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不得不说,周渔的说话是很有技巧的,不过了了几句话,就让大家兴奋起来。
几乎是话音一落,不少人都忍不住纷纷交流。
这个房间并不大,周渔一共摆了六桌,每个桌子四把椅子,这会儿有一桌全都坐满的,是李晓明这桌,除了食品厂的吴少学,还坐着服装厂的许丽华,和保温瓶厂的苏建生。
吴少学小声冲着李晓明嘀咕:“怪不得你们签约了,这周经理是从哪里冒出来,可真会讲。你看看,原本我们这些单位的产品,都是供不应求,人家都是求着我们供货的,到了她这里,反倒是帮了我们的忙了。”
“可你说不对吗?”吴少学摇摇头,“可她说的真对。”
大家都是干业务的,虽然说没经历过市场的洗礼,但这两年也摸着点了,太知道市场是个什么样子了,那就是大海一样,浪来浪去,波涛汹涌,变化莫测,今天你占优,明天说不定就不见了,这两年,被淘汰的厂子还少吗?
但他们始终不理解,怎么就这样了呢,我们在过去那么多年,不都活的好好的吗?为什么,我们不行了?我们要怎么做才能不被淘汰,保存既有优势呢?
这是个难题。
所有干这一行的,在前沿踏着海浪摸索前进的人,都会想一想的。
今天,周渔给了他们一个答案??销售渠道。
开始还不理解,但周渔的比喻可太逼真了,她用了广交会。
夏国的广交会已经开了数十年,谁都知道,上了广交会,能和外国人做生意,一是能够给国家创汇,二是创汇后还能拿补贴得表彰扩名气。
??只有最好的产品才能出口的,有了这个名头他们很多商品内销也是供不应求!
而现在,周渔告诉他们,这就是渠道,你得有渠道,才能让产品卖出去。
这么一说,谁不懂?上广交会不能说千里挑一吧,也得是百里挑一的厂子。
但这个选拔不是全国所有厂子拉出来大家排个名选拔的,而是各地市选拔,那就代表着,明明有的厂子实力更强,但因为所在地市竞争大,就被放弃了。
就这么一个机会没把握住,几年下来,有的厂子就能发展迅速成为行业明星,有的厂子只能偏居一偶,吃饱饭而已。
他们不是没有这个意识,其实平日里说起来也多感叹,但从没有这么明确的被概括总结成为一个词。
而一旦这个概念听进耳朵里,放进脑袋里细细揣摩,他们有什么不懂的,上不上差距重大,渠道太重要了。
而现在,周渔要做的不就是国内的“广交会”吗?这顶上不就写着,一号店要卖最好的产品。
一旦她成了,这个渠道他们就占住了,成功的几率有多大?有一点周渔说的是对的,她有南河省开门市部的批条,虽然不知道她是怎么弄来的,但这个允许起码以他的见识没有听说过。
这就是独一份,独一份的情况下,已经有了成功经验,起码南河省的一百家店,他相信是可行的。
这倒不是他盲目信任,实在是还有关键一点,周渔说到的点子上??这么好的渠道,他们需要付出的代价可太少了。
两百罐麦乳精,在个体户眼中,那是真多,可在生产厂眼中,加个班就有了。
这么小的代价这么大的机会,即便他们习惯了计划经济,还不太适应市场经济,他们凭借本能也知道,不投是傻瓜!
