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墨染民国 > 分卷阅读161

墨染民国 分卷阅读161

簡繁轉換
作者:决绝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4-01 11:51:1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云照旧没有动笔,她一大早,就领着陆盈和桑景丽去了隔壁,打算陪他们一起听姚同丰的课。

姚同丰没有授课经验,但他对教学充满热情,也不嫌弃孤儿院的孩子,桑景云相信他能成为一个好老师。

孤儿院没有钟,也就没有准确的上课时间,干脆吃完早饭就上课。

等桌椅被收拾好,姚同丰就道:“同学们,今天是我们开始学习的第一天,我们先一起来唱歌。”

姚同丰带着大家一起唱《读书郎》。

座位是按照身高排的,桑景云让桑景丽坐在最前面,她和陆盈,则坐在最后面。

孩子们都开始唱歌,陆盈却有点不好意思张嘴,桑景云注意到这一点,大声跟着唱。

陆盈见状,就也跟着唱出声。

唱完歌,姚同丰就道:“今天,我先带着大家数数,然后再教大家写自己的名字。”

姚同丰先带着孩子们,从一数到一百,来来回回数了好几次,然后给每个孩子写他们的名字。

很多孩子,原先是没有名字的,姚同丰就现场给他们起一个。

当然,看似是现场起的,其实不是。

这段时间,姚同丰了解过班里每个孩子的情况,他给他们起的名字,都跟他们本身的特质沾边。

除了起名字外,姚同丰还给那些不知道自己生日的孩子,想了个生日。

“二狗,你既然不知道自己该姓什么,就姓谭吧,你长得很壮实,还总是帮忙干活,是个再好不过的孩子,叫谭文武如何?老师希望你将来文武双全。”

“小米,你是个安静的小姑娘,老师希望你胆子大一点,多说说话,你叫谭文巧怎么样?”

……

一个个孩子,都有了自己的名字,全是较为常见但寓意很好的字。

所有有了新名字的孩子,都非常开心,而他们在选生日时,大多选了自己来孤儿院的这天,当作自己的生日。

当然,也有一些孩子是有名字,有生日的,那就不用改。

姚同丰在纸上写上这些孩子原本的名字,再写上他们的新名字,他们的年龄,还有他们的生日,最后将之交到他们手上。

最后,他又说了说学堂的各种规定,如此一来,一上午就过去了。

桑景云在教室后面坐了一上午,觉得姚同丰做得挺好的。

不过班里的孩子,基础很差,纪律也不是很好。

现代的孩子都上幼儿园,家里也会教一些知识,因此很多人去上小学的时候,已经认识一些字了,也知道上课不能说话之类的事情。

这些孩子以前野蛮生长,却是什么都不懂的。

不过桑景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一定会越来越好。

对陆盈和桑景丽读书这事儿,她也彻底放下心。

陆盈没读过书,但其实认识几个字,自己的名字,还有简单的数字,都是会写的,算数也会一些。

桑景丽这几个月被桑学文教着,也学了一些字。

她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绝对可以领先孤儿院的孩子。

上课只上一上午,下午,钱表姑会让自己的两个孩子,教孤儿院的孩子做针线活。???阯???????葉?????????ě?n???????2?5???c?o??

再过段时间,谭峥泓打算接一些诸如做纸袋、做棉签、做火柴盒之类的手工活给他们做。

现如今机器很少,市面上的竹筷都是手工削的,这样的活儿对谭峥泓来说不难找。

若有手巧的孤儿,还可以让他们做一些需要技术含量的工作,这也是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

桑景云上完课,就回家吃饭。

初一那天她见过谭峥泓,但这两天谭峥泓一直没过来,倒是他的保镖,又来了孤儿院这边。

桑景云觉得他们已经不是保镖了,而是孤儿院的保安。

一直到初五那天,桑景云才又见到谭峥泓。

谭峥泓跟她一样,去听了一上午的课,回来就道:“桑小姐,姚先生耐心真好!”

孤儿院有那么几个孩子,连十以内的加减法都算不清楚,他看得都急了,姚同丰竟然还能温声细语,真的太厉害了。

谭峥泓把自己去听课遇到的事情仔细说了,桑景云闻言道:“这些孩子从小缺吃少穿,肚子里还长寄生虫,他们长期营养不良,学东西也就比普通人慢。”

这个时代的穷人,和现代的穷人不一样。

这时的穷人,是真的会被饿死的,若不是谭峥泓,这些孩子,很多都活不到成年。

还有寄生虫……刚来时,他们每个人都长蛔虫蛲虫,谭峥泓光是给他们买驱虫药,就花了不少钱。

“原来如此,”谭峥泓道,“幸好我爹有钱。”

桑景云闻言笑了笑:“幸好我爷爷有钱。”

她这身体的原主小时候总发烧,若是生在普通农家,大概率会夭折。

谭峥泓这时,又说起办厂的事情:“桑小姐,我已经跟我父亲说过办厂的事情,我们办一个砖瓦厂,股份一人一半。”

办砖瓦厂,是比办水泥厂方便的。

他们国家烧制砖瓦,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他请几个会烧砖的师傅,再学一学现在较为先进的烧砖技术,盖一个好点的砖窑,再请人做一些手工压砖坯的简易机器,就可以开始烧砖了。

他们国家在古代,烧制的一直都是青砖,而这次办厂,谭峥泓打算烧制红砖。

红砖的烧制方法比青砖要简单,成本也低,当然,红砖的使用寿命比不上青砖。

但一般的建筑,使用红砖已经足够。

桑景云对此也很赞成。

她办砖瓦厂,是想创造足够多的工作岗位,既如此,就没必要去制作精细昂贵的东西,薄利多销才是追求。

上海人口在接下来几十年里,会增加很多,建房需求也大。

而对普通人来说,盖房子用红砖已经足够。

至于有钱人,他们的房子,有些干脆是用石材来盖的,总之怎么奢华怎么来。

谭峥泓要把砖瓦厂的股份给桑景云一半,桑景云并未推辞。

等砖瓦厂赚了钱,有了分红,她打算拿来盖别的工厂,或者为将来的战争积攒物资。

现在时间还早,就先盖工厂。

一个国家想要强大,必须发展工业。

谭峥泓又跟桑景云说了一些别的事情。

比如有个英国人很喜欢他翻译的《真假千金》,又比如他们国家,会有很多劳工被派往欧洲战场。

其实去年,英法两国就已经开始招募中国劳工。

现在,招募的人越来越多。

桑景云听说这件事,从记忆里翻出一些事情。

她记得自己上辈子,看过一个视频,大概就是分析中国是如何争取国际地位,融入国际社会的。

在一战时安排劳工参战,就是其中之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