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国日化1981 > 39、第 39 章

大国日化1981 39、第 39 章

簡繁轉換
作者:大江流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6 12:03:3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张翰今从省城回来,周渔还专门去见了他一次,感谢他对自己的信任。

张翰今说的很实诚:“改革的春风已经吹起来了,如果囿于偏见,阻挡了南州的发展,我就是南州的罪人。我没有资格当这个罪人!”

不过经过这一次,张翰今对周渔也算熟悉起来,还跟她开玩笑,拿着报纸说:“你动作倒是挺快,我还没回来,广告就先上了!“

周渔也不客气,“我不是要放到省报讨论吗?也就是说,我是南河发展的样本,如果连样本都中规中矩,那后面的人怎么干啊。所以我得大胆做,路子拓的越宽,大家才好动起来!”

张翰今都乐了:“你说得对,所以,这次刘厅长也明确说了,你们动起来,我们不要着急否定,要等一等看一看!”

周渔一下子就眼睛亮了:“那我什么时候能把店开到省城去?”

这个………………张翰今也不好回答:“只能等等,但我想不远了!”

周渔的招聘广告,随着南洲晚报,进入了南州各大企事业单位、工厂、街道,成了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随着门市部的红火,外加周渔跟省里来的官员在大街上对峙这样的流言蜚语,周渔的大名在南州已经开始响亮起来。

如果说名字不知道,只要提一嘴门市部那个,大家就都知道了。

当然,对周渔和门市部的评价也不一样。

有人认为:“这是好机会啊,他们那门市部这么红火,底薪三十,比化工厂强,这不是要上百了,哪个工作能上百?”

有人嗤之以鼻:“这就是骗人的。我看开新店是真的,招人不一定,谁不知道他们都是用的梅树村的人,这就是套大家的主意呢,看谁的法子好就用谁的!”

有人则觉得不稳定:“吹的厉害,哪里有这么多,就算这个月有下个月也未必有,还是国营厂更稳定。”

但即便是这样议论,也挡不住大家的热情。

宋雪梅拿着报纸回家的时候,她妈就在她屁股后面这么唠叨的,“你别看说的好听,真假谁也不知道。我已经拖了你小姨了,让她给你留意找工作,你老实在家待着吧,不准去!”

宋雪梅直接站住了,扭头看她妈:“你怎么托的我小姨?什么给我找工作,是给我找个夫家,让人家给我提供工作吧!”

张六姑一点也不觉得这有错,“这不一样吗?女孩子哪里有不嫁人的,找个好婆家,再有个稳定工作,这日子就过起来了,我是你亲妈,我能害你吗?”

“你没害我?我小姨都找的什么人啊。三十六岁的鳏夫,带着俩孩子,腿还不利索,我才24!我是你亲闺女,你怎么忍心让我嫁给这种人?”

宋雪梅听了就生气,家里穷,偏偏宋雪梅从小就漂亮,张六姑就存了心思,让宋雪梅找个条件好的,到时候能帮衬家里。

但他家亲爸不好好工作,天天酗酒,亲妈没工作,下面还有一对双胞胎弟弟,外加她自己,为了省钱,也为了有人帮忙,愣是连初中都没让她上。

纵然她长得漂亮,但只要一提他们家的条件,没一个答应的。

也因着这个,宋雪梅都耽误到了24,还没嫁出去呢,如今每天在煤球厂干苦力,就这儿,也不是正式工,只是个临时工,供暖季节一过,她就没活了。

因着她找不到好婆家,张六姑还抱着她哭过,说是后悔自己眼皮子浅,当年她学习这么好,没让她上学。

宋雪梅这几年已经熬的人都木了,她觉得人生已经没了指望,就这么在最底层漂泊不定的过一辈子了。张六姑这几句话,算是给她干旱的心田浇了点水,倒不是她人贱,几句话就被哄好了,是她觉得,你终于后悔了,已经晚了,她有种虽然自

己被耽误了,但她妈的事儿也没成的爽感。

本以为日子就这么过吧,谁能想到,她妈跟她小姑居然给她找到了一个结婚对象,比她大那么多,身体有残,两个儿子,别人都不愿意的,就因为对方说自己亲妈身体不行了,等着去世工作给她顶替,她妈就应了下来。

宋雪梅本觉得大家都不爽我就忍着,现在别人要吃她的血馒头舒服起来了,她怎么可能忍?!她不可能嫁的,但是怎么从家里走出去,她也不知道。

她太穷了,浑身上下不过几毛钱,她虽然厌恶嫁人,偏偏她不知道除了嫁人,她能做什么。

今天干活的时候,她听见旁边的几个大娘在讨论门市部招人,她知道梅树村门市部有多红火,过年的时候,她妈专门领着两个弟弟去买了半斤饼干香香嘴,还送了一只茶叶蛋,他俩分着吃了,回来跟他说:“可多人呢,还有彩电,里面的人会

动!”