更何况,吴少学不由看向了周渔,大概她知道,她的说法实在太动人心魄了,所以直接停了下来,给大家讨论的时间。
这会儿她正在旁边,跟她带来的人交谈,面色平静,井井有条。
吴少学觉得,周渔也是可投资之人,你看看,原先是我给李处长面子,来坐一坐,按着原先的流程,你跟我聊的不错,我给你点货,让你挣点钱。
但概念一出,立刻不同。
现在是,我将货给你,为自己找了条新渠道,我对你有期望,我们之间有合作,我们是平等的。
而且他可以预见,只要周渔起来了,说不定,日后就是他们去求着周渔多给点位置卖货了。
但偏偏,没人能拒绝,这真是人才啊。
所以,吴少学的话一落,同桌的许丽华和苏建生都点了头。
剩下的保温瓶厂的柯建国厂长和锁具厂销售科科长郭跃坐在一起,蜂蜜厂销售科科长李红和箱包厂厂长薛丽芬、羊毛衫厂钱巩,钢笔厂销售科科长孙玉书坐在一起。
这两桌也说的热热闹闹,更是频频看向周渔,显然也是动心了。
至于皮鞋厂销售科科长王端文则自己坐在了一个桌子上,不停地看着那本彩印手册,他想什么,倒是看不出来。
瞧着时间差不多,周渔才示意周三春和蒋学名将板子上的纸张换了,大家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过来了。
这会儿,可跟刚才不一样了。刚刚只有吴少学出声,其他人都是观望,现在,其他人也开口了。
保温瓶厂的厂长柯建国就问:“周经理,你们这又是什么?什么叫做定位,宣传,优惠政策,合作和维护?”
周渔就笑着说:“说了这么多都是以后的事儿,现在还得落在实处,讲讲一号店到底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我们笃定会有人气,我们之间要怎么合作,我们一号店会为供货商提供什么。”
这个大家当然感兴趣,立时听了起来,这些其实就是纯数据了,譬如周渔对于周边不远处百货大楼的人流量,成交率,购买倾向等调研等等。
如果说开始是被周渔说动了,那么这会儿,大家是真的听得动心了。
都做到这样详细了,怎么可能不成呢。
尤其是周渔开始讲一号店布局,拿出了位置图,从一楼往上一层层讲,大家更是感兴趣,一楼还好说,都是副食,上了三楼的精品馆,周渔提出了体验的概念,像是服装厂羊毛衫厂和皮鞋厂的人,都坐直了。
谁不知道试用好?但现在的供销社和百货公司,充其量让你试试外套,其他的,一概不可能,只能按着号码买。
服装厂的许丽华就是女同志,她是太知道这个有多烦人了!
李晓明刚刚在楼下,跟他们讲为什么要合作,说了一点,就是树立品牌。
这会儿她立刻就想到了,全国都不能试,只有他们家能试,这就是大消息,别说一号店卖的怎么样了,就凭着这个消息,他们也可能出出名。
许丽华直接就提问了:“周经理,你这个一号店挺好,你的门市部也很好,可是我们服装可不是日用百货副食,小门市部是不可能卖服装的,我们似乎只能在一号店。”
旁边的宋雪梅和周三春他们都快兴奋坏了,挑货才是买货人啊。这许科长显然是在争取他们服装厂的渠道??别人都有一百家,他们只有一家,太吃亏了。
周渔这个自然想过:“您说得对,服装和箱包,鞋类如果想要塑造品牌,其实不太适合放在小门店里卖,所以,我们一号店和门市部的定位还是不同的。”
“一号店类似于国外的商场,国内的百货大楼。我们虽然不可能开上几百个一号店,但我可以肯定,每到一省,最先打头的一定是一号店。这是我们的样板店,我们都会如同你们看到这些图片一样,挑选最好的地段,租用最大的楼房,装修的尽
可能时髦,陈列最好的商品,让它成为每个省的购物必去之处。”
“许科长,服装不是随时需要买的,但一旦想买,大家都是想尽办法的。我做调查的时候,发现很多同志拜托出差的人从海市购买服装带回去。一家开在省会的店铺,已经比海市近多了,我认为暂时是可以辐射整个省份的时髦女性。”
“服装和日用百货不一样,它不是米面,必须要吃,我认为只要抓住有需求的消费者就可以了。毕竟夏国那么大,人那么多。”
“您怕别人看不到你们的货品也不用担心,您看我们的手册做的怎么样?如果我们定期在各小门市部放上这么一本,让大家看看一号店的新货品,有需求的自然就来了。”
“当然,如果说大家真的太喜欢了,那我们完全可以在购买力强的城市再开一家大型门市部,对个体户来说,这很简单。”
许丽华都笑了,周渔说话真是滴水不漏,但不得不说,她说得对,服装在现阶段的确不是日用品,而是人们精打细算一段日子后,才舍得买的东西。
这样就足够了。
她向来是个果断的人,做事风风火火,而且她认为,周渔这样的聪明人,弄了一群人在这里讲,越早加入肯定越有好处。
她直接就说:“我想和你们合作。需要签合同吗?”
