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小宝皱着小眉头,缓缓道:「祖爷爷,我还是不明白。」
「世人皆在知行合一,然,却不知自己在知行合一。」李青说道,「世人把自己或大或小的成就,归功于『术』,却鲜有人去思考『道』,知行合一四个字,就是直白的告诉你『道』,通俗来讲,九成九的人都不知道自己为何成功,成功的真正内核。」
小宝小脸皱巴巴的,道:「可以举个例子吗?」
「那就拿权力场举例吧。」李青说道,「十年寒窗苦读,一举中第,踏入仕途,一路升迁,最终进入权力中心;这算是一种成功吧?」
「这还不算,那什麽才算呀。」小家伙点点头,「所以呢?」
「有的人是靠着实实在在的政绩,有的人是靠着曲意逢迎,有的人乾脆直接拿钱砸……」
李青说道,「靠政绩升迁的人,会把成功归功于政绩,靠曲意逢迎升迁的人,会把成功归结于溜须拍马……他们会将其视作成功的不二法门,以此塑造了自己的价值观,认为这才是成功的关键,实则却不然,这是只是『术』,却非『道』。」
小宝蹙着眉道:「祖爷爷的意思是……他们成功的内核都是一样的?」
「不错!」
「那这个『道』是什麽?」
「知行合一!」
「……」小宝苦着脸道,「咋又绕回来了,小宝脑子不够用了都。」
李青笑着说:「非是祖爷爷故弄玄虚,只是为了夯实你对『知行合一』这四个字的认知。」
「……好叭。」
李青清了清嗓子,道:「接下来说的你应该都能听懂。」
闻言,小宝顿时精神了,忙道:「祖爷爷快请说,小宝洗耳恭听。」
说着,还拿小拇指抠了抠耳朵,惹得李青忍俊不禁。
「他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渴望成功。」李青说道,「这些人读书时,想做官,就拼命的去读;做官时,想升迁,就拼命的去往上爬;这就是知行合一,这才是他们成功的『道』。」
小宝怔然半晌,讷讷点头:「这麽说,还真是这个理儿,我明白了,知行合一是在教人去认识知行合一,而非让人去知行合一。」
「真是个聪明的孩子!」李青笑的合不拢嘴,连连道,「孺子可教,孺子可教也。」
「可是祖爷爷……」小宝挠着头,小心翼翼的说道,「要是这样的话,我咋觉着王学也不过如此呢。」
「哈哈……说的好。」
小宝一呆,本以为祖爷爷会批评他,不想竟得到了夸奖。
「祖爷爷为何夸我?还请您仔细说一下。」小宝说道,「不然,小宝也可能会将其视作经验之谈,沉醉于『术』,而偏离『道』。」
闻言,李青愈发满意了。
不过,小家伙既然这麽聪明,他也不介意上上强度。
「我夸你,是因为你提出的这个问题,是诸多学习心学之人,都下意识忽略的地方。」李青道,「解决问题很重要,提出问题更重要。」
「为啥啊?」
「因为唯有提出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李青说。
小宝愣了愣,琢磨一会儿,「好像是哦,祖爷爷,您……您跟一般人真不一样唉。」
「这马屁拍的……不过,祖爷爷爱听。」
小宝羞赧道:「小宝才不是马屁精……祖爷爷,您还没回答小宝的问题呢,为啥我会觉着王学不过如此呢?」
李青笑而不答,转而问:「王阳明立功立言立德,达到了圣人三不朽的标准,你可知为何?」
「因为他从小立志做圣人?」
「真是太可爱了。」李青点头,「他为了做圣人,可以格竹子把自己格生病,可以与和尚论『理』被追打数条街,可以数十年如一日的去追寻成圣的契机,然后……他就成圣了。」
小宝点点头,说道:「祖爷爷的意思,小宝听懂了。」
「就是迫切成功,并为之不辞辛苦,这个过程就是知行合一,也最终会获得成功,对吧?」
李青颔首。
「可这不是……」小宝咕哝道,「不是废话吗?」
「你再想想?」
「想……」小宝摇头,一脸茫然。
李青循循引导,「比如它为何是废话?」
「因为……」小宝一拍脑门儿,脱口道,「我知道了,既然人人都在知行合一,那为何有人会成功,有人会失败呢?这是个悖论!」
李青目光欣慰,说道:「这是心学最具有迷惑性的一个地方,也是最容易走偏的一个点。先说结论,不是悖论。」
「失败的人也是在知行合一,不同在于,失败之人的『知』,不够。」李青说道,「也可以说,因为他们不具备成功之人的强大执行力。并不是没有知行合一。」
