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婚之日,我的老婆不正常 > 第754章 摩斯电码

大婚之日,我的老婆不正常 第754章 摩斯电码

簡繁轉換
作者:纪武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7 03:35:05 来源:源1

帝京西郊,西山脚下,“格物院”工地的喧嚣日夜不息。

秋去冬来,寒风凛冽,却吹不熄这片土地上燃烧的热情。

巨大的琉璃瓦顶在冬日苍白的阳光下反射着冷冽的光泽,砖墙层层垒高,脚手架如蛛网般攀附其上,工匠们呼出的白气在寒风中迅速消散,唯有叮当的敲击声和号子声穿透严寒,昭示着工程的稳步推进。

而在那片已投入使用的临时试验场区,一场静默的变革正在酝酿。

最大的那座工棚内,热浪滚滚,驱散了冬日的寒意。

那座被命名为“初号机”的改良型蒸汽机,经过焚雷司工匠们日夜不休的调试与改进,此刻正发出比以往更加沉稳有力的轰鸣。

锅炉炉火熊熊,鼓风机全速运转,将炽热的空气送入炉膛。

厚重的铸铁飞轮在精铜曲轴的带动下高速旋转,发出低沉而持续的嗡鸣,带动着连接在传动轴末端的一个巨大的、带有齿轮组的铸铁转盘。

转盘的另一端,通过一条粗壮的铁链,连接着棚外轨道上的一架奇特的装置。

棚外,一条长约百丈、由硬木铺设、上嵌两条平行熟铁轨道的简易试验线,笔直地延伸向远处的山坳。

轨道上,停着一架形似巨大铁箱的装置。

它有着一个巨大的、如同卧倒酒桶般的锅炉,一个带有飞轮和连杆的黄铜气缸,下方是两对巨大的铁轮,轮缘卡在铁轨上。

这便是焚雷司“机括坊”倾力打造的“轨道蒸汽机车”原型——代号“铁龙一号”。

楚惜灵一身靛蓝工装,外罩厚实的棉袄,清冷的脸上沾着几点油污,眼神却锐利如鹰。

她站在棚内控制台前,琉璃护目镜下,目光紧盯着压力表、温度计和转速计的指针。几名工匠围在蒸汽机旁,神情紧张而专注。

“压力稳定。”一名工匠盯着压力表,声音嘶哑。

“温度达标。”另一名工匠报告。

“转速达到峰值。”第三名工匠喊道。

楚惜灵深吸一口气,清冷的声音穿透机器的轰鸣:“连接传动。”

“是。”工匠猛地扳下一个沉重的铜制手柄。

“咔哒。”一声清脆的咬合声响起。棚内传动轴末端的巨大转盘,通过铁链,将动力传递至棚外“铁龙一号”的驱动轮轴。

“呜。”一声低沉而悠长的汽笛声从“铁龙一号”的烟囱中喷薄而出,带着一股白茫茫的蒸汽。

“动了,动了。”棚外传来工匠们压抑的惊呼。

只见“铁龙一号”巨大的铁轮,在蒸汽的推动下,开始缓缓转动。

轮缘与铁轨摩擦,发出刺耳的“吱嘎”声。车身猛地一震,随即开始向前移动。

初始缓慢,如同巨兽初醒,步履蹒跚。

沉重的车身碾压过轨道,发出沉闷的声响。

白茫茫的蒸汽从烟囱中滚滚喷出,在寒冷的空气中迅速凝结成雾。

随着蒸汽压力的持续输出,铁轮转速逐渐加快。

车身开始加速。沉重的钢铁之躯,在简陋的轨道上,拖拽着身后连接的一节满载石料的平板车,轰然前行。

“十丈,二十丈,三十丈……”工匠们激动地数着距离。

“五十丈,六十丈,七十丈……”

“八十丈,九十丈……”

“百丈,到了。”工匠们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铁龙一号”稳稳地停在轨道尽头预设的木桩前,烟囱中依旧喷吐着白色的蒸汽,如同巨兽在喘息。车身微微震颤,铁轮在惯性下缓缓停止转动。

成功了。虽然只是百丈距离,虽然速度缓慢,虽然噪音巨大,但这沉重钢铁依靠自身力量在轨道上拖拽重物前行的景象,如同惊雷般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这意味着,无需骡马,无需人力,这钢铁巨兽便能拖动远超自身数十倍的重物,在固定的轨道上奔驰。