她最近最忙了,没时间去,连个饼干渣子都没瞧见,可她记在心里了,她也想看看电视,她想等着过了冬天,她就去一趟,走着走着回,不买东西只瞧瞧。

哪里想到,居然有这个机会。

尤其是大娘们说:“底薪三十块呢,他们说最少一个月得有一百块!”

那不是她一直想的机会吗?

下了班,她连家也没回,就去了报刊亭,上面就有南州晚报,不过是正面朝上的,她本身想不买就看看后面的广告,可她身上太脏了,人家根本就不让她碰,宋雪梅一咬牙,就掏了一毛钱买了一份报纸。

这是她浑身财产的一半。

她仔细地读了那条广告所有的字,怕自己理解不对,还在放学的路上,找了放学的中学生帮她又读了一边,这才回的家。

倒是这行为不知道被谁看见了,告诉了她妈,现在追着她一个劲儿的叨叨,宋雪梅把心里话骂出来了,趁着张六姑没开始坐地上打滚之前,换了话:“那个鳏夫条件太差了,就算我的了工作也帮不了家里,他家两个儿呢。门市部说是一个月有

一百块,甭管多少,我要是干了,比现在强,说不定能找个条件更好的,也能家里帮忙!”

张六姑正准备号来呢,突然就住了,这倒是也是,她虽然没文化,也知道自家姑娘长这么好看不受待见的原因,条件太差。

她想了想说:“那就先拖着,你要是行就拒了,不行还得是他!”

宋雪梅心里?歪,不过还是点了头:“好!”

同样的争吵不止是发生在宋雪梅家里,王罗阳在朋友中听到招聘消息后,就去买了一份报纸回来,看了后中午也没回家,而是去了他家隔壁的巷子。

这会儿正好饭点,巷子里的人家都在做饭,各种香味从屋子里飘出去,馋的他肚子咕咕叫,他也没敢离开。

一直等了斜对面的院门咯吱一开,他才伸出头去,瞧见拎着垃圾出来的蒋学名,连忙学着狗叫了两声。

蒋学名立时站住了,往他这边瞧了瞧,王罗阳就伸出手给他打了个招呼,蒋学名一看是他,连忙走过来,只是没几步,就听见院子里叫:“学名,老三,你干什么去了,豆豆尿了,你给他换个尿布!”

蒋学名高声应了一声:“我扔垃圾,马上!”直冲着王罗阳跑了过来,然后闪进了巷子里,他问:“你咋这时候过来了?”

“我瞧见了这个!门市部你知道吗?他们招聘了。你看看!”说着,就把报纸拿了出来,“底薪三十块一个月!”

门市部现在谁不知道,又听到了这么高的工资,蒋学名立时将垃圾桶扔地上了,将报纸拿了过来,王罗阳给他指了指,他就瞧见了那个不小的方块。

他读,王罗阳就说:“我觉得挺合适的。你都从乡下回来两年了,说给你顶替的工作也没给你,住的地方也没有,你守在这儿干啥?这工作甭管怎样工资高,你攒点钱,也该成家立业了。

王罗阳和蒋学名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两个人是小学同学和初中同学,不同的是,初中毕业后面临下乡,王罗阳家里是独子,那会儿有政策,父母可以留一个孩子在身边,他就没下乡。

蒋学名家里不一样,他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生了两个弟弟,中间的这个,从小就不受待见

,待遇可想而知。睡在堂屋的厅里,到现在都没张床,做饭的是他,吃的是剩饭剩菜,全家人的衣服都是他洗。

初中毕业就可以下乡了,家里也没人替他打点,他就去了西北,79年,知青就可以回来,他没在当地成立家庭,也就跟着回来了。

可这会儿姐姐嫁出去了,房子却没有多出来一间,大哥结婚了,嫂子住了进来,他依旧没地方住。可他也没别的地方去,只能赖在家里,家里人对他就有意见,动不动就闹腾说他碍事,他只能帮忙干活,才能有个落脚的地方。

他也不是没志气,非要来在这儿,可这年头哪里有房子租啊,而且就算有,他也租不起,满大街都是待业青年,他连个稳定的临时工都没找到,兜里啥都没有,只能忍着。

如今王罗阳拿来了这个报纸,他简直如获至宝:“你说是不是真的,要是真的就好了,一个月三十,不要提成我都愿意!”

