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 第三百五十三章 汉中郡愿降汉王!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第三百五十三章 汉中郡愿降汉王!

簡繁轉換
作者:世间一点咸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7:4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汉中功曹阎圃,拜见大王!”

“愿大王千秋万岁,长乐未央。”

阎圃将带来的几筐竹简、木牍放在地上,立刻行大礼叩拜,微微喘息说道。

刘备本来靠坐胡椅,见状忍不住笑了笑,抬手指着阎圃道:“阎功曹带来的竹简,莫非是米贼张鲁对汉室十三州的宣战檄文?不然何至于如此多的文书。”

“何况,我汉中国也没有辟阎君为功曹,哪来的汉中功曹阎圃?”

刘备言语之间似乎在开顽笑,但阎圃觉得并不好笑,不仅不好笑,反而让他额头瞬息冒出冷汗,立马压低了声音,拱手解释道:“大王且容禀,汉中太守张鲁,本为留侯之后,汉室忠良,因刘焉父子妄图谋逆,张太守遂据汉中,保一方百姓平安。”

“本想上表朝廷,奈何天子落入凉州贼子手中,三公九卿玩弄于鼓掌,张太守空有报效国家之心,却无可奈何,只得为汉家守住一郡,为了不被逆贼所扰,更名为汉宁。”

“但张太守匡扶汉室之心,始终不忘,如今更命我携带汉中郡户口、垦田、赋税、盗杀、武事等名册簿籍前来献给大王。”

“不出半月,张太守则领汉中官吏与亲眷至雒阳拜见大王。”

阎圃认真地说完,然后俯首再拜。

而刘备则点头示意掾吏们去看一看,阎圃带来的几筐竹简,看看是不是如他所言,把汉中名册簿籍都带了过来。

十数名掾吏立刻围了上去,打开泥印翻阅竹简,彼此对照后,不禁点了点头。

接着又将簿籍递给荀攸、郭嘉、鲁肃、满宠、毛玠等人的手上,最后由荀攸双手呈给刘备,他极为正色道:“大王,阎功曹带来的簿籍不像乘伪行诈,应当真为汉中簿籍,只是不知官署稽核有无漏差。”

“其中有许多县上计不明所以,名册只能为参考,不足为据也。”

荀攸态度说得很明显,簿籍可能是真的,但里面弄虚作假极多,要么是张鲁没有对郡县管到位,让官吏玩忽职守,要么隐藏了汉中郡的民殷财阜。

阎圃听见荀攸的话,焦急下拜道:“大王明鉴,这些的确是汉中郡的名册簿籍,只是张太守为留侯十世孙,亦是天师道之后,以‘祭酒’领部众,治理汉中十万户百姓,不置长吏也。”

“簿籍有混淆之处,也为正常。”

阎圃都快要急死了,府君已然下定决心投降了,怎么会有胆子敢在名册簿籍做手脚,来蒙骗汉王。

这不是嫌张氏死的不够快吗?

汉王当年击黄巾,难道不知道黄巾渠帅用符水救人,信道则痊愈,不信则不愈。

张太守的天师道也与此类似,祭酒主打有诚意,就能够治好,没诚意就治不好。

因此汉中百姓与官吏皆以诚信为先,而不行欺诈,此刻怎么会来骗汉王。

阎圃心焦火燎地辩解。

“阎功曹勿急……”刘备这时也笑起来,看了一眼竹简,遂说道:“备对汉中的五斗米教,亦颇有了解,张鲁在汉中设义舍,放置米肉供百姓取用,倒算有济世爱民之心,至少比四世三公的袁术强许多。”

“袁术在淮南强征暴敛,祸害百姓,即便其身死,我亦下令诛其妻子,为惨死的百姓报血仇。”

“回去告诉张公祺,凡割据一方之贼,不祸害黔首百姓,使之家破人亡,尚有投降之路。”

