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炮灰如何配享太庙(科举) > 50、050

炮灰如何配享太庙(科举) 50、050

簡繁轉換
作者:豆宝也是干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9 11:43:4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五月十五日,祭酒?国子监众官与?生于孔庙行释奠大?,其后博士于博士厅讲经,下午司业主持大课,仍为四书文一篇,五言八韵试帖诗一首。

六月初一日,上月大课成绩照常公布,段之缙列为二等,方叙墨虽苦学了一个月,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仍是列为三等。

方叙墨也非心性坚强之人,又难过地吃不下去?回号舍痛哭,可擦干了眼泪想着不能叫郡主失望,仍披星戴月地读书,颇有前几年段之缙过?试的架势,也是许久没见过朝?和夕?了。

每日咬着牙学,一日日挨到了六月十五,这一日端王代圣上临雍讲学,正是方叙墨表现的机会。

十五日月望,又不是春秋月,按理说该行行香?祭孔,可端王是代圣上巡视国子监,因而月望这天在端王的??下,国子监众人再行释奠?。

这一次比之上月更为隆重。

“咚咚咚......”

寅时三刻,国子监的鸱吻还被早晨的雾气笼罩着,大成门东侧的夔龙纹大鼓已经震响,?生挥舞着双臂,一轻一重,锤击了三百六十下,待最后一声悠长的鼓韵散入薄雾,西侧景阳钟随即轰鸣,一百八十记钟声荡入在场?人的耳朵,渐渐与心跳声合拍。

“孔氏希文、孟氏延?、颜氏崇德、曾氏继道??”通缵官气沉丹田,嘹亮雄厚的声音回响整个孔庙,四位监生为首,身后国子监?生自戟门鱼贯而入,腰间玉组佩叮当碰撞,又被钟声掩盖。

而孔庙中,上至端王下至学录俱已排列整齐。

端王的目光扫过山东四姓的后裔,回首看一眼通赞官,通赞官随机唱道:“启户!”各殿诸门便被拉开,执事生们先行清扫后瘗毛血,牺牲干净的毛发和血液被填入坎中,贡与先?。

......

“维先师德配天地,道冠古今!”

《昭平之?》起,端王带领百官行三跪九叩大礼,诸生跟在四姓身后行礼。

先祭至圣先师,后祭颜子、曾子、思子、孟子,献帛焚香,这场祭礼?束时朝霞已染红了大成殿的琉璃瓦,祭祀用的胙肉被分割赏赐给大臣和国子监学生。

怀揣着已经凉透了的肉,一行人移至辟雍,端王代圣上为国子监诸生讲学。

辟雍鎏金宝顶,覆黄色琉璃瓦,四角攒尖。圆水在外,方殿在内,象征着天圆地方。

祭酒大人带领国子监学生分布坐在东西南北四座石桥上,端王先拜正中皇帝御座,于其下另设一椅作为讲学之座,远远眺过去,段之缙看见了邹文瘦削的身影跟在端王身?。

渐渐升高的太阳晒在桥上人的脸上,端王浑厚的声音从辟雍中传出,“本王代圣上临雍,观国子监内人才济济,不仅本王欣慰,想来圣心亦是开怀,可一想到还有讲学的重任,本王却有点高兴不起来了。”

“讲什么呢?讲经释义有五经博士,论道辩难有六堂先生,本王讲学岂不是班门弄斧贻笑大方?日思夜想终得其解,身为朝廷超品的亲王,又领着刑部,本王能教的大概只有‘为官‘一事了......”

酷热的太阳在天上暴晒,青衣?衫下的里衣已经浸透了汗水,可大家仍是正襟危坐,至于听得了多少谁也不知道。

最后一句话落下,祭酒带着大家起身行礼,官员们带着功课和各类簿子进入辟雍供端王阅览,而后四姓后裔先后被叫进辟雍,其余人仍在原地等着。

外?无一个官员,这些人也没了管束,渐渐有了????的说话声。

现在已经是晌午了,早已过了上午钟响时刻,段之缙连着两顿饭没有吃又行大礼祭孔,即便天上挂着炽热的日头,他的脸色亦是惨白的。

快要撑不住了......

