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大魏芳华 > 第三百零三章 自己挖的坑

大魏芳华 第三百零三章 自己挖的坑

簡繁轉換
作者:西风紧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5:1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魏芳华 !

只消征得秦亮同意,攻打江陵就能用上新造投石机。事情说在明面,当然更加稳妥。

王广遂收集了一些孕妇补品,上等蜂蜜、龙眼干、人参等,带着夫人诸葛淑,来到了卫将军府。秦亮果然对王广夫妇十分热情,立刻离开邸阁、带着丈人丈母到内宅与令君见面。

昨天刚下过雨,大庭院里的草木仿佛长得更加茂盛。此时雨已经停了,不过地面还很潮濕,头上云层很厚、天空也灰蒙蒙的,不知何时还会下雨。

风却很小,时有时无,所以雨后的空气并没有多凉爽,倒是又湿又闷热。不过因为没出太阳,屋里屋外的气温都差不多,几个人可以在外面的砖石路面上散步。

诸葛淑时不时看令君的腰身,令君告诉她、现在还看不出来。根据诊脉判断,令君的身孕才一个多月,肚子当然没什么变化。

走了一会儿,四个人渐渐分开了一段距离,母女二人在一起说话,秦亮则陪着王广。

此番场景,倒让秦亮想起了以前。薛夫人还在世时,他常常去王家宅邸、也是这般景象。不过薛夫人是令君的生母,当时她们的母女感情、当然与现在不一样。

王广终于谈起了正事:“大将军府的属官都认为,东关地形复杂,山水夹峙,易守难攻。”

秦亮听到这里,立刻点头称是。战术上确实不便操作,他想起傅嘏、羊祜、杜预等人都不太赞同立刻进攻。

不料王广话锋一转,又道:“裴秀献策‘声东击西’,可以在濡须水聚兵、佯攻东关,而汝外祖、王昶与我则率大军出襄阳、宛城(南阳),攻打江陵。”

秦亮听到这里,立刻反应过来了,脚下的步伐也是一停,不过只是片刻工夫,他又恢复了刚才的漫步节奏。

王凌是大将军,如果由王凌率军出宛城,还有秦亮什么事?而东关那边只是佯攻,有王飞枭这个扬州都督便足够了,最多再调东线后援的徐州、豫州等地将领前往则可。

好不容易出现了对外大战的机会,秦亮就这么被排除在外?

当初卫将军的提名是王凌说的。其实三公之下的三个将军职位、品级都差不多,但卫将军的职守是保卫洛阳。到这个时候,好像这样的安排还挺应景?

秦亮忍不住说道:“江陵不好打,就像是一个口袋阵。东吴之左翼(西)有西陵督,右翼有夏口督,两翼夹持,我军粮道和后路都有危险。

看起来江陵在大江北岸,但城池北面还有沔水(汉江)支流阻隔,位于两江交汇之处。我军的攻城时间只有秋冬季节几个月,一旦春潮来袭,必须退兵。

另外大魏在荆州的屯田土地,主要区域还在宛城(南阳)附近,后勤粮道太远,大军征伐江陵耗费靡大。

因此我觉得还不如打东关。前几年邓艾献策在颍水附近屯田,东线积攒了许多粮食,粮食沿颍水进入淮河、肥水,运输更方便。东线从合肥出兵,距离也更近。”

秦亮一边阐述看法,一边心里已经想到:大将军府莫不是把希望寄托在投石机上?

果不出其然,王广很快就说道:“仲明攻许昌时,使用投石机三天攻下重镇,裴秀认为三月可下江陵。若是进军提前到秋季,攻打江陵的时间会更长。”

秦亮叹了口气道:“许昌与江陵不一样。彼时我们占据了勤王大义,双方都是魏军,许昌城内外那么多军民全在看戏。司马师也怕拖延下去军心动摇,遂很快出城大战,我军胜在野战。

东吴已经割据了数十年,魏吴已是两国,吴军守城的决心大得多。守城都不用全是精兵,平民丁口、甚至妇孺亦能起到作用。驻军只要有一万人,便能组织起数万人力。即便我们有投石机,攻打江陵亦非易事,主要是时机不成熟。”

王广想了想道:“改日仲明来王家宅邸,见了汝外祖,汝劝他试试。不过此时大将军府采纳了裴秀的计谋,需要赶制更多的投石机。”

秦亮一时间没法拒绝王广的要求。事情跟秦亮想的一样,只要从后世的经验中、捣鼓出更先进的技术,上位者自然会索要并应用。如果他配出了火药,多半也是这样的结果。

让人窝火的是,技术是自己搞出来的,以后的主要功劳却是别人的。就跟马钧一样,外人以为投石机由马钧制作,打下了许昌、主要功劳不也是秦亮的?

