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尤雪丽刚刚就顾着听大家的意见了,压根没注意,这会儿大家都这么说,她也竖起了耳朵。
果不其然,很快就听见有人在叫卖:“卖平菇喽,今早刚摘的新鲜平菇喽!“
还真有?
尤雪丽都惊讶了,说真的,这几天读文章读到那几篇美食的时候,她也被馋的不得了,还忍不住跑到利民餐馆想去吃一吃草菇,一解谗意。
可惜的是,利民餐馆的草菇太受欢迎了,她的工作时间又恰好是大家的吃饭时间,等着她赶过去,黄花菜都凉了,根本没吃到。
她昨天还感叹呢,她最可爱的笔友小鱼儿寄这些信实在是稍微晚了一些,要是深秋或者初冬,她一定要去野外杨树林榆树林看看,摘一盘照着文章里做一做。
谁能想到,她刚刚感叹完,居然就有卖平菇的了。
一车间的王大姐说:“我听着是,要不过去看看?”
赵师傅也点头:“去看看,要是有就买点,省的小孩们嘴馋,天天要。”说完,还嗔怪地看了尤雪丽一眼,显然还是怪她没事儿读什么美食啊。
尤雪丽却并不觉得自己有错。
这个年代,文坛空前繁荣,大家喜欢各种的诗歌小说美文,尤雪丽原先觉得自己这个“文盲”被排除在文学之外,她根本不感兴趣吗!
但是读了小鱼儿选的文章后,她发现她也有喜欢的文章的,她就喜欢这种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文章,谁能说这不是文学呢。
而且,效果也很显著,孩子们也喜欢呢!
她没搭理他们,大步向着家属院门口走去,没几步,就瞧见了一个挺显眼的菜摊。
两个篓子倒扣,上面放了一个木板,木板上放着的一排五个高粱杆编的篮子,篮子上盖的是蓝色面,白色底的小棉被,只有一个篮子敞开着口,里面露出的是摆放的整整齐齐的平菇。
那蘑菇可真水灵,灰色菌盖,不是那种傻大傻大的,不大不小,肉嘟嘟的,一瞧就很肥厚,鲜嫩得很。
蘑菇旁边,居然还放着一架少见的收录机,刚刚的叫卖声就是在磁带上录好播放的。
靠在收录机上的,是个木相框,里面是一张个体户证明,上面的经营范围,写的就是卖菜!
尤雪丽都讶异,什么时候南州个人可以卖菜了!不过瞬间明白了,为什么人家这么大胆的在这里摆摊,人家是正规的!
甚至,她下意识地扭头看向了旁边的蔬菜门市部,里面的店员就站在门口,冷冷地看着他们。
尤雪丽都有点畅快??你们终于有点危机感了吧。
实在是,化工厂门口的这家门市部售货员态度太差了,每次买菜明明是自己花钱,却像是欠了对方债务似的,让人心里不爽快。
而且,大家似乎都是一个反应,看到个体户证的时候,下意识去看门市部,这会儿,那边人的脸都臭了!甩了帘子,扭头进屋去了。
倒是蘑菇摊这边,摆摊子的是三位女同志,两位岁数大的看起来有四十多岁了,长得很是面善。年轻的那个可是真漂亮,明明只是穿着普通的蓝色外套,但就是吸引人眼光,不少人都在看她。
这会儿,年轻的一位正把一个小篮子拿了出来,将上面的盖布掀开,尤雪丽忍不住瞪大了眼睛,这不就是中午刚念过的干煸平菇吗!?
收录机仿佛在回答她的疑问:“干煸平菇免费品尝......”
后面好像还有什么词,自家种的新鲜蘑菇,早上刚采摘之类的,尤雪丽已经记不住了,她眼里就只有干煸平菇了。
虽然这么冷的天,她还带着围巾,味道不可能飘过来,但她觉得,她闻到了,是好吃的味道。
而没等她动起来,一听说免费品尝,旁边的赵师傅她们,早就围上去了。
尤雪丽连忙也跟着上前。
就听见赵师傅她们在问:“真免费给吃啊?”