周渔都想给她鼓掌,她说的那么多,不就是等合作吗?但这事儿,她不能说,一号店其实还未开,所有的一切都是设想,她将自己和这些国营工厂拉到平等位置已经是不容易了,她开口容易改变这种来之不易的平等局面。
所以,必须有人当领头羊提出来,打破这个局面。开始她以为会是吴少学打头呢,毕竟他问了这么多,没想到更有魄力的是许丽华。
如果不是地点不合适,周渔真想给她鼓鼓掌!
周渔直接说:“当然,这样对双方都有约束。我们的货柜是两种,”她立时位置不同介绍了。“请问您想要哪一种?“
李晓明几乎毫不犹豫地跟她说:“中间的。”
别人也傻了眼,还以为都一样呢,怎么还有好位置?立时,大家都坐不住了。
“我们也要中间。”吴少学和李晓明关系不错,太知道他这个人了,要是不好,他绝对不会开口的,这个位置肯定大有裨益。他张口也跟着要。
立时,会议室里热闹起来,大家都在问,周渔只好将中间位置和旁边有什么不同又讲了一遍,而且她必须强调,“一层被电梯分为左右两边,只有两个中间位置,但我是南河的,所以每一层都会留一个位置给南河的厂家,目前,二层已经被海市
日化定了,只有一层和三层的位置是空的。”
这一听大家就更笃定了,这地方就是最吸引眼球的。
一直在旁边坐着不吭声的皮鞋厂王端文突然喊了一声:“我们皮鞋厂要三层的位置,我们可以货款后付。”
谁都没想到,王端文不吭不响居然还加价竞争了,许丽华气的不得了,冲着王端文说:“我先开的口!”
王端文回复:“先开口就给你吗?”
周渔算是知道了,为什么王端文自己坐一桌,他这性子肯定没少跟他们闹矛盾。
果不其然,吴少学都帮忙说话了:“王科长,你这就不对了,人家许科长先提的,咱们是一个市的,怎么能内讧?”
王端文哼了一声:“你们到底懂不懂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竞争,不是先来后到论资排辈,你要是想搞这一套,你们的尝试必定不能成功,我来给你们上一课吧。”
吴少学还想说什么,就听见蜂蜜厂科长李红突然说了句:“我们也可以货款后付,并且,我们可以提供一千份小包装的试用品,给你们开业增一份福利。我们要一楼的中间位置。”
李红这么说,是她突然想起来了,最近开会跟同行聊,有人提了一嘴,南河省的一家肥皂厂通过送赠品大卖。这种紧要关头,她自然也要试试。
吴少学还帮着许丽华呢,哪里想到,自己也被竞争了。
这会儿也顾不得说什么公平不公平了,他立时说:“我们的麦乳精也各种饼干,也可以提供试用品啊。两千份我们也可以!”
一时间,整个会议室都乱了起来,唯有钢笔锁具和保温瓶厂不吭声,他们的产品根本用不上这样的地方,箱包厂倒是想,不过没这样的实力。至于羊毛衫厂的钱巩不吭声则是因为夏天不是他们的销售时间。
李晓明都一脸诧异,这......果不其然,周渔就没有说服不了的人,而且,她每次都能化被动为主动,你看,原先她连食品厂怎么进都不知道,而现在,多少人都想办法接触的吴少学正跟李红争的脸红脖子粗。
他实在是想给周渔竖个大拇指,若非肯定周渔不可能放弃自己的事业,他真想将她招到海市日化,有了她,他敢肯定,海市日化的销售绝对不成问题。
而他们吵着,李晓明感叹着,蒋学名和周三春已经乐坏了。
这......这都是要加入他们吗?
这......这幸福来的太突然了!
