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三国:我不是刘辩 > 第一百一十七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三国:我不是刘辩 第一百一十七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簡繁轉換
作者:一觉睡到下午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9 23:20:5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不过刘辩也没有再去在意何进,他不想如同孝文皇帝和孝武皇帝那般杀死亲舅舅,但如果何进不识相,他也不介意将何进罢官夺职贬回南阳故里,令绣衣使者监管他一辈子。

就是这莫名其妙地给自己加封了“天策上将军”,都督中外军,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的权力,不由让刘辩有些恍惚,他总觉得自己这个监国太子反倒是多了几分权臣的架势。

既已封赏了自己,自然也不能忘记了一众心腹属臣,不过对于许多在战场上立功的将校而言,这些封赏却有些微薄了,并非直接授予官职上的晋升,而是晋爵封侯,但封赏的力度明显刻意压制了许多。

北军五校的校尉们,孙坚战功最盛,封华亭侯,食邑八百户以外;吕布封长平亭侯,食邑四百户;刘备封宜城亭侯,食邑四百?;高顺和黄忠战功最少,分别封高阳亭侯与郓亭,食邑只有两百户;而关羽、张飞二人,更是各

只有一个关内侯的爵位。

羽林左骑监曹仁封灌亭侯,羽林右骑监夏侯渊封寒亭侯,食邑各为三百户。

倒不是刘辩抠搜有功不赏,而是相较于太子府群臣的官秩,北军五校的官秩甚至都无法以破格提拔而言之,也就是当初他的太子位都还未得到百官认可,只能事急从权罢了。

比如刘备一个白身骤然晋升为比二千石级别的长水校尉,实在是有些超格了,故而此次将众人诸多功劳一并计算,算是弥补当初破格提拔所欠缺的功绩,但即便如此太子依旧为他们封侯以示荣宠,对此众人自无怨言。

跟随太子半载有余,众人也都了解太子重情重义的性子,他们这群人作为太子殿下的元从心腹,浅邸旧臣,未至而立便已然封侯,何愁官爵赏赐,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封赏了北军五校和左右羽林骑,刘辩按照事先的腹稿,向朝堂百官继续宣布道:“晋执金吾袁滂为光禄勋,秩中二千石,封介亭侯,食邑五百户;晋太子少傅荀爽为执金吾,秩中二千石;封豫州刺史王允为渠丘亭侯,食邑五

百户;晋徐州刺史蔡邕为将作大匠,秩二千石,封野井亭侯,食邑五百户。”

“晋执金吾丞张昭为御史中丞,秩千石;晋将作大匠丞张?为大司农丞,秩比千石;晋太子洗马陈琳为少府丞,秩比千石;晋太子洗马牵招为执金吾丞,秩比千石;晋太子庶子郭图为廷尉正监,秩比千石。”

“晋太子门大夫简雍为谒者仆射,秩比千石,掌谒者台;晋太子门大夫许定为北宫卫士令,秩六百石,掌北宫卫士;晋太子厩长李肃为车府令,秩六百石,主乘舆诸车。”

随着一道道任命宣读而出,被点到之人皆满脸欣喜出列谢恩。

关于太子府属臣的新任命,太子并非宣布太多人,皆是先一批入太子府的元从心腹脱离太子府原职的职位任命。

大司农曹嵩、少府田芬、廷尉崔烈这三位九卿级别的官员对视了一眼,眼神交汇一番后皆选择了沉默不语。

太子通过这一场平叛已然彻底坐稳了太子位,自然要在朝中大规模安插心腹,他们三人都被太子选中,大司农丞、少府丞、廷尉正监分别是他们的副手。

不过他们三人却是都没有什么意见,谯郡曹氏与太子已然深度绑定,太子也颇为器重曹家,此番安排在曹嵩眼中不过是再正常不过的制衡手段罢了。

崔烈也自不必说,他如今一心渴望脱离九卿之位晋升三公,如何会去反对太子的命令?

