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大魏芳华 > 第五百一十章 稍逊陛下

大魏芳华 第五百一十章 稍逊陛下

簡繁轉換
作者:西风紧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5:1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魏芳华 !

皇帝孙权离开大殿,退至内殿,接着便召几个朝廷大臣入见。

有将军吕据、侍中孙峻,以及全怿、孙弘、朱纪等人。

孙峻是宗室,吕据、朱纪、全怿则是吴国最大的几家士族出身。吴国的士族分权、比魏国更彻底一些,除了皇室,就是那几家大族掌權。

其中陆家(陆抗家族)的人今天没来;顾家稍有失势,这次也没有来。从今天缺席的人就便可以看出,前些年的几轮交锋之后、太子的势力损失很大。

外都督马茂主动请求同往,孙峻让宦官通报、得到允许之后,便带着马茂一起觐见。

面圣的地方、比正殿小了很多,好几个人一起进来,甚至显得有点拥挤。这是马茂第一次离吴国主孙权如此近,若非今日主动请求、确实很难靠近孙权!

马茂莫名地感到很緊张!等他想到、秦仲明已明文阻止他行莿,他才稍稍放松了一点。

只见孙权身材????????????????魁梧,额头宽阔,两鬓有浓密的髯,下巴的胡须也很多;六十好几的年纪,须发已经花白。他的脸上无甚表情,但偶尔虚着眼睛看人时,眼露精光,竟如有穿透之力。

另外叫人有些意外的是,孙权今天在内殿召见大臣、身边的妃嫔不是袁氏,却变成了潘夫人。

袁夫人是袁术的女儿,经常出现在孙权身边,朝廷有什么事、孙权也是对袁夫人倾诉。因此潘淑很是不满,时常说袁夫人的坏话。

但马茂认为潘淑纯粹是为了争宠,既非争权,也不是想谗害袁夫人。

马茂的看法很简单,首先袁夫人没有儿子,争权的话,这样的后宫妃子是根本没有威胁的。

其次孙权让袁夫人抱养过几个儿子,却全都夭折了,连外面的人也在议论袁夫人命硬克子;然而潘淑从未拿这件事说袁夫人的坏话,此事才最能伤袁夫人之心!

大臣们见礼时,潘淑主动向马茂投来了目光,并向他微微点头致意。但马茂仍是目不斜视,垂目拜见。

因为距离比较近,马茂即便不抬头直视,亦能见到潘淑的身材很苗条,长的是纤腰楚楚、婀娜多姿。

并可从余光里隐约瞧见潘淑的脸,只消看到那双眼睛,便知其心气、全不像是甘于平凡的妇人。马茂没看太清楚,说不上是媚、还是心机,似乎又有几分天真、容易轻信别人,很矛盾的感觉……也许这就是、看起来聪明罢?

不过马茂很快发现,中书令孙弘在拜见时、拜了两次,单独面朝潘夫人恭敬地执礼,似有讨好之意。而潘淑反倒没有回应。

在马茂了解的情况里,孙弘似乎与潘淑没什么关系,多半还是看潘淑出现在这种场合、想要巴结。

这个中书令孙弘,在马茂眼里也是明显的奸臣!为了讨好鲁王,孙弘在内閗中简直是无所不用其极,其阴险狠毒让人生畏。

潘淑这样整天深居后宫、满心只想争宠的女子,恐怕仍然无法真正明白,吴国大臣们为了争权夺利到底有多狠毒!

这时孙权威严地问道:“汉中发生剧変,将对我国有何影响?”

将军吕据出面道:“先前汉国占据武都等地,可以从陇右北伐,多路攻击曹魏;曹军只能分兵防守,布置大量兵力在西面。

如今姜维被曹将秦亮所败,退兵直至剑阁,遭曹军封锁于米仓山,恐怕难以再牵制曹魏了。当此之时,如果曹魏把攻势东移,我国便只能独挡曹魏大军了!长此以往,国家便有存亡之危,陛下不可不察也!”

而朱家、全家的人都没有吭声。那两人多半也不想北伐,但北伐可能创造出攻击政敌的机会,所以没有急着表态。

比如芍陂之役后,全氏兄弟就把太子那边的张休等人坑惨了。

孙权“唔”地回应了一声,不置可否。

这时中书令孙弘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明鉴,秦亮虽名噪一时,但臣不禁疑窦,他真有办法让曹魏朝局平稳吗?”

