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大魏芳华 > 第五百一十一章 乐只君子

大魏芳华 第五百一十一章 乐只君子

簡繁轉換
作者:西风紧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5:1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魏芳华 !

侍中孙峻的使者从东关返回建业,使者入府回禀时、孙峻居然让马茂在场。

马茂从一开始就不齿孙峻的为人,只是为了接触到吴国高层消息、才权宜与之结交。马茂起初是想立了功便返回魏国,所以在东吴的交游只是虚与委蛇,孙峻的人品如何与己何干?

但没想到逗留东吴的时间越来越长,一年之后又一年!

孙峻因此竟对马茂愈发看重,大概是觉得马茂给他出的主意、还挺好用!

譬如上次,大虎公主教梭孙峻,让他在觐见时说王夫人(太子生母)不贤、对陛下有怨恨。

马茂就劝阻了孙峻。让孙峻告诉大虎,他虽是宗室、亦是外臣;外臣贸然评论后宫,若是陛下问起从何得知后宫之事,孙峻不能欺君、岂不是要把公主供出去?后来大虎果然没再勉强孙峻。

这次孙峻与诸葛恪之间遣使密议,马茂也一起见了使者,但他全程旁听,未做置评。

大将军诸葛恪的???????????????主张,总体是等待时机。此时的时机不好,一是水位,二是扬州那边有所准备。诸葛恪想把军队陆续从东关回撤;在静待季节变化的同时,麻痹扬州的王飞枭。

所以马茂的判断,诸葛恪、丁奉等大将亦有进攻魏国的意愿!

谈论军机大事时,孙峻在堂上。随后他又带着马茂,到了一处夹道的角落。孙峻探头左右观察了一番,这才小声问马茂:“乐德以为,潘夫人母子要得宠了吗?”

平素看孙峻、只觉他是个严厉暴戾之人,但偶尔见他的小动作,马茂又感觉有一种小人长戚戚的感觉。或因马茂从来不喜此人,难免有偏见。

马茂假装糊涂道:“潘夫人与三皇子,似乎一直都很得陛下宠爱。”

果然孙峻道:“唉,我不是这个意思。”

有时候说话费劲,可能就是其中有人像马茂这样、故意装作糊涂。

孙峻道:“我看中书令(孙弘)也有结交潘夫人之意。”

马茂这才附和道:“将军一提醒,仆想起了,前两日在宫中觐见时、中书令对潘夫人确有讨好。”

孙峻埋头踱了两步,忽然转头盯着马茂的脸。马茂心里一慌,但脸上仍故作镇定,没有丝毫反应。

先前还腹诽孙峻是小人长戚戚,马茂其实也无法坦荡荡。

孙峻道:“潘夫人倒是对乐德的评价很高。”

马茂弯腰道:“全因仆为潘夫人说过好话,但那件事仆只是秉公直言,并无结交攀附之意。”

孙峻摆手道:“乐德不用紧张,此事不是坏事。”

马茂道:“仆没有紧张。”

孙峻的眉间距很小、看起来很严厉,这时笑了一下,笑起来亦显怪异。

中书令孙弘是会稽人士,吴国皇室是吴郡人,所以孙弘与皇室之间血缘应该离得比较远;而孙峻才是正儿八经的宗室,他的曾祖就是孙坚的亲弟弟。因此两人都姓孙、关系却并不是那么好。最主要的问题,是中书令孙弘与大将军诸葛恪有隙,两人不和、并非一年两年了!

孙峻与诸葛恪却勾搭在了一起,故与孙弘之间的关系比较冷淡,来往也不多。

就在这时,孙峻用极低的声音道:“太子与鲁王相争,不会叫三皇子渔翁得利罢?”

“这……”马茂在心里权衡着。

刚才孙峻说马茂紧张,那句不经意的话、再次浮现在马茂的脑海里。他知道了不少孙峻的密事,如果一味地想置身事外,可能反而会引起孙峻的警觉!

马茂便靠近了沉声道:“大士族以正臣自居,大多都支持太子。原先朝廷的情势,其实有隐患。”

孙峻听到这里,埋头琢磨着什么。

马茂又主动小声道:“鲁王的人,自以为有取代太子的希望。一切是否都是假象,而掌握乾坤的人仍是陛下?”

孙峻顿时神情复杂地看了一眼马茂,???????????????既有欣赏、也有对他的满意。

孙峻来回踱着步子,走动的频率也加快了,他突然有站定在原地,低声道:“那我们岂不是站错了地方?”

马茂却道:“或许正好是站对了。真正有实力有威胁的人,很难去站鲁王。太子将来可以名正言顺地入继大统,安心支持太子不好吗?”