段之缙把怀里包好的胙肉拿出来,未经?理只是清水煮熟的肉带着畜生本身的腥味儿,活像是在猪圈里待着,将段之缙顶得想吐,犹豫了半天咬一口闭气嚼两下,仍是没忍住悄悄吐到了手帕上。

他的舌头在上颚刮蹭,猪肉的腥臊气仍残留在味蕾上,恍惚间也不知道方才是不是咬了活猪屁股。

就在这时,身旁的同窗小声提醒道:“别吐出来,闭着眼嚼两下就咽了。吐或者扔胙肉都是对先圣的大不敬,会被清出国子监的。”

段之缙自然知道,苦笑一声,隔着手帕将蒸烂的胙肉捏碎,然后一点点塞入口中,也不咀嚼,生生往下吞咽。周围扛不住的人也开始吃胙肉,大多囫囵吞枣,鲜有吃得津津有味的。

虽然不是米面一类,但到底也有些用?,起码肚子里不是空落落的,段之缙脸上也充盈了血色。

四姓的后裔从辟雍中走出,端王用过糕饼接着叫率性堂的学生进去。

连着问了四五个,无论是端王还是诸生都累乏,此次临雍讲学也该?束,端王正准备把祭酒叫进来,突然想起了秦先生,他还记得自己为秦行的学生求过国子监的学额,姓段,可叫什么来着?

“邹文,秦行的学生入监学习了吗?”

邹文一愣,回道:“段之缙四月份入诚心堂学习。”

端王颔首,对跟在身?的祭酒裴鸿吩咐道:“叫他进来吧。”

已经结束和胙肉的战斗的段之缙便被传入辟雍,短短的一小段路程,段之缙擦了三四遍嘴,生怕油花粘在嘴角。

进入辟雍先行大礼,段之缙撩袍叩首,“学生给王?请安。”

纪禅模模糊糊记得他的相貌,仍和几年前一样吩咐他抬首,像是比之前长大了些。

段之缙敛眉垂首挺身跪着,便听得上边端王问道:“十三经二十一史学完没有?”

“回王?的话,尚未学完,但学生已经读过十三经、二十一史了。”

端王挑着几个问了一些,答得中规中矩,有些地方好,有些地方的确能听出是学生自己的理解,还稚气得很。

端王又问:“平日里还读过什么书?”

段之缙并不避讳秦先生教过他的事实,反正纪禅都知道,答道:“学生未入国子监时,先生曾教育过学生要博览群书,因而上至圣?教训,下至农书水利学生均有涉猎,只是读书太杂,不曾精通某一方面。”

“你现在年纪尚小,未有定性也是常事。可曾读过书?”端王想着秦行是刑部官员里的翘楚,不知他的学生是否也对刑名律令有天赋。

“读过几章《大雍律》。

端王有些失望,随口问道:“州?官收受贿赂,价值不过纹银十两,应当如何?理?若此官素日清廉,又当如何议处?”

段之缙答题向来讲逻辑条理,喜欢一气呵成,组织起语言便易耗时,在端王看来就是讷讷不能言,更是大失所望,没了再问的心情。

正要叫他出去的时候,段之缙答道:“《刑律?受脏》篇中将官员受脏分为官吏受?、坐赃致罪、事后受财、官吏听许财物、有事以财请求。但学生认为此例所干涉者仅为枉法赃与不枉法脏。”

“一为枉法赃,若官员因为枉法事受财,则计赃科断。一两以下,杖七十;一两至五两,杖八十;十两,杖九十。州县长官受脏不过十两则仅为仗刑;二为不枉法脏,各主者折半科罪,一两至十两,杖七十......”

条理清楚,胸有成竹,还未等得段之缙说完,端王就催问:“若该州县长官素日清廉又当如何议处?”

段之缙答道:“若此官素日清廉,则可减罪,但具体如何还应当交由有司议处,并无定例。”

旁边的祭酒裴鸿跟着松下一口气,端王又问了几个问题,除极偏的几条之外,州县长官常经办的刑民案件无一不知,王?啧啧称奇,和邹文私语道:“真是秦行的学生,现在放出去做个小知县也成,人家上了衙门不会判错案件。

邹文笑道:“也是学生随了老师。”

只是叫人可惜,这一次仅是讲学不为选官,端王将桌子上剩的糕饼赐给段之缙,又提起兴致唤了两个学生进来问话,讲学便算结束,众人跪送王?离开国子监祭酒先将列队的众人带往膳堂这才叫散,学生乌泱泱进了膳堂,大家带着劫后余生的欢喜把冷掉的饭菜往嘴里塞,谁也没那个体力再去

热饭。

可怜方叙墨又在胡思乱想了。

郡主叫他好生准备,这个可怜孩子苦熬着看钱粮水利和律令刑名,结果端王压根没问他,全当没方叙墨这个人。

越想越害怕,方叙墨心不在焉地吃饭,小白菜差点喂到鼻子里,被施秉文一把拉住,“你怎么了?”

