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九十九章 闻乱进言再招降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第九十九章 闻乱进言再招降

簡繁轉換
作者:赵子曰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6-26 02:24:15 来源:源1

却是甬道箭楼上的汉军守卒,以抛竿,向正在遮掩土坑的隋兵投掷出了火罐。

火罐落地,油脂淌出,燃起熊熊烈焰,将木板引燃,??地坑中不但有竹签,边缘堆的还有草料,有的火罐掉进了地坑,草料亦被引燃,火苗窜起老高,火势向外蔓延,瞬间吞噬了周围的隋兵。黑烟滚滚,烈焰翻卷,隋兵四散奔逃,难逃火海吞噬。

整个战场被浓烟和火光笼罩,只远望就能感受到那股炙热与惨烈,仿佛置身炼狱,令人心惊。

箭楼上、射孔后的汉军,士气大振,呐喊助威,更多的火罐抛出,箭矢如雨般射向混乱的隋兵,使其愈发溃不成军。火海、箭雨双重打击下的隋兵的惨叫声,数里外的望楼上隐约可闻。

宇文士及目瞪口呆,“呀、呀”的叫了好几声,亏得从将中有反应迅速者,赶紧进言:“令公,宜速调水车往救!”宇文士及这才回过神来,急令调遣水车。水车辘辘,姗姗驶到,水柱喷涌而出,试图压制火势,但烈焰凶猛,难以起效。隋兵在火海中挣扎,衣甲尽燃,远望之,一个个就像火人,哀嚎不绝,惨状令人不忍直视。更严重的是,撞车、辎车相继也被燃着了!

仗打到这个程度,上午的这场攻战已无取得进展之望。

等了多时,见火势虽然渐渐被扑灭了,但用於今日攻打甬道的辎车、撞车却都被烧毁殆尽,宇文士及再不长於兵法,亦知此次攻势只能到此为止,无可奈何,只好下令暂且收兵。

收兵号角低沉,攻甬道的隋兵狼狈不堪地退去,留下仍在冒烟的焦土,满目疮痍的战场。

上午的这场进攻,汉军总共用了毒箭、地坑、火攻三种战术,毒箭致伤,地坑陷敌,火攻焚阵,三者相辅相成,令隋兵防不胜防,出战的三阵两千余隋兵,要说折损的话,其实不算很多,计点伤亡,三二百罢了,然士气却是受到沉重打击。

下午,宇文士及整兵再攻,事先做足了针对毒箭、地坑、火攻的准备,严防汉军故技重施。

但防不胜防,汉军在下午的守卫甬道的战斗中,又施展出新的战术,借助地坑与甬道间的鹿砦等阻碍,巧妙布下绊马索,隋兵的辎车、撞车举步维艰,汉军守卒再以强弓硬弩趁机攒射,因为与甬道间的距离更近了,弓弩的威力更增,箭矢如飞蝗般密集,隋兵的攻势再度受挫。

傍晚时分,丢下了数百具的尸体、数十辆破损的辎车、撞车,宇文士及部今日攻战宣告结束。

入夜后,宇文士及奉召,再次来到中军大帐。

今天的进战情况,宇文化及等亦有眺见。

唐奉义皱着眉头,说道:“贼兵防守严密,李贼狡诈多端,今日进战不利,非令公之过,实乃贼计深远。令公后来虽备足应对,然其变招层出不穷,难以预料。大丞相,就今日战况所见而言,明日的进战,只怕不容乐观!说不定贼兵还有什么诡计未有施展!”

宇文化及其族,本姓破野头,是匈奴破野头部的部民,其部后归附宇文部,其祖乃改而役属宇文部东部大人宇文俟豆归,因改姓宇文,??一个部落的属民,或一军之主的部曲,无论汉胡,悉从其主之姓,是北朝时期的惯例。要说起来,宇文化及的祖上也是历代以军功立身。

到其祖父宇文盛时,就因屡有战功,被北周赐封为柱国大将军。

至其父宇文述,少骁锐,便弓马,年十一时,便有相者对他说:“公子善自爱,后当位极人臣。”宇文述不负相者所言,由周而隋,果成为一代名将,先后参与过平定尉迟迥之乱、伐陈之役、征讨吐谷浑、三征高句丽、镇压杨玄感叛乱等等大战,可谓无战不与,战功赫赫。