????????????????孙权果然来了兴趣,说道:“继续说。”

中书令忙道:“先是王彦云为曹魏大将军,王彦云薨、几个儿子仍手握兵权,而秦亮家势根基不深,若是王家诸子不服秦亮、会当何如;但若秦亮屈居王家之下,其功高震主,恐怕也难以相处。又有曹魏国主、登基十年尚未亲政,国内或有不满者,因此已发生几次内乱了,我国并非没有机会。”

孙权沉吟道:“卿所言不无道理。”

但或许中书令孙弘并没有明确的主张,他只是在揣测、孙权想听什么话罢了。

这时公主孙鲁班的奸夫、宗室孙峻弯腰一拜,马茂等都侧目看去。

只见孙峻面白少须、眉间距很近。在马茂心里,这也不是个什么好玩意,但因孙峻主动拉拢、马茂才与他伙在一起。

孙峻道:“曹军不善水战,我国有大江之险,易守难攻,暂时无虑也;曹魏欲攻我国,必先攻灭汉国、再从大江上游顺流而下。”

马茂听到这里,觉得孙峻竟然还挺有见识!果然皇帝孙权也微微点头了。

孙峻继续道:“大吴与汉国,已是唇亡齿寒的关系。除了结盟支援汉国,我国若从东面进攻曹魏、亦能分担汉国的压力。反之我国若只顾防御,而坐视汉国力竭败亡,绝非明智之举阿!”

一时间屋子里的大臣们小声议论了起来。孙权却没有再次表态,但他先前有点态度模糊的“不无道理”,以及其间轻轻点头的动作,已经有了倾向。

有一阵子没有人表达主张,刚才一直安静地旁听的潘夫人、此时才适时地开口道:“最近常听人说起秦亮,此人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孙权道:“很会打仗,说他知兵善战、并不为过。”

将军吕据随即说道:“秦川艰险非常,秦亮能翻山越岭击败姜维,攻占汉中等地,绝非等闲。”

全琮的儿子全怿也神色复杂地说道:“芍陂之役,王凌孙礼居功,而后听说、战术策略多出自秦亮谋划。当年秦亮年不及弱冠,便已有奇思了。”

先前议论大略,马茂没有吭声,因为以他的身份、不方便在这种场合公开主张。不过议论魏国名人、只属于闲谈,孙权自己先肯定了秦仲明的才能,马茂便说道:“听说秦亮文武双全,仪表不俗,或有当年周公瑾之名。”

听到周郎、孙权有点不悦,马上说道:“但国家大事,又岂是只会领兵打仗就行的?”

潘夫人浅笑道:“那比陛下还是差了一些。”

……不两日,诸葛恪、丁奉等诸将在东关,先是收到了石苞的急报,后来侍中孙峻的使者也到了。

听闻秦亮竟已攻下了汉中三郡,诸葛恪等人也是无不震惊。诸葛恪没与秦亮交过手,相距最近的一次、大概是芍陂之役时,但那次诸葛恪不在芍陂水域的主战场,去了六安。

丁奉却说,秦亮的名气愈大,待他击败秦亮、在天下的名声也会更大!

????????????????接着是孙峻的使者,告知了建业君臣议事的情况。孙峻带话来,他是支持大将军(诸葛恪)攻打合肥的,并把诸葛恪“唇亡齿寒”的言论、说于御前,得到了陛下的赞赏。

使者退下后,丁奉又在诸葛恪身边、悄悄提醒了一句:“大将军要当心孙峻,我看此人不值得信任。”

丁奉是个半文盲,识得一些字、不会断句,但他却总是自称有谋略。自己标榜了许久,大伙也相信了,竟发现他真的很有心思,而不只是个猛将。

但诸葛恪也不是蠢人,无须丁奉提醒、当然知道孙峻没那么简单。

诸葛恪支持太子,而孙峻是鲁王那边的人、主张就有根本矛盾。孙峻却对诸葛恪表现得很亲近,朝中有什么事,孙峻总会急忙与诸葛恪通气,并且多半会从中支持帮助。

孙峻多半是看重了诸葛恪的兵权和实力,慾行拉拢、扩张党羽。可这又有什么不好呢?诸葛恪常常在外带兵,也需要朝中有人帮衬,结盟对彼此都有好处!

丁奉见诸葛恪似乎不以为意,又嘀咕道:“大将军对形势的见解,孙峻会不会据为己有?”

此言一出,诸葛恪顿时愣了一下。因为丁奉提起,诸葛恪才终于留意到、先前使者的描述确实有点问题。丁奉这么一个五大三粗的糙汉、心思竟然挺细致,确实让诸葛恪有些意外。

不过诸葛恪没有计较,两人也不再谈论孙峻。随后他们同行走出城寨,一起观望着濡须水上的水位。

大军屯兵在此地已驻扎多日,仍未发起进攻,主要是因为没有收到建业朝廷的出兵诏令。而且在曹军所有防备的情况下,诸葛恪也没有急着上书请战,他在等待时机!

这时诸葛恪转过头,对丁奉说了一句:“我们攻合肥新城的军械齐备,然攻城的关键、却是阻援。”

丁奉的目光还在观察水面,他也缓缓点头道:“唯有水涨之时,我军方可攻敌纵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