那个漂亮小姑娘笑着说:“真免费,不过我们带的有限,所以一人就一小块,大家尝尝味道。’
“来来来,这平菇就是咱们南州市的平菇,我们进行了培育,如今冬天里也种出来了。咱们这的平菇肉厚味鲜,怎么做都好吃。”
“我们这个做法,是用的利民餐馆大厨给的方子,现在已经凉了,说真的,刚做出来,热乎乎更好吃呢。”
听着还是利民餐馆的大厨的方子,谁不想尝尝。立时,不少人冲着周渔伸出了手。
周渔隔着白手绢,一人一块的发,大家瞧着就觉得这姑娘可真干净,自然放心。有人是一口就塞进去了,有人是小小咬了一口。
“咦!”一时间,不少人发出了这样的声音。
听广播是一回事,吃到嘴里又是一回事。
“还挺好吃的?!”不知道谁第一个评价。
随后就有人接着说了,“外面酥酥脆脆的,里面还挺嫩,喷香。”
“我咋觉得艮啾啾的,有点肉味儿呢!”
这话一出,旁边看热闹没尝的人都忍不住了,蘑菇还能吃出肉味儿,那谁不想吃啊。
一时间又有人跟周渔要试吃,摊子前热闹的不得了。
周渔笑眯眯地帮忙分发,不过她记忆好得很,第二次伸手的可就不给了,而是笑眯眯地说:“一斤蘑菇就能出一盘,这个菜一点也不费油,回家做就可以。”
“你们要是爱吃辣椒,放点干辣椒,那味道更好!”
这一说,大家就想起来今天广播中读的那篇文章《妈妈的味道》。作者就是描写的秋天里,如何跟着妈妈采蘑菇,妈妈最喜欢做的,就是干煸平菇,里面就放了辣椒。
用作者的话说:好吃的仿佛灵魂跟着跳舞。
化工厂是南州市效益最好的工厂,工人们的工资奖金也高,一线工人很多一个月能开六十块钱,双职工的话,一个月可以拿上百块,日子过得是真不错。
不少人家在饭桌上是很舍得花钱,所以周渔将这里作为卖菜的首选之地。
这干煸平菇的味道听着不错,更何况,这都十二月了,大家已经吃了一个多月白菜土豆萝卜了,谁不想无聊的冬季饮食里,调换一下口味,灵魂也跳跳舞?!
立时,就有人动了心:“你这平菇多少钱一斤,贵不贵?”
一问这个,还有人跟着说呢:“我有个亲戚就在利民餐馆工作,我寻思那草菇这么出名,让他帮我买点。结果他跟我说,一天就三斤,一斤就要五块钱,老贵呢!”
这价钱是真吓死人,立时就有人看向了周渔,很戒备地说:“你们这平菇不会也这么贵吧!”仿佛只要周渔一点头,就立刻拔腿就跑!
周渔都给逗笑了!
她笑着说:“不是一个价。一块六一斤。一斤就可以做一盘。”
一听这个价钱,大家第一反应是松了口气,可不是吗,要是五块钱一斤,说什么都不可能吃的。
一块多,比起草菇来就便宜多了,而且蘑菇这东西即便是夏天,也要卖六七毛钱的,现在贵的不算太多,很多人都动了心。
尤雪丽本身就想吃,又听着价格不算太贵,“我要一斤!”
周渔立时应了一声:“好!”还从布袋里拿出了一张纸,递给了尤雪丽,“这是干煸蘑菇的做法,是利民餐馆大厨写的,按着上面步骤做,保证能做出跟利民餐馆一样的味道,送给你。
这不是投稿,所以用的复印纸,周渔足足弄了一百份,足够分的。
广播毕竟是听了就过去了,谁也不可能专门记着,周渔送的这个做法就太有用处了,立时就有人跟进:“我也要一斤!也送我哪个食谱吧?”
