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眼神中不失亲切与敬重,他微微仰头看着李将军,“阿舅无须在意这些繁文缛节。”
身旁崔羌适时抱拳行了一礼,“下官皇城司总探事崔羌,奉陛下之命随行,为诸位将士送后方支援。”
许是因为朝廷上下,唯皇城司只需听从顺桓帝一人号令,李将军丝毫未托大,也微微拱手,“来了此地,崔探事无须多礼。”
崔羌一脸亲和,悠悠道,“大澧每一寸安宁,皆离不开将军与将士们的日夜坚守,将军英勇奋战,下官由衷钦佩。”
李将军听闻,爽朗地大笑起来,笑声中带着几分欣慰与自豪,眼睛眯成一条缝,脸上的疤痕都舒展开来。
一别经年,穆翎未曾想到,久别重逢的阿舅变化如此之大,当他与李将军的目光交汇瞬间,眼中便流露出瞬间的愣神。
直到此刻听见阿舅与从前一般无二的笑声,心底才松了口气。那个小时候曾将他扛在肩上,耐心教他骑马的阿舅一直都在。
李将军大手一挥,扬声道,“职责所在,岂敢言苦。有陛下挂怀,还有殿下与崔探事不辞辛劳千里奔驰,此乃我等将士之福。”
说罢,他侧身抬手,欲请人入营,“殿下,且随末将入营中详叙。”
入得营帐,李将军迅速命人摆上一桌简单却不失丰盛的宴席,专为他二人接风洗尘。
这李将军生得一副威武严肃之相,实则是个率性而为的性情中人,其言行举止洒脱不羁,全然不见皇城中贵族子弟常有的那种矜持之感。
他满脸热忱,一边大力地招呼人入坐,一边开怀朗笑道,“边关之地偏远,自是不能与皇城的繁华盛景相媲美,不过这酒肉皆是实打实的地道风味。”
饶是始终没什么真情实意的崔羌此刻闻言也不由带上几分真挚笑意来。他亲执酒壶,稳稳地斟满面前的酒盏,酒水在盏中荡漾,映着营帐内的烛火之光。
“将军这般热忱相待,又有这满桌美酒佳肴,何来嫌弃之理。”
言罢,他一口饮尽杯中酒。
李将军也笑着回敬了一杯。
崔羌放下酒盏,漫不经心道,“这一路走来,下官见将士们个个气宇轩昂,营中各处亦是秩序井然,由此便可知将军治军有道。”
李将军双手抱拳,恭谦回道,“崔探事谬赞了,此乃本将分内之责,岂敢有丝毫懈怠。”
他顿了顿,“只是这外敌屡屡来犯,边境局势风云变幻,诸多艰难困窘之处,还望崔探事回宫后,能在陛下跟前如实相告,多拨些粮草物资予以支持。如此一来,将士们方能心无旁骛,全力御敌,无后顾之忧啊。”
崔羌静静听着,这位李将军,尽管他的言辞质朴直白,随意洒脱,却自有一种独特的气场环绕周身,那是久经沙场所磨砺出的沉静与干练。
见其言辞之间满是对百姓的关切与挂怀,崔羌恻隐之心油然而生。
李氏一族或许并非尽是奸佞之徒,或许亦有秉持正义与善良之人,或许当年那桩事,眼前这位将军是不知晓内情,是全然被蒙在鼓里的……
酒过三巡,穆翎案上酒壶却还未动过,只因他身旁立着一个陆仲海。他一碰酒壶,那人便轻咳一声,咳得他烦不胜烦,赶也赶不走。
他知晓陆仲海这般皆是母后的旨意,便也没有发难。
但穆翎思念之情溢于言表,他实在想和阿舅说说话,便提起酒壶将酒倒入了酒盏中,陆仲海又咳了起来。
崔穆翎顿时眉头紧皱,他一记刀眼划过去,陆仲海往回缩了缩脖子,将目光投向崔羌。
崔羌神情不变,那便是默许了。
见此情形,陆仲海这才如释重负,不敢再多言半句,默默地退到一旁,不再作声。
“阿舅戍边辛苦了。”穆翎端着酒走了过去。
李将军闻此言,站起身道,“末将不苦,只要能守得边关安定,护得我朝百姓,一切都是值得的。倒是殿下,在宫中诸多事务缠身,定是十分操劳。”
说罢,他亲自为穆翎斟了一杯热茶,递到他手中,将他手中的酒盏换了,目光满是关切,“殿下,此处冬日严寒,您小时候最是怕冷,这一路前来,可还受得住?”
穆翎笑了,他接过热茶,感受着那从掌心传来的温暖,微微摇头答道,“阿舅放心,有暗卫护送,孤并未受太多艰辛。只是看到阿舅和将士们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坚守边关,孤才深知这里的不易。”
李将军欣慰地点点头,开始讲述起这些年在边关的点点滴滴,穆翎则专注地聆听着,这简陋的营帐中弥漫着从未有过得热闹,暂时隔绝了外界的沉寂寒冬。
穆翎尚处幼年之时,曾因某事被李太傅罚跪在东宫藏书阁。
究竟是因抄书时写了错别字,还是背文章时少背了一句,他已无从记起。
但他却清晰地记得,那日阿舅正要出宫,见他孤身一人可怜巴巴的跪在殿内,便上前打趣道,“我们小殿下这是又惹太傅生气了?”
穆翎闷闷别过头。
李慎安笑着道了句“别扭小孩”,随即将他背在了自己宽厚脊背之上,带着他去了校场。
彼时,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广袤无垠的平地,黄土地在阳光的映照下泛着微微的金光。校场四周的围墙上插满了随风猎猎作响的旗帜。兵器架旁的士兵身着甲胄,有的手持长枪,或拉弓射箭或高举长矛。有的挥舞大刀,还有的在校场中央驰骋。
骏马嘶鸣,马蹄扬起阵阵尘土,苍穹之上,一群飞鸟被下方的喧闹声惊起,盘旋飞翔,鸣叫声与操练声交织在一起,那场面好不壮观,皆是穆翎于东宫之中从未见过的景象。
“他们好厉害。”小殿下常年被困于东宫,抬头所见不过是四四方方的一片天,此刻乍见此般场景,不禁看得入了神,由衷地发出赞叹。
“战场上冲锋陷阵便是这般。”李慎安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在穆翎耳畔轻轻响起,“这些以后都是小翎的,眼前的他们,这天下的万千百姓,还有那锦绣江山,以后都将归属于小翎。”
那时的穆翎对这话似懂非懂,只是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转而想到自己每日被困于东宫,辛苦诵读诗书却仍常遭责罚,不禁有些自惭形秽。
李慎安见他如此,便温言安慰道,“学问不好也无妨,兴许小翎的长处并不在此。只是小翎既身为太子,需有担当才对。阿舅相信,以你之聪慧,学问多读几遍定能融会贯通。”
穆翎闻言,心情顿时好了许多,当下便说要回去背书。
李将军见他这般乖巧,笑着夸赞,并许诺明日入宫给他带礼物。
然岁月无常,李慎安忽被遣往边关征战,自此一去不返。
穆翎清楚地记得,离别那日,阿舅依然唤他小翎,叮嘱他在宫中要好好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