王罗阳却说:“不要提成我可不行,我就是喜欢这种有竞争的,干得越好拿的越多,否则都跟工厂里吃大锅饭一样,那怎么行?”

蒋学名讶异地看着他:“你不复读了?”

王罗阳都已经复读了三次了,但他底子太差了,即便每次都用尽全力,也没有一次成功,至今已经22岁了,还是高三生呢。

“不去了,我就不是这块料,复读就是白费钱,不如工作!”

“你爸能同意吗?”他家情况又不一样,蒋学名这边是儿子多的不当回事,王罗阳是独子当成了眼珠子,他爸就觉得什么都没有读书好,读书可以坐办公室一辈子不下力气,他爸放了话,别说复读三年,就是十年,他也供!

王罗阳摇摇头:“我自己我知道,三年考不上,十年也考不上。可我爸妈年纪大了,不敢吃不敢花,就为了省钱让我复读,我一个二十多岁的大小伙子,总不能靠父母一辈子吧,我不读了!”

蒋学名还想说什么,院子里又开始叫了:“学名,老三,你干什么去了,怎么还不回来?豆豆都拉裤子里了,你赶紧给他换了都洗洗!”

“来了!”他扭头喊了一声,这才低声跟王罗阳说:“报纸我不拿,我记在脑子里了,那咱们就一起。”

说完,提溜着垃圾桶匆匆离去。王罗阳将报纸塞进了兜里,去了街上,门市部这考题可太难了,谁知道店面应该选在哪里?他一头雾水,得仔细想想。

而在二道街,于芳菲则已经动了起来,当然,后面还跟着她亲爹于大勇,说真的,她以今年都十八了,在南州生活了这么多年,外加上从小也愿意凑个热闹瞧个稀奇,南州什么样,她心里有地图。

广告上说要推荐一个适合开门市部的地方,别说一个,三个她都能找出来,而且各个有因有果??她祖上就是开铺子的,想当年,她祖爷爷的铺子占了半条街,也是富甲一方的富户。

后来打起了仗,这些东西都消散在战争中了,她也就听听他爷爷唠叨那些生意经,不过每每听完,她爸都要给她上课??左耳朵听右耳朵出,别当真。

实在是,没有经商的环境啊。

等着改革开放,她想着爷爷说的那些话,倒是有心动起来,可惜的是她还没成年,家里人觉得经商不安全,还是老实的找个工作稳当。

瞧着父母着急的样子,她也就没坚持。

但也许是天生的吧,从门市部一开,她就跟着上了心,反正也没事,经常往挨得近的市中店跑,越看越欢喜,越看是心里越痒痒,她时常幻想这要是自己的店,她要怎么经营。

结果,周渔每次都比她棋高一着,就说着彩电吧,她爷爷可是教过她的,经营店铺要有别人取代不了的绝招,她以为那饼干就是了,又便宜又好吃,周渔还下了大力气打了广告,哪里想到,她居然弄来了彩电。

黑白电视机都要让人移不开眼了,何况是彩电!

于芳菲是真佩服周渔,这广告一出,她就知道,自己必须得参与!

疼孩子的父母是拗不过孩子的,她真的认定了,爸妈虽然都不愿意,可也没说什么,她想着拔个头筹,广告上说要一人一个铺子,她就要多多益善,自然这两天光溜腿了。

可以这么说,周渔这广告算是搅乱了南州这一池还未化冻的春水。

原先大家看着她挣钱可没地方参与,如今有了机会,甭管行不行,反正都要试试。用姜桂香的话说:“家里的待业青年都动起来了,现在都满城找合适的地方呢。我对象不是公安的吗?昨天回去跟我说了件乐事。”

“他说有人报案说有个女孩在他门口鬼鬼祟祟的,可能是小偷想偷东西,老王一听立刻带人赶了过去,遵守了一会儿,果不其然抓到了一个,不过不是女孩,是个小伙子。”

“小伙子说,他想应聘你们门市部,觉得他家这个位置特别适合当店面,所以停下来多看看。至于为什么不走,则是因为想跟主人聊聊,问房主愿不愿意出租,就是没这个胆子,这才磨磨蹭蹭!”