周渔立刻答:“送,今天买的都送!”
“也给我半斤吧!”
平菇一共就五间房,周渔专门调整了培植的时间,让出菇时间错开,而且为了蘑菇口感最好,第一茬摘的并不多,一共二十斤。
几乎在短短的半个小时内,就卖光了。
等着周渔这边人都散了,收录机里的电池还有呢,张小翠赶紧关了,一节电池好几毛钱,贵死了。
不过也乐坏了。
前几天,老村长突然找了她和周秋芬,说是周渔的平菇要出菇了,她俩上个月卖菜卖得好,问她们愿不愿意给周渔卖蘑菇。
现在蘑菇少,周渔一天给一块钱工钱,等着以后每多卖十斤,多提一毛钱。
冬日里,除了打牌唠嗑,根本没活干,别说一天一块了,就是不要钱,张小翠和周秋芬都愿意干??只要眼睛不瞎,就能看出来,周渔以后有大出息,而且这孩子有好事绝对会带着大家的,能给她干点活,她们乐意。
不过,虽然答应了,她心里有点嘀咕。
虽然平菇比草菇便宜多了,可也一块多一斤呢,又是新出来的东西,这普通人买吗?
哪里想到,怎么化工厂的人似乎都对平菇不陌生,让试吃就试吃,而且也只是觉得有点贵,说掏钱就掏钱了。
就这一小会,就卖了34块钱。
原先他们可不敢想还能多挣钱,现在?张小翠和周秋芬两个人眼睛里都是亮光??周渔可说了,以后出菇量渐渐就大了,那岂不是,她们每天挣得更多?
这谁不高兴?
收拾东西她们都没让周渔动手,利索地将盖巾放进篮子里,篮子放进笼子里,至于那块木板,则放到了化工厂家属院的门卫处??周渔过来的时候,给人家送了一包烟,人家说,这板子以后放那就行。
等着收拾完,三个人就去百货公司那里,等着严华顺路过来接她们,往那边走的时候,正好路过蔬菜门市部,一个售货员冲着他们翻了个白眼。
周渔很大方地打招呼:“香菇同志,你好啊!”
对方愣了一下,脸瞬间就黑了。
周秋芬小声问周渔:“为啥叫他香菇同志?”
周渔就把缘由说了说,顿时两个人也乐了起来。
上了车,周渔将收录机还给了严华??第一天卖蘑菇,周渔想更吸引人一点,需要一个大喇叭,但这会儿还没有,就想起了收录机。
她认识的人里面,如果有人有收录机,只有严华有可能了,她就问了问,没想到严华真给她拿来了。
“谢谢了,今天帮我们大忙了。”顺手,周渔还将放着两斤蘑菇的布袋放在了拖拉机车斗里,“我还给你放了菜谱,你尝尝看。”
严华瞧着那么多蘑菇,还以为周渔没卖完:“你用拿着用就行了,我用不着。”
周渔笑着说:“今天局面打开了,明天就不需要了,否则太扎眼也不好!”
张小翠根本就忍不住:“我们没半个小时就全卖了!”
严华吃了一惊!
他是知道周渔天天给利民餐馆送蘑菇的,可也没想到平菇也卖的这么好!
他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冬天里风大,周渔裹了一条红色围巾,只露出了眼睛。此时那双眼睛正看着远方,神采奕奕,也漂亮动人。
她怎么做到的?
下了车,周渔就瞧见老村长背着手居然等在了路口。
周渔连忙跳了下来,“这么冷的天,您怎么在这儿啊?”
老村长自然是担心平菇卖的怎么样,从中午吃了饭就坐不住了,一直在村口等着。
如今他哪里顾得上冷不冷,连忙问:“怎么样?”
都不用周渔回答,张小翠直接就来了句:“全卖出去了,老村长,全卖出去了,一点都没剩!”
要的就是这句话,周渔感觉到老村长那因为年纪大而变得混黄的眼睛里,刹那间亮起了神采,他几乎抑制不住地连胜说了三个好!