何况秦亮之前把话说得太好听了,什么大功归于外祖,后来又说要辅佐王广。

说出来的时候大家都很高兴,但也不是没有副作用,便是给自己挖了坑。现在秦亮若是不愿意配合,那不是明摆着以前说过的话,全是满口谎言、不可信任?

秦亮稍作权衡,终于开口道:“我会劝诫外祖,兵事必要慎重。不过外祖若要制作投石机,我当然会告诉马钧,要他听从大将军府的安排。”

王广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在汝外祖跟前、我便说过,仲明是顾全大局之人,定会尽心辅佐。”

秦亮把丈人的神情看在眼里,显然王广对自己的军事见解根本不在意,他最关心的、还是秦亮在投石机制作上的许诺。只要得到秦亮的同意,他今日之行便很满意了。

眼前这个大胡子,看似忠厚大气,其实很会计算得失。当初他把令君嫁给秦亮,在他的心里、大概也不是赔本的事。

这时令君母女携手从后面加快脚步赶上来了,令君观察秦亮的神情,笑吟吟地问道:“夫君与阿父在谈论什么阿?”

秦亮强笑道:“谈了些公事。”

王广道:“仲明不愧为汝祖父的左臂右膀。”

令君遂说道:“快到中午了,我已叫人准备了几个菜,阿父继母一起用膳罢。”

王广也不客气,对诸葛淑道:“那我们吃了饭再回去。”

秦亮依旧保持着笑容,并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情绪能反应到语气、眼神等方面,只有从内到外的表现,才更不容易被人看出来。毕竟丈人丈母是客,而且是长辈,他不能把心里的感受肆意表现出来。

只不过今天的天气确实不好,闷热无风、光线也阴沉沉的,沉闷难受。还不如艳阳高照的大热天,起码能出一身汗,反而痛快一点。

及至下午,羊祜、杜预、辛敞来了。这些人暂时还不是卫将军府的属官,但他们隔三差五会来到卫将军府,如同曹爽在世时、何晏邓飏等人会来曹爽府走动。

秦亮谈起了大将军府的“声东击西”之计。

杜预,羊祜、包括秦亮的长史傅嘏,都不赞同。三人的看法出奇地一致,觉得魏国在荆州的经营还不适合进攻,补给线太长。

羊祜的主张最为具体,他说道:“用兵之前,经营为上。荆州方向,应先在襄阳屯田,同时设法拔除东吴江北的城寨,减少襄阳等地受到的袭扰。积攒了粮食,大魏可从襄阳沿沔水向前线输送粮草,持续进攻,方可取得成效。寄希望于一役、急于求成,绝非上策。”

不过秦亮提到投石机攻城之后,大伙的态度便有些犹豫了。因为这种新事物究竟战力如何,仅凭许昌之役难以准确评估。

几个人的看法是,即便打下了江陵也守不住,耗费靡大、却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傅嘏说道:“攻打江陵,还不如夺取东关。将军上奏的方略,于冬季三线发起进攻,主要攻打东关,更为稳妥。”

秦亮只得点头道:“有道理。”

道理是这样,但没什么用。谋士的尴尬,秦亮早就体验过了。

因为此役本来就是佂治原因。只要打下江陵,即便守不住、主将的声望也必会暴增。毕竟江陵足够有名,曹真等大魏名将都在那里吃过亏。

秦亮一直相信,大力出奇迹的可能。此时的城池,不管是什么重镇、几乎都没有瓮城。秋冬季节的护城河应该也不深,只要填平了护城河,用多架配重投石机砸城楼,几个月时间真的可能攻下重镇!

何况东关威胁合肥,魏军在濡须水屯筑大军,佯攻的计谋很可能成效。吴国没法事先判断魏军的主攻方向,应该会调兵增援东线,西线难免出现兵力不足的窘境。

而大魏人多兵多,即便在东线聚集了大量兵马,江陵方向仍然可以调集大军用于进攻。国力强、人口多的优势就在这里。

秦亮的心情十分郁闷,他也非常想通过对外战争的胜利、提高自己的声望。

勤王之役秦亮的名气很大,但他是以庐江郡守起家,在世人的认知里、主要实力必定是来源于扬州都督和兖州刺史。只有对外战争,他以卫将军的身份,带的是国家的军队,声望才能完全属于自己。

几个人在邸阁谈论了一阵,便告辞离开了。秦亮送到门外,目送着羊祜等人的背影,不禁久久站在邸阁台基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