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九十七章 初战计定破甬法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第九十七章 初战计定破甬法

簡繁轉換
作者:赵子曰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6-20 02:16:53 来源:源1

第九十七章初战计定破甬法(第1/2页)

一如李善道所料。

宇文士及部攻城西汉营,气势虽凶,只攻了两个时辰,至入夜乃撤。

今日攻营,宇文士及部出战的近万步骑,重点进攻的是城西汉营左翼的刘豹头、高开道两营。其以近半兵力,牵制赵君德、王薄等营,而以约四五千的余下兵力,分攻刘豹头、高开道营。箭矢如雨,杀声震天。而到宇文士及部撤退之时,其部兵马并无得到甚么进展。

宇文智及站在沙盘前,掂着直鞭,指着沙盘上的城西汉营,说道:“贼兵不敢出战,唯守营耳,守之甚坚。今日一战,我三路兵马悉无寸进。然俺今天细细看了,最大的问题,还不在贼兵不敢出战,而是城西、城北、城东三面的诸汉营之间,皆筑有甬道,并且与汲县城中也各有甬道相通。这些甬道如同蛛网般密布,使得贼兵联络通畅,相互支援便捷。

“就以今日城西的攻战为例。俺远远望见,贼兵通过甬道迅速调动援军,刘豹头、高开道两营受到攻击时,虽然赵君德、王薄营当时已被我军牵制,然赵君德通过甬道,调兵出营,增援刘豹头、高开道两营,使得我军攻势受挫!阿哥,当前之计,弟之愚见,宜先断其甬道,阻断贼兵各营间的联络、支援,然后我军方能发挥兵力上的优势,将之逐一击破!”

却是宇文智及、宇文士及和唐奉义、元礼等宇文化及的一干心腹,於今日战后,尽聚在了宇文化及的中军帐,就今日三路攻营的战况,与宇文化及一起进行复盘,商议底下的进战方略。

“甬道”,指的是一种两侧用木板、土石或夯土筑起高墙,有时候,顶部也会加盖棚顶或遮蔽物的,如同“隧道”似的狭窄通道。这种通道,很早之前,便已在攻守战中广泛应用,其既可隐蔽行军,又能快速运输粮草、军械,能够极大地提升守军的防御能力。

过往的战例上讲,比较有名的用於防守的甬道,大概多出於秦末之际。

周文率张楚军破函谷关后,时任少府的秦将章邯,征发骊山刑徒,在戏水(今陕西临潼东)利用原有驰道加筑壁垒,修筑了一条用於临时防御的甬道,结果以劣势兵力,阻滞数十万义军月余,为后续反攻赢得了时间。后在围攻赵国巨鹿城时,章邯又在棘原(今河南安阳西)至巨鹿之间,修筑过一条长达四十里的甬道。刘邦也修筑过甬道,与项羽的荥阳之战时,刘邦在荥阳南构筑了一条甬道,连接黄河渡口与敖仓,利用敖仓的储粮支援前线,以木栅、夯土墙防护,宽约两车并行,设箭楼监视,项羽为此多次派骑兵突袭甬道,双方争夺激烈。

甬道,的确是有着便於隐蔽行军、运输物资的优点,但同时也有缺点。

就是一则,筑造甬道,尤其较长的甬道,耗时耗力;再则,甬道是固定的,一旦建成就没办法做调整,当敌人来攻时,守方就需要分段防守,也许便会造成守方兵力分散的风险,——如章邯围攻巨鹿城,末了就是因为项羽派英布、蒲将军率两万精锐多次突袭甬道,利用局部的兵力优势,分段破坏壁垒,劫掠粮草,击杀秦军都尉,而迫使章邯不得不分兵救援,从而导致巨鹿大营空虚。项羽趁机亲率主力渡漳河,九战破王离军,甬道彻底断绝后,章邯投降。

是故,甬道这东西,尽管早就有之,但在自古至今的攻守战中,并不算是常见。

李善道从两年前起兵,到眼下为止,已打过大小数十战,可这也是第一次使用甬道战术。

建议是屈突通提出的。

宇文化及部的兵力是李善道部的两倍,则当他来攻的时候,城外三面的汉营,就有可能会被他分割包围,首先,各营之间,难以相互便利地支援;其次,如果一营被围攻,临近的别营往援,亦可能会被敌军围点打援,趁机截击,怎么应对这一可能面临的局面?

