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军工科技 > 四千三百六十七章 属于人类的探索永无止境

军工科技 四千三百六十七章 属于人类的探索永无止境

簡繁轉換
作者:止天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02 05:15:25 来源:源1

四千三百六十七章属于人类的探索永无止境(第1/2页)

机械臂缓缓夹起那个生锈的线圈,将它放进采样舱。就在这时,主控室的通信器突然响了起来,是总部周教授的声音:“吴浩,月球风暴洋的超导能源站出现了轻微的磁泄漏,需要你们研发的钬掺杂线圈配件,能不能尽快安排运输?”

吴浩看了看屏幕上的时间,现在是上午十一点,要是立刻返航,下午就能抵达港口,明天就能把配件送到月球基地。“我们今天下午返航,配件已经在船上的备用仓库里,回去后立刻安排空运。”他回答,“磁泄漏的情况严重吗?有没有影响能源站的运行?”

“暂时不严重,但是需要尽快更换线圈,避免泄漏扩大。”周教授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急切,“另外,欧洲空间局刚才联系我们,他们的超导太阳帆在小行星带发现了含水矿物,想和我们合作研发超导采矿设备,你回来后尽快和他们对接。”

“好,我知道了。”吴浩挂了通信器,转头对周建明说,“我们今天的科考任务差不多完成了,发现了新生物,找到了失踪科考队的设备,还采集了热泉样本,该返航了。”

周建明点点头,拿起对讲机:“通知‘沧溟’号上浮,准备返航。”

“沧溟”号开始缓慢上浮,屏幕上的深度数值不断下降。赵子溪靠在吴浩身边,看着屏幕上那个紫色生物的影像回放:“你说,那个生物的发光腺为什么会发出和超导线圈一样的光?会不会和它体内的某种元素有关?”

吴浩想了想,说:“有可能,深海生物的发光机制很复杂,有些生物体内含有稀土元素,可能会影响发光的颜色。回去后可以让实验室分析一下刚才采集的海水样本,看看有没有钬、铈之类的元素。”他低头看着自己的手,刚才触摸“沧溟”号外壳时,指尖还残留着金属的凉意,“其实超导技术和自然界的很多现象都是相通的,就像这个生物的发光,和线圈的电流发光,本质上都是能量的转化,只是形式不同。”

下午三点,“沧溟”号顺利回到“启宸号”的甲板上。科考队员们围过来,看着采样舱里的老旧线圈和各种样本,脸上满是好奇。小李小心翼翼地打开采样舱,取出那个生锈的线圈,激动地说:“没想到能找到这么古老的超导设备,回去后一定要好好研究一下。”

吴浩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保存,这可是超导技术发展的见证。”他转头看向海面,老渔民阿海的小渔船正朝“启宸号”驶来,船上装满了新鲜的渔获。

阿海把船停在“启宸号”旁边,举起一个装满鱼的网兜:“听说你们今天下潜到了‘黑烟囱’,收获肯定不小吧?这是我早上捕的鱼,给你们尝尝鲜。”

吴浩接过网兜,鱼的鳞片在阳光下闪着银光:“多谢阿叔,我们今天确实有不少发现,还找到了一艘沉船的残骸。”

“沉船?”阿海愣了一下,“是不是船身上有‘海星’标志的那艘?我小时候听爷爷说过,那艘船几十年前在这附近遇到了风暴,沉在了深海里,没想到你们真的找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四千三百六十七章属于人类的探索永无止境(第2/2页)

吴浩点点头,把刚才拍摄的沉船影像给阿海看。阿海看着屏幕上的残骸,眼神里满是感慨:“时间过得真快,没想到这么多年了,还能看到它的样子。”

傍晚时分,“启宸号”开始返航。夕阳把海面染成了橘红色,海风吹拂着甲板,带着淡淡的鱼腥味。科考队员们坐在甲板上,分享着今天的经历,小李拿着那个超导线圈模型,给大家讲解超导技术的原理,连周建明都听得很认真。

赵子溪靠在船舷上,看着远处渐渐变暗的海面,手里拿着一张照片——那是上午在主控室里拍的,屏幕上是那个紫色的深海生物,背景是黑色的热泉口。“你说,下次再来这里,还能看到它吗?”她轻声问。

吴浩走到她身边,接过照片,照片上的生物在灯光下显得格外灵动。“会的,”他说,“深海里还有很多我们没发现的秘密,超导技术会帮我们一一揭开。”他抬头看向星空,第一颗星星已经出现在天边,像一颗微弱的光点,“就像月球上的能源站,小行星带的太阳帆,还有北极的冰原监测站,超导技术正在把这些看似遥远的地方联系起来,变成我们可以触及的未来。”

赵子溪笑了笑,冲着吴浩说道:“以前总觉得科技是冰冷的,直到跟着你一起跑了这么多地方,才发现科技也可以很温暖——它能帮非洲的孩子喝到干净的水,能帮北极的科考队度过极夜,还能帮深海的生物留下影像,这大概就是你说的,科学的终极目标吧。”

吴浩闻言微微点了点头。主控室里传来小李的声音,他正在和总部通话,兴奋地汇报今天的发现;甲板上,周建明和队员们正在整理样本,偶尔传来几声笑声;远处的海面上,阿海的小渔船已经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光点,渐渐消失在夜色里。

“启宸号”在夜色中继续航行,船头的灯光照亮了前方的海水,像一束温暖的光,指引着方向。吴浩知道,这趟南海科考只是超导纪元里的一个小片段,未来还有更多的旅程在等待着他们——月球上的线圈更换,小行星带的采矿设备研发,还有深海新生物的后续研究。但无论去哪里,他都会记得今天在深海里看到的那束淡紫色的光,记得那些为了探索未知而努力的人,记得科技带给这个世界的温暖与希望。

夜色渐深,星星在天空中越来越亮,像无数颗超导线圈在宇宙中闪烁。吴浩和赵子溪站在甲板上,看着远方的星空,心里充满了期待——属于超导的故事,还在继续;属于人类的探索,永无止境。

“启宸号”靠港时,滨海市的清晨刚漫过码头的防波堤。淡金色的阳光洒在甲板上,“沧溟”号深潜器的钛合金外壳还沾着深海的盐粒,在光线下折射出细碎的光斑。吴浩刚走下舷梯,就看见周教授派来的运输车停在岸边——车身上印着淡紫色的超导线圈标志,车厢里装着恒温箱,正等着接收送往月球的钬掺杂线圈配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