但是固有青出於蓝,却亦有虎父犬子。

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宇文士及兄弟,却与其父、祖不同,三人虽出身世代将门,出生就含着金汤匙,锦衣玉食,无非终日沉迷於声色犬马之中,乃是从来没有上过战场。如前文所述,宇文智及凶劣到他父亲都憎恶他的程度,不必多言;宇文化及也好不到何处去,性凶险,不循法度,好乘肥挟弹,驰骛道中,由是长安谓之轻薄公子,与他弟弟一样俱是无赖。

故而帐下於今虽有十余万兵马,论以实战经验,宇文化及是半点也无,不免昨日、今日两日攻战受挫,他就有些心灰意冷,无措束手起来,听了唐奉义此话,他愁眉苦脸,唉声叹气,说道:“是呀,是呀!李贼实在狡诈,今三郎以我精卒两千,攻其甬道一截,却居然无功而罢,反损兵折将!真是、真是……,唉,真是难办呀!唐公,公等就此,可有何良策?”

便在十来日前,接受了宇文智及的建议,决定南下来与李善道决战时,宇文化及不说意气风发,彼时自恃兵强马壮,却也是信心满满,以为胜券在握,不过两日受挫,就成了这般模样!

唐奉义等互相看了下。

他们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彼此命运相系。

况且宇文化及的无能,他们也不是今日才知。

众臣便将对宇文化及的轻视和对他们各自前途的焦虑,掩饰在恭敬的姿态之下。

唐奉义沉吟说道:“大丞相,贼虽狡猾,但我军尚有优势。我军的优势,就是名分与势众!仆之愚见,何不恳请陛下,下道诏书,宣示三军,告诉将士们,只要将李贼歼灭,我军得了充足的粮秣,随后我军就可西还关中?如此一来,士气必振!振作之后,再集中精锐,仆闻之,‘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许诺下重赏,做足应变之对,料将士定就能奋勇争先,破贼有望矣!”说着话,眼往上瞄,偷觑宇文化及神态,见他一边听,一边在随手拨弄案上的文书。

宇文化及拈起一道文书,瞅了两眼,将之丢到旁边,说道:“唐公,你之此议……”

唐奉义眼尖,瞧出了这道文书的不对,顾不上失礼,打断了宇文化及的话,右手抓住左袖,左手指向这道文书,说道:“大丞相!这道文书,可是新近送来的敌情?”

不同的文书,有不同的格式,也有不同的封皮。

这道文书的封皮,明显是敌情急报。

宇文化及怔了下,说道:“敌情?”往被自己丢到旁边的这道文书上瞅了眼,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说道,“也不算敌情。斥候昨晚呈到的。有个叫高甚么的贼僧,在怀戎聚众作乱。”

“高甚么?聚众作乱?”唐奉义上前几步,说道,“大丞相,此道文书,可能让仆一观?”

宇文化及随手一丢,将这道文书扔给了他,说道:“你看,你看。”

唐奉义捧住文书,细细观瞧,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看罢,眉毛微挑,眼珠转动,忖思片刻过了,转忧为喜,下拜说道:“恭喜大丞相、贺喜大丞相!破贼之计,或在此也!”

宇文化及愕然,说道:“唐公,你这话,我怎么听不懂。这个叫高什么的……”

“大丞相,高昙晟。”

宇文化及说道:“对,对,对。高昙晟。这个叫高昙晟的贼僧在怀戎聚众作乱,与我军有何干系?与我军今与李贼此战又有何干系?为何你说破贼之计,或在此中?”

“敢问大丞相,怀戎在何地?”

宇文化及说道:“这道情报中不是说了么?上谷郡属县。”

“再敢问大丞相,上谷郡在何地?”

宇文化及不快说道:“我此前虽少来河北,上谷在何地,我焉不知?由此北上,过了武阳、清河、信都等郡,即上谷郡也。”

“大丞相了然海内形势,上谷所处,正在於此。大丞相,关键的是,上谷郡不但在信都等郡北,且此郡北临涿郡!大丞相,仆斗胆,再敢问之,窦建德、罗艺、高开道等本都割据何处?”

宇文化及说道:“窦建德割据信都,罗艺割据涿郡,高开道割据渔阳。”

“这不就是了么?”唐奉义一拍手,笑道。

宇文化及越发迷茫,看看他,又看看宇文智及、宇文士及和帐中别臣,说道:“什么就是了?”

