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隆万盛世 > 1261南下

隆万盛世 1261南下

簡繁轉換
作者:平行空间来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5 21:58:3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潞江城北二十多里地的密林里,黑压压站满了人。

人群前面,千余人被绑在木桩上,嘴上缠着绷条让他们发不出声音。

虽然他们在很努力的想要挣脱捆绑,但一切都是徒劳的。

从他们被带到这里,再到被绑在这里,他们的结局其实已经注定。

就算后知后觉,他们也知道接下来会发生的事儿。

特别是在看到从远处被带来的人以后,他们心里的恐惧就弥漫了全身。

现在唯一不确定的就是,他们会怎么死。

“这些人,就是欺负你们的那些人的帮凶。

我不知道你们认不认识他们,如果认识,肯定就会知道。

他们就是土司首领身边的亲信,为他们做打手欺压你们的那群人。

你们本来是可以跑掉的,但是那些人抛弃了你们,让你们守在这里,用性命去换取他们逃生.....”

李如柏在台子上讲话,自有缅军翻译给其他士兵解释他的话。

很快,场面就开始变得乱糟糟闹哄哄起来。

这段时间,明军给这些战俘灌输的思想就是他们是被他们的首领放弃的一群人,要他们用命换取自己的平安。

谁想死?

没有人会这么想。

如果还是在军队里,自然想到的只有执行命令,哪怕战死疆场。

可是,在战争结束以后,他们被关进战俘营,每天只能饥一顿饱一顿混日子,看不到明天的时候,自然就有时间去想了。

想起他们身边的人被明军俘虏,想起那些远去的,跟在首领身边逃走的人。

羡慕、嫉妒,不满的情绪,在悄无声息中滋生。

而看到不远处,那些曾经跟在大人物身边嚣张跋扈,不可一世的家伙被绑在那里的惨样,心中多少痛快了不少。

“不要觉得不让你们吃饱是对不住你们,我们的粮食凭什么给你们吃?

要吃饱可以,要吃好也可以,每天大鱼大肉,都不是问题,那你们的臣服大明,得为大明卖命,大明才会给你们这些你们想要的。

甚至,我们还可以给你们更多.....”

李如柏继续在高台上大喊起来。

现在这些战俘,每天只有早晚两顿半饱的稀粥,许多人已经瘦脱相了。

其实,只要拿出粮食,让他们吃饱,他们这群人里不少人都会选择听话,说什么就是什么。

“杀了他们,向大明证明你们的勇武,和过去缅甸的切割,你们就可以得到你们想要得到的。

而且,你们将不再是普通老百姓,你们会被编入明军队伍继续留在缅甸,成为管理缅甸的官吏。

以后,你们再不是受人欺负的老百姓,而是管理他们的人上人......

想想你们的家人,他们还在家里担心你们的安危,而你们现在就可以选择你们的未来,是衣锦还乡还是留在这里。”

那些因为懂汉话的缅甸人,是明军最早招募的人手,通过他们,才可以指挥得动那些缅甸兵。

毕竟语言不通,也是个很麻烦的事儿。

这些缅甸翻译,其实已经被内定为缅军小队的小旗,他们都有各自的总旗官,百户大人。

当然,这些都是由明军有功将士充任。

架子搭起来,就等招募到他们的手下,一支兵马就可以成军了。

为了避免有人身在曹营心在汉,于是要他们处决那些土司首领的亲兵,彻底断了他们的退路就成了必然选择。

这也是明军在缅甸最初建立所必须走过的一段路,到现在明军并不敢完全信任他们。

“杀了他们,你们以后就是我大明的将士了,马上就可以吃到饱饭,吃到酒肉。”