他稍作停顿,接着小声道,“便说大将军(诸葛恪),各大家族都不怎么待见他,有人说他品行败坏刚愎自用(陆逊),有人说他为人马虎大意。可是大将军会去支持鲁王吗?不还是要去讨好其他士族。”

孙峻用手指指着马茂,上下摇动了几次,咬牙切齿的样子,话语却是:“乐德真乃国士也!”

马茂愣了一下,只好说道:“将军言重了,仆不敢当。”

孙峻低声感慨道:“圣心似渊,深不可测阿。”

两人密议过后,马茂终于好生生地走出了孙峻府邸,上了马车离开。

族子马庆刚从车尾上来,马茂便提醒了一声:“一会回府便闭门谢客,我有事要办。”

马庆用力点头回应,神情亦是紧张了起来,且隐约有惧意。族子已变得与马茂一样敏感。

这些年马茂在吴国高层活动,竟然历练出了不俗的见识能耐,长进了不少!人的才能,有时候确实跟境遇、见的世面关系很大阿。

马茂的出身,连寒门都算不上,毕竟祖上明确是大族、落魄了才能叫寒门;而马茂家就是庶民身份,顶多算地方小豪强。他在魏国也没什么根基,何况已经离乡多年。

不过他从小就能读书识字、天资不错,从名字就能看出来。他名茂、字乐德,出处就是《诗经》里的一句话:乐只君子,德音是茂。

以他的出身,进入不了魏国士族圈子。若非接受了王彦云的任务,他这辈子无论多有才能,县令也就到头了。

但是如果有得选,马茂仍然觉得、还不如在魏国做县令!现在吴国攀附上的各种權贵,其实都没有用,只有回到魏国,处境才能真正踏实下来!

此时马茂觉得有必要冒险,再次向魏国传递出密报!因为最近吴国的消息很重要,而且马茂担心长期没消息,怕是魏国的人都把他给忘了!

现在负责接受马茂消息的,乃庐江郡守劳鲲;而劳鲲是王家的人,消息应该会传递到扬州都督王飞枭那里。

只不过马茂想保持联系的人,其实是在洛阳的卫将军秦亮。

当初要不是秦亮劝阻都督王彦云,马茂或许已经发起了莿杀或兵変!最近几年马茂回想经历,愈发觉得秦亮的看法很对,如果在建业起事、根本不可能成功,尤其是对付孙权那种人。

马茂在钟离县做县令时、属于王彦云的属下,只能听从王彦云的安排。但王家大族并不会重视马茂这种人,成不成功派过来试试而已。唯有秦亮才真正欣赏、看重马茂,而且秦亮许诺过,等马茂立了功回去,会重用他、给他封官加爵!

提着脑袋在东吴熬了那么多年,马???????????????茂能不能得到回报、会不会白干一场,只能靠秦亮兑现承诺了。

马茂还是相信秦亮的,这种信任、就像是溺水的人手中仅剩的那根稻草!彼此间从未见过面,但秦亮在保护他、他能从各种细节部署感觉得出来。

马茂一边在心里盘算着,一边开始写起了蝇头小字。

内容有东吴高层的变动、各方大臣的主张,还有他自己通过各种迹象,对吴国国策的判断。

另外东吴仿造了攻城投石机,经过多次改善,构造可能与大魏的投石机不太一样,但作用相差不大。大将军诸葛恪曾上书,很明确地阐述了投石机的好处,相比以前的人力投石机,威力大、节省人力,最重要的是击发的远近很稳定。

诸多因素表明,吴军主动对魏国发起进攻的可能不小,就等一个恰当的机会!

马茂在文中反复强调,让大魏朝廷绝不能掉以轻心。

他把字写得很小,还剩了一些空白,于是后半段又写了东吴太子、鲁王、三皇子之间的事,声称现在自己也牵连其中,处境很危险。马茂的意思,便是想尽早回到魏国!

准备妥当,马茂便带着族子,两人悄悄出城、依旧前往距离不远的石头城。

皇宫与官府都在建业城,旧城石头城现在就像一个大市集,熙熙攘攘大多都是商人,山越人、魏国人、蜀国人都有。马茂先观察到,原先那处做丝织品买卖的据点还在。

但他没有立刻前去,而是在远近几家铺子逛了一圈询问价钱,然后才戴上斗笠小心翼翼地靠近据点。

此地离大江不远了,忽然传来了“叮当”的铜铃敲击声,正是江面上传来的。马茂不禁转头面朝大江,翘首观望了一会。

他思念的、或许是大魏国,也可能是故土,但兴许都不是!

比如吴国很多士族百姓,都是南迁来的北方人,同样是离开了故土,但是他们可以在吴国安家立业。而马茂的心不在这里,因此才无法安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