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大魏芳华 > 第三百零二章 声东击西

大魏芳华 第三百零二章 声东击西

簡繁轉換
作者:西风紧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5:1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魏芳华 !

一阵暴雨之后,潮濕的风灌入厢房中,明显已不如起先那么炎热。

金乡公主穿上了厚实的里衬,回到外面的房中,在筵席上跪坐下来。她的双手轻轻捧在身前,宽袖遮住了裙子前方。两人时不时相互对视,神情很不自然,一时间都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她长长地舒出一口气,这会才稍微冷静了些。

先前忽然逃脱、真的要有莫大的决心。所以她好一阵都没怎么反抗,只想让秦亮为所欲为。推开他的那一刻,她只觉得脑海中一片空白,完全没有给自己权衡的时间。

金乡公主想起刚才的反应,忍不住小声解释道:“仲明知道我为何厌恶五石散吗?”

秦亮清了一下嗓子,说道:“那东西对身体有害。”

金乡公主点头道:“服用太多,会让人失去知觉。我并不是卿想得那种人,只因先夫还在世时、身体就不太好了,我已经有几年……”

就在这时,何骏忽然走到了门口,手里还拿着几把伞。金乡公主吓了一大跳,立刻住了口,顿时觉得胸口“咚咚咚”地响着。

何骏见两人都好生生地跪坐在屋中、房门敞着,他先是松了一口气,接着又狐疑地打量二人。

秦亮转头看了一眼。

何骏道:“忽然下雨,秦将军可能困在了这边,我便向舅舅要来伞,送过来。”

秦亮若无其事地微笑道:“伯云想得周到。”

金乡公主心里乱如一团麻,心里发慌,又有点后怕。不过她的神态应该没什么问题,一副严肃的模样。她想说句话,却觉得口干舌燥,没法出声。

何骏道:“舅舅他们喝得差不多了,阿母也回宴厅罢,说会话我们便告辞。”

金乡公主终于出声道:“也好。”

她顿觉声音有些异样,幸亏只说了两个字。

三人遂分了伞出门,金乡公主依旧双手捧在腹前,遮住腹下的布料,这样的姿态只是比较矜持。

雨已经小一些了,只是还有风。风吹到檐台上,金乡公主感觉深衣中微微发凉,走路时也有点不适,不过她仍保持着稳定的步伐与神态。

回到宴厅时,大伙果然谈了几句刚刚的暴雨。阿蘇正在解另一坛酒的绳子。

何骏刚才还说阿蘇等人喝得差不多了,不料阿蘇又要开一整坛酒。金乡公主劝道:“卿等不要喝太多酒。”

阿蘇笑道:“已拿出来的酒,岂能再拿回去?最后一坛,让伯遇与仲明尽兴。”

秦亮道:“族兄、长兄的酒量好一些,我已经喝醉了。”

其实阿蘇也醉了,他拔酒坛的木塞时很费劲,举止摇摇晃晃的。木塞上包裹着一块布,塞到酒坛里的部分,不可避免地被酒水浸湿,颜色也不太一样,而露在酒坛外面的部分却是干的、颜色要浅一些。

既然已经开了酒坛,金乡公主遂不再多劝。她不禁轻轻挪了一下手臂上的宽袖,端坐在席位上一言不发。

好在阿蘇这回说话算数,几个人分饮完剩下的这坛酒,便不再上酒。大家尽兴之后,金乡公主一家人便先行告辞。

几个人乘坐马车、一路回到了何府。金乡公主立刻回房,换了一身衣裳出来。

何骏果然来到了房间外面,进了外屋、见到金乡公主,他马上便问道:“秦亮怎么与阿母单独在一个房间里?”

金乡公主蹙眉道:“他进去躲雨,汝不是送伞来了吗?”

何骏神情紧张地打量着金乡公主,又问道:“阿母怎么换了衣裳?”

他显然有些怀疑,但好在没有亲眼撞破当时的亲昵场面。金乡公主当然不会承认,说道:“天气太热,出了一身汗。卿究竟想说什么?”

何骏声音异样,几乎有点哽咽了:“儿最敬重的人便是阿母,阿母贵为公主,尊贵玉洁,儿不许有人亵渎阿母的名节。”

金乡公主能感觉到儿子的心痛,心里也是一软,好言道:“我已经有儿孙,不会改嫁,汝不用担心。我与秦仲明来往,不也是为了何家的安危?”

何骏皱眉道:“秦亮就是靠王家的势力。以前他是个什么货色,我与他同窗,还不知道吗?他正是娶了王广之女后,才开始发迹。若无王家,他能有什么权势?”

金乡公主道:“汝舅舅也是秦家人,他可不喜欢汝说这样的话。司马懿覆灭,不就是靠秦亮用兵?”