远处,几辆大车被拉来上面堆满了麻袋和酒坛,还有猪羊。

很快,早就安排好的缅军翻译嘴里大声咒骂着他们那些曾经的土司首领,从明军手里接过钢刀走到前方,对着一个被绑缚的缅军挥动了手里的武器。

一刀下去砍在肩膀上,并没有一刀杀死对方。

而那名缅军眼里已经没有了以往惯有的狠厉眼神,只有恐惧。

虽然听不懂先前那个明将说了什么,但这些走到他面前来的,曾经的缅军士兵嘴里的话他们能听懂。

他们要杀死自己。

以往,都是他们欺负这些小兵,没想到终有一日自己居然会死在他们刀下。

忍着伤痛,那人还在挣扎,虽然是徒劳的,但他还想喊出来。

可惜,没人给他时间,另一个人夺过钢刀,再次一刀劈在他身上。

虽然觉得很不甘,凭什么自己成为第一个鸡,但是剧痛让他只能发出呻吟,他已经没力气挣扎了。

接着第三刀,第四刀,一刀刀劈在他的身上,很快就血肉模糊起来。

而先前砍出一刀的缅军士兵,这个时候却是走出人群,向着不远处的车队跑去。

在那里,已经有明军伙夫开始埋锅烧火,杀猪宰羊准备一顿大餐。

这就是李如柏准备的示范效应,后面的缅军还在迟疑的时候,看到前面已经有人砍出了那一刀,然后就跑向旁边等着吃肉喝酒,很快就有人跟着动了起来。

其实这时候的战俘们都是盲从的。

当第一个人走出来,他身后呼啦啦就会跟上大一群。

李如柏带来的亲兵,勉强维持着秩序,让所有人都要递交投名状。

其实,到这个时候,挥挥出那一刀已经没有意义,这里所有的人,都会被认为已经做了。

不远处闹哄哄的行刑场地,李如柏已经没心思看下去,李如走过来在二哥耳边小声说道:“我们是不是先离开。”

说完,还心有余悸的看向那边。

李如柏挥手招来一个亲兵队长,吩咐道:“一会儿留下一队人,把这些都埋了,看着恶心。”

“是,二爷。”

那亲兵队长急忙抱拳答应一声。

两兄弟下了高台,看着不断有缅军士兵跑向那边吃饭,李如又有说道:“二哥,这里只有三万多人,爹爹可是要我们带回去四万人。”

“那没办法,这里就这么多了。”

李如柏双手一摊,“那几千人都被老爹叫人砍了,我们有什么办法。

再说,有这三万多人也够了,大哥不是说了吗,他带两万将士,再加上两万降兵南下就应该够了。

不过,我估计老爹会把这里的人都交给他带走。”

李如柏开口说道。

“其实我也想跟着大哥南下去东吁城。’

李如桢接话道。

“我不想去那里,我想去蒲甘城。

东吁城已经被那个俞蛮子占下了,估计好东西都被他捞走了。

听说蒲甘城以前也是缅甸的王城,估计多少会有些东西。

而且最近听到消息,缅甸国内残余的那些权贵都在往蒲甘城跑,估计也会带去不少好东西。”

李如柏更想捞好处,军功那些东西,老爹和大哥他们会为他考虑的。

只要按照他们的命令做事,肯定不会少了功劳。

“二哥,之前你从阿瓦城听说搞到两箱宝贝,是不是真的?”

李如桢想到听人说的消息,这会儿压低声音问道。

“嘿嘿,你呀,就是傻啦吧唧的,我教你两招。

你想想咱们府里的好东西,一般都是放在哪儿?

不是在老爹身边带着,就是在府里库房里。

我打下一个城,第一步就是去那些大府邸转悠,把他们的库房搬了。

还记得老爹军帐旁边那个看守森严的帐篷吗?

上次我想进去看看,结果戴三那个狗东西居然不让我进去。

我估摸着,那里就是这次老爹搞到的宝贝。

这次我们从阿瓦城杀出来,就是奔着那些权贵和土司去的,结果他们全被老爹给俘虏了。

不用说,好东西肯定都落到老爹手里了。”

李如柏略带不满的说道。

“二哥,你这也太…………”

李如桢没继续说下去,怎么说他都觉得他们李家是将门出身,打仗还是应该优先争夺功劳。

至于钱财,打仗这会儿应该放在次要位置上。

不过对于这些,并没有人告诉李如柏,李成梁的所有注意力也都集中在老大李如松身上,疏于对其他儿子的教导。

这其实也是符合汉人传统,东亚以汉文化为主体,从古到今汉文化对于继承制度都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主,这从朱元璋定下传位顺序就可以看得出来。