“大丞相,招降窦建德、罗艺、高开道、王薄,以使汉贼内乱此策,确实是条高明之策。而窦建德等之所以不应大丞相之招,仆思之再三,最大的可能性,断非是他们真的就对李贼忠心耿耿,而必是因为他们担心万一内应不利,投附遇变,他们会反受其害!故是,他们才不敢回应大丞相的招降。既然如此,现有了高昙晟作乱怀戎此事,大丞相何不就趁此,再给窦建德等写一封招降书?若仆料之不差,窦建德等十之**,就会因此愿从附大丞相了!彼辈一从,汉贼阵脚自乱,我军因势而攻,莫说区区甬道,汲县亦可下也!此岂不破贼之机至矣?”

宇文化及听得如堕云雾中,他抚摸着胡须,眨巴着眼睛,说道:“我再给窦建德等去封招降书,他们就会愿意从附我了?唐公,这高昙晟作乱怀戎,与窦建德等难道有何关系?”索要这道情报,说道,“你将此报给我,我再看看。我记得,报中并无言及他们间有干系呀!”

“大丞相,报中确是未有言及。这个高昙晟,与窦建德等大概也的确是没有甚么瓜葛。”

宇文化及接过唐奉义递还的这道情报,低头又看了一遍,情报中确无此言,他抬起头,问道:“唐公,你究竟想说什么?我被你搞得是越来越糊涂了。他们间没有干系,为何你却断言窦建德等会因高昙晟作乱而改变主意,愿意从附於我?你别卖关子了,快些直说罢!”

“大丞相,重点不在於高昙晟与窦建德等之间,事实上有无瓜葛,重点在於李贼会怎么认为!”

宇文化及好像听明白了一点,他掐着胡须,费劲地顺着唐奉义的这句话,往下想了一会儿,迟疑说道:“唐公,你的意思是说,李贼若得知高昙晟作乱,也许就会因此而疑窦建德等?而又窦建德等如果因此受到李贼猜忌,他们为自保,便有可能会转投我军,愿从附於我?”

“大丞相英敏!仆正此意!”

宇文化及掉脸,又再看向宇文智及、宇文士及,说道:“唐公的意思,你们听明白了么?”

他这话一问,大家就听出来了,他其实还是没搞懂唐奉义的意思。

倒不止他没搞懂,宇文士及也没搞懂。

宇文智及搞懂了,他拍案而起,说道:“好计策!好计策!唐公,你这计策高!阿哥,弟听明白了!唐公此策,攻心之妙策,可以一用!如能得成,李贼就是案板上的肉,任兄宰割了!”

“阿奴,你仔细说与我听听,此策高在何处?攻心何处?”宇文化及见宇文智及都搞懂了,他不好意思表现他还没搞懂,就咳了两声,装模作样,询问说道。

宇文智及说道:“上谷、涿郡、渔阳、信都等郡,皆非李贼本有,他得之犹未久也,这些地方的士民之心,料必尚未尽附李贼,李贼对此当也心知肚明,此其一。

“窦建德、罗艺、高开道等现在尽管都在李贼帐下听命,可他们的旧将、旧臣、旧部,不可能全都在李贼帐下,一定还有很多留在上谷、涿郡、渔阳、信都等地,在没有人作乱的情况下,或许不必多虑,但在当下已有高昙晟作乱的情况下,试问之,阿哥,如换了你是李贼,你对上谷、涿郡等地的窦建德等的旧将、旧臣,你会不会担心?定然是会担心!此其二。

“两者放到一起,再加上当前有我军十余万众兵临城下,阿哥,你说,李贼对窦建德等,他还能有多少信任?疑心生暗鬼,他必会心生忌惮,进而采取行动。届时,窦建德等为求自保,转投我军便是顺理成章之事。

“阿哥,唐公此策,用一个小小的高昙晟,撬动窦建德等,有四两拨千斤之妙,好策是也!”

宇文化及恍然大悟,直到此刻,才总算是真的搞懂了唐奉义之意。

咂摸了下,是这么个道理。

他大喜至极,正待说话。

宇文智及念头转动,又生一计,说道:“阿哥,我有一计,可助此策更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