屈突通因此提出了“构筑甬道”的意见。

在指出可用“构筑甬道”,来应付以上两种局面后,屈突通还又指出,如果在汲县城外各营、以及城与各营之间建筑甬道的话,与秦末时章邯、刘邦的甬道不同,——章邯、刘邦的甬道都很长,但他们需要建筑的甬道,却都不长,营与营之间相连,甬道能有多长?至多几里地;城与各营相连,甬道也不长,最长的也只有十里地左右,这样,筑造时间短、耗费人力少,而且还不必担心若是宇文化及遣兵攻甬道的话,防守兵力分散的问题。

不得不承认,屈突通的分析很有道理。

李善道从谏如流,於是,采用了他的此个建议。

别的不说,只从今日初战来看,构筑甬道的策略颇见成效,确是给宇文化及部造成了困扰。

今天是攻汲县的初战,天气很热,但宇文化及断断续续的,也在望楼上观望了大半天的战况,甬道这个问题,他也发现了。听了宇文智及此话,他点头说道:“甬道的确是个麻烦。我今日观战时,也望到了。我军分明兵力占优,可因甬道之故,却只能攻贼营之一面,至多攻其三面,无法形成四面合围,使我军兵力上的优势难以发挥!着实可恶!三郎,你怎么看?”

如前所述,城外三面的汉营各俱是形成一个弧形,已是弧形,再各营间有甬道相连,就产生了一个结果。便是,攻营一方,攻的如是弧形中的任一汉营,就只能“攻其一面”,即只能从正面进攻;攻的若是弧形最边缘的汉营,好一点,则可“攻其三面”,即正、侧、后三面。

宇文士及起身,回答说道:“阿兄所指极是。今日弟督军主攻刘豹头、高开道两营,高开道营在内侧,刘豹头营在外围,即因甬道之遮蔽,弟部对高开道营只能攻其正面,对刘豹头营,亦只能攻其三面,没办法完全发挥我军兵力上的优势,不能对其四面齐攻。

“除此以外,阿兄,还有一条。甬道不仅限制了进攻位置,使我不能发挥兵力优势,还增加了敌军反击的机会。却在甬道上,汉贼建的有箭楼等工事,弟部今日攻高开道营时,便屡遭其营两边甬道箭楼上的贼弓弩手夹射,士卒伤亡颇重;弟注意到,并且甬道底端,似乎还有暗门、藏兵洞之类,贼兵可随时出击,攻我两翼。阿兄,甬道的问题,确乎是必须先要解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九十七章初战计定破甬法(第2/2页)

宇文化及有心自己想出个解决的办法,呆坐了半晌,半点主意想不出来,离席身起,背着手,在帐中来回踱步,又转了一会儿,仍是无计可施,只好放弃了自己想主意的念头,依旧如往常相同,老老实实地请教宇文智及、唐奉义等人,问道:“阿奴、卿等有何良策,可破甬道?”

他呆坐、踱步时,唐奉义等的目光都跟着他,见他最终束手无策,还是得询问众人,唐奉义等脸上自是不会有什么异样,心中各是如何想,却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众人暂不开口,等宇文智及先说。

宇文智及琢磨了下,说道:“阿兄,依俺看,李贼城外各营间的甬道都不长,不如集中兵力,多用撞车等械,分段强攻,以我兵力之雄厚、军械之充沛,虽其甬道用的都是土石夯筑,将其分段攻破,料应不难!”设想到了一点,扬眉抖擞,又说道,“我军攻甬道时,其两边营中若敢出援,并可将其援兵也一并消灭,说不定,就连李贼诸营,我军也可以一举攻下了!”

“阿奴此策何如?”宇文化及以为然,觉得宇文智及这办法不错,问唐奉义等。

诸人皆无异议,只有唐奉义沉吟片刻,说道:“省主此策,诚然妙计,但有一点,仆略忧之。”

“卿有何忧?”