当然,宋雪梅更忙活一些,刚刚周渔在讲话的时候,她就在默记,这会儿她倒是想笑,可是怕忘了,只能忍着。
周渔瞧着争的差不多了,就给宋雪梅他们小声吩咐:“把不需要争的几位请到旁边的屋子,签合同吧。”
立时,宋雪梅和蒋学名都打起了精神,问询这几位不争的要不要签合同,得到肯定答复后,带着他们去隔壁周渔专门开的一间客房了。
屋子里一下子少了不少人,这动静也让争的几个人反应过来,吴少学干脆问周渔:“周经理,这可怎么办?你到底是按着先后顺序,还是价高者得?”
这可是难题,周渔回答不好就会显得市侩,就会得罪人。李晓明想帮她打打圆场,却不料周渔直接回答了:“吴科长,如果是按着真正的市场经济的话,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这个位置的确是价高者得。”
“最好的位置一定是留给可以付出最多价钱的厂家。毕竟开门市部是为了挣钱。”
这话一出,几个人都看着周渔,他们都是老业务了,怎么可能听不出来周渔还有后话。
周渔接着说:“但我们毕竟不是美国他们这样的资本主义国家,我们规矩外面还有人情,我第一次到海市,一号店正在筹办当中,大家这么认可我,我非常感激,真是恨不得都让你们在中间位置。”
“我认为,你们给我这么多支持,我来说价高者得,是不恰当的。所以,”周渔很歉意地看着王端文和李红,“这次我还是比较认可谁先定下就归谁这一点。”
“当然,我也必须承诺,当二号店开业的时候,海市皮鞋厂和海市蜂蜜厂肯定都会有自己的专柜,我保证是最好的位置,而且,跟现在签约的条件一样。”
“这次你们如果依旧愿意赠送赠品,那么我们可以在开业的时候,做一个活动,譬如如同今天的指示牌一样,指引顾客到你们柜台,购物领取赠品,这样就可以把人引过去了。”
周渔这话说的有水平,肯定了王瑞文和李红争是有道理的,又摆明了以后店铺最好位置是需要怎么争取,但话锋一转,又讲起了人情,她两面周全,有理有据,也不亏待谁,饶是王端文和李红,都不好意思再争了。
所以,李红当即笑道:“那我还是提供赠品。周经理,我知道你主意多,您可要帮我们好好卖卖货。”
李红如此大大方方,王端文也点了头:“我们皮鞋不好赠送,这样,我可以提供一千个擦鞋布当赠品。”
就连许丽华都说:“服装也不好赠送,但我们厂有真丝手绢,可以出一百条做活动。”
等着这场介绍会结束,周渔和众人就将他们送到了海市大饭店门口,李晓明陪着老朋友们离开之前,专门停了停,冲着周渔说:“周老师,你可真是太厉害了!”
这话是他今天第二次说,显然这次更真挚,周渔笑着邀请:“欢迎你们来南河看看一号店。”
这次,别说李晓明了,旁边的李红和许丽华他们都点头:“一定要去,实在是好奇你开的门市部会怎样?”
等着他们都离去,周渔就瞧见蒋学名几个人脸上的兴奋已经忍不住了,她直接说:“想笑就笑,我告诉你们,就算是海市这样的大城市,也没有比咱们更厉害的了!”
“高兴就高兴出来,怕什么?谁能做到咱们这么厉害!?”对啊,谁能想到呢。
宋雪梅几个立刻笑了起来,这可是在大门口,可太招人眼了,不少人都诧异的看着这四位穿的一样的俊男美女,不过,即便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但瞧着就很开心,不少人也对他们露出了笑容。
乐够了,周渔直接宣布:“我们这也算是完满告一段落,来一次海市不容易,明天歇一天,后天咱们就兵分两路启程,现在,想逛街逛街,想购物就购物,不用怕买了拿不了,邮寄回去就行!我出钱。去吧。”
这可是海市,谁不想逛逛。立时他们都应了下来,还邀请周渔。周渔说真的,这些天心力交瘁,直接摆了手,“我就不去了,开了的那间房,我去享受享受!”