“想来,前面那个小姑娘也是这个意思。”

“老王哭笑不得,教育了一番就放走了!你说你们影响大不大?”

姜桂香本身就是经营者,这会儿也好奇得很,“是不是选的店面好,你们就录用?”

周渔摇头:“选得好录用,选不好也不一定淘汰,虽然选店面很难,但现在开店的少,我们的名气又大,地方也有限,住的很集中,难度是下降的。我是想看他的思路。”

姜桂香对这个不太清楚,不过因为想开分店,所以听得很上心,“什么思路?”

周渔就跟她解释:“譬如选择这里是看中了什么,交通便利,人流量大,消费能力强之类的,总要有理有据,甚至,跟我说这里风水好,能说出个一二三也可以。”

姜桂香愣了半天笑了:“你什么时候招人,我去参观学习一下。”

这没什么好保密的,周渔热烈欢迎。

当然,既然大家动起来了,周渔这边收到的各种简历也就多了起来。

广告发出第一天还好,第二天,大概是觉得同城寄信太慢了,已经有人跑到了他们门市部直接投递,随后几天,是一天比一天多,最多的一天收到了六十二封。

这些信件都被放在市中店后面的单独办公室里??当初租赁的时候,这边地方比较大,周渔就收拾出一间空屋来当办公室,省的谈合同没地方。

周渔每天有空就拆开看一看,时不时还要去他们推荐过的店铺踩踩点。

但这么多,周朵瞧着都担心:“姐,这么多信,你准备招聘多少人啊,为什么没写明数量呢。”

那自然是因为有好的就收。

周渔这可是南州历史上第一次面相全城待业青年的招聘,这些待业青年有的被下乡耽误了青春,有的因为户籍找不到工作,但不可否认,这里面绝对有着不少人才的。

周渔想要发展人才少不了,在别人没动起来的时候,先把人网罗住,做好人才储备,这一步绝对值了。

不过,为了给农村青年时间,周渔将招聘截止日期定的比较晚??足足给了二十天时间,所以这事儿持续的时间比较长。

中间的时候,周渔先去了一趟省城??南河日报要发表关于她的文章,自然不可能完全采用黎雪的稿子,还要进行一次访问和拍摄照片。

好在周渔上辈子就经常接受采访,所以很是游刃有余,当天去,顺便去南河农业大学大专函授班报了名,当天就回来了。

随后肥皂厂的莫大海给周渔打了个电话,说是他们过节加班加点研制出了新的香皂,问周渔有没有空,来看一看。

周渔自然同意,所以第二天就去了一趟肥皂厂。

这一次去就跟上次不一样了,上次门卫老邢是让周渔在门卫屋子里等着,他上去叫人。今天周一出现,他就已经迎了出来:“周经理,您来了!”

没等周渔说话,他就说了:“莫厂长一直等着您呢!我带您过去。”

他都是五六十岁了,一口一个您的,周渔就说:“你正常称呼我就行,我是小辈呢。”

老邢可不愿意:“那不成,我听说了,您帮忙我们厂的肥皂和香皂找出了很多问题,我们心里可感激呢,多谢你。要不,一直这样下去,我们厂就毁了。”

“您也知道了?!”周渔问。

“那当然,您那天走了后,莫厂长和范主任就我们职工都着急起来,给我们讲了讲您的想法和建议,好多事情大家原先都没注意,这么一提,就明白了,您都说在点子上。”

“这大半个月,我们都没闲着呢,技术科一直在研制新的香皂,我们也盼着,赶紧出个好产品,过点宽松日子。”

说着,就已经到了会议室,老邢就冲着里面喊了一声:“厂长,周经理来了!”

一句话,就让里面说的正热烈的人顿时停住了,大家同时扭头过来,莫大海已经放下了手中的香皂迎了过来:“周经理,您来了,快进!”