唐奉义说道:“仆读史书,秦季之末时,刘邦、章邯皆尝构筑甬道,以利粮运,其所筑之甬道皆长,而项羽攻之,犹颇费力。今李贼各营间所筑甬道,不及刘邦、章邯之长,既已利於防御,且如省主所语,俱系土石筑之,上有棚顶,又甚为坚固,仆忧之,如果分段强攻,恐非一日之功!如若拖延时日,我军不仅士气将受损,粮秣这块儿,也恐难以支撑。”

士气、粮秣,特别粮秣,的确是大问题。

令王轨筹集的十万石粮,王轨终究没有筹够,送到宇文化及军中的只有不到四万石粮,孟海公处,比王轨送来的粮秣还少,仅三万石,算上军中此前本有之储粮,以及在黎阳周边搜刮抢掠之粮,当前宇文化及军中的粮秣,满打满算,节省用之,不过支撑半月有余。

宇文化及抬起脸,望了望帐顶,抚摸着胡须,考虑稍顷,说道:“唐公此虑,倒也是。这么多的甬道,阿奴,我军若分段强攻,确需时日。……你觉着,需时多久可以攻下?”

“阿哥,甬道是多,但我军不见得需要将这所有的甬道,全都攻下!”

宇文化及说道:“阿奴,你是说?”

“我军现定之攻城方略,是主攻城西贼营。弟之愚见,我军便只需将城西贼营间的甬道,先给它攻破,其余甬道可暂且不顾。只要能将城西贼营间的甬道攻破,我军接下来就可以雷霆之势,先将城西贼营击破!如此一来,城西防线一破,李贼整体防御必将动摇。我军届时士气大振,再一面直接进攻汲县城,一面分兵攻击城北、城东贼兵,使其首尾难顾,连环攻势之下,李贼何以招架?待其阵脚大乱,我军一战可以胜也!阿哥,此为‘拔点破面’之法也。”

宇文化及又抬起脸,望了望帐顶,抚摸着胡须,考虑稍顷,却对宇文智及的此论,亦是深觉有理,就面露喜色,又与唐奉义说道:“唐公,我阿弟所议,何如?”

唐奉义想了想,承认宇文智及此论,分析得不错,说道:“省主谋略高明!是仆多虑了。”

“三郎,你何意?”

宇文士及说道:“阿兄,二哥说的是。今日攻城西汉营,弟近距离地察眺了下汲县城中的守备情形。察看到了两个情况,一个是李善道的大纛在城中,这说明李善道身在城内;一个是汲县城中的守卒,估计不多,少则两三千人,多则三五千人。

“这样的话,城西贼营若能先被我军攻破,我军开到汲县城下,对汲县城一展开直接进攻,城东、城北的贼兵,势必就会急於救援汲县城。如此,此战的局势就将会转变得对我军有利,主动权就在我军手中了!即使城北、城东的甬道仍存,也将不复再有作用!”

甬道是为利於守营,而一旦城北、城东的汉军,为救援城中的李善道,改而向汲县城增援,不再以守营为主,城北、城东各汉营间的甬道,确实是用处就不大了。

宇文化及主意定下,就问宇文智及:“阿奴,你说,如是只攻城西甬道,需时多少?”

宇文智及瞅了眼宇文士及,故意说了个小的数字,答道:“城西贼兵,多非李贼帐下一等精锐,弟以为,倾力攻之,三天之内,当即可将城西诸贼营间的甬道尽数攻破!”

宇文化及问宇文士及:“三郎,就给你三天!”

宇文士及面色稍变,赶紧说道:“阿兄,三天未免太急!城西贼营虽非精锐,赵君德是李贼帐下重将,高开道有勇悍之名,三天功夫,不好将其诸营间甬道尽数攻破。”

宇文化及看向宇文智及,说道:“阿奴,三天攻不下啊!”

宇文智及笑道:“若换弟攻,三天足矣。要不,此任阿哥就任给弟来操办?”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宇文智及率的左路军在城东,他怎可能调至城西?

被当着这么多文武大臣的面含沙射影的嘲讽,宇文士及既羞且怒,低着头,不说话。

宇文化及摆了摆手,说道:“阿奴,城东是你军负责,城西就交给三郎。三郎,三天不足,你说,你需要几天?”

宇文士及勉强应道:“阿兄,至少五日。若操之过急,恐反受其害,得不偿失。阿兄三思!”

“五日便五日!三郎,此战关乎全局,不容有失,你需精心筹划,必要克胜!”

下边的攻战之策既定,宇文士及、宇文智及各还本军准备,无须多言。

是夜,一道急报从北边传至。宇文化及在四五个杨广嫔妃侍寝下,已疲累睡了,没仆吏敢把他叫醒。次日早上,他才看到。看了后,宇文化及没当回事,将此急报随手丢到了边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