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这也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嫡长子继承制是中国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下实行的一种继承原则,是维系宗法制的核心制度之一。

嫡即正妻,原配,正妻所生之长子为嫡长子,法律规定嫡长子享有继承优先权。

该制度起于商末,定于周初,具体规定为“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嫡长子继承制自西周以后,汉族王朝基本上都执行周朝宗法制所规定的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拥有政治继承权。

嫡次子和庶子按照身份等级不同,获得不同的次级政治地位。

在礼制时代,主要适用于宗祧继承中-此时家国一体,宗祧继承可涵盖王位继承,爵位继承、官位继承。

进入封建时代,法律严格区别嫡庶,在王位继承,爵位继承、官位继承和宗祧继承中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在财产继承中诸子均有继承权,嫡长子仍处于优势地位-王位,爵位、官位、宗祧不可分割,财产可以分割是原因之

这种制度体现了等级观念,与宗法制度,妻妾制度相表里;但在当时多妻,妾制条件下,一定程度避免了继承中的矛盾冲突。

这样的制度一直延续到近代,二十世纪的民法虽然规定各子女可平均继承父母遗产,但在东亚地区,特别是大的宗族门阀家族依旧延续这样的制度。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子女平均分配财产虽然说是西方传入,但实际上可能还是美国的制度,因为他们有其他办法绕过这个限制,让家族可以长期、稳定的把家族财产集中在一起。

而在欧洲,比如英国等国,也有类似汉文化的长子继承制度。

英国的财产继承制,强调的长子的绝对继承权,这和中国的嫡长子继承制还是有一些区别。

英国的长子继承制亦即长子享有绝对的继承权,幼子以及女儿没有财产的继承权,他们只能选择去参军或者去修道院。

李如柏或许也是看透了这点,知道家族以后的东西,他和他那些兄弟们只能获得一点点,所以选择“躺平”。

当然,如果原本历史发展,李如柏也就是在萨尔浒一战中唯一一支全身而退的明军部队,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顶着父亲和大哥的光环,他还可以把李家的荣耀继续传承下去。

只是可惜,女真在辽东的崛起,断掉了李家最后的活路。

阿瓦城曾经的守备府,现在这里已经变成了李成梁的都督行辕。

“父亲,你叫我?”

李如松从外面快步走进屋子,这是一栋完全用木头建造的悬空屋子,地面有多根木桩撑起,类似云南吊脚楼。

外观虽然很朴素,但是内部却被装饰的金碧辉煌。

当初李如松第一次走进这里的时候,就为一个阿瓦城守将都能住在这样的房子里感到惊叹。

而李成梁来到这里以后,也是如此,实在难以相信这样一个国度,居然如此奢华。

在缅甸,黄金不仅是财富的象征,还被视为神圣的物品。

缅甸人认为黄金代表着太阳,与知识和启蒙等品质相关,因此在许多场合都会使用黄金进行装饰。

不过,在李成梁仔细研究那些黄金装饰品以后,兴趣才逐渐淡了下来。

缅甸的黄金确实很多,但是质量不高,或者说提纯不行。

大明户部现在制定的金币规则,缅甸的这些黄金都达不到要求,含金量普遍都很低。

当然,若不是因此,他们也不会有这么多黄金用来装饰他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这是东吁城俞大猷送来的书信,你看看吧。”

李如松进屋,李成梁就把俞大猷的信递了过去。

“他不会是催我们尽快出兵南下吧。”

李如松接过书信翻开一看,果然和他的猜测一样,俞大猷要求北部明军尽快南下东吁城。

他带来的部队大多是水师,陆师仅有万人,要统治数百万的缅甸人,实在有些勉强。

“父亲,你的意思是什么?”

李如松折好信纸装入信封里,这才问道。

“虽说朝廷下旨缅甸以我为主,但是他的要求我们必须满足。”

李成梁看看李如松,开口说道:“派人给老二老三传话,尽快带人回来。

你先带两万大军南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