等着人都走了,周渔这才放了水,美美地泡了个澡,踏踏实实地睡了一觉,等着睁开眼,人歇过来了,天都黑了。
几个人都说不回来吃饭,周渔干脆自己去找了家小饭馆,慢悠悠地吃了顿饭,算是享受了一下生活。
等着晚上八点钟,她就去饭店前台借了电话,给村里打过去,老村长和她妈不放心他们在外面,说好了每天晚上吃完饭,都会在这个时候去村委坐着,让她报个平安。
果不其然,一打过去,很快就接通了,林巧慧的声音传了过来:“小渔啊,怎么样了?”
后面还传来了老村长、秋桂婶、周秋芬他们的声音,都在跟周渔问好。
显然,周渔前天说了要办一个介绍会,看看能不能说服这些大工厂把产品给他们,大家都记在心里呢。
周渔只觉得心里暖烘烘的,笑着说,“都谈成了,咱们一号店这么好,他们都争着给咱们当供货商呢,连带海市日化,一共十家,都是行业知名品牌,有最时髦的海市服装,还有喜乐皮鞋,好温度保温瓶……………”
周渔是报一个,大家就惊呼一声。
梅树村再也不是过去那个穷村子了,梅树村的人如今都富裕了。整整种了四个月的蘑菇,上次老村长还说呢,如同周老旺这样弄田地的好手,家里劳动力又够,年后直接又起了两个棚。
一个棚一茬能挣四百五,三个棚一个月就是1350。他们家的人又简朴,这几个月下来,去掉还周渔建棚的钱,愣是存下四千块!
而其他村里人,最少的也有千把块,大多数每户手里都有个两千块。要知道,周渔到七月初就要按着正常价收购蘑菇了,那会儿,他们挣得更多。
外加周渔又开了门市部,大家于是也赶了时髦,没事干就进城看个新鲜,别的不说,这眼界是提高了不少,知道的也多了。
所以,周渔报名牌,他们是真知道是好东西!
更何况还说了:“这些东西,除了服饰箱鞋,以后都进门市部,你们到时候都能看到。”
这当然好!如张小翠这样的店员,那是卖得越好,提成越多,好东西多了,自然挣得多,她高兴。
至于村民们,从门市部买东西一律九折,这么多好东西,他们可都能用上。
热闹了一阵,林巧慧又叮嘱了周渔几句让她注意安全和身体,千万要和周三春一起,不能独自上路,这才把电话给了老村长。
老村长接过来,声音也带着笑,不过问的是:“这一下子谈了这么多,你们就快回来了吧。”
周渔就说:“还得跑跑,还有不少好东西呢,不过有了这块敲门砖,后面的事儿好办多了。”
这是实话,甭管怎么样,海市这两个字就够唬人的,更何况,这十家厂子都是名副其实的佼佼者,有了他们做背书,周渔相信,不至于立刻签合同,但听他们讲一讲,还是没有问题的。
老村长点点头:“你心里有数就行。好好干吧,家里有我!”
周渔后面列的厂子还有十几个,第二天他们总结了一下,让周渔没想到的是,宋雪梅居然将她那天的讲话全部默写了下来,并且整理好了,分给了蒋学名和周三春一份。
用她的话说:“学个皮毛都够用了。”
这种情况下,周渔没什么好担心的,四个人自此分成两队,蒋学名和宋雪梅南下,经过杭城,苏城,温城一路到粤东,再经过景德镇等城市,绕回南州。
周渔则北上去京市一趟,中间她还专门拜访了一家县级厂,那家工厂是夏国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生产自动粘贴式卫生巾的??周渔给出了极大的诚意,谈下了进货,这东西,她觉得必须得推广。
四月底出发,再回到南河的时候,已经是五月中旬了,枝头长出的新叶变成了油绿色的老叶,身上的衣服也从外套变成了单衬衫,而一号店的装修也结束了。
瘦了一圈黑了不止一度的王建和张小翠,站在省会火车站的接站口,露出了闪亮的大白牙,对着周渔说:“经理,去看看咱们的一号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