小宝抓了抓头发,苦闷又费解的说道:「祖爷爷明明讲的很慢,可为啥又讲的很快呢,我刚才还觉得祖爷爷在说废话,转眼,就被拉下十万八千里了,都跟不上了……」
李青哈哈一笑,道:「你可以提问题;也可以好好想一想,为何明明很慢,又为何快的你跟不上;还可以去挑心学的毛病……」
李青温声说道:「善于发现问题的学生,才是好学生。在对立讨论中学习心学丶在怀疑中学习心学,远比上来就把心学奉为圭臬,好上十倍丶百倍。」
「是这样吗?」
李青颔首,鼓励道:「大胆的想,大胆的问!」
「祖爷爷给我点时间。」
「不急,慢慢来……」
好一会儿,
小宝说道:「既然人人都在知行合一,那只拿权力场上的人杰举例就不公平了,也太极端了,除非以另一个极端的群体举例,并且能逻辑通顺,这才能证明心学的价值。」
这次,李青没有褒奖,可欣慰之情,却要胜过之前十倍不止。
因为小家伙已经开始往下一步推动了。
「比如说……?」
「农民。」
「好,那我们就拿农民举例。」李青颔首,考虑到小家伙脑力用了很多了,李青便在无形中助了把力气。
「你认为农民耕作苦不苦?」
「苦。」
「既然苦,为何还要干?」
「为了活着。」小宝说。
「那……成功了吗?」
「不成功不就饿死啦?」小宝奇怪道,「这能说明什麽?」
李青笑道:「你好好想想。」
小宝怔了怔,突然道:「因为不成功就会被饿死,所以必须成功,故此,有了强大的执行力,就像那些高居庙堂之人,就像王阳明……都是一个理儿。」
顿了顿,「可如何培养强大执行力呢?」
「致良知!」李青说。
在李青的循循善诱,以及小家伙天赋异禀的双重加持下,就这麽自然而然丶顺理成章地推了下来,看似进程缓慢,实则进程飞快。
更重要的是,这并非填鸭式教学,每一句都言之有物,小家伙也不是囫囵吞枣。
不然,也不会有这诸多问题了。
终于,小家伙问出了关键,「如何致良知?」
「想知道如何致良知,首先要明白『知』是什麽?」李青教学,一向不直接给答案,而是引导着学生去思考,不过,考虑到小家伙年纪还小,给了提示,「就在我刚才说的话中隐藏着,你回想一下。」
小家伙微微点头,陷入沉思……
许久,
「是目标,是**,是……理想?」
李青笑意盈盈地点点头,问:「你觉得哪个更对?亦或说……哪个更切贴?」
小家伙略作思考,道:「**!」
「嗯,对极了。」
李青笑着说,「**是最大的驱动力,**越大,驱动力越强,所谓驱动力,便是执行力。」
「王阳明能立三不朽,是因为**够大,换之其他,亦然?」小宝自问自答,「嗯,就是这样。不过,具体怎麽才能更好丶更切合实际地致良知呢?」
李青温声说:「走一步,再走一步。」
「能具体一点吗?」
小宝怏怏道,「小宝觉得自己不笨,可祖爷爷的话……看似稀疏平常,实则晦涩难懂,我脑袋转不停都还吃力呢。」
李青温和道:「你觉得晦涩难懂,是因为你听出门道了,这不是笨,相反,这才是聪明的体现。」
小家伙得此夸奖,自信心又上来了。
李青继续说道:「所谓走一步,再走一步,意在强调『知』和『行』相匹配,举例来说,我现在让你把《资治通鉴》通篇背诵下来,你会如何作想?」
「这……这也太难了吧?」小宝傻眼。
李青问道:「如果你不去背,我也不会生气,你还会去背吗?」
小宝满脸羞愧,微微摇头。
「不用觉得羞愧,这是人之常情,也是『知』和『行』不匹配之后,或者说,是知行不合一之后,自然而然地去知行合一的必然结果。」
「农民耕作劳苦,却还孜孜不倦的耕作,是因为对死亡的恐惧,他们的**是消除恐惧,故,他们不辞辛劳,他们知行合一。」
「而通篇背诵《资治通鉴》,却让你产生了恐惧,你的**也是消除恐惧,故,你不背诵,你知行合一。」
「好就好在,儒学丶佛学丶道学,都在讲『仁』,它教会了绝大数人分辨好与坏,比如你对背书恐惧,可你也知道,背书是好的。」
「不背书不是因为你坏,只是你太恐惧,难以克服,可如果只背一页呢?只背一页,你的恐惧便会降到极低,在『好』的加持下,你便能很自然的知行合一。」
「现在还觉得王学不过如此吗?」
小宝讷讷摇头。
李青微笑道:「这些只是冰山一角。」
「啊?」小宝惊为天人。
李青:「明天,我带你去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