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 第三百五十四章 大丈夫之志!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第三百五十四章 大丈夫之志!

簡繁轉換
作者:世间一点咸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7:4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恭贺大王,威慑四海,德重恩弘,使得远方慕其义,兵不血刃,远迩来服。”

郭嘉笑着走出人群,作揖祝贺道。

接着顿了顿语气,继续复道:“现今汉中可得,蜀地与关中门户大开,取之易如反掌。”

“汉中郡实为四通五达之衢,兵家必争之地,此处攻防俱便,前瞰米仓,后蔽石穴,左接华阳、黑水之壤,右通阴平、秦、陇之墟。”

“倘若攻打关中,则可由褒斜道而出,向东经武功水,奋兵直捣长安,击破凉州贼。”

“向西则可收复雍、凉二州,向南可走金牛道、米仓道攻破川西,剿灭刘璋。”

“张鲁骤然之间,举郡十万户而降,必将使关西震动,李傕、郭汜、张济、韩遂、马腾、段煨等辈,必将闻风而失胆,益州刘璋也会胆颤心寒,惶惶不可终日。”

“届时,大王可率军由司隶击关中,遣一将出汉中走褒斜道为疑兵,必让凉州贼首尾难以相顾。”

郭嘉一边踱步,一边沉思献策,说完便对刘备躬身伏拜。

荀攸、鲁肃、满宠、毛玠等掾史吏,也不禁点头,认为此时收复汉中郡,可谓天赐良机。

先前他们这些幕僚,对于如何取汉中以及益州略为头疼,即使对方只守不攻,一时之间也难以攻打。

无其他原因,就是地形太有利于防守,可以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只能先缓慢地把关中与雍州、凉州给扫平,再攻取荆州,然后才能磨开汉中和蜀地。

若割据的诸侯同心同德,难如公孙述一般占据巴蜀,称帝誓死不屈,搞不好真需要十余年,才能打下西川。

万万没想到,米贼张鲁被汉王一吓,瞧见河北快速平定,就径直来请降。

让险峻的蜀地门户大开,躲在西川多年的刘季玉,恐怕再也没安稳觉可睡了。

荀攸想到此处,也忍不住抚着胡须,哑然自笑。

他当年便认为蜀郡、汉中郡地势险阻坚固,百姓殷实富裕,纵使天下大乱,也不会乱到巴蜀,于是托人上表请求任蜀郡太守。

可惜最后,因道路断绝不能到达益州,停留在荆州观望,见前路茫茫无际,荆州刘表亦非明主。

族叔又在书信中称赞玄德公与高祖、光武略同,不来便悔之晚矣。

于是一路风尘仆仆,长途跋涉至平原,一到青州就觉得此处非同凡响,必有英雄也,他便果断投于玄德公麾下。

颍川士族常戏称:二荀有重定天下之功,但没有汉王器重,引为肱骨,又哪来的二荀。

自从他领重任治理河雒以来,便尽心竭诚,殚精毕力,以报汉王之恩。

“大王,奉孝所言极是,但还有一件事情尤为重要。”

“如今张鲁请降,我军攻打关中的名头,已然削弱了几分,不如攻关中长安之前,先行两事,一是将传国玺之事,布告天下。”

“二则是趁着汉中归降之势,召精通东观汉记之名士,大议重修汉记之事。”

“高祖所创之汉,以军功分田地,尽迁各郡豪族于京都,此乃先汉也。光武所复之汉,不以功而分田,不可迁豪族于京,当与高祖之汉异同也。”

“大王奋起,拨乱世而反正,重申军律,乃承高祖之业,平定天下也。”

“此亦不同于光武之汉,大王亦脉承中山靖王,为孝景皇帝之子,孝文皇帝之孙,太祖高皇帝之三世孙。”

“以此推算,高祖创先汉之基,大王复后汉之业,光武之汉可称前汉也,传国至今宗庙焚毁,祭祀已断,无以再奉宗庙与社稷,陈留王更为董贼弑君所立。”

“大王不如让我等大臣先行议事,待定下如何处理陈留王之事,再率军收复长安,拜谒长陵如何?”

荀攸轻轻一揖,恭而有礼的向汉王建言道。

却让其余掾吏闻之,不禁脸色微变,紧接着立刻变得脸色红润。

荀公达这是决定直接把光武一脉给定性了,而且还是号召天下人参与此事。

以大王如今的威望,再加上玉玺与金刀之谶,恐怕已经能将陈留王给废黜了。

这是天大的好事啊,大家等了这么久,不就等着这一天吗?

鲁肃思索片刻,立马站出来,拱手说道:“大王之功,已不下于光武矣,昔日光武平定河北,便登坛以正号位。”

“如今大王,率军扫平河北,又定中原与江淮,南阳与汉中更是闻风而投之,匡扶天下之功,盖光武多矣。”

“若论奉宗庙亦有大功,眼下天子无功于社稷,反有失宗庙之罪,以至于化为丘墟,由此可见,光武复汉家之功已衰。

大王再承天命,继高祖之业,以兴汉室,当废陈留王为陈留侯,而奉汉家社稷!”

“今大王声闻天下,而号位不定,关东、关西百姓狐疑,王宜即大位,使远人有知,汉家有主也!”

鲁肃话音刚刚落下,其余人全部反应过来,共同往前再走一步,皆拱手躬身齐声道:“大王功高以安社稷,应早正号位,可在雒阳登坛受命。”

数十人齐呼喊的声音,直接穿过墙院与瓦当,在府邸回响。

而府邸内众多持械站立的军士,听见这样的呼喊声,也是情不自禁的加入,数百人用力地挥舞手臂,奋臂大呼道:“愿大王登坛受命,早正号位!”

“登坛受命,早正号位!”

“受命以正号位!”

所谓一人呐喊,万人景从,以至于声振屋瓦,呼喊震天。

刚出府邸的阎圃被喊声吓了一大跳,不仅是他其余来雒阳求见汉王的士族、豪族子弟也是同样目瞪口呆的张大了嘴巴,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有人立即反应过来,同声呼喊受命继位。

有的士人却忍不住痛心疾首,百般滋味涌上心头,多好的立功机会,怎么就这么错过了。

这到底是第几次劝进,我们还能不能坐上马车,一起为汉王执鞭?!

雒阳城无数人的脸上流露出矛盾,又错过好事的微妙神色。

而府邸宅院内的阴珺正与甘氏、蔡氏、环氏、甄氏倾谈,听见此起彼伏的呼喊连天。

却颇为淡然一笑,只是目中噙着笑意,久久不散,心底道:“大丈夫有平天下之志,不让黔首百姓埋没蒿草,才不枉此世走一遭。”

“夫君,果如是也。即使娶妻‘阴丽华’又如何?远不如大丈夫之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