周渔进去才发现,足足两米长的大桌子上,放着足足十五六块香皂,什么颜色都有,这会儿混合在一起,香的很像周渔后世去超市路过香皂货架时的那种感觉。

??香气冲鼻,味道激烈。

莫大海连忙给众人介绍:“这就是梅树村门市部的经理周渔,这些是我们技术科的技术员,还有厂里的骨干们。”

等着都介绍完了,莫大海才说:“周经理是这样的,您给我们建议后,我们吸取教训,第二天就去了百货公司,买回了市面上能买到的所有香皂进行比对。随后集思广益,我们统一认为,如今市面上各种药用皂已经足够多了,而且也有了黄芪皂

硫磺皂这样的知名产品,我们想要跟人家去比拼,实在是不可能。”

这话周渔听了很是赞同,经营企业最怕的就是没有自知之明,还没起步呢,就想和行业第一对标,那最终大多的结果就是好高骛远,赔的一塌糊涂。

莫大海能说出这样的话,周渔看着眼前这十几款皂,是真的挺感兴趣了:“你们怎么决定的?往哪方面深挖?”

“还是您给我的灵感。当时你说,好多女同志用香皂就是为了留香。我买了那么多香皂,却没有一个是往这方面发展的,我觉得这是个市场空白。”

“而留香皂偏偏也是最容易研发的,是我们现在技术能达到的。我们就决定做留香皂,您觉得怎么样?”

莫大海说完,屋子里就静了下来,所有人都看着周渔。

如果有人看到这一幕,这满屋子只有周渔一个外行,但大家却都等着她的认同,肯定会觉得奇怪。

但此时,这一屋子人,包括所有的技术人员,并没有一个人认为周渔不能对他们发出评判,事实上,他们准备了整整半个月,将所有的心血都放在这里,放下手头的活,聚在这儿,就是在等周渔。

她的意见太重要了。

周渔自然也发现了这满屋子期待的目光,也看见了他们大多数人眼下的青黑,显然不止是加班,恐怕觉也没怎么睡。

周渔很慎重地说:“避开已经有成功案例的药皂,把脉消费者的需求,找一条小众赛道,我认为是非常聪明且务实的做法。”

这话有点绕,周渔说完反应还不大,她随即加了一句:“我认为可以。”

这句话一落,大家算是都听懂了,立时不少人都松了一口气,连莫大海也有些激动,“那......周经理,是这样的,我们把能够使用的香精都试了试,从中挑选出了这十个味道,但是再往下选,我们分歧很大,所以请了您过来。

这意思就太明确了,他们想让周渔帮帮忙选一个。

周渔过去看看,果然,很多味道都有。柠檬香,甜橙香,薰衣草香,茉莉香,栀子香,玫瑰香,牛奶香等等都有。

而且她拿着单个的香皂试了试,果然香味虽然闻着有些冲,留香却很好。

应该说这次已经很上道了。

她试用,莫大海就在旁边陪着,殷殷切切等着周渔的回音。

周渔当然可以帮他们选择,这里面如果要保证不出错,打安全牌,那肯定是玫瑰香,在随后的几十年中,玫瑰香的香皂一直是主流产品。

而现在,周渔目之所及看到的香皂,没有一个是这个味道的。

不过,周渔还是更喜欢那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她说的是:“如果让我选,我选玫瑰香,但我觉得你们如果听了我的,就会错过一次大卖的好机会。’

这话说的莫大海都糊涂了:“这哪里来的好机会?”

“你忘了我是怎么发现你们的问题的?既然顾客能够发现你们的问题,为什么不让顾客发现你们哪个产品更好呢?”

莫大海蒙了一下,但很快抓住了周渔的意思:“周经理您是说......让我们把这些拿出去做问卷调查?”

“对,我可不记得全国上下有哪个肥皂厂送过香皂,如果你们做了,一方面可以同时赠送问卷调查,获得一手的资料,做出最符合顾客需求的选择。另一方面,这是一条大新闻,市局和省厅的争论您应该知道,这个时候,多好的宣传啊!”

莫大海恍然大悟:“我懂了!我懂了?这真是好办法,周经理,谢谢您,太谢谢您了!”

于是,在周渔的招聘广告没几天后,南州和南河其他地市的群众突然发现,他们的百货公司居然在送香皂试用装,只要试用三天后填写一份表格,就可以得到一百克香皂一块!

一块香皂三毛三呢!谁不愿意要?!

顿时,百货公司人满为患,而南州肥皂厂这个被人遗忘的厂子,也跟着红火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