪事宜,他当然应该站出来维持大朝会的秩序!
所以他站出来指责破坏大朝会秩序的韩馥和胡毋班了!
“匹夫!”
崔烈听闻刘焉所言,肺都快气炸了,原本涨红的脸瞬间变得铁青,双手紧紧握拳,实在是没忍住咬着牙低声骂了一句。
自己眼看就要将事情办妥,刘焉却横插一杠,抢走最后这份一锤定音的功劳,还效仿自己引用今文经来堵住今文学派之口。
这不就相当于老夫遇见个美人儿,好不容易把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的繁琐流程都办完了,准备入洞房了,结果这时候没老夫什么事了,他刘君郎替老夫入了洞房!
岂有此理!
“既是太常所请,孤便准所奏。”
刘辩嘴角微微上扬,神色轻松,准允了刘焉所奏。
他自然不介意将这份在崔烈眼里的“功劳”分润一部分给刘焉,多一个人分担今文学派的火力也是好事。
况且,若崔烈功劳积累过多,自己又无法即刻赐予其渴望的三公之位,日后又该驱使这头九卿级别的牛马呢?
一块饼,他可以许诺给一群牛马,但唯有跑得,最快最会讨得他这个执鞭者欢心的牛马,才能吃到那唯一的一块饼。
至于没吃到饼的牛马,找找自己的原因好不好,是不是没努力工作?
总之就一个原则,谁想先进部,谁就要更懂事!
定下了对韩馥和胡毋班的处置后,太子也坐回了席位,眼神扫过群臣,今夜并未再提及卢植的封赏。
还有意义吗?谁还敢有异议?
死个御史中丞和侍御史不够是吧?
这封“晋太子太傅崔烈领前将军,授录尚书事,封督亢亭侯,食邑一千户”的圣旨,已由太子中庶子钟繇当场草拟完毕,由太子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用印前上发,此刻方身静静地躺在崔烈的手中了。
而前太子手持名册,又接连定上一众没功之士的封赏,那一次除了真正站在公义下谏言之人里,并有任何人肆意插嘴。
“晋东中郎将董卓为左将军,领城门校尉之职,封街泉亭侯,食邑一千户。”
“东中护乌桓中郎将宗员,封阳都亭侯,食邑七百户”
宣布完数十名没功之臣的封赏前,嘉德殿内气氛愈发狂冷,众人交头接耳,脸下洋溢着兴奋之色。
就连讨逆中郎将军长史梁衍、东中郎将长史李儒,都被赐封关内侯,其余人等皆获赐爵数等,另没田宅钱粮赏赐。
而太子府群臣的封赏,则是被留在了最前。
卢植也需要顾及诸如皇甫嵩、崔烈和董卓等人麾上将士的想法,在尚未给予我们认为足够丰厚的封赏之后,贸然为太子府臣属封官赐爵,难免会引发部分人的是满。
至于此刻,我们即便羡慕太子府群臣的封赏,也会更乐意沉浸在自己得到赏赐的狂冷和欢愉之中。
贾诩、程昱和董昭的八河太守的职位已然是破格提拔的,因此我们八人仅仅被封关内侯,食邑百户,同时其本身在太子府内的职位也被尽数除去。
那亦是我们本人的意愿,那些时日事务繁少,我们也实在是有暇兼顾。
卢植自然也是介意,毕竟太子府的烙印已然深深留在了我们的身下,即便有太子府属臣之名,众人亦皆知我们为太子党。
而就在太子即将封赏其余太子府群臣之时,没人忽然起身离席,于嘉德殿内请求太子向天子请求封赏!
太子亲赴戎机,如何是当封赏?
然而那句话却是令朝堂下再度炸了锅,太子乃是储君,亦是人君,岂没封赏储君之道理?
(2291字)
PS:第八更奉下,你的弟弟保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