不过,老村长也很快交代:“这是第一天,戒骄戒躁,蘑菇是贵东西,不能只看一天,得看长久怎么样?进了村别咋呼。”
周渔其实是有信心的,但老村长这话也对,今天大家是尝鲜,明天往后才是看这生意是不是能长久呢。
所以回去,周渔也没宣扬,只是秋桂婶和家里人问的时候,说了说,第二天一大早,她就摘了蘑菇,带着刘小翠和周秋芬,再次去了化工厂家属院。
这次依旧是摆在原地,一串放了五个篮子。
家属们从早上七八点开始,就出来买菜了。
周渔还好,她更大的生意都做过,所以心态很稳定,倒是张小翠和周秋芬,都忍不住眼巴巴地看着门口。
第一位是个大娘,从他们的摊子慢慢走过,倒是看了两眼,没停下的意思。
第二位是个大爷,停了下来,低头盯着平菇看了半天,来了一句:“吃金子啊,一块六一斤。’
没等第三位,张小翠就已经有些受不了了,“周渔,是不是今天不行了。你看他们都不搭理咱。”
“肯定是觉得贵了,要我我也觉得贵。一块六毛钱,比肉还贵,要是我,肯定要买肉的。”
周秋芬倒是比周渔预料的强,她虽然脸上也是担忧,但嘴巴上不服输,“那肉哪里都有卖的,蘑菇可没有。”
“那大娘大爷都是会过的人,有白菜不吃萝卜,有萝卜不吃冬瓜的,他们怎么可能买贵菜呢?”
“对,”她还给自己打气呢,“这会儿出来的,都是家属,没几个有退休金的,肯定舍不得,买咱们蘑菇的,都是下班的工人,不一样!你别乱想!”
大概是越说越顺,周秋芬说着说着就声音都大了起来,还问周渔:“小渔,你说是不是?”
周渔真挺喜欢她这性子,点头说:“你说得对,卖东西就是要看对象的。再等等,时间还没到。”
张小翠忍不住嘟囔:“说得轻巧,谁家没事吃这么贵的啊?”
周渔看她一眼,没吭声。
时间就这么慢慢走着,很快就到了十一点多,张小翠已经有些坐立不安了,就连周秋芬刚刚建起的自信也慢慢消退,她坐在周渔旁边,有些担心地问:“要是没什么人买怎么办?”
“那就换个地方,南州这么大,怎么可能这几十斤蘑菇都销不出去?”周渔不是盲目自信的人,“退一万步,真卖不出去,市场这么大,我们供应量这么少,卖给一些私人饭馆,都是卖得出去的。
除了利民餐馆,这会儿已经有不少隐秘的小饭馆了。
利民餐馆的草菇这么出名,他们为了拉拢生意,势必需要蘑菇,只是目前他们没找到周渔而已。周渔在这儿设点也是为了吸引他们。这才是大头呢。
周秋芬都听愣了,她昨天回去才知道,为什么人家对吃平菇不陌生,这东西原先南州并没有卖啊,原来周渔早就通过广播,给他们读了好多相关文章了。
她真是觉得:读书真好啊,你看周渔的脑子怎么能想到这么多东西?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化工厂工服的女同志,飞快地骑着车子从她们面前骑过,随后又来了个急刹车,停在了她们不远处。
她急匆匆过来问:“你们是卖平菇吗?多杀钱?”
周秋芬立刻跳了起来:“是!一块六!”
“给我来一斤。”她一边拿出钱包掏钱,一边嘟囔,“对了,那个什么大厨的方子也给我一张吧。你们可真会弄,昨天他们回去做菜,就在走廊上,那叫一个香啊。孩子都拔不动腿!”