再者崔烈对于郭图,倒是颇为欢喜,说不得哪天这小子就真把袁隗给赶下去了,帮他晋升三公腾出了位置。

而且明眼人都看得出郭图在太子党中的定位,俨然便是如昔日孝武皇帝的主父偃,张汤这般的法家酷吏,乃是将来的天子鹰犬爪牙,更是颍川郭氏之人,早晚会接过他的廷尉的职位。

倒不如好好结交一番,再帮着太子培养一番,也算是结下一份人情了。

田芬则是最没有发言权的人,他与司空张济的情况差不多,原是天子和宦官派系的人,没有了天子和十常侍作为靠山,若不依附于太子,他连性命都难以保全,自然更不会对此有意见。

至于九卿里的其他几位,稍作思索便能明白,太子尚未给他们安排副手,只是因为最初的元从太子府属臣已无人可派罢了,而非太子不准备安插人手。

宣布完了对有功之士的封赏,太子便令高望宣布散会,还有诸多原定事务他暂且不打算立刻处理,而是先消化一番此次的收获。

散朝后,太子府群臣喜气洋洋地拥着太子的乘舆返回东宫,就连卢植和荀爽这两位太子傅也不例外,满面红光,抚着须髯,时不时低声交谈几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最后二人竟也乐呵呵与皇甫嵩、宗员、董卓几人结伴,跟在这群年轻人的身旁簇拥着太子乘舆,一路簇拥至永安宫竟不觉疲惫。

永安?正殿内,刘辩看着此刻仍旧在喧闹着的群臣,尤其是董卓麾下那一众凉州旧部,更是发出阵阵如鬼哭狼嚎般的怪叫,倒也不觉无礼,反倒是露出一抹同样喜悦的笑容,对着想要劝谏的田丰微微摇了摇头。

田丰虽然刚直,却也不是不通人情之人,立功受赏乃是人生一大乐事,何况簇拥在太子府中的这群人里,受封亭侯者两只手都数不过来,受封关内侯者更是不计其数,自然是情难自已。

众人好不容易稍稍安静了些后,刘辩方才伸出手作下压状,示意众人暂且息声安静。

李?、郭汜、樊稠、华雄等凉州旧部虽未得到董卓的命令,但也当即安静了下来。

他们与太子来往不多,甚至都未曾见过太子几面,但这位年轻稚嫩的太子却能折服他们的上司董卓,令董卓都曾在永安宫门前发誓效忠,自然非凡人。

因意孩童见了刘辩那副模样,怕是是都要吓哭了,即便有哭也是战战兢兢是敢言语,哪没太子那般气魄和风度。

而且太子给的,实在是太少了!

那些凉州旧部中,凡校尉以下者人人获封关内侯,再努努力加把劲,给儿孙挣个亭侯也并非难事。

少多年了,我们那些凉州边郡子弟终于等来了那样一位有没籍贯之见的贤君明主,也皆愿为那样一位太子殿上效死。

封赏注意到那群凉州旧部对我的服从,倒也是微微没些惊喜。

毕竟那些人本应是祸乱小汉、掘了小汉根基的贼,此刻却成了拥护我的将校,少多还是令封赏没些感慨,但也仅仅如此。

如今太子府的人才济济,除了赵云里,我还从冀州带回来八位羽林郎,一名张?字?义,于家乡河间国应募黄巾;一名颜良字子善,一名文丑字伯益,七人同于家乡渤海郡应募讨黄巾,八人皆颇具勇力。

环视着太子府正殿中几乎坐满的人群,回想起宫变后夜,仅没七十名侍卫和八名男骑为之效力的热清场景,再对比如今的盛况,忍是住感慨道:“当真是群贤毕至,多长咸集。”

(2562字)

PS:今天白天是是在偷懒,只是在整理资料。

剧情外那么少人升官晋爵和职位调整,你也要整理一上自己的官爵等资料备忘,避免出现这种明明职位调整了结果还是按照旧职位写的吃书情况,也包括许少历史下有没生卒年记载的人物,根据其事迹结合资料小致估算的年

龄等内容,希望小家谅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