“不然,汉军必不受降,即便逃窜再远,亦会奋兵击灭。备从不看出军亏不亏本,只算其罪应不应诛。”

刘备似笑非笑,给了阎圃一个又安心,同时又恐惧的警告。

好在张鲁没有像袁术一样,做尽天怒人怨的事,弄得汉中郡民不聊生,不然就惨了。

阎圃起身思索着汉王的话,感觉后背稍微一轻。

只要汉王肯接受投降,那就好办多了,回去也能给张氏交代。

于是阎圃用衣袖擦拭了下额头,便准备拱手告退,毕竟和汉王相处压力太大了。

他远在千里之外,也能尽知张鲁与刘璋之间的矛盾,还能对天师道如指诸掌,熟门熟路。

举手抬足间,又带着笑意寻问刘璋治下最近几年,是不是常有官吏反叛。

还问有没有士人路过汉中,而进蜀地投靠刘璋?

简单的三言两语,却把阎圃问得惊慌不已,满头汗水直流,连连低头擦拭冷汗。

震惊的同时,心底也在浮想联翩。

汉王怕早就把青州细作安插到了汉中与益州,而且还是身居高位的那种,不然怎么会将刘焉父子与张氏之间龌龊事,知道的一清二楚。

果然力劝府君投降,是投对了。

否则汉军来袭,必定有人开城关投降,汉中虽然易守难攻,那也是前面几个城门重要,一旦失守,汉军立马就能长驱直入。

“幸好,幸好啊!”

阎圃退出书房后,回头望了一眼,依然不由地眼跳心惊,直接一溜烟而去。

他跑不要紧,倒把跟出门送客的典韦搞得满头雾水,挠了挠头,不知这二尺胡须的文士究竟在玩哪一出。

在里头跪了那么久,出门就举步如飞,不怕摔倒吗?

而书房里的刘备见阎圃告退,去建好的传舍歇息,不觉对荀攸、郭嘉等人抚掌笑道:“看来这天下的汉室忠臣真多啊!”

只要不敌汉军,都说自己仍为大汉忠良,连刘景升、曹孟德也是这样为说辞,让他们交出实权,便说当地百姓阻拦,不肯放离。

说到这些地方,刘备便想到一件事,遂问道:“公达,城外的百郡邸新建的如何?还未收复之郡,可以暂缓。”

荀攸立刻行礼,回答说道:“大王,如今青州、兖州各郡邸已经建成,徐州、豫州尚在修建,而冀州与幽州,还未开始。”

“主要还是河南与河内百姓太少,因此速度较慢。”

听见荀攸的禀报,刘备安抚说道:“无妨,讨平冀州收纳了许多豪强部曲安置在河内,待春耕完便可征调为役力,不需急赶,一切量力而行。”

“至于刘表、刘璋、曹操等人治下的郡邸就放在最后罢,倘若收复后还未建成,便让来京都的官吏租赁房屋,再给予钱财减免。”

刘备皱眉想了想,给出了一个可行的方法。

不过即便如此,各地郡邸还是要修建,因为要用于安置每年终时,从各州来雒阳上计、述职的官吏,先前的百郡邸已被董卓焚烧成灰。

如今各州中心转移到雒阳,京畿则将负担来自幽、冀、青、徐、兖、豫、荆、扬州的官吏临时住宿,不重新扩充修建是不行的。

刘备将这件事情叮嘱了荀攸,又让他在郡邸附近多造数百间房屋,以及一些街市,防止以后进京都的官吏越来越多,没有居住之所。

商贾与百姓贩卖的街市,也不再设墙围住,可让人方便购买物件,使雒阳城更有烟火气息。

眼下的雒阳还是太小,城内南北为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毁坏的宫殿就占据了大半。

刘备准备将此时的雒阳城作为内城,其余的房屋、官邸、百郡邸与民户,全部往外修,建造一座数十年后,能容纳百万人口的巨城,与长安并为天下之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