其意义,远非省力省时所能概括,它将彻底改变运输的方式,乃至战争的形态。

与此同时,在另一座相对安静的电磁实验棚内,气氛同样紧张到了极点。

工作台上,那套“电磁电报机”原型机已被重新组装调试。

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连接的铜线,不再是棚内短短数丈,而是沿着新架设的木杆,蜿蜒延伸,一直通向五里之外、设在山坳另一侧临时哨所内的另一台接收机。

楚惜灵站在发送端木盒前,清冷的脸上依旧无波无澜,但紧抿的嘴唇和微微绷紧的指尖,暴露了她内心的凝重。几名研究员屏息凝神,分别守在发送端、线路中继点和五里外的接收端。

“线路检测完毕,通畅。”发送端研究员报告。

“中继站准备就绪。”对讲机(简易传声筒)传来回应。

“接收端就绪。”五里外的声音透过传声筒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电流杂音。

楚惜灵深吸一口气,指尖落在发送端的按键上。她没有立刻按下,而是闭目凝神片刻,仿佛在积蓄力量。

棚内一片死寂,只有仪器内部微弱的电流声和众人压抑的呼吸声。

“开始。”楚惜灵声音清冷。

她的指尖动了。以一种极其精准、快速而稳定的节奏,在按键上敲击起来。

哒,哒哒,哒,哒哒哒。清脆的按键声在寂静的棚内格外清晰。

随着她的动作,发送端电磁铁吸合释放,产生微弱的脉冲电流,沿着包裹着黑色硫化橡胶的铜线,飞速奔向五里之外。

“发送编码:天行健。”发送端研究员低声念出楚惜灵发送的信息。

五里外,山坳哨所。接收端的金属指针在电磁铁的驱动下,开始左右摆动。

哒,哒哒,哒,哒哒哒。

指针的摆动声与发送端的按键声几乎同步。

守在接收端的研究员眼睛瞪得溜圆,紧盯着指针的每一次摆动,手中的炭笔在纸上飞速记录着对应的符号。

“接收编码:天行健。”研究员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透过传声筒传回主棚。

棚内瞬间爆发出压抑的欢呼。

成功了。

五里距离,信息瞬息即达。

虽然只是简单的三个字,虽然还有电流杂音的干扰,但这意味着,依靠无形的电波,信息传递的速度超越了最快的骏马。

空间的距离,在电流面前,被无限压缩。

这无声的电波,将彻底改变信息传递的方式,乃至国家治理的脉络。

楚惜灵缓缓收回手指,清冷的眼眸中,终于闪过一丝难以抑制的微光。

她看着接收端研究员记录下的那三个字,如同看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启。

数日后,帝京皇宫,紫宸殿。

炭火盆驱散着深冬的寒意,却驱不散殿内凝重而压抑的气氛。

林臻玄色蟠龙常服,端坐主位,目光沉静如渊。

殿下,文武百官肃立,气氛肃穆。

户部尚书手持奏报,声音带着忧虑:“殿下,北地雪灾奏报,八百里加急。雁门关外,三州十七县,遭百年不遇暴雪。道路断绝,屋舍坍塌,牲畜冻毙无数。灾民恐逾十万,急需赈灾粮草,御寒衣物,及疏通道路。”

兵部尚书上前一步:“殿下,柔然左贤王部趁雪灾集结于‘野狼原’,动向不明,恐趁火打劫。”

工部尚书面露难色:“殿下,赈灾粮草已从江南调拨,然漕运封冻,陆路大雪封山,道路难行,恐缓不济急。”

殿内一片沉寂。北地雪灾,外虏窥伺,道路断绝,赈济艰难。这如同一个死结,缠绕在每个人心头。

“道路如何疏通?”林臻声音低沉。

“回殿下,”工部尚书道,“已征调民夫三万,然雪深数尺,天寒地冻,进展极其缓慢。”

“雁门关至受灾州县,路程几何?”林臻问。

“最近者黑石县,三百里。最远者云州,五百里。”兵部尚书道。

“三百里,五百里。”林臻目光扫过众臣,“若以快马传递军情,需几日?”

“回殿下,”兵部侍郎道,“雪深路险,快马日行不过百里,且人马易折损。传递军情至少三日,赈灾信息往来更慢。”

“三日。”林臻声音平静无波,“若瞬息可达,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