现在住的都是那种筒子楼,没有厨房,都在走廊做饭。
周渔为什么主推干煸蘑菇,就是因为这个,她动了点小小的歪脑筋??这个做法,一个楼道有一家做,一整层都得馋哭了。
周渔也挺不好意思的,听着昨天是被孩子闹腾过了,她将今天带来的香菜加了两根给她:“这是我种在屋子里的,干煸加上更香。”
对方也只是随口抱怨,其实不止是孩子馋坏了,她也馋的不得了,想要尝一尝,要不也不能停下来。
哪里想到,周渔居然这么大方,这时候哪里有卖香菜的啊,这两根可不便宜,立刻就乐了:“谢谢!要是好吃,我再来。”
等着她走了,张小翠就说:“你说还会有人来吗?”
话音刚落,就听见赵师傅的声音,“在那儿,就那个搭桌子的,平菇就在他们家买的。”
没等反应过来呢,呼啦啦,已经被围上了。
“我们今天买送不送菜谱啊?”
“我们这么多人买能不能便宜点?”
真没想到蘑菇还能这么做,昨天赵大姐分给我们家一点,两个孩子都没吃够!”
“
“给我来一斤!“
周秋芬都有点愣,觉得怎么生意一下子就来了,倒是张小翠反应快,推了她一把:“快点啊!”
两个人立刻忙碌起来。
今天也不过22斤,还没到12点半,就卖没了,后面晚来都说:“你们怎么也不多带点。”“这蘑菇今年是怎么了,利民餐馆限量,你们菜摊子怎么也跟着限量了?“
周渔都没好意思说:利民餐馆也是我送的。
随后几天,一号房的出菇量增大,每天都有五六十斤,周渔就开始给利民餐馆每天稳定供货十斤,除此之外,倒也没有新增售货点。
??化工厂足足两千多职工,加上亲属,整个家属院住了近万人。
每天这点蘑菇,根本不愁销售。
尤其是利民餐馆推出油炸蘑菇,平菇就不止是化工厂家属院的人来买了。
利民餐馆一盘三块钱,这里一块六可以买一斤,回去多放点面糊炸一炸,可以出两盘。
过生日请客都是很有面子的菜!
有附近的居民买了送去散布在整个南州各个角度的亲朋好友家,也有散布在南州各个角度的居民们大冷天走路骑着自行车坐着公交车前来买蘑菇。
用张小翠的话说:“出名了真出名了!卖疯了真卖疯了!“
当然出名也不止是好,这天张小翠和周秋芬回来,将今天的存折给周渔看,就偷偷跟她说了件事儿:“这两天,有个面生的中年妇女老盯着我们,我一开始还以为是想买蘑菇又犹豫,后来发现不是,她每天比我们来的早,走的比我们晚,一直盯
着我们。”
“我俩又问了门卫的大爷,说也不认识她,不是化工厂的。我俩总觉得不太对,不会想抢钱吧。”
这菜摊子肯定扎眼,如今一天四五十斤蘑菇就是七八十块钱,周渔也是担心有人眼红,偷还好说,要是抢,钱不要紧,人别出事。
所以,从第二天开始,周渔就从旁边的储蓄所开了本存折,让她们卖完了立刻存入旁边的储蓄所,身上不带现金,另外又将会功夫的周福军调了出来,每天跟着,保证安全。
周渔扭头看周福军,周福军也不懂这个,根据自己的判断说:“我瞧着她不像是练家子,应该不会什么功夫。”
“我怕他们是团伙,是不是要踩点,可我每次留心,她根本不跟着我们走,一路上也没人跟着。”
“可你要说她没这个想法吧,今天她们卖东西的时候,我偷偷绕过去看了看,发现她嘴巴里念着词,我听了听,是在念叨多少个人买了蘑菇,收了多少钱,她算咱们挣多少钱呢。”
“就是因为这个,我们才拿不定,回来跟你商量。”
“你们做得对,咱们现在招人眼,肯定有人盯着咱们,你们多小心都不为过。”
这会儿还没开始严打呢,治安很一般,这也是周渔不肯去粤东走私的原因之一。
周渔也紧张起来,想了想说,“这样,明天我叫上村里的青壮,咱们一起过去,你们照常出摊,我报警,看看究竟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