何骏冷笑道:“我听人说,他就是讨了个巧,当时司马懿家还未能完全掌控洛阳的中外军。秦亮能得到那么多兵马,不也是王家的人?我们等着瞧,只要秦亮在王家失宠,看他会变成什么样。阿母没必要去讨好他!”

金乡公主不太赞成何骏的话。关键是王家那边没什么交情,而秦亮与阿蘇是同族,阿蘇又是她的同母哥哥,这是现成的关系。

但金乡公主知道何骏与秦亮不和,见儿子如此在意、便也不想再勉强他。她只得说道:“秦仲明说过不再计较旧事,汝以后别去得罪他就好了。”

……王家这时候也在谈秦亮的事。主要因为今天早上的朝会,王飞枭刚从扬州发来奏报、秦亮立刻就提出了冬季进攻的主张。

王凌说了一句:“仲明这是想争取军功阿。”

几个属官立刻附和,王沈道:“大魏军南下,几乎都选在冬季。卫将军如此主张,朝廷便不好再用别人领军。”

王沈就是之前受司马懿之托,跑到寿春去传诏、封王凌为太尉的人,荆豫都督王昶的侄子。

他先去做了曹爽的掾属,然后投奔司马懿,如今又到了王凌这边为属官。王沈是太原人、乃王凌的老乡,何况他叔父与王凌关系很好。如今司马懿已经败亡,作为并州士族领袖的王凌、自然也愿意接纳此人。

公渊与四弟也在场,但一时没有多言。公渊想起令君的话,秦亮的打算是辅佐自己继承王家,他还是相信的。但秦亮开府之后,征辟了一些谋士掾属,手下那帮人难免会出谋划策、想让秦亮博取名望和功劳。

王凌看了一眼公渊,问道:“仲明主张进攻,他有把握能击败诸葛恪?”公渊拱手道:“儿也不太清楚,下次朝会时遇到,儿再详细问他。”

贾充开口道:“听说马钧制作的投石机十分犀利,卫将军或想依靠此器、攻下诸葛恪所筑之城。只要能捣毁东关的工事,魏军胜算必定不小。”

许昌之役过去不久,顿时在场的人都议论起来。

这时裴秀起身,进献了几张地图。王凌看了一会,又传视左右。公渊一看地图、十分复杂,遂问道:“图上为何如此纷乱?”

裴秀道:“仆遍访将士,所绘之图有分率(比例尺)、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故乍看之下比较繁复。但地图更加详尽,将军等不必实地视察、亦能审视当地山川形势。”

他接着说道:“东关附近,西有七宝山、东有濡须山,山水夹峙,易守难攻。诸葛恪筑城于山上,设置投石车不太容易。仆以为攻打东关、不可急于一时,我军可先于濡须水西岸筑营,与吴兵对峙,再寻战机。”

公渊虽然没带过兵,但他也马上就能想到,这样的策略太过保守。

秦亮已经主张进攻,如果大将军府反而保守退缩,王家必定会受人诟病。

公渊便忍不住说道:“天下人岂不会说,我们辅政之后畏敌惧战?”

裴秀道:“仆有一计,暂且不攻东关,却可以攻江陵。只要攻下江陵重镇,毁坏城池,将东吴军民钱粮劫掠一空,如此奇功,岂有畏敌惧战之说?”

王凌开口道:“大魏从荆州出兵,自宛城、襄阳以下,数百里寥无人烟,补给困难。江陵城坚,我军久不能攻下,吴兵便可沿沔水袭我后路、切断粮道。故大魏多次攻江陵、却无计可施。”

裴秀拱手道:“方才处道(王沈)提到的投石机,不是可以用来攻江陵吗?”

王凌听到这里神情一变,沉吟稍许,微微点头。

公渊旁边的王沈转头小声道:“江陵靠水,但在江北平原上,确实比濡须水的山城更好放置投石机。”

裴秀侃侃道:“我军于秋冬之际屯兵濡须水,先引东吴精兵来救。然后从荆州出大军,直驱江陵,只要能攻下江陵,已获大胜。此声东击西之计,必可出其不意。”

王沈附和道:“以许昌之役看,三月之内极可能攻下江陵。不过最好召见马钧,叫他赶制更多的投石机。”

王凌却不置可否,看向公渊道:“少府马钧是仲明提拔的人,汝要先与仲明商议。”

公渊想了想道:“仲明是顾全大局之人,此事必可办妥。”

王凌欣慰地点头道:“如此甚好。”他想了想又道,“文舒(王昶)在荆州屯田已有数载,熟悉当地情况。出兵荆州,吾与公渊率洛阳中军南下增援,可保无虞。”

阿父果然想得周全,王昶是晋阳人、从小兄事阿父,首先就占了人和。王昶精通军事战阵,著有《兵书》十余篇,兵事上可由王昶辅佐阿父。

而秦亮的意思、是想辅佐公渊这个丈人,公渊也要带兵去荆州,秦亮应该支持才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