方叙墨颤着嗓子道:“王爷没问我,是不是根本不想把郡主嫁给我,只是哄着郡主罢了?”

施秉文还当是什么事呢,假嗔他杞人忧天,“端王除了山东四姓的后裔,也就问了率性堂的几个人和诚心、修道二堂成绩极好的几个,肯定是按照课业来的啊。”

方叙墨一指段之缙,“那为何还问了允升兄?”

段之缙立刻放下筷子哀叹:“这真是事出有因。我之前就见过端王,荫生的学额还是端王为我求的,王爷早就认得我了,特意问问有什么奇怪?”

方叙墨更伤心,“王爷认得我更早,我还包着尿片子的时候他就认得我了......郡主还特意提醒了我,我都和郡主保证过,这次一定在王爷面前好好表现,结果王爷不理我......”

众人面面相觑,段之缙哄道:“郡主说的就一定对吗?”本想安慰方叙墨,谁知这个不领情的眉头一蹙斩钉截铁道:“郡主说的一定对!”

真是叫人无话可说,还是徐明宣说起了下午大课的事情,方叙墨才缓过来神。

国子监内的人担惊受怕,国子监外的马车上,邹文正给端王捏腿,低声问:“王爷觉得国子监内诸生如何?”

端王半阖着双眼,示意他再捶捶肩膀,“山东四姓的后裔好不好的也无用,左右都是回山东。率性堂进来的几个都不错,历练少些,以后去各部学习长点见识。段之缙到底才进国子监,圣贤书还得读呢,不过刑名一事上倒很有几分秦行的风采。其他的几个人各有长处,圣贤书也还得再读。”

邹文听他特意跳过了一人,偷着乐了一下,谁知端王从眼缝里看见了他的笑模样,疑道:“你乐什么?”

端王向来善待幕僚和府内属官,平时也无什么高高在上的架子,因而邹文也不害怕,含着笑问道:“王爷怎么把最重要的那个人忘了?”

端王的脸倏忽间黑成包公,先把灵寿郡主骂了一顿,最后很不情愿道:“拗不过她也只能随了她的愿。”

邹文又做笔帖式又干着贴心“小太监”的活,开解道:“王爷也看了方叙墨的夜读册,早出晚归,没有一天歇着,和原来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虽不知他有多少长进,可是对咱们郡主的心也够真的了。”

端王看着他也烦,烦躁道:“难道本王不知道?偏你在这儿多嘴多舌地劝……………等着下个月初一本王问问裴鸿,要是这回儿方叙墨策论写的不好,本王就拿着他的卷子给百岁看,叫她自己说说,挑了一顿挑了个什么东西!”

百岁正是灵寿郡主的乳名,端王一边嗔骂人家,一边连大名也不舍得喊。

邹文这次在心里偷笑,刚讲完学就问祭酒方叙墨的情况,明明看了夜读册也有些满意了,偏偏这会儿一问又恼。

本来的事儿,谁还能盼望方叙墨一两个月成什么当代大儒吗?他只是惫懒又不是天生的痴傻,只要用功,有长进也是早晚的事儿,并不在于一朝一夕。郡主却已经十五岁,再不订婚便有些晚了,因而还是早早定下得好。至于出嫁,这倒是不着急了。

端王沉思一会儿,哼笑一声,吩咐道:“回去跟长史说,本王不在的时候管好王府的奴才,不准叫郡主给方家通风报信。就叫我那表侄先害怕着吧,省得赐婚后松懈下来。”

这也真够坏的,但是方叙墨着急关邹文何事?他此时疑虑道:“难保两位大人不会和方叙墨说。再者赐婚圣旨,到底还得方叙接。

端王呷一口清茶,“谁说非要先下旨了,先跟陛下说好,等着百岁长大些再赐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